《古今地名对照表》word版

《古今地名对照表》word版

ID:23746290

大小:702.50 KB

页数:103页

时间:2018-11-10

上传者:U-25949
《古今地名对照表》word版_第1页
《古今地名对照表》word版_第2页
《古今地名对照表》word版_第3页
《古今地名对照表》word版_第4页
《古今地名对照表》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今地名对照表》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古今地名对照表  二畫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今九江市。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秦汉郡。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畫  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汉改河南郡。  三户——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春秋时名州来。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黄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大仪镇——今江苏仪征东北,韩世忠破金兵处。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贵等在此为吐蕃所败。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1936年置靖化县,1953年改大金县,1960年改金川县。  大沫崮——山名,今山东费县西南。  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  大昭寺——在西藏拉萨中心。七世纪建。  大胜关——在河南罗山县南。南京西南大城港,朱元璋破陈友谅后,改为大胜港,在此置关。  大庾岭——五岭(湘赣与粤桂间的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之一,汉武帝时庾将军在此筑城,故名。又名梅岭。唐张九龄、宋蔡挺、蔡抗都曾修筑道路。  大雁塔——在陕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内。652年唐玄奘建,原五层,武则天时增至十层,今存七层,高64米。  大震关——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唐中叶以后为防御吐蕃的要地。  大泥——今泰国南部北大年港一带古国,明人纪载常见。  大宛——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国都贵山城,在今卡散赛。   大食——唐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原语为波斯一部族名称。  大秦——亦作犁轩。汉称罗马为大秦。  大夏——即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脱离塞琉西王国独立。公元前130年左右为大月氏所据。后为阿拉伯人所并。  大西洋国——明人指葡萄牙。  大吕宋国——清初称西班牙为大吕宋,菲律宾的吕宋岛为小吕宋。  万年——古县名,汉置,与栎阳同城而治,在今陕西临潼北。北周移治长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隋造大兴城,万年亦随之而移,在今西安市。  万里桥——在今四川成都南锦江上。  万里长沙——古指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又“万里石塘”、“万里石床”,意亦相同。  弋阳——今河南潢川西。三国至隋唐有弋阳郡、弋阳县。  上元——唐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宁为上元县。五代吴在此分置上元、江宁二县。民国并入江宁县。  上谷——古郡名。秦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北魏废。隋唐时的上谷郡即易州。  上京——渤海上京龙泉府,即忽汗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辽上京临潢府,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金上京会宁府,在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  上郡——古郡名。秦汉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隋上郡即郎城郡,治今陕西富县。唐上郡即绥州,治今绥德。三个上郡及其治所,地望均不同。  上都——元上都开平府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上党——古郡名。韩始置。汉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东汉移壶关(今壶关北)。隋唐上党郡即潞州,治上党,即今长治市。历代辖境虽有变更,但均在晋东南。  上海——今上海市。宋置镇。元至元28年(1291年)置县(以《元史·世祖纪》为据)。  上庸一一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隋时移县治至今竹溪县东南,宋并入竹山县。  上蔡——周蔡国原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蔡国先迁新蔡,后迁州来(下蔡),遂得上蔡之名。战国韩置上蔡县,南朝宋移治悬瓠,在今汝南。隋改汝阳,另在今上蔡县地置上蔡县。  山左——山东省旧时别称,山指太行山。  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  山东——秦汉时指华山或崤山以东地区。以后多指太行山以东地区。金改北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山东始成为政区名称。元属中书省。明置山东省。  山西——原为与“山东”相对的地区名称。明置山西省。  山后——宋指今山西、河北两省内外长城之间地区,即代北、大同等地。  山阳——今江苏淮安,晋山阳郡、山阳县在此。今河南焦作市东,汉置县。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在会稽山之北得名。秦置县。隋改会稽县。唐在此分置会稽、山阴二县。民国并为绍兴。  山南——意为秦岭之南。唐有山南道,旋又分为山南东道(治襄州,今襄樊市)与山南西道(治梁州,改称兴元府,今汉中)。辖境南至重庆至岳阳间的长江以北地区。  山前——宋金以太行山以东、燕山及军都山以南地区为山前。  山阳渎——公元587年隋文帝所开江淮间运河,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至扬州市南入江。  川边——1914年置川边特别区,治康定,辖区包括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区。1939年并入西康省。  广东——今广东省,秦在南海、桂林二郡境,汉属交州,三国吴分属广州、交州,唐属岭南道,宋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元分属湖广、江西二行中书省,明设广东省。  广宁——明广宁卫在今辽宁北镇,辽东镇在此地。  广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秦在桂林、南海、象郡境,唐宋见“广东”条,元属湖广,明为广西布政使司,清为广西省。1958年建壮族自治区。  广州——三国吴永安七年(264年)分交州置广州,辖境兼有今广西一部。以后辖境逐渐缩小。今广州市即古广州治所番禺。  广武——古城在今河南荣阳东北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中隔一涧。为刘邦、项羽对峙处。  广信——明广信府,洽上饶(今属江西)。民国废。   广陵——秦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隋改江阳,治今扬州。南唐恢复广陵原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广固城——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都城,为刘裕所毁。  义兴——古县名,原称阳羡,隋改义兴,宋避太宗讳改宜兴。又东晋时曾设义兴郡,治阳羡,辖今江苏宜兴、溧阳,隋废。  义阳三关——南北朝义阳郡(治今河南信阳)南有平靖(今信阳西南)、黄岘(今信阳南,宋以后名九里关)、武阳(今罗山县南)三关。  卫国一一西周初封时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660年迁楚丘(今滑县),后再迁帝丘(今濮阳)。最后迁野王(今沁阳)。公元前209年并于秦。  卫辉路(府)——北周置卫州,治朝歌,唐移治汲县。1260年,元升为卫辉路,辖今豫北新乡等地。明改卫辉府。清兼辖今封丘、兰考一带。民国废。  卫藏——西藏旧时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康(喀木)四部。故称。  飞狐口——在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又涞源县在隋唐辽、宋、金、元时名飞狐县。  小沛——汉沛县(今属江苏)别称。  小金川——发源于邛崃山,向西流到丹巴附近人大金川。又为土司名,治今四川小金,清乾隆间改土归流,为懋功屯务厅。  小雁塔——在西安城南大荐福寺内。唐景龙元年至三年(707—709年)建。原十五层,今存十三层,高43.3米。  马邑——秦汉马邑县在今山西朔县。唐置马邑县在今朔县东北。清嘉庆时废。又隋唐马邑郡即朔州,治善阳,即今朔县。  马陵——在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战国时田忌、孙膑破魏庞娟于此。  马嵬坡——在陕西兴平西。  子午道——从杜陵(今西安东南)穿南山(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安康县。西汉末开。南北朝时西移,自今西安向南至宁陕县。  四畫  木刺夷——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派别,约创立于1090年,秘密传教,对敌用暗杀手段。在里海南岸建国。旭烈兀西进时灭木刺夷。  木骨都束国——今非洲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古国。郑和曾至其地。  元和——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长洲县置。先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分吴县置长洲。至此三县同城而治。民国并入吴县。  元城——古县名,与大名同城而治。民国并入大名县。  云中——秦汉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东汉末郡废。北魏云中郡治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唐云中郡即云州,治定襄(后改云中,今山西大同)。汉郡在长城以北,唐郡在长城以南,汉郡的西南面。北魏郡与汉郡辖区也不完全相同。  云州——见上条。  云阳——秦汉云阳县在今陕西淳化西北。  云间——旧时江苏松江府的别称。  云南——云南省旧以在云岭之南得名。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云南驿,西汉曾设云南县。蜀汉曾设云南郡,以云南县为治所。云南古有滇国等,唐为南诏,宋为大理。元置行中书省。明置云南省。  云梦泽——古泽薮,在南郡华容县(今湖北潜江西南),范围不大。  云梯关——在今江苏滨海西南,明中叶以前为黄河河口所在。  云中都护府——唐云中都护府治原北魏云中城,辖今内蒙古阴山河套一带,后改称单于都护府。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武周山,主要部分完成于北魏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间(460—494年)。现存五十三窟,造像五万一千多尊。  王舍城——古印度摩揭陀国悉苏那伽王朝(前六一前四世纪)都城,在今比哈尔邦巴特那南。法显曾至其地,玄奘去时,已成遗址。  开平——元开平府,见上都条。  开州——唐改万州为开州,即今四川开县,明改为县。金以澶州为开州,即今河南濮阳。民国改开州为濮阳县。  开封——公元907年,五代后梁建国,以汴州为开封府。   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北井陉山上,太行八陉之一。  天水——汉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天方——我国古指麦加,亦指阿拉伯。  天竺——我国古指印度。玄奘谓应以作印度为是。  天津——明永乐初置天津卫,以成祖“靖难”起兵时曾涉其地得名。清雍正时改州,不久改府。民国废府存县。1928年设天津特别市。1930年改天津市。现为直辖市。  天井关——在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  天津桥——隋唐东都南洛水上的浮桥,-宋尚修建加固,金渐归废坏。  夫椒——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或即太湖中的洞庭西山,一说夫与椒各为一山。  丰镐——周文王建都于丰,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河以西,武王又建镐(镐京),在今长安县韦曲公社西北,与丰同为国都。  韦曲——唐有韦曲镇,在今陕西长安县,因诸韦聚居得名。以东五里即今长安县东少陵原东南端,有杜曲,为诸杜世居之地。合称韦杜。  五岳——汉宣帝以今河南嵩山为中岳,今山东泰山为东岳,今安徽天柱山为南岳,今陕西华山为西岳,今河北曲阳西北的恒山为北岳。后改以今湖南衡山为南岳。明改以今山西浑源的恒山为北岳。  五原——汉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  五丈河——五代后周与北宋先后引汴水及金水河入五丈河,以通漕运。河自宋东京向东经今兰考、定陶,至巨野西北注入梁山泊,下接济水。  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  五尺道——秦时开通,从今四川宜宾至今云南曲靖。  五羊城——广州古称五羊城,简称羊城。传古有五位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柜到此。  五国城——辽金时有五国城,在今黑龙江依兰。  太平——宋置州,元升路,明改府,治今安徽当涂。  太和——公元737年南诏王皮罗阁建太和城,在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元置太和县,即今大理。民国改大理。  太原——秦汉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太和岭——《元史·速不台传》所说太和岭,即今苏联高加索山。  太行八陉——即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西北)、太行陉(在今沁阳)、白陉(在今辉县)、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井陉(在今井陉北)、飞狐陉(在今涞源北)、蒲阴陉(在今易县)、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  历阳——今安徽和县。秦置县,晋以历阳为治所,置历阳郡。隋唐历阳郡即和州。  车里——亦作彻里、撤里、车厘。元明土司,治今云南景洪,辖境大体相当于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清移治今景洪以东,后先分设普洱府,民国又设车里等县。  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秦置县,以为巨鹿郡治所。项羽破秦兵于此。  巨野泽——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古为大湖,五代后南部涸为平地,北部为梁山泊之一部。  少陵——在今西安市南,汉宣帝许后陵所在地。  少梁——今陕西韩城南。本为梁国,春秋时秦灭梁,为少梁,战国时曾属魏,后又归秦,改名夏阳。  日南——汉郡,在今越南中部,东汉末以后,为林邑国所有。  中山——中山国,战国都顾(今河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郡、国,治卢奴(今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今中山县,宋以来为香山县。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改今名,中山故里在县南翠亨村。  中州——指今河南。  中兴——元以江陵一带为中兴路,治江陵。  中牟——《论语·阳货篇》“佛肿以中牟畔。”此中牟在今河南鹤壁市西,以在牟山之侧得名。今河南中牟县,西汉置。  中吴——旧时苏州的别称,亦作润州(今镇江)的别称。  中京——辽中京大定府在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金后期以河南府(洛阳)为中京。  中都——金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建为中都大兴府。明太祖曾以临濠府(今凤阳)为中都。   中东铁路——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1903—1907年,帝俄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南至大连。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十月革命后,北段由中苏合办。抗战胜利,全线合称中国长春铁路。  贝州——北周置,治武城(隋为清河,今河北南宫东南)。宋仁宗时改为恩州。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西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太和十九年(496年)始建。  牛头山——即牛首山,在南京市西南。  长勺——春秋鲁邑,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长平——秦白起破赵军处,在今山西高平西北。  长安——汉长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隋改建都城,移至汉长安城东南。参“西安”专条。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三国演义》作长坂坡。  长沙——秦长沙郡治临湘,隋唐潭州或长沙郡治所,明长沙府治,均即今湖南长沙。清为湖南省会。  长城——见“长城的长度”专条。  长洲苑——春秋吴王阖闾游猎场所,在今苏州市西南,太湖北。唐以长洲为县名,见“元和”条。  仁和——五代吴越分钱塘、盐官(今海宁)置钱江县,宋改仁和,两县均在杭州。民国合钱塘、仁和为杭县。  仇池——魏晋南北朝时氐族杨氏世居之地,在今甘肃成县西西汉水北岸,有仇池山,山顶有池,又有平地百顷,故可长期据山扼守。  月氏——“氏”旧读“支”。古月氏族本在敦煌、祁连一带游牧,汉文帝时为匈奴所迫西迁,至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之地,称大月氏。以后又因乌孙攻击,再迁大夏(中亚阿姆河上游)。公元一世纪中,贵霜(大月氏五部之一)翕侯兼并各部,建立贵霜王朝。  丹阳——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乌江——项羽自刎处,在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  乌林——孙、刘破曹操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乌林矶。  乌程——旧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宋与归安县同城而治。民国并为吴兴县。  乌蒙——原为土司,治今云南昭通。清中叶改流。  乌孙——古游牧族,本在河西走廊,汉文帝时西迁至今伊犁河、伊塞克湖一带。南北朝时迁至葱岭以北。  乌浒水——中亚阿姆河古名。  乌思藏——“思”一作“斯”。元明称前后藏为乌思藏。  乌里雅苏台——旧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扎布汗省省会扎布哈朗特。清定边左副将军驻此,统辖喀尔喀四部与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故又为清政区名,当时通称外蒙古。  凤翔——唐凤翔府(本为郡)治天兴,即今凤翔。金为路,明清仍为府。民国废府。  文州一一北周至元为文州,治所先在今甘肃文县西,元移今文县。明为县,阴平道经此。  方城——楚在春秋时所筑长城,战国时扩展,自今河南方城沿伏牛山脉,南至今邓县北。方城县东北有方城山,楚方城在其东麓。又湖北竹山县东南亦有方城山,春秋时庸国在山南筑城,也叫方城。有人认为春秋时楚大夫屈完说的“楚国方城以为城”的方城,指大别等山而言,当时还没有筑城。  巴——古有巴国,周以前在鄂西,后迁川东。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  巴东——东汉末置巴东郡,治鱼复(今四川奉节东)。南朝梁以鱼复为治所,建信州。隋以信州为巴东郡。唐改夔州,以秭归、巴东另置归州。以后又曾以归州为巴东郡,夔州为云安郡。  巴郡——秦以巴国地置巴郡。东汉末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阆中(今属四川)。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北朝后期为楚州,隋改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  巴陵——即今湖南岳阳。晋置巴陵县,南朝分长沙置巴陵郡。隋唐巴陵郡即岳州。治所都在岳阳。  邓——古国,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或曾发展到今河南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州——隋置邓州,治穰县(今邓县)。  双岛——辽宁金县西南海中有二岛南北对峙,名双岛。袁崇焕斩毛文龙处。  双屿港(山)一一在浙江宁波东南海中。明王直与倭寇据此。  双城子——在绥芬河下游北岸,傅尔丹河西岸。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入俄。名尼古拉斯克,后改乌苏里斯克。  孔庙、孔林——曲阜孔庙在县城内,原为孔子阙里故宅,历代修筑,现占地32,700平方米 ,有房屋460多间。孔林在北门外,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基地。历代修筑,碑刻极多。孔林现有面积约3,000亩。  五畫  邗沟——吴王夫差所开江淮间运河,开凿时间在公元前486年。南起今扬州市南,向北过高邮西,向东北进入射阳湖,然后向西北至淮安北入淮。汉末陈登开从高邮一直向北至淮安的河道,但不甚通畅。隋复加疏通。  玉门关——汉置,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在疏勒河南岸,六朝时移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玉壁城——西魏筑玉壁以御东魏,在今山西稷山西南,四面皆临深谷。  未央宫——汉长安未央宫,至唐末始全毁。前殿台基今存,在西安西北郊马家寨村。  邛州——南朝梁置。唐时治所从依政(今四川邛崃东南)迁临邛(今邛崃)。民国改邛崃县。  甘州——今甘肃张掖。甘州之名始于西魏。  甘肃——元有甘肃行中书省,辖今甘肃省河西及青海、宁夏各一部。明九边有甘肃镇,辖嘉峪关以西,总兵驻甘州卫(张掖)。行政区划则全属陕西省。清置甘肃省,辖区包括今宁夏及青海北部。1928年,青海、宁夏建省。  甘露寺一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三国吴始建。演义有刘备、孙权拔剑试石事,其实当时寺尚未建,那里会有孙刘在此相会之事。  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参“南京”专条。  石堡城——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唐曾置振武军、神武军、天威军。唐与吐蕃争此城,屡得屡失。  石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一带。  左冯翊——汉与京兆尹、右扶风称三辅,左冯翊与右扶风既系官名,又系政区名。即将京师附近地区交给三个地方官治理,治所都在长安城内。东汉始分出。魏改左冯翊为冯翊郡,治临晋(今大荔)。  左国城——在今山西离石东北。十六国汉刘渊都此。  右北平——战国燕置右北平郡,西晋改北平郡。秦时治无终(今天津市蓟县),汉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南)。  右扶风——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兴平东南),余见“左冯翊”。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角布达拉山上。七世纪松赞干布始建。清初,达赖五世大加扩建。高十三层,178米,东西绵亘四百米以上。  龙门——黄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西北与陕西韩城东北间。伊阙,在洛阳市南,伊河东岸有龙门山,西岸有香山,对峙如门。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起,四百余年间,开凿石窟,雕刻佛象。今存1,352窟,造象97,000余尊。  龙城一一匈奴单于祭天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十六国前燕旧都,后燕、北燕都城,在今辽宁朝阳。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东汉至南朝为交州及交趾郡治所。  平卢——唐开元七年(719年)置镇,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安史之乱期间,平卢反正。上元二年(761年),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部所迫,南迁淄青(青州),从此淄青有平卢之号。  平州——汉末辽东即有平州之名。北魏以旧平州为营州,另设平州。唐时治所在卢龙(今属河北)。  平江府——宋徽宗征和三年(1113年)升苏州为平江府。  平阳——隋以前的平阳,在今山西临汾西南;从隋起,在今临汾。  平城——在今山西大同东北,北魏时曾为都城。  平原——汉平原郡,治平原,在今县西南。隋唐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陵县。汉唐平原郡辖区也不完全相同。  平凉——十六国前秦置平凉郡,治所平凉在今县西北。北魏迁治鹑阴(今华亭西),辖境亦有出入。隋唐曾以原州为平凉郡,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平凉仅为州内一县。金置平凉府,治今县。民国废府。  平虏渠——曹操攻乌桓时所开运河,上起呼沲(即滹沱河),下入弧水(上游即沙河,下游入海处在今天津)。  平地松林——在今内蒙古克什腾旗一带,南至河北围场以北,为奚、契丹族活动的地方。  打箭炉——清雍正时置打箭炉厅,治打箭炉,即今四川康定。  打牲乌拉——原为明海西女真乌拉部乌拉城,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乌拉街。努尔哈赤灭乌拉,改称打牲乌拉。  东川——唐至德二年(757年)分剑南为东川、西川,各置节度使。东川治梓州(今四川三台),辖区在四川盆地中部。  东平——汉有东平国,南朝为郡,治无盐(今山东东平东)。隋唐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东吴——指三国孙吴,亦为苏州别称。  东坡——在今湖北黄冈东。宋苏轼谪居黄州,因地名取号,称东坡居士。   东昌——元以博州为东昌路,治聊城(今属山东)。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东京——东汉、北周、隋、唐都以洛阳为东京(隋唐亦称东都)。渤海有东京龙原府,在今吉林珲春八连城。五代北宋以开封为东京。辽五京道之一,治所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  东郡——秦置,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辖境包括鲁西及豫东北。隋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由滑州改名,并非今山东之兖州。  东都——见“东京”条。  东莞——汉有东莞县,治今山东沂水。东汉末设东莞郡,治所在今沂水东北。东晋侨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南齐末废。今广东东莞县置于唐代。  东海郡——秦汉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秦汉之际曾称郯郡。东晋侨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北境,旋移京口(今镇江)。隋唐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朐山(今连云港西南海州镇)。  东陵——清太宗后昭西陵、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慈禧慈安定东陵,均在河北遵化马兰峪,称东陵。另有西陵,在易县西梁各庄,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  归绥——呼和浩特市旧名(1954年以前)。  归安——旧县名,见“乌程”。  归德——金改原宋应天府为归德府,治所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南),移睢阳;明置商丘为治所。民国废府。  北平——古代以北平为郡名、县名者甚多,今从略。明初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属北平行中书省。永乐建都,改为北京顺天府,北平省所领直属中央,遂称直隶。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复以北平为北京。  北邙——即邙山,在洛阳北,古为葬地。  北地——秦汉北地郡,秦时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西汉移马岭(今庆阳西北),东汉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京——唐与五代后唐、后晋、后汉以太原府(今太原西南)为北京。宋仁宗时以大名府(今大名东北)为北京。金先一度以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后又改中京大定府为北京。明初曾以开封为北京。永乐于今北京建北京,称京师。  北庭——唐都护府名,又为方镇名。702年,分安西都护府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辖境远达今咸海(一说里海)西突厥各部族。712年,设北庭节度使,辖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军、镇等。后地入吐蕃。  北徐、南徐一一南朝有北徐州、南徐州。北徐州,东晋治彭城(今徐州);齐治燕县(今安徽风阳东北),辖区在淮南。南徐州,刘宋治京口,辖区初在江北,后移江南。  北海——苏武牧羊处,今贝加尔湖。汉北海郡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今潍坊等地,汉唐都在北海郡境。今北京市北海,元太液池的一部分,引玉泉山水入城为湖泊,明清均为御苑,清顺治八年,在湖中琼华岛上建藏式白塔。1925年辟为公园。  北假——秦汉称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为北假。  卢龙——古塞在河北喜峰口附近。从今蓟县东北,经遵化,沿滦河河谷出塞后,东向可直趋大凌河流域。卢龙县,旧名肥如,隋改卢龙。唐卢龙又为方镇名,幽州(范阳)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  史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南。  旧港(巨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即巴林冯。  旧柔佛——新加坡旧称,亦作息辣、石叻。  占城——即占婆。地在今越南中南部。二世纪中建国。中国史书初称林邑,唐中叶后称环王,九世纪后期称占城。后为越南所并。  且末——西域古国且末,在今新疆且末县。  田横岛——在山东即墨县东北海中;一说即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古为郁洲,不与大陆相联。  由拳——古县,秦置,在今浙江嘉兴南。吴改嘉兴。  申——姜姓古国,在晋、陕间。周时一部东迁至谢(今河南南阳),为楚所灭。与犬戎联合攻杀幽王者,系留在原地的申戎。上海市称申,以春申江(简称申江,即黄浦江)得名。  四川——1000年以前无此地区名。l001年,宋将西川路、峡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称川峡四路,以后始有四川之名。  四大镇——明清以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今广东佛山)、汉口镇为四大镇,因四处工商业繁荣得称。  出河店——阿骨打破辽处,在今黑龙江肇源西。   代郡——战国赵武灵王始置。秦汉代郡治代县,在今蔚县西南。北魏置代郡,治平城(今大同)。  仙人关——南宋吴蚧破金兵处,在今甘肃徽县南。  白下——旧时南京的别称,因沿江旧有白石陂,晋陶侃于此筑白石垒,后入又筑白下城,故名。  白门——旧时南京的别称,因六朝建康南门宣阳门又名白门,故称。  白马——秦汉白马县在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当时在黄河南岸,白马渡口在今滑县东北,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沟——曹操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运,此白沟在今河南浚县西,经修治后水量增加,连同与它接连的清河,成为河北水运干线,至隋为永济渠取代。宋辽界河,指巨马河,从今白沟河店以北向东流,经霸县、信安镇北,东至今天津。明永乐末改道南流,再折向东,故道遂堙。  白马寺——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于洛阳城西(今洛阳东郊)仿天竺式建。  白龙堆——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的砾质荒漠,因流沙堆积,蜿曲如龙,故名。亦称龙堆。  白帝城——东汉初公孙述所建,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公孙述自以为是白帝,故以此为山及城的名字。  白山黑水——长白山与黑龙江,旧作东北地区的别称。  白沙瓦——在今巴基斯坦西北部,距开伯尔山口仅16公里,为交通要冲,法显、玄奘都曾来此。  瓜州———敦煌一带,古为允姓之戎所居,号瓜州。北置瓜州,治敦煌(今县西),辖酒泉以西。唐分置瓜州、沙州。瓜州治晋昌(今安西东南);沙州位瓜州以西,治敦煌。  瓜步——江苏六合东南有瓜步山。山下有镇,称瓜步镇。  令支——指今河北滦县、迁安一带。齐桓公灭令支,即在此地。汉晋有令支县,在今迁安西。  令居——汉魏有令居县,在今甘肃永登西北。汉护羌校尉驻此。  外黄——秦置县,在今河南民权西北。唐废。  处州——隋置处州,唐曾改括州,后复原名。治所先在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东南),元移今丽水。元为路,明为府,民国废府。  句章——秦置县,在今浙江余姚东南。东晋后期移今宁波南。唐初曾为鄞州治所,公元625年撤销。  句注山——亦作陉岭、雁门山、西陉山,在今山西代县北。  玄武门——唐长安宫城北门,即太极宫北门。建大明宫后,其北门亦名玄武门。  兰亭——绍兴西南兰渚,有亭名兰亭。今亭系1673年重建。  兰陵——战国楚置兰陵县,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西晋置兰陵郡,治丞县(今枣庄峄城镇南,在古兰陵县西)。东晋侨置于江南,郡治(县)在今江苏常州西北,后称南兰陵。隋与金均改示县为兰陵县,治兰陵镇。元初废入峄州。  汀州——唐开元时置,治长汀(今属福建)。明清为汀州府。民国废府。  汉中——战国楚置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汉中地区为梁州,治所均在南郑。784年后为兴元府,宋府治南郑移至今汉中市。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解放后于南郑原地设汉中市,另置南郑县。  汉阳——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境内,北周废。隋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五代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武汉市汉阳。  汉皋——汉口的别称。皋意为水边之地。  宁州——晋在今云南置宁州,治所在今曲靖,其地兼有黔桂各一小部。梁末废。元也在云南置宁州,所辖仅今华宁等数县地。元又于今江西修水置宁州。1801年,清改为义宁。又今甘肃宁县,西魏置宁州,以此为治所。民国废。  宁江州——辽置,治混同(今吉林扶余东石城子)。金废。  宁远——明宁远即今辽宁兴城。清乾隆时在固勒札(今伊宁)筑宁远城。1888年改县,民国改名伊宁。  宁波——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明州为宁波。  宁夏——元在西夏故地置宁夏行省,以西夏故都为中兴府,改宁夏路。后将宁夏行省并入甘肃行省。明宁夏亦属甘肃,又为九边之一。清有宁夏道,辖宁夏府。民国废府留道。1928年以甘肃宁夏道及西套蒙古之阿拉善、额济纳两旗置宁夏省。解放后,于1954年废宁夏省,县市归甘肃,两旗归内蒙。1958年改建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古塔——清宁古塔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康熙初于今县城处筑新城。  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  永乐——宋永乐城在今陕西米脂西。  永州——隋置,治零陵(今属湖南),又辽亦有永州,在潢河与土哈河(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   永安——今山西霍县,旧名永安,隋改今名。明中叶于今广西蒙山置永安州。民国改蒙山县。  永昌——东汉于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及哀牢山以西地置永昌郡,治不韦(今保山东北)。东晋时废。  永顺——明清土司有二永顺,一在湖南,治今永顺县;一在广西宜山县境。  永嘉——温州原即永嘉,今永嘉于1949年自温州分出。  永乐宫——即纯阳宫,原在山西芮城永乐镇,今照原样迁至县北龙泉村五龙庙附近。传为吕洞宾故居。元明清迭经修建。有精美壁画。  永兴军——宋置,治京兆府(今西安),辖今陕甘各一部,豫西一小部,金为京兆府路。  永安宫——在今四川奉节。刘备驻白帝城,建此宫。  永宁寺碑——明建永宁寺于奴儿干都司城西南、黑龙江恒滚河口对岸山上,两次立碑。原碑今在俄罗斯伯力博物馆。  弘农——汉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为弘农郡治所,郡境包括黄河以南、宜阳以西一带。  尼布楚——在黑龙江北源石勒喀河与尼布楚河(即涅尔查河)合流处。本蒙古人牧地。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为俄国所占,俄名涅尔金斯克。  司州——三国魏、西晋、北朝以京师周围地区为司州,东晋南迁不设,南朝在淮南地区设司州,刘宋初置治悬瓠(今河南汝南),再置治平阳(今信阳)。  奴儿干——明置都司,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辖境包括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与库页岛。  皮岛——即椴岛,在朝鲜西朝鲜湾内。明毛文龙驻兵处。  台州——唐始有此名,以天台山得名,治临海。明清有台州府,民国废。  台城——在今南京鸡鸣山南乾河沿北。三国吴后苑城,东晋改建,东晋南朝台省宫殿所在地。  台湾——明末称荷兰侵略者所筑城堡热兰遮城为台湾城,在今台南市安平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85年)置台湾省。  ’辽左——指辽东。  辽东——战国燕置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十六国后燕末为高句丽所有。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取辽东城,置辽州,后废。明九边亦有辽东,总兵官驻广宁(今北镇),冬季驻辽阳。明末地入后金(清)。  辽西——战国燕置辽西郡,秦汉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前燕移令支(今河北迁安南),北燕移肥如(今卢龙北)。北齐撤销。  辽州——辽阳曾名辽州,见“辽东”条。山西左权县旧名辽县,隋始设辽州,治乐平(今昔阳西南),唐移治今址。民国改辽县。1942年改左权县。辽亦有辽州,治辽滨(今辽宁新民东北)。  辽阳——契丹以前见“辽东”条。938年,契丹置辽阳府。辽、金东京在此。元设辽阳路、辽阳行省,亦以此为治所。  六畫  邢——周姬姓国,在今河北邢台,后迁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公元前635年为卫所灭。  邢州——隋置邢州,治龙冈(宋改邢台,即今河北邢台)。北宋末曾为信德府。金仍为邢州。元为顺德府。民国废府。  巩昌——宋以通远军置巩州,治陇西(今属甘肃)。金升为巩昌府。民国废府。  吉州——隋置吉州。治庐陵(今扛西吉安)。隋、唐都曾称庐陵郡,后仍为州。元时改名吉安。金在今山西吉县一带置吉州。民国改县。  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南。  考亭——在今福建建阳西南。宋朱熹晚年居此。  西川——唐分剑南为西川、东川。西川治成都,辖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之地。②宋有西川路,治益州(成都),1001年,分为益州、梓州二路。  西宁——1104年,宋改鄯州置西宁州,治所即今青海西宁。  西州——汉晋时凉州的别称。640年,唐灭高昌置西州,辖今吐鲁番盆地,治高昌,在今吐鲁番东南。  西安——唐咸通至清末,今浙江衢县名西安县。今陕西西安,自1369年明置西安府,始有此名。1928年始设市。  西吴一一浙江湖州的别称。  西县一一诸葛亮首次攻魏,屯西县,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京——汉唐指长安。五代晋、汉、周及北宋指洛阳。渤海以鸭渌府为西京,在今吉林浑江市旧临江县境。辽金以大同府为西京。  西河——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西城——汉西城县在今陕西安康西北,西魏移今安康。东汉时在此建西城郡,魏名魏兴郡。西魏称金州。  西洋——元明时以南海以西为西洋,以东为东洋。其分界约在东经110度左右。  西鄂——东汉张衡为西鄂人,地在今河南南阳北。  西楼——契丹西楼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  西套蒙古——指河西走廊以北、河套以西的阿拉善、额济纳二旗。  百花潭——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即在潭北。  厌次——古县名。秦在今山东惠民东;晋移至阳信东,后废。隋在今惠民东南,北宋迁今惠民。明废厌次为武定州,清为惠民县。  成皋——在今河南荣阳汜水镇。  成德——762年,唐收安史降将所置方镇之一,治恒州(改名镇州,即今正定),辖恒、冀、深、赵等州,又名恒冀、镇冀。922年为晋所并。  成周城——周公旦所筑,在今洛阳东郊白马寺以东。  夹谷——孔子相(任赞礼之职)鲁定公会齐景公处,在今山东莱芜南,另说在淄博市淄川西南。  扦关——有二,一在今湖北长阳西,一在今四川奉节东赤甲山上,又名江关,均春秋时楚、巴相拒时所筑。  扬子——古津渡名,在今江苏邗江南。本在长江北岸,为重要渡口。唐开元以后,因沙洲淤积,离江日远,乃自此开运河南至瓜州渡口,以通航运。隋唐尚有扬子县,宋移今仪征,为真州治所。明改扬子县为仪征县。  扬州——《禹贡》九州之一。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此时的扬州包括今江苏的江南(今扬州即古广陵,在徐州,不在扬州)、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闽、赣三省。三国魏、吴各有扬州,魏扬州治寿春,吴扬州治建业。东晋南朝的扬州缩小了。《宋书·州郡志》说扬州领十郡,只包括苏南、淮南、皖南和浙江。事实上这些地区中还有许多侨置州郡,如南徐州等。隋以吴州为扬州,治江都。今扬州才和扬州这名字有关。  夷门——开封的别称,因战国魏大梁东门称夷门得名。  夷洲——东汉三国时称台湾为夷洲。  夷陵——楚邑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汉置县,吴改名西陵,晋又改夷陵。南朝齐迁至宜昌西北。隋峡州夷陵郡治所在此。唐移治今宜昌市,亦为峡州夷陵郡治所。元为峡州路治所。明为夷陵州,夷陵县省入州治。1735年,清升为宜昌府,府治即宜昌。  师子国——斯里兰卡古称。  曲女城——在今印度北方邦的卡瑙季。玄奘到此时,为戒日王都城,极为繁盛。十一世纪初,伽色尼王朝马默德侵入时被毁。  曲沃——春秋晋曲沃在今山西闻喜东北。战国魏另有一曲沃,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曲阿——楚邑名云阳,在今江苏丹阳。秦置曲阿县。三国吴改云阳,晋仍称曲阿。唐天宝初改丹阳。  曳至河——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  光州——南朝梁置光州,治光城(今河南光山,隋时所改)。712年移治定城(今潢川)。民国废州,以州治为潢川县。  当涂——汉当涂县在今安徽怀远东南。东晋侨置,后割原于湖地,治南陵东南。隋移治姑孰,即今县。  吐火罗——中亚细亚古国,即大夏(巴克特里亚)。  同州——西魏置同州,治武乡(今陕西大荔)。清雍正时升府。民国废府。  同谷——西魏末年置,在今甘肃成县,后为成州。  回中——秦宫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又有回中道,南起关中的沂水河谷,中经回中宫,北出萧关,进入陇东。  回洛仓——隋筑,在今洛阳隋故城北七里。  朱提——汉置朱提县,在今云南昭通。汉末刘备置朱提郡,以此为治所。南朝梁废。唐再置朱提县,天宝中地入南诏,唐复于今四川宜宾西南置朱提县,唐末废。  朱仙镇——在河南开封西南,明清四大镇之一。  朱雀航——六朝建康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浮桥)中最大的一座。在今南京镇淮桥东。   伏羌——唐改冀县为伏羌。后入吐蕃。元仍为县,民国改为甘谷县,属甘肃。  伏俟城——曾为吐谷浑都城,在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置西海郡。  伊州——隋于今新疆哈密置伊吾郡。唐改伊州。  伊阙——见“龙门”。  伊吾卢——简称伊吾,东汉置都尉屯田,旧城在今哈密西四堡。隋置郡,余见“伊州”。  伊逻卢城——唐龟兹都城,即今新疆库车。  伊犁九城——1761—1780年间,清政府筑伊犁九城,即:塔勒奇、绥定、惠远、惠宁、宁远、广仁、熙春、瞻德、拱宸。  华州——西魏置华州,辖境历代屡有变迁,治所在今华县(曾名华山、郑县)。清不辖县。民国为华县。  华阳——晋常璩《华阳国志》谓“华阳”指华山以南川滇黔广大地区。南朝曾在陕南勉县一带侨置华阳郡、华阳县。  华亭——即华亭谷,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孙吴封陆逊为华亭侯。唐天宝十年(751年)置华亭县。元明清为松江府治。民国为松江县。  华容——汉华容县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  延平——即今福建南平。汉置南平县,元为南剑路治,明清为延平府治。  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为延安郡,后仍为州。1089年,宋升为延安府。西魏治广武,唐治肤施,均在今延安东北,宋移肤施至今延安。  延津——今河南有延津县(汉唐等代的酸枣县在其西),汉唐时在黄河南岸。从延津东北至滑县以北的各渡口,总称延津。  延陵——春秋吴季札所居,即今江苏常州。西晋延陵县在今丹阳西南,隋移丹徒(今镇江),唐还旧治,宋废为镇。  延绥——明九边之一,先治绥德州,后移榆林卫<今榆林)。  分州——唐改豳州为分州,治即今彬县。民国废州,以州治为那县。  分宁——759年,唐置方镇名分宁,领邰、宁、庆等州。唐末号静难军。  全州——五代楚分永州置全州。民国为全县。今为全州县。  合州——南朝梁在雷州半岛置合州,治徐闻(今海康)。隋废。南朝梁在淮南置合州,治汝阴(今合肥),隋改为庐州。西魏于涪江、嘉陵江合流处置合州,治石镜(今合川)。隋改涪州,唐仍为合州。1243年,宋移治钓鱼山(今合川东)。元还旧治。民国为合川县。  合浦——汉武帝置合浦郡,治合浦(今合浦东北)。唐置廉州,亦治合浦。宋沿置,而移合浦县至今洽。  会川——唐于今四川会理西置会川县,天宝末为南诏所有。南诏置都督府。大理时置府。元为路。明为卫。清废。  会宁——在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旧名按出虎。金置会宁州,升为府,加号上京。蒙古废府。又今甘肃省有会宁县。  会州——西魏置会州,治会宁(今甘肃靖远)。曾属吐蕃、西夏。北宋后期再置会州。元移治西宁(今会宁东),后省西宁入州(即以州治为西宁县)。明降州为会宁县。  会稽——秦会稽郡治吴(今苏州),包有江南、浙江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绍兴),有浙闽之地(今杭嘉湖均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后,辖境缩小。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民国合二县为绍兴县。  会稽山——在浙江中部,主峰在嵊县西北,又名秦望山。  会通河——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始开,从今山东梁山县安山西南,向北到临清达御河(今卫河),长二百五十余里,造闸三十一座以蓄积水势,名会通河。以后又在徐州至临清间的河道上,建闸多处。于是把这条河道统称为会通河(其中包括济州河、泗水等水道)。这条河道的问题在于水源不足,所以不大能起作用。明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用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筑东平戴村坝,把汶水向南遏入南旺湖,分流南北,增加运河水量,再加上其他一些措施,会通河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但是由于黄河在徐州附近与运河交叉,黄河问题与运河问题纠缠在一起,明清两代不断发生问题。清末漕运停止后,能通航的部分就不多了。  朵甘思———作朵甘。旧指前藏以东以北,包括川、甘、青三省藏族聚居的地区。  刘家港——即今江苏太仓浏河镇。   交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有交趾刺史部,管辖地区包括今两广大部和越南北部。东汉改交州,治广信(今广西梧州),旋移番禺(今广东广州)。三国吴分交州置广州,交州治龙编(今越南河内东),所辖为越南北部及两广之雷州半岛、钦州地区等。以后管辖地区缩小,唐交州实为交趾郡,仅有今河内一带。  交趾——南越赵佗时建交趾郡,辖今越南北部。汉武帝时归汉。东汉时治龙编。隋唐交趾郡即交州。唐于此置安南都护府。十世纪三十年代吴权从爱州(治今越南清化)攻取交州,为越南吴朝之始。宋人常称之为交趾。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交趾省,有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宣德二年(1427年)放弃。  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五公里处。曾为车师前王国都城、麴氏高昌交河郡、唐交河县,后曾属吐蕃、回鹘。元末城废。  齐州一北魏置,治历城。隋曾称齐郡。唐为齐州济南郡。宋徽宗政和中升为济南府。  齐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临淄。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庆元——1194年,宋宁宗改明州为庆元府,元为路,明复为明州府。  庆州——隋唐庆州治今甘肃庆阳。北宋曾为环庆路治所,后改庆阳府。②辽庆州治今内蒙占巴林右旗西北白塔子。  庆原——金以宋泾原、环庆二路合并为庆原路,治庆阳。  州来——春秋楚邑,后属吴,吴助蔡迁此,见“下蔡”。  羊肠坂——太行山屈曲如羊肠的山路。  羊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南诏王异牟寻筑,在今大理。  并州——《周礼·职方》九州之一(《禹贡》无并州)。汉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古、河北各一部。东汉治晋阳(今太原西南)。唐并州仅辖今山西中部,升太原府。宋并州移治阳曲,即今太原。以后又升太原府。  关中——初指函谷关以西地,其后或专指关中盆地。后来又有众关之中之说,即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关内——唐有关内道,东至黄河,西到陇山、六盘山,南到秦岭,北接沙漠。玄宗开元时划出一部分为京畿道。  关右——即关西,古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东——汉唐等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旧以辽、吉、黑为关东,此关乃山海关。  关南——北宋指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以南地区。  关索岭——今云南澄江县西北、寻甸东北、贵州镇宁西南,都有关索岭。  米仓道——从汉中入川道路,自汉中县西,沿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达四川巴中地区。  米国——西域古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南。  江左、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一段,自南而北,折向东流,江南地区在这段江流之东,故名江东。古人于地理以东为左、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今江西省则称江右。  江宁——937年,南唐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与清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废府及上元,以江宁县为省会。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宁于市郊。  江西——隋唐以前指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唐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宋亦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于是始以江西指今江西省。  江州——秦以原巴国都为江州县,即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西晋置江州,辖今赣、闽及湘、鄂各一小部,至唐而仅辖九江及附近数县,治所先在豫章(今南昌),后迁柴桑(今九江西南),唐治浔阳(今九江)。明改九江府。  江表——古指长江以南地。  江南——清初有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为苏、皖二省。  江夏——汉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豫、鄂各一部。三国魏吴各置江夏郡,吴江夏治武昌(今鄂城),魏江夏治上昶(今云梦西南)。晋灭吴,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江夏郡即鄂州。  江乘——秦至南北朝有江乘县,在今江苏句容北。  江南东道——唐初置江南道,后分东西二道,东道治苏州,辖今苏南及浙、闽之地。  江南西道——唐江南西道治洪州(今南昌),辖今江西全省、湖南大部、皖南、鄂东一部。  江南东路——宋置江南路,后分东西二路。东路治江宁,辖今苏南西部(常州即属两浙路)、皖南、赣东(北宋包括江州,南宋江州属西路)。  江南西路——宋江南西路治洪州,辖今江西大部、鄂东一小部。  江东六十四屯——黑龙江省旧黑龙江城(今爱辉县黑河镇南七十里瑷珲县旧治)对面黑龙江东岸六十四个村屯总称。   汲郡——晋置汲郡,治汲县(今县西南)。隋唐汲郡即卫州。  汜水关——在今河南荣阳汜水镇,即原虎牢关。  池州——唐置池州,治秋浦,即今安徽贵池。明清为池州府。  汝州——隋改伊州为汝州,治即今河南临池。民国为县。  汝宁——元升蔡州为汝宁府,治汝阳(今河南汝南)。民国废府,改汝阳为汝南。又隋以前另有一汝阳,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  汝阴——三国魏置汝阴郡,治汝阴(秦置县,今安徽阜阳)。隋唐汝阴郡即颍州。  汝南——汉汝南郡治上蔡(今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汗八里——蒙古人称元大都为汗八里。  兴义——清改南笼府为兴义府,治今贵州安龙。  兴元——784年,唐升梁州为兴元府,治南郑。元为路。明改汉中府。  兴化——宋置兴化军,治兴化(今福建莆田北),后移莆田,元有兴化路,明为兴化府。民国废府,兴化即莆田县。  兴庆——西夏国都名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兴州——西魏置兴州,即今陕西略阳、1207年,南宋改沔州。西夏国都原名。金曾在今河北滦平等地设兴州,治兴化(今滦平西)。金又以今山西兴县为兴州,明为县。  兴安一"1583年,明改金州为兴安州。清为府,治安康。  兴和——1312年,元改隆兴路为兴和路,治高原(今张北)。明初置守御千户所,后移宣府(今宣化)。清废。  兴京——清以努尔哈赤前的旧都赫图阿拉为兴京,  安丰——南朝梁曾以在今寿县南之安丰为治所,建安丰郡。隋度安丰郡。明废安丰县。  安化——唐置安化县,历代为庆州、庆阳府治所。民国改庆阳。  安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台湾县为安平县,即今台南。  安市——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曾为高句丽所有。  安西——元曾以京兆府为安西府,旋改路,又改奉元路,治咸宁、长安(今西安)。清雍正时,在布隆吉镇置安西厅,移至今安西县地。后为府,继又改州。民国为安西县。  安庆一1195年,宋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怀宁(先在今安徽潜山,后移今安庆)。清与民国为安徽省省会。  安阳——秦取魏邑宁新中,置安阳,地在今安阳南。580年,杨坚毁邺城,迁相州至安阳(今地)。明清为彰德府治。  安邑——古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本战国魏都,秦置县。北魏分南北两安邑,隋以南安邑为安邑,在今运城东北。民国安邑曾迁治运城。今在运城县境内。  安陆一一秦安陆县在今湖北安陆北,东晋末移治今县。本为汉江夏郡治。南朝宋分出安陆郡,遂为郡治。以后多为安州治所。宋宣和间升安州为德安府,安陆为府治。元复于西面改郢州(治今钟祥)为安陆府。于是既有安陆府,又有安陆县,两者既非一地,距离又不太远。明改钟祥之安陆府为承天府,清又改安陆府。民国废府,才只有安陆县。  安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一带。  安定——汉有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镇原东南),废安定县。十六国时,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隋唐安定郡即泾州。唐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为泾川县,为泾州治所。②蒙古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1935年改子长县(谢子长烈土),移治原县治东的瓦窑堡。  安肃军——1004年宋改静戎军为安肃军。金曾名徐州,后仍改为安肃州。明为县。民国改徐水县,今属河北。  安息——西亚古国,即帕提亚。公元前249一前217年间独立。曾领有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与罗马对峙。公元226年亡于波斯萨珊王朝。  安谷城——安息在波斯湾的重要港口,约在幼发拉底河口附近。  安条克——安提阿,塞琉西王国(前312一前64年)都城,在今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亚。  安西四镇——唐安西都护府所属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后碎叶属西突厥,乃以焉耆为四镇之一。  安东都护府一一668年唐置,治平壤(今朝鲜平壤)。676年迁治辽东故城(今辽东)。次年,再迁新城(今抚顺北)。以后又由平卢节度使兼领都护。761年度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一一669年,唐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治所先在今蒙古国杭爱山东端,其后逐步南移,最后治天安军(改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乌加河东岸)。德宗建中时废。  安西都护府一一640年唐罩,初治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后移龟兹(今库车),曾移碎叶,692年还治龟兹。贞元年间府治被吐蕃攻陷。  安南都护府——679年,唐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督护府,治宋平(今越南河内)。都护由交州刺史兼,后期由静海军节度使兼。十世纪三十年代越南吴朝建立,遂废。  许——西周所封姜姓国,本在今河南许昌东,后迁叶(今叶县西南),后复数迁,最后在容城(今鲁山东南),为楚(或魏)所灭。  许州——北周置,治长社(今河南许昌),宋曾升为颍昌府,金仍为许州。民国为许昌县。  许昌——曹操迎献帝居许,曹丕时改许昌,地在今许昌东。宋并入长社。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祁州——唐末分定州置祁州,治无极,宋移蒲阴(今安国)。民国以原州治为安国县。  寻阳——汉寻阳在今湖北黄梅西南。东晋以今九江、广济间长江两岸地置寻阳郡,即以寻阳为治所。咸和中(326—331年)移寻阳县至今九江西,而移郡治至柴桑县(今九江西南)。后将寻阳县并入柴桑。南朝梁末移郡治至柴桑之湓口城(即今九江)。隋改柴桑县为寻阳,治湓口城,即今九江市。唐改为浔阳。唐浔阳郡即江州,曾称九江郡。  阳山——秦汉指阴山最西一段,即今内蒙古狼山。  阳关——汉置,在玉门关南,即今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武——秦置阳武县,在今河南原阳东南,唐移今原阳。1919年与原武县合并,名原阳。  阳城——秦置,县治在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五代后周并入登封。又秦于今河南方城县东亦置阳城,汉名堵阳。  阳夏——秦太康县,即今河南太康。  阳羡——今江苏宜兴旧名。  阳湖——清雍正分武进县,置阳湖县,同治府城,民国并八武进县。  阳翟——即今河南禹县。明并入钧州。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与汉水会合处。蜀汉有阳安关,在汉阳平关以南,即今宁强西北。宋改阳安关为阳平关,此后的阳平关均指此关。  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传为黄帝与炎帝交战处。  阶州——唐置阶州,治所在今甘肃武都东。明移治今武都。民国为武都县。  阴平——西汉阴平道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曹操建阴平郡,以阴平为治所,后为蜀汉所有。邓艾由阴平道(道路名)入蜀,即由今文县越岷山山脉,经四川平武、江油,进兵成都。隋唐阴平郡即文州。  妈港——澳门别名,因妈祖神庙得名。  好水川——即今甜水河,由六盘山东流至甘肃静宁。  戏水——在陕西临潼东,由骊山北流入渭。  戏亭——在临潼东北戏水西岸,传周幽王死此,  买卖城——《恰克图条约》所说买卖城,即今蒙古国阿尔丹布拉克。又以前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部商业区,亦有买卖城之称。  那烂陀——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著名寺院,在今巴腊贡。十二世纪末以后被毁。  七畫  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寿州——隋以北周扬州置寿州,治寿舂。宋为安丰军。元安丰路。明清仍寿州。民国为县。  寿昌——晋改新昌县为寿昌县,原治今浙江建德西南。唐移今寿昌。现并入建德。  寿春——今寿县古为寿春,东晋名寿阳。  杜曲——已见韦曲。  杞——姒姓古国,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后在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战国初为楚所灭。  杨刘——在今山东东阿北杨柳村,唐宋时黄河重要渡口。  邯郸——战国为赵都,始于公元前386年。秦设邯郸郡。汉为赵国。自古至今,惟东魏一度度入临漳县,隋复置。  豆子航——今山东惠民县境的古盐泽。  芙蓉城——简称蓉城,指成都,因五代后蜀在城上遍植木芙蓉得名。   芙蓉湖——今无锡西北与常州间,古有芙蓉湖,后淤为田。  苍梧——汉置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辖境本兼有湘粤各一部。南朝时仅辖今梧州一带。隋唐苍梧郡即封州(隋)、梧州(唐)。  苎罗山——传为西施生地,今地说法亦不一致,或云今浙江诸暨南,或云在今萧山县境。  苏州——隋灭陈后,改吴州为苏州,吴始有苏州之称。  苏禄——古国,在今菲律宾的苏禄群岛。花刺子模——中亚古国,在阿姆河下游,都城乌尔坚奇(玉龙杰赤)。古代地理  [九州]  先秦地理学家理想中的九个地理区划。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州名未有定说:《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吕氏春秋.有始》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氏》九州为周制;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始以《尔雅》九州为殷制;后世经学家遂合称为三代九州。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亦多出入。后则泛指中国。三国魏曹植《五游咏》诗:“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唐李商隐《马嵬》诗:“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清顾炎武《赠万举人寿祺》诗:“一来登金陵,九州大如掌。”  [三十六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郡名不见于《史记》本文,裴骃《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颖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过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部、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汉书.地理志》无黔中、彰郡。清以来学者多数认为裴说不尽信,但其说亦歧:一说“内史”不应在郡数内,补以郯郡;一说除“内史”外,“九原、鄣郡”亦不在内,或补以东海(即郯郡)、广阳、楚郡,或补以闽中、陶郡、河间,或补以闽中、广阳、陈郡(即楚郡)。又诸家都主张三十六郡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的郡数,其后续有增析。王国维《观堂集林.秦郡考》主张秦有四十八郡,增疫十二郡为桂林、南海、象郡、九原、陈郡、东海、胶东、胶西、济北、博阳、成阳、广阳。《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张守节正义引《风俗通》:“周制天子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左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县也。”《汉书.地理志下》:“本秦京师以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十三刺史部]  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所置监察区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另分境内为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辖七八个或十几个郡,负责巡察辖境内地方官吏与强宗豪右,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一称十三州。州名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至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又以京师附近七郡设置司隶校尉部,性质略同刺史部。东汉时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加司隶校尉部,仍合称十三部或十三州。性质已渐变成郡以上一级行政区划,并设有固定治所。《汉书.地理志上》:“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梁,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旧唐书.地理志一》:“哀、平季,凡郡国百有三,县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而诸郡置十三部刺史分统之......后汉郡国百有五,县道侯国千一百八十六。亦如西京之制,置十三州刺史以充郡守。”  [十五道]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右、剑南、岭南。至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关内道置京畿道,分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东南西和黔中三道,合原有河东、河北、陇右、淮南、剑南、岭南凡十五道。各道始置采访处置使,职权相当汉武帝时之刺使,并有固定治所,遂为固定之监察区。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废除,此后,“十五”“十五道”即从政区名变为地理区划名,一直沿用至五代。《通典.州郡二》:“贞观初并省州县,始于河形便,分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分为十五道,置采访使。”《旧唐书.地理志一》:“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  [十八路]   宋代介乎行政区和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区划。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取消了节度使实权,分境内为若干路,初,分并增省未有定制,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分境内为十五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即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至真宗时,又分西川、峡路为益州(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江南为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凡十八路,历仁宗、英宗至神宗初年不变,为北宋一代维持最久的路制。每路分属于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等机构管辖。《宋史.艺文志三.地理类》有赵珣《十八图》一卷。《宋史.地理志一》:“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  [十一行中书省]  元行政区划名。元代从至治(公元1321-1323年)后到至正(公元1341-1369年)前,境内京师附近地区属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其余地区设有岭北、辽阳、河南等“十一行中书省”,简称“十一行省”。《元史.地理志一》:“(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浙江、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书省,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后乃尽革行中书省,置十三布政使司。”  [十三布政使司]  明历行中央专制集权主义,自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以后,取消行省,境内的府、州除分统于两京南北两直隶外,全国设十三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后乃尽革行中书省,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领天下府州县及羁縻诸司。”  [十八省]  清行政区划。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称十五省,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初又分陕西为陕西省、甘肃两省,湖广为湖北、湖南两省,江南为江苏、安徽两省,全国凡十八省,即清所谓“内地十八省”。边疆地区由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驻藏大臣等统辖,不用省的建制和名称。至光绪年间,始在新疆、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陆续建省。《清史稿.地理志一》:“世祖入关......定鼎燕都,悉有中国一十八省之地,统御九有,以定一尊。”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古称“江”,后他水亦称江,故称此水为“大江”、“长江”以别之。源出青海省南境唐古拉山脉之当曲河,曲折东南流。上游为通天河。由通天河之直门至四川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至扬州间,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至上海吴淞口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水、黄浦江等。上游指湖北省宜昌市以上,水急滩多;中游指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曲流发达,有鄱阳、洞庭等湖泊;下游指湖口以下,江宽水深,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有丰富的水量和水力资源。解放后,在中游荆江地区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和葛洲坝水利工程,防止江水泛滥成灾。《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诗:“孤帆远影碧空尽,难见长江天际流。”  [黄河]  中国第二大河。古称“河”,后世以河水多泥沙而色黄,故称黄河。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至山东省北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支流有洮河、湟水、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沿河重要城市有兰州、包头、郑州、济南等。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高原峡谷,水流较清;河口至河南省孟津为中游,流入华北平原,泥沙淤积,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于地面的“地上河”。汛期,河水暴涨,经常泛滥成灾,历史上较大的黄河改道有26次。解放后在上、中游兴建了三门峡、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刘家峡水电站等,在下游修建了人民胜利渠等工程,引黄灌田,变水患不水利。黄河中下游为我中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唐王之焕《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之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宋王安石《黄河》诗:“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尾闾无处求。”  [淮河]  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苏省入洪泽湖。洪泽湖以上,河长845公里,洪泽湖下,主流合于运河,经高邮湖江都县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较大支流有洪河、颍河、涡河、史河、淠河等,沿河重要城市有淮南、蚌埠等。解放前,淮河水利失修,灾害频仍。解放后进行全面治理,修建了许多治淮工程,控制了水患并造福于人民。干流自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以下可通航。《诗.小雅.鼓钟》:“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淮水》:“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钱塘江]   水名。古渐水,旧称浙江,一名之江,以其多曲折,故称浙江。为浙江省最大河流。上游有二源,北为新安江,南为兰溪,二水合于建德县东南,东北流到杭州市闸口以下一下注入杭州湾,全长410公里,流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干流自衢州至兰溪间称衢江(信安江);兰前线至建德县梅城间称兰江;梅城至桐庐间称桐江;桐庐至萧山县离堰间称富春江;闻堰至阐口段河道曲折如“之”字,故称之江;阐口以下至旧钱塘县境为钱塘江。金华江(婺港)、新安江(上游一称徽港)、桐溪、浦阳江等为其主要支流。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干、支流大部可通航。唐王昌龄《浣纱女》诗:“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宋王安石《望淮口》诗:“有似钱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见平沙。”  [富春江]  在浙江省中部,是钱塘江从桐庐至萧山县闻堰段的别称。习惯上也包括桐江、七里泷。两岸重山复岭,江水清洁澄深,云影岚光,上下一色。沿江有严子陵钓台、谢翱墓、葫芦瀑布等胜迹。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新安江]  钱塘江支流,在浙江省西北部。浙江的上游,源出安徽歙县黄山,一称歙江,又名歙港(徽港)。东南流到浙江省建德县梅城入钱塘江。全长293公里,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江水四季澄碧,夹江峡谷岸,群山蜿蜒。翠岗重叠,山势千殊万态,谷多飞瀑流泉。沿江有落凤山、刘长卿别墅、双塔凌云等胜迹。《文选.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见底贻京邑游好>》:“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李善注引《十洲记》曰:“桐庐县,新安、东阳二水合于此,仍东流为浙江。”唐孟浩然《经七里滩》:“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湘江]  水名,又名湘水。湖南省最大河流。与漓水同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海洋山西麓,称漓湘;合流至兴安县,始分流向东北,入湖南,至零陵与潇水汇合,称潇湘;至衡阳与蒸湘。总称三湘。一说三湘中无漓湘而易之以沅湘,因其汇合沅水而名。湘江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衡阳、湘潭、长沙等市到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长817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四。潇水、春陵水、来水、沫水、蒸水、涟水等均为其支流。干、支流大部可通航。南朝宋鲍照《绍古辞》其一:“橘生湘水侧,菲陋人莫传。”宋黄庭坚《太平寺慈氏阁》诗:“青玻璃盆插千岑,湘江水清无古今。”  [汨罗江]  水名。在湖南省东北部。源出江西宁州之相山,流经平江县至湘阴县境分为二水:南流者曰汨水,一西经古罗城曰罗水,复折而北,出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长250公里,东源自汨罗县长乐街以下河通航。战国楚三闾大夫、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以死。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湘水》:“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  [沅江]  一名沅水,在湖南省西部。上源为清水江,源出贵州都匀县云雾山。自西向东,至湖南黔阳县黔城镇以下始名沅江。东北流经辰溪、沅陵、桃源等县,至汉寿县注入洞庭湖。长993公里,流域面积8.99万平方公里。巫水、辰水、酉水等为其支流。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以下可通航。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沅水》:“沅水出四川遵义府境,班固曰‘沅水出爿朔可郡故且兰东北’是也。沅水过沅州城南,又径黔阳县城南,又东接靖州会同县西界,东北至常德府桃源县南,又东径常德府城南,龙阳县并,至沅江县之西南而注于洞庭湖。”  [潇湘]  湘江的别称。又或专指湘江中游与潇水会合的一段,即“三湘”之一。《山海经.中山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飘风暴雨。”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湘水》:“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唐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行尽潇湘万里余,少逢知己忆吾庐。”  [洛水]  古水名。“洛”,本作“雒”,三国魏改为“洛”。即今河南洛河。源出陕西洛南县西北部,东入河南,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至偃师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到巩县的洛口入黄河。都市洛阳以在洛水之北得名。传说宓妃为洛水之神。三国魏曹植曾因此作《洛神赋》。参阅《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黄初元年”裴松之注。  [汉江]  水名,一称汉水。初出山时名漾水,东南经沔县为沔水,东经褒城县,合褒水始为汉水。源出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北蟠冢山。东南流经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汉阳入长江。长1532公里 ,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上游经汉中盆地,水量丰富;中游曲流发达,因同长江之间缓慢,多沙洲积卵石滩;下游曲流发达,因同长江之间河港交错,故汛期常和长江洪峰相遇,泛滥成灾。解放后在汉江修建了分洪排涝和水利枢纽工程,控制了水患。《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嘉庆一统志.汉中府.山川》:“汉水,在宁羌州北,源出嶓冢山。东流经沔县南,又东经褒城县南,又东经府治南郑县南......东南流入兴安府石泉县界。”  [渭河]  水名,一称渭水,黄河最大支流。在陕西省中部,源出甘肃省渭源县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陕西省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潼关入黄河,长787公里,流域面积13.43万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泾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纵横,自汉至唐,皆为关中漕运要道。《山海经.海内东经》:“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渭水》:“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张籍《登咸阳北寺楼》诗:“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  [泾河]  水名。渭河支流。在陕西省中部。上游二源:“北源出平凉,南源出华亭,至泾川汇合,东南流经甘肃省,至陕西彬县,再折而东南至陕西高陵县入渭河。长451公里。马莲河为其最大支流。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水量变化大,解放后修筑了水库;下游扩建了原泾惠渠道,增加了灌溉面积。《书.禹贡》:“泾属渭汭。”《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李善注引《山海经》曰:“泾水,出长城北。”明张瀚《松窗梦语.西游记》:“渡泾河为高陵,渡渭河为富平,而泾、渭之中为陕西会城,即古长安。”  [太湖]  湖名。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等。周回三万六顷。在江苏吴县西南部,跨江、浙二省。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湖面海拔3米左右,最深达4.8米。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中岛屿甚多,以东西二洞庭最著。太湖西南纳苕溪、荆溪诸水,东由济河、吴淞江、黄浦江泄入长江,成为江南水网中心。富藻溉、航运、水产之利。太湖石玲珑剔透,点缀庭院,选作假山,为世人所重。沿湖盛产稻、麦、蚕、桑、茶叶及杨梅、枇杷、柑橘、桃等,特产银鱼。素称“鱼米之乡”。是我国文明较早发达的地区之一,著名的良渚文化遗址就在这里。唐刘禹锡《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怪石钓出太湖底,珠树移自天台尖。”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太湖,在吴县南,《禹贡》谓之震泽,《周官》、《尔雅》谓之具区,《史记》、《国语》、谓之五湖,其实一也。吐吸江海,包络丹阳、义兴、吴郡、吴兴之境,其所容者大,故以太称焉。”宋苏舜钦《望太湖》:“杳杳波涛阅古今,四无边际莫知深。”  [松江]  水名。即吴淞江,一称苏州河。古称笠泽,一名松陵江。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在上海市西部及江苏省南部。源出太湖瓜泾口,由吴江县东流到上海市区外白渡桥与黄浦江合,再北上出吴淞口入海。长125公里。为太湖流域通上海市的重要航道。唐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其江之源,连接太湖......晋张翰仕齐王冏,在京师,见秋风起,思松江鲈鱼鲙,遂命驾东归。”宋范成大《吴郡志》:“松江,南与太湖接。吴江在江濆,垂虹跨其上,天下绝景也。”  [云梦]  古泽薮名。大要言之,先秦两汉所称云梦泽,其地大约包括今湖南益阳县湘阴县以北、湖北江陵县安陆县以南、武汉市以西地区。传说楚王游云梦遇巫山神女处、及汉韩信谋反藏匿处,在今湖北监利西北。晋以后经学家,将古之云梦泽的范围扩大,一般将洞庭湖亦包括在内,与汉前记载不符。《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五湖]  其说不一,历史上通常泛指太湖流域一带的所湖泊。传说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佐越王勾践亡吴霸越,功成后,乘扁舟泛五湖而去。《国语.越语下》:“[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史记.河渠书》:“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裴骃集解引韦昭曰:“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在吴西南。”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诗:“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宋王安石《世上》诗:“范蠡五湖收远迹,管宁沧海寄余生。”参阅唐陆广做《吴地记》。  [鄱阳湖]   古称彭蠡、彭泽、彭湖、宫亭湖。因近鄱阳山,隋改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为赣江、修水、鄱江、信江等河的总汇。湖形似葫芦,中为细腰,因而有南北二湖之分,南曰宫亭湖、族亭湖;北曰落星湖、左蠡湖。湖濒星子县处,古称罌子口,为南湖与长江的交通要道。湖水北经湖口注入长江。面积3583平方公里,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富灌溉、航运之利。《尚书.禹贡》:“东汇泽为彭蠡。”《大清一统志.饶州府.山川》:“鄱阳湖,在鄱阳县西四十里,即《禹贡》彭蠡。隋时始曰鄱阳,以接鄱阳山而名也。会江、饶、衢、徽之水,汇于大江,跨南昌、南康、饶州、九江四郡,周四百五十里。其东境属饶,中有雁泊小湖,每春涨则与鄱江连接,水缩则黄茅白苇,旷如平野。”  [洞庭湖]  古大泽名。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相传为禹时三苗氏所居。沿湖为岳阳华容南县、汉寿、沅江、湘阴等县。南及西纳湘、资、沅、澧四水,北纳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汛期泄入的洪水,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面积2820平方公里,然湖面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伸缩。因四水和四口携来泥沙淤积湖底,湖面已被分割为若干湖泊。较大者有东、西、南、北四洞庭湖和大通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以产鱼和“湘莲”著称,是我国重要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湖中小山甚众,最著者为君山。《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唐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刘禹锡《望洞庭》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楚中随笔》:“至洞庭湖舟次,斜阳篷底,一望空阔,长天云物,怪怪奇奇,一幅米家墨戏也。”  [陇头水]  陇山顶头有清水流下,即所谓陇头水。其水鸣声幽咽,令人肠断,古人题咏甚众。《元和郡县志.陇城县》:“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上有水,东西分流,因号驿为分水驿。行人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唐李白《猛虎行》诗:“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金元好问《岐阳》诗之二:“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参见“陇头”之条。  [陇水]  指陇山之顶头。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为六盘山南段别称。陇山,一名陇坻、陇坂,汉之陇关,为陕甘要隘。山势险峻,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流水,称陇头水。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王维《陇头吟》诗:“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唐张籍《将军行》诗:“陇头战胜夜亦行,分兵处处收旧城。”宋王安石《陇东西》诗:“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参见“陇头水”条。  [夔门]  瞿超峡之西门。陕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名。长江上游之水纳于此门而入峡;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因瞿塘峡地当川东门户,故又别称夔门。宋陆游《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诗之四:“忆到夔门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  [蜀栈]  古栈道名。又名石牛道、金牛道、剑阁道、南栈。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和巴蜀的要道。故道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再经朝天驿达剑门关。后代屡加修造,直至元、明始改称南栈,又名蜀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上》:“秦惠王欲伐蜀布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元和郡县志.兴元府.褒城县》:“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张良令汉王烧绝栈道,示无还心,即此道也。”宋苏轼《申王画马图》诗:“青骡蜀栈西超忽,高准浓蛾散荆棘。”  [隋堤]  古堤名。故址在今河南开封汴河一带,因筑于隋代,故名。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淮河;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渠广40步,旁筑御道,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之情。唐白居易《隋堤柳》诗:“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唐刘禹锡《柳絮》:“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坝上古江津。”后蜀何光远《鉴戒录.亡国音》:“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号曰‘隋堤’。”宋周邦彦《兰陵王》词:“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五岳]  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一般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旧时封建帝王为维护其统治,讹传五岳为群神所居,予以封禅,并加祭祀。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五岳,东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曰华山、北岳曰恒山、中岳曰嵩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清顾炎武《北岳辨》:“古之帝王,其立五岳之祭,不必皆于山之巅。”参阅《尔雅.释山》。  [岐山]   山名。古亦名高山。山状如柱,又称天柱山。传说周之初建时,鸑鷟鸣于岐山,故又名此山为凤凰堆。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史记.封禅书》列为自华山以西七名山之一。相传文王之祖古公亶父,因受西部昆夷的侵逼,自豳(陕西甸邑)迁引建邑。今于此山下发现周民族早期居住的遗址及大量生产生活用具。《诗.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大王居邠,狄入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祁连山]  山名。一名天山,又名白山、雪山。古祁连山有南北之分。南祁连在新疆南部,自葱岭布东,包括古昆仑山、阿尔金山及今之祁连山,因位于河西走廊南,故亦名南山。高峰叠峨,冈峦绵亘千余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今之祁连山,指最北的一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酒泉县南祁连山峰(5547米)和疏勒南山峰(5808米)为最高峰。山头积雪终年不化,山中冰川三千余条,森林资源、矿藏丰富。山势险要,为河西通往青海之隘口,历代驻兵防守。北祁连即今新疆之天山,横贯新疆中部,《汉书》称之为北山。《史记.匈列传》:“过居延,攻祁连山”司马贞索隐引《西河旧事》:“[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第四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宋黄庭坚《题刘将军雁二首》诗之一:“祁连将军一笔雁,生不并世俱名家。”《大清一统志.安西直隶州》:“南山,在州南五十里,一名雪山,亦名祁连山。”  [大庾岭]  “五岭”之一。古称塞上、台岭、寒岭、东峤。相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于此,因名大庾岭,又曰庾岭。唐张九龄监督开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树,故又名梅岭。在江西、广东两省边境,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五代间驿路荒废。宋元祐间重修,蔡挺复命夹道植松,在岭上立关,名梅关。山系东北——钨矿。《元和郡县志.岭南道.韶州.始兴县》:“大庾岭,一名东峤山,即汉塞上也。在县东北一百七十二里......本名塞上,有监军姓庾,城于此地,众军皆受庾节度,故名大庾。”宋朱淑真《咏雪》诗:“庾岭腊梅寒散乱,章台风柳絮萦回。”清成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西》:“大庾岭在南安府西南二十五里,广东南雄府北六十里。磅礴高耸,为五岭之一。《水经注》云,涟溪山即大庾岭也。秦始皇三十三年,以谪徒五十万戌五岭,大庾其第一塞之岭。又《秦纪》,秦使屠睢将兵十万守南埜之峤,谓此矣......《汉志》亦名为台岭山,以岭上有石如台也。”  [阴山]  山名。在内蒙自治区中部,为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东西真诚向,属古老断块山。西起狼山、乌拉山,中为青山、灰腾梁山,南为凉城山、桦山,东为大马群山。全长约1200公里。山间垭口(吴公坝、昆都仑沟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北朝《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唐王昌龄《也塞》诗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王安石《阴山画虎图》:“阴山健儿鞭鞚急,走势能追北风及。”  [秦冷]  山名。为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屋山脉,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也是渭河、淮河和汉江、嘉陵江水系的分水岭。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嵩山、伏牛山等。狭义的秦岭指陕西省境内一段。古籍中指山脉在陕西省境南的终南山。亦称太一山、南山。《文选.班固<西都赋>》:“于是睎秦岭皒北阜。”李善注:“秦岭,南山也。《汉书》曰:‘秦地有南山’”《元和郡县志.河南道》:“秦山,一名秦岭,在县南五十里。南入商州,西南入华州。山高二千丈,周回三百余里。”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燕山]  山名。在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河谷,经玉田、丰润,直到海滨,延袭数百里,东西走向。海拔400至1000米。主峰雾灵山。有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多处隘口,为南北交通孔道,且地势险要。晋咸康四年石虎攻段辽,辽将北平相杨裕登燕山以自固,即此。《太平御览》卷四五引《隋图经》:“燕山在易县东南七十里,岩侧有石鼓,去地百余丈,望之如数百石囷,左右梁贯之,鼓东南有石人援桴之状,同击势,云燕山石鼓鸣则有兵。”唐李白《鸣雁行》:“胡雁鸣,辞燕山,昨山雪花大如席,与儿洗面作光泽。”清顾炎武《恭谒寿山十三陵》:“燕山自自峨峨,沙河自汤汤。”  [武夷山]  山名。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武夷山在江西、福建两省边境,北接仙霞岭,南接九连山、赣江、闽江分水岭。主峰黄岗山在福建省崇安县西北。狭义的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城南15公里。相传汉武夷君居此,故名。山为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方圆60公里。有三十六峰、三十七岩,溪流缭绕其间分为九曲,道书称为第十六洞天。山光水色,构成一幅“碧水丹山”的天然美刘,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为福建省第一名山,是我国著名风景区。有冲佑万年宫(武夷宫)旧址、朱熹讲学的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等。特产“武夷岩茶。”《太平御览》卷四七引萧子开《建安记》:“武夷山高五百仞,岩石悉红紫二色,望之若朝霞,有石壁峭拔数百仞于烟岚之中,其石间有木碓砻,簸箕箩箸什器等物,靡不有之。顾野王谓之地仙之宅,半岩有悬棺数千。”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记游》:“武夷有大王峰,峰极尊胜,故名。武夷 君,为魏王子骞,曾会群真于此,奏人间可哀之曲。”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福建》:“武夷山在建宁府崇安县南三十里。有黄亭山麓始于此,又四十里乃入武夷,其山绵亘百二十里,有三十六峰,三十七岩,一溪缭绕其间,分为九曲。《汉郊礼志》有武夷君,即此山之神也。”  [太行山]  山名。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绵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界的大山脉,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陉),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陉”之称。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达2000米。秦末郦食其说刘邦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即指此山。《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天海。”三国魏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唐李白《行路难》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宋王安石《登景德塔》诗:“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清顾炎武《赠人》诗:“步上太行山,盘石郁相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太行》:“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曰王母山,又名女娲山),在怀庆府城北二十里,接山西泽州南界,羊肠险道在焉。”  [黄山]  古称黟山、北黟山。因传说黄帝曾与容成子、浮邱公在此修身炼丹,故唐代改称黄山。在安徽省南部,跨歙、黟、太平、休宁四县,由花岗岩构成,是青弋江上游源地。主峰光明顶(1841米),最高点莲花峰(1873米)。风景秀丽,山劈地摩天,黄山松苍郁枝虬,巧石星罗棋布,山间烟云似海,温泉终年喷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另有二湖、三瀑、十四洞、十六溪、二十潭、二十四泉、七十二峰等胜景,兼有泰岱之雄、华山之险、衡岳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清凉。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为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今已辟为黄山公园,为我国著名休养胜地。唐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宋黄庭坚《宿黄山》诗:“白首同归人不见,黄山依旧月明中。”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大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山川》:“黄山,在歙县西北与宁国府太平县接界,原名北黟山。唐天宝六载改今名......《黄山志》:‘山时有铺海之奇,白云四合,弥望如海,忽迸散,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  [天山]  山名。亚洲中部之大山系。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为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的分界。最高峰托木尔峰为7435.3米。山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多冰川。山间有费尔干纳盆地、伊犁河谷地、焉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陷落盆地。《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汉书.匈奴传》:“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唐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岑参《天山歌送萧治归京》:“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九华山]  山名。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旧称九子山。唐李白游江汉,见九峰如莲花,改名九华。面积100余平方公里。有九十九峰,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最为雄伟。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东岩、回香阁等名胜古迹遍布其间。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唐辟地藏王道场以来,此地佛寺甚众。鼎盛时期,佛寺达300余座,僧众4000余人,享有“佛国仙城”之号,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今已辟为游览区。唐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唐刘禹锡《九华山》:“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太平御览》四六引《九华山录》:“此山奇秀,高也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  [大巴山]  简称巴山,亦名巴岭山。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亘川、甘、陕、鄂四省边境山地的总称。为四川、汉中两盆地界山。包括摩天岭、米仓山和武当山等,有古冰川遗迹和石灰岩地形。海拔2000米—2500米。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任河谷地以东,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边境。主峰大神农架海拔3053米,在湖北省农架县境内。古诗文中亦泛指四川境内的山。唐杜甫《伤春》诗之二:“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迆。”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巴岭山》:“在府西南一百九里,亦曰大巴山。其山延绵深广,中包孤云、两角、米仓诸山,南接四川巴州之小巴山。”  [雁荡山]  山名。简称雁山。在浙江省东南部。分南、北二雁荡。南雁荡在浙江平阳县西南,主峰九峰尖,海拔1237米 ;北雁荡在乐清县东北,属括苍山脉,由流纹岩等构成。绝顶有湖,水常不涸,春归之雁常留宿其间,故名雁荡。山水奇秀,号称东南第一山。多飞瀑、悬崖、奇峰,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十八瀑等三百八十多处风景点,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尤为雁荡风景三绝。特产有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宫岛,世称雁荡五珍。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座雨蒙蒙’之句......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清方苞《游雁荡山记》:“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睹所未有也。”  [巫山]  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1000-1500米。长江穿流其中,成为三峡。有巫山十二峰:望霞(神女)、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其中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宋王安石《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之一:“巫山高,十二峰,上有往来飘忽之猨猱,下有出没浼爵之蛟龙,中有倚薄缥缈之神宫。”明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下:“巫山女子,皆善吹箫,嫁时,众女子治具送之,吹箫数日为乐。蜀中有引,毋乃神女之遗风乎?”  [君山]  山名。一称洞庭山,相传为舜妃湘君游宴之处,故又名湘山;一说秦始皇欲入湖(洞庭湖)观衡山,遇风浪至此山止泊,因号君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县洞庭湖吕。是拔地而出挺立在洞庭湖中的一座秀丽孤峰。如白银盘中一青螺。山上有二妃墓、柳毅井、龙涎井及秦始皇封山印等古迹。特产“君山茶”曾获世界博览会金质奖,誉名为“金镶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洞庭]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宋黄庭坚《雨中登俩阳楼望君山》诗之一:“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北邙]  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也叫郏山、北山。西起三门峡门,东止伊洛河岸。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旧说此山是陇山之尾,乃众山总名,连岭脩亘400余里。自东汉城阳王祉葬于此后,遂成三侯公卿葬地。后因泛称墓地。汉梁鸿《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榖水》:“北对芒阜,连岭脩亘,苞总众山,始自洛口,西逾平阴,悉芒陇也。”唐韩愈《赠贾岛》诗:“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唐张籍《北邙行》:“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金元好问《北邙》诗:“驱马北邙原,踟蹰重踟蹰。千年富贵人,零落此山隅。”  [北固山]  山名。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高48米,长约100米。梁武帝曾登此山,谓可为京口壮观,因改称北顾。山上有南、中、北三峰,唯北峰犹如半岛伸入江中,三面临水,山壁陡峭,形势险固,故称北固。自三国以来恃为天然屏障。晋时蔡谟在北峰建有北固亭,登亭眺望,四周风物一览无余。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韩世忠曾在此伏击金兀术。山上有古甘露寺、铁塔等名胜。当地流传三国刘备在东吴招亲的故事。唐刘禹锡《答乐天临都驿见赠》:“北固山过波浪,东都城里风尘。”  [吴山]  山名。1、在山西平陆县北。又名虞山、虞坂、吴坂、盐坂、颠軨坂。自上及下,七山相重,为太行山重要通道之一。《后汉书.郡国志一》:“太阳县有吴山,上有虞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年”:“今平陆县东北有虞坂者,即古之颠軨坂......《太平寰宇记》谓晋假虞之道,即此路。”2、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山势绵亘起伏,伸入市区,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为杭州名胜。春秋时为吴西界,故名。或云以伍子胥故,讹伍为吴。又因此山有子胥祠,遂称胥山。五代吴越中时(一说宋代)山上有城隍庙,故亦称城隍山,今通称吴山。唐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诗:“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宋苏轼《卜算子》词:“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金.海陵《题软屏》:“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3、在陕西陇县西南,与宝鸡市境交界处。又名岳山、吴岳、汧山、西镇山。《尔雅.释山》以为五岳之一;《史记.封禅书》分吴岳、岳山为二山;两《汉志》谓吴山即汧山;隋唐后志则别有汧山、吴山。盖因冈峦绵亘,延及其南,故一山两名,均属太岳山脉。今山有十七峰,皆高峻清秀,有雷神洞、笔架山诸胜。《元和郡县志.汧源县》:“[吴山]在县西南五十里,秦都咸阳,以为西岳,今为国之西镇山。《国语》谓之西吴。”  [定军山]  古山名。在今陕西勉县东南,沿汉江峰峦起伏,东西绵亘约5公里,统称定军山。山上有主峰十二,隔江与城北天荡山对峙。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黄忠大败曹操部将夏侯渊于此,刘备遂占汉中。今西侧顶有锅底形大洼,周围约2公里 ,即当时屯万兵的仰天窝。山下平坦处名武侯坪,即黄忠与夏侯渊激战处,其下斩将桥即夏被杀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定军山》:“[西城]县东南十里,有两峰对峙......山下有武侯督军坛,只有八阵图,在山之东麓,所谓高平旧垒也,遗址仅存。宋绍兴三年,金人陷洋州,逼兴元,刘子羽邀吴玠同守定军山,即此。”  [金山]  山名。又名金鳌岭,古有氐父、获符、伏牛、浮玉等山名。唐时有裴头陀获金于江边,因改名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旧在江中,后沙涨成陆,清末与南岸相连,成为内陆山。有金山寺、慈寿塔、白龙洞、法海洞等名胜古迹,附丽着许多迷人的神话故事以及苏轼、道悦、岳飞、梁红玉等历史名人故事。今山麓已辟为金山公园。宋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宋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之三:“邂后我还还间月,何时照我宿金山。”清顾炎武《京口》诗:“一上金山览形胜,南方亦是小中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镇江府.丹徒县》:“[金山]府西北七里大江中,风涛环绕,势欲飞动一名俘山下,因名。亦名伏牛山。《唐志》贡伏牛山铜器,谓此。亦名头陀岩,《志》云,唐裴头陀挂锡于此,于水际获金数镒,故又名金山。或曰梁天监四年于金山修水陆全,则金山盖古名也。”  [焦山]  山名。在江苏省镇市东北。古名樵山。传东汉末陕中焦光隐居于此,汉献帝三召不至,因而得名。又因满山苍松翠竹,宛如碧玉浮江,故又名浮玉山。山高150米,周约2000米,屹立江中,与金山对峙,并称金焦,向为江防要塞。南宋初,韩世忠曾驻此抗击金兵。焦山自古以来,亦为游览胜地。山中有吸江楼日出、华严阁月色、别峰庵板桥读书处、三诏古洞等名胜古迹。定慧寺古刹为佛教胜地,宝墨轩碑刻为著名历史文物,其中有瘗鹤铭、魏法师碑、澄鉴堂法帖等著名珍品。宋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焦山何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镇江府.丹徒县》:“焦山,府东北九里江中,与金山并峙,相去十五里。以后汉处士焦光隐此而名。或名谯山,亦曰浮玉山。刘宋元嘉中,以魏人临江,曾分兵戌此......宋建炎中,韩世忠以八千人屯焦山,以邀兀术渡江北归之道。”  [泰山]  山名。为五岳之一,古称东岳,也有岱宗、岱山、岱岳、泰岱等名。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生发生之地,故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为我国名山之首。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燕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鲁山相接,长约200公里。成山于太古代,为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县城北,海拔1545米,山势磅礴雄伟。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王母池、碧霞祠等。岱顶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四大奇观。古代帝王常在泰举行封禅大典。《诗.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汉应劭《风俗通.五岳》:“东方泰山......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者,始也;宗者,长也......故为五岳之长。”唐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华山]  山名。为五岳之一,古称西岳。以其西临少华山,古称太华。《水经注》云此山远望若花状,故名。一说以山顶有池,池生于千莲花,常为仙女所采,故名。在陕西华阴县南,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海拔1997米,壁立千仞,有莲花(西峰)、落雁(南峰)、朝阳(东峰)、玉女(中峰)、五云(北峰)等峰,奇拔峻秀冠天下。有凌云架设的长空栈,悬岩镌刻的全翰岩以及在峭壁悬崖上开凿的千尺幢、百尺峡、上天梯等险道,令人惊奇。《艺文类聚》卷七引《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仞,其广十里。”汉应劭《风俗通义.五岳》:“西方华山。华者,变也,万物滋熟,变华于西方也。”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丝天际来。”  [恒山]  山名。五岳中之北岳,古恒山主峰在河北曲阳县西北。相传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至此见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自汉至明皆祀北岳于曲阳。汉代又因避讳改称常山。明代定山西浑源的玄岳(元岳)为恒山。清雍正十七年改于浑源行岳祭。今恒山西衡雁门关,东跨河北省,连绵数百里,横亘塞上。主峰在山西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对峙,浑水中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天险。有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胜景,另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风景区。  [衡山]  山名。五岳之的南岳。一称岣嵝山。在湖南省衡山等县境内,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盘行数百里。为花岗岩断块山。峰以祝融最高,海拔1290米,另有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亦很著名。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相传舜南巡和禹治水都到过这里。其后除汉武帝以衡山道远而迁祠安徽潜山外,历代帝王祀典,南岳相沿不变。《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南岳。”孔传:“南岳,衡山。”《元和郡县志.江南道五》引《南岳记》曰:“衡山者,朱阳之灵台,大虚之宝洞。”又“赤帝馆其岭,祝融托其阳,以其宿当翼、轸,度机、衡,故为名......上如车盖及衡轭之形,山高四千一十丈。”   [嵩山]  山名。五岳中之中岳,故称嵩岳。古称外方,又名嵩高,因处四方之中,山形高大,因名。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又称嵩室。又别名嵩少,嵩丘,也作崧少、嵩陵等。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高峰有三:中为峻极峰,东曰太室(1440米)、西为少室(1405米)。属于伏牛山脉。山峦起伏,峻峰奇异,有太阳、少阳、明月、玉柱等七十二峰。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著名胜迹有汉代嵩山阙、北魏嵩岳寺塔、元代观星台、少林寺等。《后汉书.郡国志二》:“阳城有嵩高山。”李贤注:“《山海经》谓为太室之山。《禹贡》有外方山,郑玄《毛诗谱》云外方之山即嵩也。《孟子》曰:‘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注云嵩高之北。”清顾炎武《嵩山》诗:“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蓄波含颍汝,吐气接星辰。”  [牛渚山]  山名。又名牛渚圻。在安徽当涂西北长江边。其山脚煅入长江部分,叫采石矶。古时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孙策渡江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即此。《太平御览》卷四六引《舆地志》:“牛渚山首有人潜行,云此处连洞庭,傍达无底,见有金牛状,乃惊怪而出。牛渚山北谓之采石,按今对采石渡口上有谢将军祠。”《元和郡县志.江南道》:“牛渚山,在县(当塗)北三十五里,山突出江中,谓之掉渚圻,津渡处也。始皇二十七年,东巡会稽,道由丹阳至钱塘,即从此渡也。晋左卫将军谢尚镇于此。温峤至牛渚,燃犀照渚灵怪,亦在于此。”唐杜牧《和州绝句》:“江湖醉度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宋王安石《牛渚》诗:“历阳之南有牛渚,一风微吹万舟阻。”宋黄庭坚《康寅乙末犹泊大雷口》诗:“冶城谢公墩,牛渚荡子妇。”  [八公山]  山名。亦名北山,在安徽省淮南市西,淮水之南,淝水以北。相传西汉时淮南王刘安与八位友人炼丹于此,故名。今山上有刘安庙遗址。山势险要,曾为古战场。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南侵,晋谢石、谢玄御之于淝水,即“淝水之战”。秦兵溃败,苻坚登寿阳城望八公山草木,以为皆晋兵,即此。唐刘禹锡《寄杨八寿州》诗:“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石人。”宋王安石《八公山》诗:“淮山但有八公名,鸿宝烧金竟不成。”《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捕,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胡三省注:“八公山在今寿春县北四里。世传汉淮南王安好神仙,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求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敢以闻。’八公皆变成童,遂立庙于山上。或言今庙食于此山者,乃左吴、朱骄、伍被、雷被等八人,皆淮南王客,世以八公为仙,误也。”  [九疑山]  古山名。疑,一作嶷。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60里。因山有九峰皆相似,行者疑惑,故为名。相传虞舜庙遗址、碎刻。庙后为舜源峰,前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两峰。《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蟠革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罟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唐李白《远别离》诗:“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子坟竟何是?”宋王安石《题燕侍郎山水图》诗:“住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宋黄庭坚《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之二:“九疑山中萼绿华,黄云承袜到羊家。”  [赤城山]  山名。在浙江天台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山有石洞十二以紫云洞和玉京洞最著。山顶有赤城塔,为南朝梁岳阳王妃所建。今“赤城栖霞起而建标。”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大清一统志.台州府一.山川》:“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六里。’支遁《天台山铭序》:‘住天台者,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记》:‘赤城山,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旧志,一名烧山,西有玉京洞。道书以为第六洞天,名上玉清平之夭,即天台之南门。”  [香山]  山名。在北京市西郊,西山山岭之一。此地重峦叠幛,主峰鬼见愁,形势峻拔。清泉潺潺,花香鸟语,景色清幽。金元明清帝王都在此建造离宫别院,清乾隆时成二十八景,“西山晴雪”为燕京八景之一。今名胜古迹有碧云寺、静宜园(香山园)等,风光旖旎,多枫树,秋天满眼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胜景,为京郊游览胜地。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香山寺》:“西山一带,香山独有翠色。”《大清一统志.京师.山川》:“香山,在京西北三十里,今为静宜园。磵掩壑重,松罗荟蔚,琳宫梵宇,隐现诸天,实胜揽之奥区。”  [庐山]  山名。古称南障山,一称匡山、匡庐,相传殷、周(一说秦末)间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此得名。汉时已有庐山之名。一说以庐江而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坚傍鄱阳湖,飞峙长江之滨。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其山90余峰,蜿蜓连接,以大汉阳峰最高,海拔1474米 ,其他如香炉峰、五老峰、含鄱口、仙人洞、白鹿洞、三叠泉等,皆为著名胜迹,向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之称。江湖水汽郁结,石松之胜,为休养、游览胜地。相传夏禹疏九江、始皇南巡,都登过庐山。《元和郡县志.江南道》:“庐山,在县(浔阳)东三十二里。本名鄣山,昔匡俗,字子孝,隐沦潜景,庐于此山,汉武帝拜为大明公,俗号庐君,故山取号,周环五百余里。”宋功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首阳山]  山名。一称雷首山,又名首山。在山西省永济县南。传伯夷、叔伯夷、叔齐于此山采薇隐居。春秋晋赵盾遇翳桑饿人灵辄之首山,亦即此山。《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在平阳府蒲州东南十五里,首起蒲州,尾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陆,北连解州、安邑及临晋、夏县、闻喜之境......延长数百里,随州郡而异名,一名中条山,一名首阳山,又有蒲山、历山、薄山、襄山、甘枣山、渠瀦山、独头山、陑山、吴山之名。”  [峨嵋山]  山名。亦作峨眉。在四川省峨眉县西南。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长且艳,故名。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缘,有大峨、中峨、小峨之分。大峨山有石龛百十二、大洞十二、小洞二十八、雷洞七十三,即今游览地;中峨山在县南二十里,又名覆蓬山、绥山;小峨山在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峨嵋山峰峦挺秀,重岩迭翠,气势磅礴,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现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等胜迹和报国寺、万年寺、华严顶、伏虎寺、金顶等寺庙。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佛教四大名山。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南安县]南有峨眉山,去县八十里。《孔子地图》言有仙药,汉武帝遣使者祭之,欲致其药,不能得。”唐李白《峨眉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峨嵋山,在嘉定州峨嵋县西百里,眉州南二百里。张华以为山牙门山也。亦曰峨嵋山,以其两山相对如蛾眉然。自岷山而来,连冈叠嶂。延表三百余里,至此突起三峰,一为大峨山,一为中峨山,一为小峨山。”  [青城山]  山名。在四川省灌县城西南。山形如城,因名。北接岷山,岷山连岫千里,青城为第一峰。山中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上有清泉,谓之潮泉。风景秀丽,为避暑休养胜地。相传东汉张道陵修道于此。《仙经》称此为第五洞天。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或谓求道青城,访乘车衡岳,不亲名宦,唯务玄虚。”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八仙真》:“道士张素卿,神仙人也。曾于青城山丈人观画五岳四渎年代形并十二溪女数壁。”  [罗浮山]  山名。在山东省东江北岸,山跨增城、博罗、河源三县,纵横250公里。亦称东樵山,与南海县西樵山齐名,享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盛誉。罗浮本二山,相传罗山自古有之,浮山为蓬莱之一阜,浮海而来,倚于罗山东北,故曰罗浮。罗山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在博罗县城西北;浮山主峰称上界三峰,鼎足峭立,与飞云顶并峙。山中悬崖怪壑,乱石丛林,构成朱明、桃源、夜乐等18个洞天和白水漓、水帘洞等980多处飞瀑幽泉,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相传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葛洪在此山修道炼丹,并于此得仙术。道教称此山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现有冲虚古观、葛洪炼丹灶、洗药池等遗迹。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元和郡县志.循州.博罗县》:“罗浮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高三百六十丈,周回三百二十里,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焉。”  [五丈原]  古地名。在今陕西,郿县西南斜谷口西侧。高120余米,面积12平方公里。西接麦里河,东界石头河,南临棋盘山,北据渭水。形势险要,可攻可守,为古代行军布阵之地。公元234年,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出斜谷,驻军屯田。耕者杂于渭滨,相持百余日后,亮在此地病逝。今五丈原北端建有诸葛武侯祠。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  [零丁洋]  亦作伶仃洋,在广东省珠江口外,内伶仃岛和外伶仃岛之间。雅片战争前,伶仃洋和伶仃岛曾被英美侵略者的雅片贩子用趸船和快艇强占,成为对我国进行雅片走私的跳板。宋文天详《过零汀洋》诗:“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瓜步]  步,一作埠。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亦名桃叶山。水际谓之步,古时此山南临大江,又相传吴人卖瓜于江畔,因以为名。南北朝时屡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450年,北魏拓跋焘攻刘宋,曾率兵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南朝宋鲍照迥《瓜步山楬文》:“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宋王安石《入瓜步望扬州》:“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清顾炎武《上吴侍郎旸》诗:“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   [梁山泊]  即古巨野泽。又名梁山泺,张泽泺。在今山东梁山、郓城间,梁山脚下。梁山、古名良山。因汉文帝子梁孝王曾猎于此,死后葬此山麓,遂易名梁山,泊因山为名。古时汶、济二水会此而成湖泊,唐宋时黄河溃决,环梁山皆成巨浸,广达800里,即古梁山泊。入金后河徙水退,渐涸为平地,元末一度为黄河决入,又成大泊,不久又涸,后岁久填淤,遂成平陆。北宋时,宋江的农民起义宫,曾结寨于此。今山上及附近地区遍布其故事遗迹,诸如宋江寨、聚义厅、“替天行道”杏黄旗的杆石等。《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看时,见那八百里梁山水泊,果然是个陷人去处!但见:山排巨浪,水接遥天。”《嘉庆一统志.兖州府一.山川》:“梁山泺,在寿张东南梁山下,久湮......古钜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盖梁山泺,即古大野泽之下流。汶水自东北来,与济水会于梁山之东北,回合而成泺。宋时决河汇入其中。其水益大。其后河徙而南,泺亦渐淤......今州境积水诸湖,即其余流也。”  [橘洲]  在湖南长沙市西南的湘江中,相传于西晋永兴年间(公元304-306年)始生此洲,以产佳橘而得名。后世又称下洲、水陆洲、橘子洲、水鹭洲、长岛等。据《太平寰完成记》、《舆地志》载,时有大水,诸源程序皆没,唯橘洲独浮。此地有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原有水陆寺、拱极楼,今已无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面对橘洲,为南津洲尾。水西有橘洲子戌,故郭尚存。”  [澎浪矶]  在江西鼓泽西北临长江处,与小孤山相对。好事者以“浪”作“郎”。以“孤”作“姑”,有“小姑前年嫁彭郎”之说,因俗呼彭郎矶。宋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峨峨两烟鬟,晓镜天新妆。舟中贾富莫漫狂,小孤前年嫁彭郎。”宋陆游《入蜀记》:“彭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九江府.彭泽县》:“彭浪矶在县北,耸立江滨,与小孤山相对,俗讹为彭郎,遂有小孤嫁彭郎之语。”  [苎罗山]  一作纻罗山、罗山,省作苎罗。在今浙江诸暨县南。相传为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郑旦出生之地。一说在今萧山县境。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徐天祜注:“《会稽志》:‘苎萝山在诸暨县南五里。’《舆地志》:‘诸暨苎萝山,西施、郑旦所居。’”唐范摅《云溪友议.苎萝遇》:“[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题西施石曰:‘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太平御览》卷四七引孔晔《会稽记》:“诸暨县北界有罗山......所在有方石,是西施晒纱处,今名纻罗山。”  [昭君村]  原名宝坪村,在今湖北兴山县城南郊。汉时王昭君生长此村,故又名昭君村。昭君,名嫱(晋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宫人。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出塞,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号宁阏氏,卒葬内蒙呼和浩特市南,世称青冢。昭君村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岩壑含翠,桐林云涌,香溪回环。今附近尚有昭君寨、昭君井、妃台山、昭君台、梳妆台、珍珠潭、望月楼等遗迹。唐杜甫《咏怀古迹》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唐刘禹锡《竹枝词》:“昭君坊(一作村)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洞庭东山]  一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古称胥母山、莫厘山,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太湖中。湖中有洞山和庭山,因此山在湖东面,故称洞庭东山。原系太湖中小岛,元明以后始与陆地相连成半岛。主峰莫厘峰,海拔293米。峰下四季花香,四时果鲜,与洞庭西山同为著名果园区,素有“花果山”之称,并有“杨梅为夏橘为秋”的谚语。盛产杨梅、洞庭红橘、白果、枇杷和“碧螺春”茶叶。名胜古迹有紫金庵的宋塑罗汉、杨湾的元朝轩辕宫、明代的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宋范成大《华山寺》诗:“却上东唤德云,别峰应在银涛许。”《大清一统志.苏州府.山川》:“洞庭东山,在吴县西南太湖中,一名胥母山。《越绝书》:‘阖闾旦食于纽山,暮游于胥母。’《史记正义》谓之莫厘山。《姑苏志》:‘莫厘山以在洞庭之东,称东洞庭山。周回八十里,视西洞庭差小而冈峦起伏,庐聚物产,大略相同。县志相传隋莫厘将军居此,故名。一名胥母,则谓子胥尝迎母于此也。’”  [洞庭西山]  一称西洞庭山,俗称西山,古称包山。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太湖中。因此山在湖西面,故称洞庭西山。是太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90平方公里。主峰缥缈峰,又称杳眇峰,海拔336米。旧称太湖七十二峰,西山独据四十一座。风光美丽幽雅,古人将其四季之景分别题名为:石公秋月、消夏渔歌、林屋晚烟、毛公积雪、嫖缈云场、用里梨云、鸡笼梅雪、玄阳稻浪。有“虽然无画都是画,不用写诗皆是诗”的诗情画意。历代文人名士常到此消夏赏月。盛产枇杷、杨梅、红橘、茶叶等,与东山同为著名果园区。《文选.左思<吴都赋>》:“指包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流。”李善注:“王逸 曰: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包山,山风吹草动有如石室,俗语谓洞庭。”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包山,在震泽中......《水经注》云:‘山有洞室,入地潜行,北通琅耶、东武,俗语谓之洞庭。’”宋范成大《吴郡志.川》:“销夏湾,在太湖洞庭西山之趾。山十余里绕之,旧传吴王避暑处,周回湖水一湾,冰色澄彻,寒光逼人,真可销夏也。”  [龙门]  山名,传为夏禹所凿,故亦称禹门口。在陕西韩城县与山西河津县间,黄河奔流其间,两岸绝壁对恃,形成宫阙,故称龙门,为黄河晋陕峡谷的南端出口。出龙门,波涛一泻千里,今“禹门春浪”为韩城八景之一。东汉李膺文采出众,居官廉洁,时人誉为天下楷模,客能受其接待者,名曰登龙门。今河南洛阳市南之伊阙,亦别称龙门传为大禹治水时所辟。《尚书.沟洫志》:“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元和郡县图志.河东道》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积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曝鳃龙门’。”唐李白《公无渡河》诗:“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瞿塘峡]  一称夔峡、广溪峡,在四川奉节县东,为长江三峡之首。包括风箱峡和错门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迄巫山县大溪镇(又名黛溪)。其中,白帝城至大溪间为狭谷段,长8公里;大溪至大宁河口为大宁宽谷,长25公里。为三峡中最短的峡。两岸峭壁千仞,丛山峻岭,江面最狭处仅百余米,滟滪堆正当其口,于江心突兀而出,江流湍急,山势峻险,号称“天堑”,西门口称夔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径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唐李白《长干行》:“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唐杜甫《秋兴》诗之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张籍《竹枝舆胜览》:“瞿塘峡,乃三峡之门,两岸对峙,中贯大江,望之如门。”  [黄牛峡]  一名黄牛山,又名黄牛岩。在西陵峡中崆岭峡内,距湖北宜昌市西45公里。下有黄牛滩。以长江南岸之黄牛山而得名。山上有一排陡峭石壁,如神人牵牛状,人黑牛黄。俗传夏禹治水至此,有土星化为神牛相助,以犄角裂重重高山,疏通江流,后跳上山岩,留影像于石壁,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彩画者;前竖旗旌,右驻一黄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岩下濒临苍翠群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宋范成大《吴船录》:“过新滩八十里,黄牛峡上,有沼川庙,黄牛之神也。亦云助禹疏川者。”宋苏轼《黄牛庙》诗:“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  [井陉关]  要隘名。即井陉口,又称土门关,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古为太行八陉之一,是太行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秦汉时为军事要地。公元前229年秦王翦伐赵、公元前204年,韩信破赵的“背水战”、公元396年拓跋魏伐后燕,均据此隘。《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阣、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高诱注:“井陉县,六国时赵地,秦始皇十八年,王翦兴兵攻赵,下井陉。汉高帝三年,韩信、张耳东下井陉,擒成安君(陈馀),即此地也。陉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进陉......井陉口,今名土门口,县(获鹿县)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也。”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诗:“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清谭嗣同《井陉关》:“无限苍茫怀古意,题诗独上井陉关。”  [玉门关]  一名小方盘城。关城方形如盘,北、西两面有门。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城西北的戈壁滩上。汉武帝置。相传和阗志经此输入中原,故名。和西南的阳关同为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出玉门关的为北道,出阳关的为南道。六朝时自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日益重要,关址东迁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宋以后,因中国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墟圮。《汉书.李广利传》:“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产夸大迥且孤,黄河万里白草枯。”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诗:“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唐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透望门玉关。”  [阳关]   古关名,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城西南的古董滩上,以居玉门关之南而名。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亦为丝绸之路南路必经之要隘。宋后因和西方陆路交通渐趋衰落,关遂废圮。一说阳关在红山中(参阅清《甘肃新通志》、清《敦煌县志一图考》)。《汉书.西域传序》:“西域,孝武时始通,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北周庾信《重别周尚书》诗:“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敌人。”  [虎牢关]  古关名。又名古崤关、成皋关、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西。传周穆王射猎鸟兽于郑圃,有高奔戎生者献虎,王命置柙养于此,因名“虎牢”。此关地处东西咽喉,南连嵩岳,北拒广武(山)及黄河,绝岸峻涯,以为险固,自古为戌守得地。春秋鲁国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郑败燕师于此;刘邦项羽两军部在此交战;唐初窦建德与李世民也曾在此决雌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穆天子传》曰:天子射鸟兽于郑圃,命虞人掠林,有虎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县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然则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为关,汉乃县之。”唐刘禹锡《答乐天见忆》诗:“唯余忆君梦,飞过武牢关。”按,唐朝人称“虎牢关”为“武牢关”是避唐高祖之父的讳。宋王安石《汜水寄和甫》诗:“虎牢关下水逶迤,想汝飘然过此时。”  [剑门关]或称剑门。唐置。  在四川剑阁县北的剑门山,扼云陕公路,为古蜀道要隘。剑门山即大剑山,古称梁山、高梁山。七十二峰连绵起伏,峭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形若利剑,故名剑门。地势险要,自古以守要地。三国时,诸葛亮相蜀,曾设官戌守,蜀将姜维退屯以拒锺会于此。关巅有姜维城,遗址犹存。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诗:“阁道岧嶤起戌楼,剑门遥裔俯灵丘。”唐王维《送崔五太守》诗:“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唐杜甫《剑门》诗:“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宋陆游《剑门关》诗:“剑门天设险,北方控函秦。”  [函谷关]  关名。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为秦东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自潼关东200里至陕州宝县,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攻秦,至此败还;公元前207年,刘有利于西入咸阳,遣兵守此关以拒诸侯军;东汉隗器将王元说器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即此。汉置关都尉戌守。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徙关于新安县,败置弘农县于此,现仅存关门。新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东,去故关300余里,故名新关。自南山,横洛水,北至黄河,皆为关塞。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所置八关之首,三国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废。今关门遗址尚存,陇海铁路经此。《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群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姓名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有能为鸡鸣,而鸡尽鸣,遂发传出之。”  [娘子关]  地名。原名苇泽关。在山西平定县城东北,当河北、山西两省要冲,是长城著名关隘。形势险要。相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统领娘子军驻此设防,故名。一说以妬女祠得名。历宋至明,并为军事要隘。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关门两座,中为居民区。并隘耸峙,飞瀑奔泻,蔚为壮观。《大清一统志.平定直隶州.关隘》:“苇泽故关,在州东北,一名娘子关。接正定府井陉县界......《九域志》:‘建隆元年以娘子关地建承天军。’”  [雁门关]  关名,又名西陉关。故址在今山西雁门山顶,明初移筑雁站山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山西三关,向为山西省南北交通要冲。其地重峦叠献,东西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故名。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为历代戌守重地,有“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称。南朝梁江淹《古离别》诗:“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太原府.代州》:“[雁门关]其隘口凡十八,东起水峪,以迄于平刑,西自太和岭,以迄于芦州,北十五里,旧名勾注,亦曰西陉,在今关西数里,元废,后遂移置于此。两山夹峙,形成雄胜,盖即勾注故道。”  [居庸关]  关名。在今北京昌平县境军都山(居庸山)上,距北京市区余50公里,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两旁高山屹立,中有长达20公里的溪谷。居庸关之名。取“徙居庸徒”之意。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汉代敞我,三国时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辽、金、元、清仍称居庸关。今之关于,明洪武元年建,与紫荆、倒马合称“内三关”。此处形势险要,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葱茏,因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山八景”之一。《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阣、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湿余水》:“绝谷累石为关(居庸)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偏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清顾炎武《居庸关》诗:“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清龚自珍《说居庸关》:“出昌平州,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至相蹙,居庸置其间,如因两山以为之门......关凡四重......盖自南口南门,至于八达岭之北门,凡四十八里,关之首尾具制如是。”  [鬼门关]   古关名,省称“鬼门”。《舆地纪胜》作桂门关,明宣德中改名天门关。在今广西北流县城西,位于北流、玉林两县间。有两峰对峙,其间阔30步,俗号鬼门关。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经此勒石,残碑尚存。因其瘴疠尤多,去者罕有生还。谚云:“鬼门关,十人去,九人还。”故名“鬼门关”。唐宋诗人迁谪蛮荒,经此而死者迭相踵接。唐李德裕《贬崖州诗》:“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唐高适《李云南征蛮》诗:“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旧唐书.地理志四》:“隋置北流县。县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其间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宋黄庭坚《题驴瘦岭马铺》诗:“老马饥嘶驴瘦岭,病人生入鬼门关。”  [剑阁]  栈道名。亦称剑阁道、石牛道。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即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一条三里长的奇险栈道。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道。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主持主修筑,为川、陕间主要通道,自古为军事戌守要地。唐于此设立剑门关。晋张载《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元和郡县志.剑南道.普安县》:“自利州益昌县界西南十里,至大剑镇合今驿道。秦惠王使张仪、司马错从石牛道伐蜀,即此也。后诸葛亮相属,又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路。初,李持入汉川,至剑阁,顾盼曰:‘刘禅有如此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唐李白《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汉关,万夫莫开。”唐白居易《长恨歌》:“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宋王安石《寄张剑州并示女弟》:“剑阁天梯万里寒,春风此日白衣冠。”明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上:“剑阁,两岸峻拔,凿石架阁,而为栈道。”  [山海关]  古关名。一称榆关、渝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明太祖时筑城置卫设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达筑城为关,因其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故取名山海关。此关地势险要,扼东至河北的咽喉,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自古为战略要隘。山海关为长城起点,辟四门,东曰镇东,即“天下第一关”;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各门上均筑城楼。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诗:“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园烟花想已残。”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渝关》:“渝关,一名临渝关,亦曰临闾关,今名山海关,相距不过数里,实为险要。”清汤右曾《山海关》诗:“地接长城险,天浮渤海宽。”  [嘉峪关]  古关名。明初置,为明长城西端关口,在今甘肃酒泉县西嘉峪山西麓。依山而筑,居高凭险,自古为东西交通要冲,亦为当时军事要地,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清嘉靖十八年曾重行加固,今犹存堡垒烽台遗址。《大清一统志.肃州直隶州.关隘》:“嘉峪关,在州西七十里,嘉峪山西麓,明初置。洪武五年,冯胜下河西,乃弃瓜沙,以嘉峪关为中外巨防,西域入贡,路必由此。土城周二百二十七丈,宏治七年,扁关曰镇西,嘉靖十八年,修筑近关边墙,隆庆二年,设守备驻防。”  [潼关]  古关名。亦名冲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港口。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古为桃林之塞,秦为阳华。西薄华山,南依秦岭,有十二连城禁锢诸谷之险,北带渭、洛,会黄河抱关而下之要,东南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仰视悬崖绝,俯察洪流,险扼峻极。历代皆为军事要地。今关城保存基本完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自潼关北渡,末济,[马]超赴船急战。”《元和郡县志.关内道》:“潼关,在县(华阴县)东北三十九里,古桃林塞也。春秋时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是也。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又云河在关内,南流冲激关山,因谓之冲关。”唐杜甫《潼关吏》诗:“士卒何草草,筑成潼关道......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清谭嗣同《潼关》诗:“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受降城]  城名。1、汉筑。故址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西北。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为应接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投降而筑。《史记.匈奴例传》:“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杇将军敖筑受降城。”2、唐筑。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中宗命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中城与东西两城相距各400里左右,置烽候1800所,用以防御突厥统治者的侵扰,巩固了唐王朝北部边疆。中受降城在五原,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东受降城在榆林县东北,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黄河北大黑河东岸;西受降城在丰州西北,即今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其后,东、西两城均曾改筑。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同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旧唐书.张仁愿传》:“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给绝其南寇之路。”清顾炎武《古北口》诗:“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垓下]   古地名。又称古垓下聚。在今安徽灵壁县东南沱河北岸。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最后决战于此。《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军壁垓下......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矫矫三雄,至于垓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考功诗》:“有题项王庙乐府一篇云:‘......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山阴道]  路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城西南。特指自绍兴城至兰亭的几十里路。名山秀水,美不胜收,人在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刘孝称注引《会稽郡记》曰:“会稽境特多名山水,峰崿隆峻,吐纳云雾。松栝枫柏,擢干疏条,潭壑镜彻,清流泻注。王子敬见之曰:‘山水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积石]  山名。有大小两积石山:大积石,即今大雪山,土名阿木奈玛勒占木逊山,蒙古语曰木素鄂拉,在今青海南部,相传大禹导河自此;小积石山,即古唐述山,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史记.夏本纪》:“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大清一统.志西宁府.山川》:“积石山,在西宁县东南。《隋书.地理志》:‘龙支县西九十八里。南与枹罕县分界。’旧志小积石山,在西宁卫东,东南一百七十里,即古唐述山也。”  [涿鹿]  古山名。一作浊鹿。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竹书纪年》卷下:“(周显王十七年)燕人伐赵,围浊鹿。赵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梁。”  [稷下]  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附近,是战国齐都临淄西边南首门,一称稷门。顺地近稷山,设馆其下,故名稷下。为战国各学派荟萃的中心。齐宣王继其祖桓公、父威王曾于稷门设假定,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有淳于髡、驺衍、田骈、接子、慎到、宋鈃、尹文、环渊、田巴、鲁仲连和荀况等七十六著名人物,赐第为上大夫,不治事而议论,有稷下学士之称。学官的设置,对开展百家争鸣,繁荣当时学术起了很大作用。《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莒子如齐蒞盟,盟于稷门之外。”《史记.孟子荀卿例传》:“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爽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司马贞索隐:“按稷,齐之城门也。”或云‘稷下,山名’,谓齐之学士集于稷门之下也。”  [西域]  古地名。汉以后对于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有两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地区而言而有信,如《汉书.西域传》所述的西域三十六国;广义的西域则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汉武帝遣张骞出命名西域,汉宣帝始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2700余里。唐在西域设安西、北庭二都护。以后各代,中原与西域均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亚欧海运畅通前,横贯西域的大路长期是东西往来要道。自十九世纪末年以来,西域之名逐渐废弃不用。《汉书.西域传上》:“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即楼兰)傍南山北波河(即塔里木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耆。”《魏书.释老志》:“魏先建国于玄朔,风俗淳一,无为以自守,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唐代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  [国]  1、国家。《周礼.天官.太宰》:“以佐王治邦国。”郑玄注:“大曰邦,小曰国。”《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2、古代侯王的封地、食邑。《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于薛。”《汉书.地理志下》:“又立诸侯王国。”3、古代国都、城邑。《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国语.周语中》:“国有班事,县有序民。”韦昭注:“国,城邑也。”唐骆宾王《畴昔篇》:“脂车秣马辞亦国,策辔西南使邛僰。”  [州]  1、地方行政区单位。古代所谓“九州”、“十三州”之说,皆系传说。汉武帝始于京师附近地区外分境内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置刺史巡察境内,以加强中央集权。东汉末以后始成为郡以上一级行政区划,历魏晋南北朝不变。隋废郡存州,有时亦改州为郡。唐时属于道,宋分境内为诸府、州、军、监,上属各路,下辖诸县。元明清皆有州,分直隶州与散州两类,其不属于府而属于省的,称为直隶州。汉王符《潜夫论.考绩》:“州牧刺史,在宪聪明;九卿分职,以佐三公。”2、周代民户编制,五党为州,计二千五百家。《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党为州。”孔颖达疏:“二千五百家为州,立一中大夫为州长。”《周礼.地官.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  [郡]   古时地方行政区划名。历代沿革不同,一为郡统于县。周制,全境分百县,县有四郡。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始于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六国,置三十六郡,以统其县。汉因之,隋唐后,州郡互称。宋元设州府,至明而郡废,清沿明制,郡或为府之别名。郡之长官不世袭,均由中央任免,发给俸禄。清顾炎武《郡县论》二:“每三四县若五六县为郡,郡设一太守,太守三年一代。”  [道]  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零陵、广汉、越隽、武都、陇西、天水等区所设置的县称道,后指一般行政单位。唐贞观初,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增为十五道,置采访处置使,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辽置五京道。明清时在省与州、府之间设道,有分巡、分守等道之别,长官称为道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有蛮夷曰道。”王先谦补注引俞樾曰:“汉道以豁蛮夷之地。纪传中屡称县道,道卑于县也。自唐分天下为十五道而道之名始尊。”《旧唐书.地理志一》:“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  [路]  行政区划名。宋太宗为加强中央集权,始于州之上设路。初分境内为二十一路,其后分合不一,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定为十五路,真宗时增为十八路,神宗末又增为二十三路。一路不归一个机构一个长官统辖,而分属转运使司(一称漕司)、提点刑狱司(一称宪司)|安抚使(一称帅司)等机构。三司虽各有所司,转运管财赋、提刑管刑狱,安抚管兵马,但往往亦兼总他务,权任随时而变。北宋分路,以转运司为主,南宋则以安抚司为主。金仿宋制,分境内为十九路,路亦有总管府路、按察司路、转运司路、招讨司路之别,而以总管府路为主。元代的路降为第二等地方行政区划,置总管府,隶属于省。明废。从《宋史.地理志一》:“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元丰又析为二十三......迨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分路二十六。”《元史.地理志一》:“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  [行省]  地方行政区划名。其前身是出现在魏晋时代的行台、大行台或行台省,均因事而设,不为常制。金末设行尚书省,元时中央置中书省,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之,于河南、浙江、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设十一行书省,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总揽该地政务,遂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而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为省,全国计有十五省。清初增为十八省,清末增至二十二省。省遂成为地方行政区域的通称。《元史.地理志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书省,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  [府]  旧时行政区划名。汉时称郡;唐称州,而升京师和联都所在地的州为府,隶属于道;至宋凡大郡皆升为府,隶属于路;元代则省级以下,大抵以省(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明清隶属于省,府领州、州领县。《元史.地理志一》:“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其府与州又有不隶路而直隶省者。”清顾炎武《日知录.府》:“汉曰郡,唐曰州,州即郡也。惟建都之地乃发乃曰府,唐初止京兆、河南二府,武后以并州为太原府......至宋而大郡多升为府。”聂崇岐《宋史丛考.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州及军监之置废》:“若州升为府,或军、监升为州者,则非建置——以皆直隶京师,地位无大差别也。”  [军]  1、唐边戌名。唐时边戌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城、镇。军、城、守捉的将领称使。上元(公元760年)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牛使,简称“使”。《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戌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2、宋地方行政区划名。有二种:一与府、州、监同级,录属于路;一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宋史.地理志一》:“盖自崇宁以来......凡的建州、军、关、城、砦、堡,纷然莫可胜纪。”《文献通考.舆地一》:“[宋]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其后又增三路......凡十八路,州、府、军、监三百二十二。”  [县]  地方行政区划名。妈于春秋时期。时称邦畿千里之地为县,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大国往往以新兼并得的土地置县。到春秋后期,各国渐以县统郡,在内地设县,边远地区置郡。战国时期,边地逐渐繁荣,于是在郡下设县,产生郡县级制。秦废封建,以郡统县,历代因之,或隶于府或州或军或监或厅。1912年以后,直隶于省或自治区或直辖市。《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杜预注》:“《周书.作雒篇》:‘千里百县,县有四郡。’”杨伯峻注:“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时,则郡大于县。”清顾炎武《日知录.州县品秩》:“汉时县制,万户已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直隶》:“宋制以州领县,而县亦有不领于州而直隶京师者。”  [都]   1、相传为上古行政区划名。周以四县为都,夏以十邑为都。《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管子.度地》:“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都十为霸国。”2、国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孔颖达疏:“立国谓立王国及邦国,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总言建国立家之事。”3、都会,国都以外的通都大邑。《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汉书.地理志下》:“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宋柳永《望海潮》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鄙]  古代行政区划单位。1、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鄙。《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酇,五酇为鄙。”2、采邑、小邑。《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郑玄注:“都之所居曰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鄙。”3、边邑。也指郊外。《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国语.齐语》:“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韦昭注:“国,郊以内也......鄙,郊以外也。”  [邑]  1、古代区域单位,亦为庶民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郑玄注:“四井为邑,方二里。”《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2、大夫的封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郑玄注:“家邑,大夫之采也。”3、古称国为邑。《书.武成》:“天休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郑玄注:“四邑,即随、绞、州、蓼,邑亦国也。”4、指京城,亦指城市,大曰都,小曰邑。《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5、旧时县之别称,如邑宰。《汉书.傅宽传》:“赐食邑雕阴。”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县名,属上郡。”唐王维《渡河到清河作》诗:“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厅]  行政区划名。清制在府下设州、县央新开地的地区又设厅,由知府的佐贰官同知或通判管理,其所管地区,也叫厅。有直隶厅和散厅之别:直隶厅与府、直隶州平行,直隶于省;散厅与散州和县平行,属于府。《清续文献通考.职官二一》:“浙江宁波府属南田,兀峙外海,贴近三门,与宁海、定海、玉环等厅县相为犄角,诚为东泊屏蔽,南洋要冲......非专设文武员弁不足以资治理,拟请设一厅治,名曰:南田抚民厅。”《清史稿.地理志一》:“复将奉天、吉林、黑龙江改为东三省,与腹地同风:凡府、厅、州、县一千七百有奇。”  [镇]  1、古称一方主山。《书.舜典》:“封十有二山”孔传:“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2、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镇戌守。职权随代而异:北魏设于不立州郡之地的镇,镇将兼理军政;设于州、郡治所之镇,则镇将绾军而刺史、太守管民政,但多以镇将兼刺史、太守之任。六镇起义后,北边诸镇皆改为州。唐代镇将只掌防守,品秩与县令相等。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掌防戌守御,还向人民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宋初,则罢镇使、镇将,收其权归知县,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镇除外。《魏书.官氏志》:“旧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志隍、仓库皆镇将主之。”《魏书.杜洪太传》:“太和中除绛城镇将,带新昌、阳平二郡太守。”《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戌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3、宋代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宋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节镇]  指设置节度使的要冲大郡,亦谓节度使。嘉靖设巡抚总督为地方长官,亦称节镇。《宋史.职官志》:“中兴诸州升改节镇,凡十有二。是时诸将勋名,有兼两镇三镇者。”《宋史.王彦超传》:“翌日,皆罢行德(武行德)等节镇。”《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宗至疲乏三年》:“国初罢节镇统支郡,以转运使领诸路事,其分合未有定制。”瞿蜕园《历代官制概述.宋》:“唐代节镇所在仍保留其军号,也有新加新改的军号,这称为节度州。”  [戌]  边防区域的营垒、城堡。北魏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驻兵戌守。大者称镇,小者称戌。北边不设州郡之地,戌隶属于镇;南边设州郡之地,戌录属于州。南朝在与北朝交界之地,亦置戌。《晋书.庾亮传》:“其谢尚、王愆期等,悉令还据本戌。”《魏书.源怀传》:“正始元年......怀旋至恒代,按视诸镇左右要害之地,可以筑城置戌之处......今北镇诸戌东西九城是也。”《北齐书.武成帝纪》:“[河清二年]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筑戌于轵关。”唐刘禹锡《秋江晚泊》诗:“古戌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紧]   唐、宋时州、县的等级名。一般据其所在地位的轻重、辖境大小、人口多少和经济收入划分。唐时州有“十紧”,县有“紧县”。《通典.职官十五》:“大唐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自注:“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又:“开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之外,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其余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之差。”《旧唐书.韦处厚传》:“及处厚秉政,复奏置六雄、十望、十紧、三十四州别驾以处之。”《文献通考.户口一》:“周广顺三年敕:‘天下县邑素有等差......三千户以上为望县,二千户以上为紧县,一千户以上为上县。”  [障]  古时边塞上险要处戌守的堡寨。秦始皇时,筑亭障以逐戎人。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即障也。《史记.蒙恬列传》:“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汉书.匈奴传》:“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后汉书.王霸传》:“诏霸将弛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唐骆宾王《久戌边城有怀京邑》诗:“陇坂肝肠绝,阳关亭障迂。”  [监]  宋代设置在坑治、铸钱、牧马、产盐等地区的行政区划名。有二种:一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一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宋史.职官志七》:“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安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文献通考.舆地一》:“[宋]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其后又增三路......凡十八路,州、府、军、监三百二十二。”  [畿]  古称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指京城管辖的地区。如京畿、畿辅。引申即谓方千里。《周礼.地官.大司徒》:“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孔颖达疏:“制其畿方千里者,王畿千里,以象日月之大,中置国城,面各五百里。”《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国语.楚语上》:“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备一同,而至于是有畿田。”韦昭注:“方千里曰畿。”  [亭]  秦汉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十里一亭,十亭为乡,设亭长一人,掌治安、诉讼等事。《史记.高祖本纪》:“为泗水亭长。”张守节正义:“亭长,主亭之吏......盖今里长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后汉书.百官志五》:“亭有亭长,以禁盗贼。”  [乡]  行政区域单位。所辖范围,历代有异:周制以万二千五百家为乡,立一六命卿为乡大夫;春秋齐制,郊内以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郊外以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十率为乡;秦汉以十里为亭,十亭为乡,乡有三老。后多指县以下行政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州为乡。”孔颖达疏:“万二千五百家为乡,立一六命卿为乡大夫,乡内之有贤行者则行乡饮酒之礼。”《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通典.职官十五》:“[大唐]五里为一乡,乡置耆老一人。”清顾炎武《日知录.乡里》:“古时乡亦有城,《汉书.朱邑传》:‘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  [里]  古时民户聚居的地方,是按一定数量居户而聚的住宅单位。同里的人称里人。有门围之,称里门,夜间里门关闭戒严。设各级官吏掌一里之事,谓之里尹或里宰。里内有祀土地神之处,以布帛替代货币交纳地税。汉时亦称“闾里”。西汉都城长安,城内共有160个“闾里”。《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毛传:“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汉书.食货志上》:“在野曰庐,在邑曰里。”《通典.职官十五》:“大唐凡百户为一里,里直正一人,五里为一乡。”清顾炎武《日知录.乡里》:“以县统乡,以乡统里。”  [阴]  山之北或水之南。今地名第二个字用“阴”者,一般都来自此义。如华山之北称“华阴”,长江之南称“江阴”。《孟子.万章上》:“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韩非子.说林上》:“夏居山之阴。”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阳]  山之南或水之北。今地名第二个字用“阳”者,一般都来自此义。如衡山之南称“衡阳”,洛水之北称“洛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山海经.中山经》:“又东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珉。”《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唐李白《春归终南山》诗:“我来南山阳。”  [西安]   中国古都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定都于今西安长安县,称“镐京”。西汉亦都于西安市西北,称“长安”。五胡十六国时前秦及后秦北朝西魏和北周也均定都长安。隋初仍以汉长安城为都城,至隋文帝开皇二年又在汉长安城东南(今西安市区)兴建了新都,称“大兴城”。唐朝首都长安城是在大肖城的基础上扩建的,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国际性都市。汉长安城有著名的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昆明池。唐长安城有大明宫、兴庆宫、太极宫、太液池、曲江池和大小雁塔。《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汉班固《东都赋》:“奉春建策,留侯演成,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春西顾,寔惟作京......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阅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凤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唐储光羲《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诗:“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朝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按,唐时长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故称天中(天的正中),东西各国都派遣使者、留学生来长安。日人朝衡在唐朝太学毕业后,任职左补阙。参阅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咸阳]  中国古都之一。亦称“渭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于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亦都于此。咸阳位于渭水北岸,南有终南山,北靠九繌山。主要宫殿有咸阳宫、兰池宫和渭水南岸的阿房宫,罕极奢丽。后项羽入关,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息。参阅《史记.秦始皇本记》和唐杜牧《阿房宫赋》。秦诸庙、章台和上林苑也都在渭南。渭北的咸阳宫本是秦王国和秦王朝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阿房宫兴建后,政治中心便移向渭南。有渭桥(亦名“便门桥”)联结渭水两岸。元张养浩《山坡羊.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清王士禛《咸阳早发》诗:“日照长陵小布东,依然踪迹逐飞蓬。未央宫阙悲歌里,鄠杜莺花泪眼中。已见铜人辞汉月,空留石马卧秋风。多情最有咸阳草,和雨和烟岁岁同。”  [洛阳]  中国古都之一。在另六大古都中建都的时间最长,前后共有930多年。在此建都的有东周、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故号称九朝故都,洛阳的最早地名是“郏鄏“(郏鄏本是洛阳西的一座山名,商周时作为地区名)。周灭商后在伊河洛河之间营建洛邑,作为东都,称“王城”。又在今洛阳白马寺东三里处筑城邑,取“周道始城”之义,名“成周”。战国时成周名“洛阳”(因在洛河之北),王城名“河南”。秦时洛阳为三川郡郡治。汉朝尚火,认为“洛”字以水,水能克火,不利,故改“洛”为“雒”。隋、唐称洛阳为“东都”,唐中宗神龙年间一度改名“永昌”。金国后期升洛阳为中京,立“金昌府”。洛阳南面嵩岳雄峙,西面崤山蜿蜓,东踞虎牢、北依邙山。洛阳市南25里有著名的龙门石窟,市东有名刹白马寺,还有金谷园、香山寺、关林等名胜古迹。洛阳牡丹名闻天下。《书.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周公拜于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资财若遗迹。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明王士性《豫志》:“周公卜洛时,未有堪舆家也,然圣人作事,已息先具后世堪舆之说。龙门作阙,伊水前朝,邙山后环,瀍涧内裹,大洛西来,横绕于前,出自艮方,嵩嵩为龙左耸,秦山为虎右伏,黄河为元武后缠,四山城郭重重无空隙。余行天下郡邑,未见山水整齐于此者,独南北略浅逼耳。”  [开封]  中国古都之一,具有2700多年有历史。春秋时为郑庄公属地。郑庄公命郑邴在此筑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命名为开封。战国时为魏国都城,称“大梁”。自隋开通济渠以后,位于汉时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中枢的开封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及军事重镇。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在此建都。北宋亦定都开封,称“东京”。文人诗中亦称“汴京”。南宋与金对峙时,金完颜亮以开封为南京,金朝晚期曾一度以此为国都。宋东京开封府跨汴河,是汴河和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的交会点,地势平坦,附近河流湖泊四布,林木苍郁。汴河上共有十三座桥,北宋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即以其中一座虹桥为背景,反映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情景。著名古迹有铁塔、相国寺、繁塔、延庆观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末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衢,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巷花街,按管调絃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北京]   中国古都之一,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称“蓟”(故址在在今北京西南隅),是燕国的国都;秦代时为广阳郡的治所;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均是幽州刺史治所,故习惯上称为“幽州城”;辽代时为“南京”,是辽的陪都之一;金代称“中都”,又称“幽州城”、“燕京”,设府为大光府,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此;元代称“大都”,一些少数民族及外国人则称之为“汗八里”(突厥语,皇帝之城),为当时世界著名大都市之一;明太祖攻下元大都后,改称“北平府”,明成祖改为“顺天府”,经过二十多年的营建后迁都于此,称“京师”,但习惯上称“北京”;清世祖入关后亦迁都北京。1949年中国经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大会确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天下,名胜古迹极多。《史记.货殖列传》:“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稀,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辽史.地理志四》:“太宗(辽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辰。大内在西南隅......坊市、廨舍、寺观,盖不胜书。”《马可.波罗行记》第二卷第八四章:“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房舍......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其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南京]  中国古都之一。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石头山北置邑,称“金陵”。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于此,称“建业”。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亦在此建都,称“建康”。十国时南唐也在此立都,称“金陵”。明太祖称帝后亦定都于此,称“应天府”。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改应天府为“南京”。南京地势险要,北依龙舟山和玄武湖,南近秦淮河,东凭钟山西麓,西有冶城台和石头城。三国吴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三国志.吴志.张紘传》:“紘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紘谓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年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权善其议,未能从也。后刘备之东,宿于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权曰:‘智者意同。’遂都焉。”明张岱《陶庵梦忆.秦淮河房》:“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船职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鏾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  [扬州]  中国古代名城之一。在长江北岸,大运河经此。秦置广陵县,汉改名江都县。隋、唐时是东南第一大城市。十国时是吴国的都城。明、清为扬州府治。历史上向为淮盐总汇,商业发达。有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文人诗文不称“维扬”。《汉书.地理志下》:“广陵国,高帝六年属荆州,十一年更属吴,景帝四年更名江都,武帝元狩三年更名广陵。莽曰江平,属徐州。户三万六千七百十三,口十四万七百二十二。”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彫。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宋盖夔《扬州慢》词:“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清郑燮《扬州》诗之一:“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进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苏州]  中国著名的园林古城。春秋时吴国建都于此,秦置吴县,隋置苏州。历史上称“吴”、“吴下”、“姑苏”等,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名园及虎丘、寒山寺等名胜古迹。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昔者吴之先君太伯,周之世武王封太伯于吴,到夫差计二十六世,且千岁。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阖庐宫在高平里。射台二,一在华池昌里,一在安阳里。南越宫在长乐里......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陆门入,其二有楼;水门八。”唐白居易《九旧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诗:“半酣凭伴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唐杜荀鹤《送人游吴》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君在渔歌。”《马可.波罗游记》:“苏州是一个颇为名贵的大城......[人民]恃工商业为生,产丝甚饶,以织金锦及其他织物......其城甚大,周围有六十里,人烟稠密,至于不知其数。”  [成都]   亦称“锦城”、“锦官城”。中国古都之一。约在战国前期,开明氏建立的割据的奴隶制国家迁都于此。从此以后,成都始终是四川的政治中心。秦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立蜀郡。三国蜀汉刘备称帝后,定都于此。十六国时成汉亦都于此。十国时前蜀和后蜀也均在此建都。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上,城外有终年积雪的西山,又有岷江和沱江盘绕着,历史上号称“锦都”,生产的蜀锦石满天下。麻布、漆器和铁器也是驰名全国的。《汉书.地理志上》:“[蜀郡]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七十九,口百二十四万五千九百二十九。县十五:成都,户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有工官。”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二十七年,仪(张仪)与若(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南朝宋山谦之《丹阳记》:“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始乃有之。”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府》:“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明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中:“成都,一名锦城,一名锦官城......成都城外皆平壤,竹树蓊蔚,田地膏腴,江河诸流,交流贯络。昔称天府沃野,信非虚语......锦城又名芙蓉城。昔蜀孟昶僭拟宫苑,城上尽种芙蓉,谓左右曰:真锦城也。后世因之,亦种芙蓉于上。”又“薛涛井旧名玉女津,在锦江南岸,水极清澈,石栏周环,久属蜀藩为制笺处。有堂室数楹,令卒守之,每年定其命臣制纸,用以为入京表疏,市无贸者。”  [杭州]  中国古都之一。相传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时,大禹治水,会诸侯于会稽,曾经从此处舍杭(方舟)登陆,故称“禹杭”。少康把他的儿子无余封于越地,主持对夏禹的祭祀,因此又称“余杭”。秦设会稽郡钱唐县,隋朝设杭州。唐朝为避国号,把“唐”字加上“土”旁,改称“钱塘”。吴越国钱鏐建于此,称“西府”。南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亦建都于此,又改称“临安”。两千多年前,杭州是个著名的江水险恶之处,汉代开始在江边筑塘防潮,晋代开始修筑佛寺,隋代杨素首次修筑杭州城垣。大运河开成后,杭州成为大运河的起迄点。唐代宗时李泌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城内控了六眼井,由阴窦引钱塘湖水至城内,使居民有淡水饮用。唐穆宗时白居易任刺史,发动人民疏浚钱塘湖,使杭州从此成为游览胜地。宋哲宗时苏轼任杭州知州,发动人民进一步疏浚西湖,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亦赞叹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唐白居易《余杭形胜》诗:“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宋柳永《望海潮》词:“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宋吴自牧《梦梁录.夜市》:“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大街关扑,如糖蜜糕、灌藕、时新果子、像生花果、鱼鲜猪羊蹄肉,及细画绢扇、细色纸扇......春冬扑卖玉栅小球灯、奇巧玉栅屏风、捧灯球、快行胡女儿沙戏......又有夜市物件,中瓦前车子卖香茶异汤,狮子巷口熝耍鱼,罐里熝鸡丝粉,七宝科头。”  [太原]  中国历史名城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受封于此(今太原市晋源镇)。春秋后期赵简子始筑晋阳城。赵、韩、魏三家于此结盟共灭知氏,分治晋国。秦代建立太原郡,以晋阳为郡治,从此,晋阳城又名“太原城”。东汉为并州治。北朝北齐以晋阳为别都,大力经营晋阳,在城里修建了晋阳宫和大明宫,在城外扩建了晋祠,又在西南郊的天龙山、龙山和蒙山修建石窟和寺院。唐高祖李渊自晋阳起兵推翻隋朝,建立唐朝,把晋阳升为太原府,又称“北都”,或称“北京”。当时太原工商业极为发达,并设立了“太原冶”铸造钱币、铜铁镜和武器等。五代后汉都于此,北汉亦都于此。北宋时为并州治,在此设立河东监,铸造铜钱,制造铜镜,作为贡品。元代设立铁冶提举司专管炼铁,又设立军器人臣局,制造兵器。明、清时为太原府治。  [广州]  简称“穗”,别称“羊城”。秦代为南海郡治,称“番禺”;三国吴为 广州治,十国时为南汉都城,元以后为广州路、府治。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北部,位于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唐代即设市舶司。外港黄埔为外商船舶凑集之地。《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戌。”又《南越列传》:“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南海僻远,吾筑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唐许浑《朝台送客有怀》诗:“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越国旧无唐印绶,蛮乡今有汉衣冠。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夏亦寒。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石语.五羊石》:“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今坡山有五仙观,祀五仙人,少者居中持粳稻,老者居左右持黍稷,皆古衣冠。像下有石羊五,有蹲者、立者,有角形微弯势若抵触者,大小相交毛质斑驳。观者一一摩挲,手迹莹然。诸番往往膜拜之。”又《货语.黩货》:“东粤之货,其出于九郡者曰广货;出于琼州者曰琼货,亦曰十三行货;出于西南诸番者曰洋货。在昔州全盛时,番舶衔尾而至,其大笼江望之如蜃楼贔屭。殊蛮穷岛之珍异,浪运风督,以凑郁江之步者,岁不下十馀舶。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贪者艳之。”清邓廷桢《虎门士雨泊呈少穆尚书》诗:“戈船横跨海门东,苍莽坤维积所通。万里潮生龙穴雨,四围山响虎门风。长旗拂断垂天翼,飞炮惊心饮涧虹。谁与沧溟净尘块,直从呼吸见神工。”  [泉州]  古亦称“晋江”。在福建省东海沿海、晋江下游北岸。唐以后为泉州州、路、府治。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置市舶司,南宋、元是全国最繁盛的海外贸易中心。宋时从泉州出发航行远洋的中国船被称为“泉舶”。城南有“蕃坊”,为阿拉伯等国商人聚居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手工艺品以木偶、刺绣、石雕、竹编、通草盆花、脱胎漆器、彩扎等著名。名胜有清源山、紫帽山,古迹有清净寺、开元寺、东西塔、洛阳桥、九日山摩崖祈风石刻等。“泉州学”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学科。宋吴自牧《梦梁录.江海船舰》:“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是泉州便可洋......即从泉州港口至岱屿门,便可放洋过海,泛往外国也。”《元史.食货志二》:“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发舶迥帆,必著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给以公文,为之期日,太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于是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一于泉州,令忙古触领之......二十一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明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泉州有浯江郡志云:晋南渡时,六月冠士族避地于此,故又名晋江。”  [景德镇]  中国的瓷都。原名“新平”,因居昌江之东南,又名“昌南镇”,宋景德年间改“景德镇”。在江西省东北部,历史上属饶州浮梁县,富瓷土资源。汉时始有冶陶,南朝陈时已有制瓷业,五代已烧造白瓷。宋代景德年间烧造官窑器,以产影青瓷器著称,所出瓷器充贡品,以“景德窑”名闻全国。元代烧制成青花瓷、釉里红。明代开始成为中国制瓷业中心,一道釉和彩绘等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有五彩、斗彩等彩绘瓷器的创造。至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造,能烧制粉彩、珐琅彩等。明、清均在此设御器厂。其白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职罄”之称,曾达3000多种品名。宋洪迈《容斋随笔.浮梁陶器》:“彭器资尚书文集有送《许屯田诗》,曰:‘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因官射利疾,众喜君独不。父老争叹。”清吴允嘉《浮梁陶政志》:“景德镇一隅之地,四方商贩瓷器萃集于斯。其业陶者,亦不皆土著也。庐舍稠密,烟火相望,其实无一富户,执役最为荣苦,重以官府之一制造,往往疲于供应。盖民以陶利,亦以陶病久矣......陶厂自唐武德二年置务,宋景德间始置以奉御,董造元更为提领,皆有命则供,否则止。”又“陶器则有缸盆盂盘尊罏瓶罐碗牒钟盏之类,而饰以夔龙云雷鸟兽鱼水花草,或描或锥,或暗花,或玲珑,诸巧无不具备。”  [敦煌]  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名“瓜州”,又名“陆浑”。在河西走廊西部,东边近嘉峪关,城西北有玉门关,城西南有阳关。出玉门关便是西域的南北二大道。春秋时是秦的属地,原是羌、戎居地。汉武帝元鼎六年置敦煌郡,敦煌又为县治。王莽时改为敦德郡,县亦改名敦德亭。后汉仍复前汉之旧。十六国时为西凉都城。至唐则属沙州。宋中叶以后为西夏所据,清代成为通往新疆的要道。在历史上敦煌既是边防重地、交通重心,又是中西文化交流融汇之所在唐代最为辉煌,是中西交通的枢纽,宗教繁兴的圣城,文化极盛的都市。城东南的莫高窟举世闻名,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敦煌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学科。城南有鸣沙山、月牙泉等名胜。《左传.昭公九年》:“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杜预注:“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汉书.地一志下》:“敦煌郡,武帝后元年分酒泉置。正西关外有白龙堆沙,有蒲昌海。莽曰敦德。户万一千二百,口三万八千三百三十五。县六。[敦煌]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颜师古注引应勋曰:“敦,大也。煌,盛也。”唐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文》:“莫高窟者,厥前秦前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傅,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重即营建。迦蓝之起,滥觞于二僧。后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后合州黎庶,造作相仍,实神秀之幽谷,灵奇之净域也。”《大唐陇西李府君再修功德碑记》:“于是乃募良工,访其杞梓。留材运斧,百堵俄成。鲁国班输,亲临胜境,云霞大豁,宝砌崇墉。未及星环,斯楪矗立。雕檐化出,巍峨不让于龙宫;悬阁重轩,绕万口于日际,其功大矣,笔何宣哉!”  [台湾]   中国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东南海滨,面积约三万六千平方公里。其称始用于明末,古称“夷州”。本与大陆相连,更新世后期,冰川融化,淹没台湾与大陆的通道,遂成岛屿。其地气候温暖湿润,北部属亚热带,南部属热带。1970年,台南县左镇莱寮溪一带发现人类头顶骨化石残片,据考定,为生活在距今二至三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台湾居民,考古学家定名为“左镇人”,有可能是北京猿人或元谋人的后裔。台湾学者认不,左镇人可能是长滨文化的主人,属旧石器时代。其石器与大陆湖北大冶石龙头、广西百色上宋村出土的跞石砍砸器极相似,两者应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进入新石器时代,则有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坌坑遗址,今称“大坌坑文化”。出土的打制石斧、磨制石斧、石锛、石镞,骨器和贝器的饰物,又有大量粗砂陶片。器形以陶罐为主。此时居民居住海边,已有定居或半定居村落,他们以渔猎为主,兼种植茎类植物。大坌坑文化与大陆福建金门贝丘遗址、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广东潮安陈桥村贝丘遗址、广西东兴贝丘遗址的陶器,在器形、图案特征以及年代上,同属一个共同的文化范畴。在距今五千年至两千前,台湾居民从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其文化继续受大陆文化的影响,足迹遍布全岛。同时,也吸收了东南亚文化的因素。考古认为,台湾新石器文化的主人为居住于大陆浙、闽、粤地区而迁徙入台的古越人。今台湾各土著民族,主要是越、濮诸族的后裔。春秋时代以下,直至明、清,大陆居民为避战乱,不断有东南地区的越人、汉人、女真人等迁入台湾。此外,菲律宾的尼格利佗种的矮黑人、原马来人、古琉球人等种族,或早或迟入台湾,也融入了台湾原住各民族群。至东汉时,大陆对台湾已有一定认识。三国时吴大帝孙权于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正月,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兵一万,乘海船从建安郡侯官(治今福建福州市)出发,抵达台湾。此次远征,由当时从征的丹阳太守沈莹笔录写成《临海水土异物志》一书。此书对夷州(台湾)的方位、地形、气候、物产、居民、风俗等各方面都作了翔实的记载。为当时及后世人们认识研究台湾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至隋代,炀帝曾派军万人征伐台湾,见于《隋书》的《炀帝记》、《流求传》等。自此以后以迄明初,大陆文籍皆称台湾为“流求”(也写作瑠球、流球)。三国吴及隋代两次行动,都属于封建王朝在台湾开发、经营、建立统治权的行动。南宋时,移居澎湖开荒种植的居民受晋江县(今属福建)管辖,编户甚繁。大陆与台湾的交往明显增多。元代时,于澎湖设立巡检司,并几次派人至台湾、彭湖,名著《岛夷志略》中曾有记载。明代嘉靖间,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及台湾,受到台湾军民的坚决抗击,丰臣秀吉逼高山族称臣纳贡,遭拒绝。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明政府派兵在台湾大员登陆,歼灭入侵倭寇。此后日本不断阴谋占据台湾,均归失败。十七世纪,荷兰殖民者多次侵占澎湖,被逐后,逃入台湾,筑台湾城、赤嵌城,实行殖民统治。天启间,西班牙侵台势力被荷兰殖民者打败。荷兰殖民者残暴统治不断遭到台湾汉族及高山族人民的武装反抗。明末,民族英雄、爱国将领郑成功于1661年率军二万五千人,战船百艘,出征台湾。于次年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并退出台湾,从此结束了其在台湾三十八年的罪恶统治。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自此,台湾乃完全置于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甲午战争(公元1894年)后,清王朝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豁让台湾、澎湖给日本,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达50年之久,台湾人民从未间断过英勇的斗争。至1945年,宝岛台湾终于复归祖国。历史雄辩地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台湾的汉族、高山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员;台湾文化,是中国古老、璀璨文化的宝贵组成部分。参阅胡友鸣、马欣来著《台湾文化》。  中国家谱常见古今地名对照  笔划 今地名(县/市) 古地名(府/州/县)  二    九江    德化、浔阳  三    大田    尤溪、均溪  三    大埔    茶阳、万川  三    上杭    金峰、郭坊  三    上饶    信州治所  四    天水    秦州治所  四    中山    香山  四    丹阳    云阳、延陵  四    五华    长乐、熙宁  五    石台    石舸、广阳  五    石狮    晋江、晋水、桐城、刺桐、瑞桐、鲤城、清源  五    平江    昌江  五    平和    南胜、和邑  五    平远    平阳  五    北镇    广宁  五    代县    代州治所  五    仙居    乐安  五    仙游    清源  五    永春    永春州治所、桃源、桃林  五    永定    晏湖  五    永泰    永福  五    台北    淡水   五    台中    台湾  五    台南    安平  六    吉安    吉州治所、庐陵  六    江山    须江  六    江阴    暨阳  六    江宁    上元  六    安溪    清溪、小溪  六    同安    银同、银城  七    阮陵    辰州治所  七    吴县    长州、震泽  七    邵阳    邵陵、宝庆  八    奉新    建昌  八    武穴    广济  八    武平    汀州府辖区  八    武夷山   崇安  八    武昌    江夏  八    武进    晋陵、阳湖  八    武呜    武缘  八    武义    宣平  八    武汉    汉囗、夏囗  八    松江    华亭、娄县  八    杭州    仁和、钱塘  八    东至    建德  八    东阳    吴宁  八    长汀    汀州、白石、金沙、鄞江  八    长沙    潭州治所、善化  八    长泰    良冈  八    和县    历阳  八    岳阳    巴陵  八    金华    舄州治所、汤溪、长川  八    河源    古云、休吉  八    金门    浯江、浯州  八    泗阳    桃源  八    泊头    交河  八    波阳    鄱阳  八    宜春    袁州治所  八    宜兴    阳羡、荆溪、义兴  八    宜兰    噶玛兰  八    苗栗    猫里  八    郎溪    建平  八    东山    铜山  八    和平    新利  八    明溪    归化  九    建德    睦州治所、寿昌  九    南安    武荣、晋安、丰州、柳城  九    南京    金陵  九    南通    静海  九    南靖    兰水、双溪  九    莆田    兴化府府治、南肃、广业、兴安   九    重庆    巴县  九    修水    义宁  九    泉州    武荣、温陵  九    宣州    宣城、宛陵  九    屏东    阿猴  十    高雄    打狗  十    泰州    海陵  十    甯州    甯阳  十    桐乡    崇德  十    原平    袢县  十    高安    筠州治所  十    唐河    唐县  十    浦江    浦阳  十    浠水    蕲水  十    海丰    陆安  十    晋江    桐城、刺桐、瑞桐、鲤城、温陵、清源、晋水  十    通许    咸平  十    连城    文溪、莲峰  十一   黄山    太平  十一   黄州    黄冈(光,河南潢州)  十一   莱州    东莱郡郡治  十一   华安    华封、龙溪析置  十一   梅州    嘉应州、梅县、程乡、敬州  十一   常州    桄陵  十一   常德    武陵  十一   常熟    海虞  十一   昆山    娄县、新阳  十一   淮安    山阳  十一   淮阴    清江  十一   淳安    遂安、青溪  十一   清流    三港、玉华  十一   淄博    淄川、临淄  十一   阳新    永兴  十一   绍兴    会稽、山阴  十一   陆丰    圭山  十二   枣庄    锖县  十二   无锡    金匮  十二   湖州    吴兴、乌程、归安  十二   温岭    太平  十二   遂昌    平昌  十二   富阳    东安郡郡治、新城、新登、富春  十二   揭阳    南康  十二   运城    安邑  十二   寻乌    长宁  十二   开阳    开州  十二   诏安    怀恩、临海、诏邑  十二   惠安    崇武、螺阳  十二   惠阳    归善、梁化  十二   博罗    罗阳   十二   紫金    永安、神江  十三   厦门    鹭江、思明、鹭岛、嘉禾  十三   鄞县    贸县  十三   嵊县    剡县  十三   义乌    华川、乌伤  十三   溧阳    平陵  十三   新丰    长宁  十三   新竹    竹堑  十四   彰化    半线  十四   嘉义    诸罗  十四   寿县    寿州  十四   广丰    永丰  十四   汉寿    龙阳  十四   漳平    古蔡  十四   漳州    漳州府府治、龙溪、南州、??江  十四   漳浦    金浦、绥安  十四   宁波    四明  十四   宁都    阳都  十四   宁化    宁阳、竹筱窝  十四   宁洋    建兴  十四   闽侯    闽县、侯官  十四   绵阳    绵州治所  十四   德化    龙浔  十五   樟树    清江  十五   黎川    新城  十五   滕州    滕县  十五   潮安    潮州府府治、海阳、金山、瀛州  十五   潮阳    练江  十五   蕉岭    镇平  十五   诸暨    暨阳  十五   澄海    凤山  十六   兴平    茂陵  十六   兴宁    齐昌  十六   衡阳    衡州治所  十六   歙县    新安郡郡治、徽州治所  十六   龙囗    黄县  十六   龙川    雷江  十六   龙海    龙溪、海澄、嵩屿  十六   龙岩    龙岩州治所、龙冈、??溪  十七   临安    於潜  十七   临沂    沂州治所、兰山  十七   临猗    临晋  十七   潍坊    潍县  十七   绩溪    梁安  十八   琼山    琼州治所  十八   丽水    处州治所  十八   简阳    简州  十八   镇江    润州治所  十八   镇海    定海   二十   兰州    金城  二十   饶平    双溪、三饶、饶邑  二十四  衢县    西安、信安  二十四  赣州    赣县  --  七畫  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寿州——隋以北周扬州置寿州,治寿舂。宋为安丰军。元安丰路。明清仍寿州。民国为县。  寿昌——晋改新昌县为寿昌县,原治今浙江建德西南。唐移今寿昌。现并入建德。  寿春——今寿县古为寿春,东晋名寿阳。  杜曲——已见韦曲。  杞——姒姓古国,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后在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战国初为楚所灭。  杨刘——在今山东东阿北杨柳村,唐宋时黄河重要渡口。  邯郸——战国为赵都,始于公元前386年。秦设邯郸郡。汉为赵国。自古至今,惟东魏一度度入临漳县,隋复置。  豆子航——今山东惠民县境的古盐泽。  芙蓉城——简称蓉城,指成都,因五代后蜀在城上遍植木芙蓉得名。  芙蓉湖——今无锡西北与常州间,古有芙蓉湖,后淤为田。  苍梧——汉置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辖境本兼有湘粤各一部。南朝时仅辖今梧州一带。隋唐苍梧郡即封州(隋)、梧州(唐)。  苎罗山——传为西施生地,今地说法亦不一致,或云今浙江诸暨南,或云在今萧山县境。  苏州——隋灭陈后,改吴州为苏州,吴始有苏州之称。  苏禄——古国,在今菲律宾的苏禄群岛。  花刺子模——中亚古国,在阿姆河下游,都城乌尔坚奇(玉龙杰赤)。成吉思汗征服其国,后又为帖木儿征服。十六世纪中叶迁都基华。1873年为俄国兼并。  亦县——旧以“赤县神州”指中国。又唐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京都所治为赤县,列第一等。  赤岭——今名日月山,以土石皆赤得名,在青海湟源西。  赤城——浙江天台北有赤城山,四川青城山亦称亦城山。浙江台州因赤城山而有赤城之称。又今河北有亦城县。  赤嵌——台南一带原有赤嵌社之称。1653年荷兰侵略者在今台南造普罗文查城,人称赤嵌城或红毛城。  亦壁——①今蒲圻县西北亦壁山,与洪湖县乌林矶隔江相对,为赤壁战处。另说谓战地在今湖北武汉市以南的武昌县西赤矶山。②湖北黄冈县江边赤鼻矶,宋苏轼误以为亦壁战处。  杏山——明杏山驿在今辽宁锦县西南。  杏花村——指今安徽贵池县西,亦指山西汾阴东。  严州——唐严州治今桐庐西北。宋以睦州为严州,治建德(在今县东北)。明清为严州府。民国建德县治在旧府治。1958年西迁今治。  两江——清初指江南、江西两省,乒分苏、皖、赣三省,而两江总督官名不变。  巫县——今四川巫山县,隋以前名巫县,晋以前治今县北。  甫里——指今江苏苏州东南角直镇。  邳州——北周置邳州,治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唐贞观时废。金复置。清移今邳县西北旧邳县。民国改县。  辰州——隋改武州为辰州,后移沅陵,明清为府。  辰阳——汉辰阳县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隋改辰溪,移至今治。  扶风——曹魏改右扶风为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隋唐扶风郡即岐州。  扶余——扶余即夫余,古族名,居松花江中游平原。渤海以其旧地置扶余府,治扶州,在今吉林农安。  扶南——中南半岛古国,在今柬埔寨。七世纪中叶为属国真腊所灭。  抚州——①隋抚州治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明清为府。民国为临川县。今为抚州市,设临川县于其西南之上顿渡镇。②金以柔远(今河北张北)为治所,置抚州。蒙古为隆兴府。  抚冥——北魏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  连州——隋连州治桂阳(今广东连县)。1911年改为县。   邺——邺本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汉之魏郡、东汉末的冀州,都以邺为治所。以后迭为都城。北周为相州魏郡治所。杨坚毁邺城,迁相州至安阳。以后又在故地设邺县,宋并邺县入临漳。  邺都——五代后唐以魏州为兴唐府,号邺都。在今河北大名东北。即后周。北宋大名府所在地。  坚昆——唐于铁勒结骨(黠戛斯)部地置羁縻都督府,名坚昆,在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上游一带。  岐山——①今陕西岐山县,隋改北周三龙县置。②岐山县东北之山,亦称天柱山。  岐州——魏孝文帝时置,治雍县(今凤翔南),隋移凤翔。唐为凤翔府。  岐沟关——唐末至宋有岐沟关,在今河北涿县西南。  岘山——即岘首山,在襄阳南,东临汉水。  别失八里——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唐为庭州治所。曾属西州回鹘。十三世纪受蒙古统治;察合台汗国灭亡后,后裔于1370年建国,国号别失八里,以建都此城得名。后迁亦力把力(今伊宁)。最后为瓦剌所并。  吴山——①即虞坂、盐坂,在山西平陆县北,为中条山重要通路。②即杭州西湖东南的城隍山,亦名胥山。  吴门——苏州的别称。  吴会——指吴郡、会稽郡。  吴州——①梁、陈曾置吴州,隋改苏州。②梁、陈又曾在今江西波阳一带置吴州,隋改饶州。⑧北周在淮南东部置吴州,治江都,隋改扬州。  吴兴——三国吴在今浙江湖州一带置吴兴郡。唐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吴郡——公元129年,东汉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杭州亦在吴郡之内。参“苏州”条。  吴头楚尾——今皖赣间沿江一带,古吴楚交界之地。  利州——西魏置,治兴安(今四川广元)。宋以利州为路名,治兴元府(今汉中)。南宋分东西两路,西路治兴元,东路治兴州(今陕西略阳)。利州属利州东路。元以利州为广元路。  秀水——浙江嘉兴北有绣水(秀水)。明宣德间分嘉兴县置秀水县。民国先并为嘉禾县,又改嘉兴县。  秀州——五代吴越始以嘉兴为治所建秀州。南宋庆元时升嘉兴府。余见“秀水”。  秀容——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即秀容川。有城,北秀容梁郡城在今朔县北,北魏时尔朱氏为秀容部酋长居此。南秀容城在今岚县南。  伯力——即伯利。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交会处东岸。1858年,俄占,称哈巴罗夫斯克。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后,被俄割占。  佛山——原为镇,今广东佛山市。旧为四大镇之一。  佛郎机——明称葡萄牙人为佛郎机,因而又称其炮为佛郎机。明人亦有称西班牙人为佛郎机者。  佛逝国——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古国。  佛堂山——即今斯里兰卡南端栋德拉角。  佛陀加雅——传为释迦牟尼成道处,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南。  余吾水——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土拉河。  谷城——谷城山亦称黄山,今山东平阴西南。刘邦葬项羽处。  狄道——秦置狄道县,在今甘肃临洮,为陇西郡治。西晋末为狄道郡治。唐狄道郡、临州,宋熙州,均治狄道。清乾隆时改州。民国初为狄道县,后改临洮。  邹——古国,本为邾,都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后迁绎(今邹县东南)。战国时为楚所并。  龟兹——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于此置羁縻都督府,又为安西四镇之一。  条支——西域古国,在今伊拉克境内。汉时属安息。  身毒——汉时译印度为身毒。  库伦——意为城圈,用作地名。即今蒙古国乌兰巴托。  应——在今河南鲁山东。战国秦封范雎应侯,即此地。  应天——北宋以宋州为应天府,治今商丘南。明初改元集庆路为应天府,治今南京。明统辖南直隶江南各府及江北安庆等地的巡抚称应天巡抚,驻苏州。  应昌——元应昌路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  庐州——隋置庐州,治合肥。明清为庐州府。  庐江——汉庐江郡治舒(今安徽庐江西南)。隋废。隋唐曾以庐州为庐江郡。  庐陵——汉置庐陵县,历代县治屡迁,初在今泰和西北,隋在今吉水东北,唐始以今吉安为庐陵。孙策置庐陵郡,治庐陵。隋唐曾以吉州为庐陵郡。明清为吉安府。   怀庆——元有怀庆路,治河内(今河南沁阳)。明清为怀庆府。  怀州——北魏置,治今河南沁阳,本野王,隋改河内。蒙古为怀孟路,元改怀庆。  怀朔——北魏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固阳西南。  怀荒——北魏六镇之一,在今河北张北。  忻州——隋以秀容(今山西忻县)为治所,置忻州。民国废。  冶城——在今南京朝天门一带,传为吴王夫差冶铸之地。  沅州——唐沅州治龙标(今湖南黔阳西南黔城镇),后曾称巫州、叙州,宋熙宁中再改沅州,治卢阳(今芷江)。元为路。明清均曾为府。民国以府治为芷江县。  沔州——南宋在略阳(今属陕西)置沔州(原称兴州)。元移州治到铎水(今勉县东),略阳为州之属县。明并铎水入州,又降沔州为沔县。今为勉县。  沔阳——①西汉沔阳县在今勉县东,魏晋曾为梁州治所。②今湖北另有一沔阳。南朝梁在这一带置沔阳郡。北周为复州。隋为沔州沔阳郡。唐为复州竟陵郡。宋为复州。元改复州路置沔阳府。明、清为州。  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太平台。秦始皇死处。  沙州——十六国时河西各国屡置沙州,或在敦煌,或在乐都,或在酒泉,均不久即废。南朝齐曾以阴平氐帅杨氏为沙州刺史。,唐以瓜州为西沙州,又改沙州,治敦煌(今县西)。后入吐蕃,张议潮以之归唐,后属西夏。元再为沙州。明置卫,后废。  沙苑——陕西大荔南洛水与渭水间一大片沙草地,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唐在此置监牧马。  沙羡——西汉置沙羡县,在今湖北武昌县(非武汉市的武昌)西金口。晋移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后废入沙阳。  狈水——史籍所记,一般指今朝鲜大同江。  沃野——北魏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五原东北乌加河北。  沂州——北周置,治即丘(今山东临沂东南)。隋移临沂。清雍正时升府。民国废府,以府治为临沂县。  沧州——北魏置,治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唐移治清池(今沧州市东南)。明移治长芦,即今沧州。清中叶后不辖县。民国为沧县。今置市。  汾州——北魏置,治蒲子城(今山西隰县),后移西河(今汾阳)。明清为府。民国废。  汴水——从中原通东南的水道,魏晋以前,为从狼汤渠(古鸿沟)南下颍水、涡水一线。魏晋以后,为先从荥阳汴渠沿狼汤渠向东至开封,再向东沿皈水(开封至商丘附近)、获水(商丘北起,经虞城、砀山等地至徐州)到徐州入泗水的一线。这一线总称汴水。隋开通济渠后,开封以东的旧运道不大用了,唐宋人就把通济渠叫做汴河。金元以后,旧汴河既被黄河所夺,通济渠(汴河)也因宋金分治,废弃不用而淤塞。  汴州——北周置,治浚仪(今开封)。五代后梁升开封府。  汴梁——开封的别称。元改金南京路为汴梁路。  沛郡——汉改泗水郡为沛郡,治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东汉为沛国。东晋又有沛郡。北齐废。  汶山——西汉以汶江(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北)为治所,建汶山郡。隋汶山郡即会州。隋又于今茂汶置文山县。会州、汶山郡及唐以后茂州,都以汶山县为治所。  汶江——作汶水,古指岷江。  沪尾——台湾淡水港旧名。  沪渎——“扈”即现在的簖。古时上海人民多用“扈”捕鱼,因而境内的吴淞江有沪渎之称。六朝时所指为今青浦县东北旧青浦一带的古吴淞江。东晋时在此筑垒称沪渎垒,故址在宋代坍陷江中。  沈州——契丹以乐郊(今辽宁沈阳)为治所建沈州。元改沈阳路。  沈黎——汉武帝以榨都(今四川汉源东北)为治所,置沈黎郡,旋废。成汉曾复置,北周废。  沈阳故宫——清入关前所建宫殿,除北京故宫外,历代帝王宫殿,保存完整者仅此一处。今为沈阳故宫博物馆。  宋州——隋置,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南置郡后改宋城),曾称梁郡。唐为宋州睢阳郡。宋升应天府。  郏——春秋郑地,在今河南荥阳北。公元前597年晋楚战处。  张掖——公元前111年汉分武威郡置。后世又有甘州之名。  即墨——战国齐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不在今即墨。  灵州——北魏置,治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西南)。北周改州洽名为回乐县。隋唐为灵州灵武郡。唐为朔方节度使治所。宋属西夏。元为灵州。民国为灵武县。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始建。清康熙曾改题云林寺。  陆口——即蒲圻口、蒲矶口,系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陆浑——春秋陆浑戎居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汉在此置陆浑县。五代时并入伊阳县。汉又有陆浑关,即在县境。  阿尔泰——清光绪末所设政区,统今新疆阿勒泰地区。1919年改隶新疆省,为阿山道。  阿力麻里——即阿力马力、阿里麻里、阿里马。元置行省,在今新疆霍城水定镇西北。  阿勒楚喀——清雍正时建城,清末改为阿城县(今属黑龙江)。  阿尔泰乌梁海——清乌梁海三部之一,地在今新疆阿尔泰山区。  阿尔泰诺尔乌梁海——清乌梁海三部之一,地在今俄罗斯阿尔泰边区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1864年;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其地。另一部为唐努乌梁海。  阿旃陀石窟——印度古代佛教徒所开,从公元前一或二世纪至公元六七世纪,经营六七百年,共二十九洞。久已湮没。近代据玄奘<<大唐西域记》,知地在印度西南部奥兰加巴德东北文达雅山,始重新发现,中有大量石像、壁画。  陇川——明有陇川宣抚司,治陇把,即今云南陇川。  陇右——古指陇山以西地区。唐有陇右道,辖六盘山以西及今新疆东部、青海东部,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又以为方镇名,节度使亦治鄯州。安史乱后,地为吐蕃攻占。  陇西一一秦置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曹魏移治襄武(今陇西南)。隋唐为渭州陇西郡。  陈仓——秦陈仓县在今陕西宝鸡市东。隋移治今宝鸡市。757年,唐改名为宝鸡。  陈州——北周置,治秣陵(今河南沈丘南)。隋移治宛丘(今淮阳)。北宋末为淮宁府。金仍为陈州。清为府。民国废府,以府治为淮阳。  陈郡——秦陈郡,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  陈留——秦置,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历代均置。1957年并入开封县。又西汉陈留郡,治陈留县。北魏时治浚仪,隋唐为汴州陈留郡。  陈仓道——即故道。从陈仓向西南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谷道至今凤县,转向东南入褒谷,出谷即至汉中。  陈桥驿——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赵匡胤“黄袍加身”处。  妫水——中亚阿姆河古名,亦称乌浒水。  妫州——唐置妫州,在今河北张家口、怀来一带。  邵陵——晋避司马昭讳,改原吴昭陵郡置,治邵陵(今湖南邵阳)。隋废。  邵州——唐从潭州分出邵阳置南梁州,旋改邵州。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升宝庆府。  鸡笼——台湾基隆旧称。港口外的基隆屿称鸡笼山。  鸡鹿塞——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  邰——周族远祖至公刘所居地。在今陕西武功西。  甬——浙江宁波简称,因甬江得名。  甬桥——在今安徽宿县南古汴水上的桥梁。唐时为水陆交通要冲,元和时置宿州,以资镇守。  八畫  环庆——宋环庆路治庆州(庆阳府,今庆阳)。“环”指环州(今环县),辖今陕甘各一部。金为庆原略。  青山——①即安徽当涂东南的青林山,李白葬此。②即内蒙古呼和浩特以北的大青山。  青州——①《禹贡》九州之一。②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山东东北部、河北一小部。东汉治临萏。东晋以后治今益都辖境缩小。隋唐为青州北海郡。宋青州。元为益都路。明改青州府。民国废府。  青城——今四川灌县东南。本清城,唐开元中改“清”为“青”。元并入灌州。  青唐——吐蕃所筑城,在今青海西宁或乐都。  青溪——①三国吴在建业城东南所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五代以后渐淤塞。②805年,唐改还淳县为青溪县,治今浙江淳安西淳城镇。北宋末改淳化。南宋改淳安。  青龙镇——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宋淳化二年(991年)在此置青龙镇,地沿青龙江,江水北流入吴淞江。宋为港口,号小杭州。南宋以后衰落,青龙江亦多淤塞。  青羊宫——道观,在四川成都西南,唐建,清初重建。  青草湖——即巴丘湖,指洞庭湖东南部。  青莲乡——唐属绵州昌明县,即今四川江油南青莲场。李白幼时居此。  奉天——①唐德宗避难处,即今陕西乾县。②清初于盛京(今沈阳)设奉天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奉天省,治奉天府。1929年改辽宁省。   奉元——元中叶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即今关中西安周围地区。明改西安府。  奉先——唐开元时改蒲城县为奉先(奉祀玄宗父睿宗之意)。宋仍为蒲城(今属陕西)。  武川——北魏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武川西南。  武乡一一诸葛亮封武乡侯,地在汉中东北。北魏曾置县。  武关——秦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东南。  武州一一南朝梁陈有武州,隋为辰州。武州以武陵(今湖南常德)而名,辰州则以辰溪得名。②西魏至唐在今甘肃武都一带有武州,唐末改阶州。③燕云十六州中的武州,治今河北宣化,晚唐始置。契丹改归化州。④辽在今山西神池等地设武州。明初废。  武林——①即今江西余干北的武陵山。②杭州西灵隐、天竺诸山总称,又称虎林。因而又以武林为杭州别称。  武昌——①今湖北鄂城旧名鄂县,孙权改名武昌。吴曾为都,又为武昌郡、江夏郡治所。两晋南朝都有武昌郡,以武昌县为治所,隋始废郡。南宋为寿昌军。武昌县名,至清尚存。民国先为寿昌,旋改鄂城。②唐后期建武昌军,设节度使,治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其地汉置沙羡县,隋改江夏县,至此军号武昌,县名仍旧。元改鄂州路为武昌路,治所仍名江夏。明清为武昌府,府治亦名江夏。民国度府。武昌府治始为武昌县。今为武汉市的一部分。另设武昌县于武汉市以南的纸坊镇。  武定一一①今云南武定一带,元置武定路。明为府。清中叶改武定州。②今山东惠民尸带,明有武定州(原名乐安州)。清雍正时设府。民国废。  武城——春秋鲁武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南。楚有二武城,一在信阳东北,一在南阳北,后者本属申。晋武城在今陕西华县东。汉曾于此置武城县。战国赵武城亦称东武城,在今山东武城西北,为平原君封地。南朝时,今湖北黄陂东南亦有武城,即武口城。  武威一一公元121年,汉置武威郡及治所武威县(今甘肃民勤东北)。东汉移治姑臧(今武威)。隋唐为凉州武威郡。西夏为西凉府。元甘肃行省有永昌路,治所在今武威西北。明有凉州卫。清置武威县,即今县。  武都——汉武都郡治武都(今甘肃西和东南)。东汉移治下辨道(今成县西)。西晋末,氐杨氏世有其地,以武都县西有仇池,常被称为仇池杨氏。后为北魏所有,废武都县之名。北魏所置武都郡,治石门(今武都东南),远在上述两旧郡治之南。隋唐为武州武都郡。此外,北魏在今宝鸡附近曾设武都郡,与上述武都是两个地方。  武陵——汉置武陵郡,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治所先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后移临沅(今常德西)。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改常德县。  武遂——战国韩燕各有一武遂。韩武遂在今山西临汾西南或垣曲东南。燕武遂即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  武州塞——今山西左云至大同西。  武胜关——在河南信阳南,为大别山隘口。  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西晋末李雄建。  林虑山——本名隆虑山,东汉改。在今河南林县西。  析津——辽于今北京城西南置析津县,与宛平同治。并建燕京析津府,以二县为治所,辖今北京周围地区。金改为中都大兴府,以析津县为大兴县。  板桥——①今河南开封西与正阳商山道中,古时都有桥名板桥。②今山东胶县,古有镇名板桥。又昆明市东古有板桥驿。  松山——山名,在辽宁锦县西南,其西有松山堡。明末洪承畴在此被清军所俘。  松州——唐置,治所在今四川松潘。明曾设松州、潘州二卫,旋合并为松潘卫。清为松潘厅,后改州。民国松潘县。  松江——1278年,元改华亭府为松江府,治华亭。明清松江府治为东南都会,文化经济都很发达,今仅为上海市一属县而已。  松陵——今江苏吴江在五代吴越前为松陵镇,故以松陵为别称。  松漠——唐以契丹部落置松漠都督府,在今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  松亭关——今河北宽城西南,古有关隘。  杭州——秦于今杭州置钱唐县。东汉分吴、会稽为二郡后,钱唐隶吴郡。南朝陈为钱唐郡治所.隋始建杭州,统辖今杭州周围地区。隋唐杭州余杭郡均治钱唐<唐改钱塘)。五代为吴越国都。南末为行在所,升临安府。元为杭州路。明清为府。民国以府洽为杭县。  枋头——在今河南浚县西。东晋桓温攻燕,在此大败。  林邑——即占城。   刺桐——亦作桐城。泉州别称。五代末留从效于城垣周围遍植刺桐。宋元外国旅行家多称泉州为刺桐。  直沽一一金元称今北运河、南运河会合处为直沽,即今天津市内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一带。  直隶——直属中央之意。明以直属北京之地为北直隶,直属南京之地为南直隶(今苏、皖二省及上海市)。清以明北直隶为直隶省,南直隶为江南省。民国将直隶省长城以北地划为热河、察哈尔两特别区域。1928年,改直隶为河北省。  直道一一秦始皇时所建道路,北起九原(今包头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  苦县——春秋楚有苦县,在今河南鹿邑东。传老子为苦县人。  若邪——“邪”一作“耶”。山名,又为溪,均在今绍兴境。若邪溪又名浣纱溪,传为西施浣纱处。  茂州——唐茂州治汶山(今四川茂汶)。明废汶山入本州。民国为茂县。1958。年改置茂汶羌族自治县。  茂陵——汉武帝陵,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苑川——即今甘肃榆中大营川,汉在川内置牧师苑。东晋时,鲜卑乞伏部居此。  范阳——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年)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年)x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M年(?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范公堤——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筑泰州捍海堰一百八十里。议出监西溪盐税的范仲淹,知泰州张纶从其议,并命知兴化县,总其工事。因称范公堤。后世扩建至582里。今堤东已涨出陆地百余里,堤身的一部分已建为公路。  苕溪——浙江吴兴有苕溪,因以苕溪为别称。  茅麓山一亦作茅芦山,在湖北兴山县西北。李来亨守此抗清十一年。  砀山——①山名,在河南永城东北,北有芒山,号为芒砀。②秦砀县即在上述之地,隋改砀山县。1955年由江苏改属安徽。秦还以砀县为治所,置砀郡,治今苏豫皖毗连地区。汉初为梁国。  郁林——公元前111年,汉置郁林郡,治布山(今广西桂平西故城),辖今广西大部。南朝时仅有以今桂平为中心之地。隋唐为郁州(唐郁林州)郁林郡。宋郁州治南流(今玉林)。民国以州治为郁林县。今名玉林。  郁洲——传即田横岛,在今江苏连云港东云台山一带,原为海岛,清时始因涨沙与大陆相连。  郁孤台——在江西赣州西南贺兰山顶,台筑于宋代。  郁督军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古有赢姓奄国,为周公所灭。  厓山——在广东新会南,海口两岸对峙如门,元将张弘宏灭宋于此。  招宝山——在浙江镇海东北,亦名候涛山。  拂林——隋唐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一带。  拨换城——在今新疆阿克苏。汉为姑墨国,唐初属龟兹国,唐破龟兹后,拨换属龟兹都督府。  拔达岭——唐时称今新疆乌什西北别迭里山口为拔达岭,又称凌山。  轮台一一在今新疆轮台东北,原轮台国。汉灭其国,驻兵屯田。后入龟兹国。  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春秋时虎牢为郑地。秦在此置关。汉以虎牢为成皋县。隋改汜水县。唐避李虎讳,称虎牢关为武牢关。  虎思斡耳朵——1133年耶律大石以此为西辽国都,在今吉尔吉斯坦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  鸣条——传为汤伐桀的战地,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一说在今河南封丘东。  岭外、岭表——均指岭南地区。  岭南——①指五岭以南地区。⑧唐有岭南道,治广州,辖五岭以南地区。肃宗时又置岭南节度使。晚唐又分岭南东道、岭南西道两节度使。  岭海——亦指五岭以南地区,海指南海。  岭北行省——元代后期,改和林行省为岭北行省。治和林。辖境包括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蒙古国、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各一部。  岷州——西魏置,在今甘肃岷县一带。唐后期入吐蕃。北宋熙宁时复置岷州。南宋为西和州,改治白石(今西和)。元仍于今岷县置岷州。民国为县。  峄山——邹山,在山东邹县东南。  明州——738年;唐置明州,治郧县(今宁波南),后迁今宁波地,吴越名鄞县。南宋中叶升庆元府,元为路,明为宁波府。  明圣湖——杭州西湖旧名,又名金牛湖。   昆阳一一今河南叶县,自战国至元初,或名昆阳,或名汝坟。元移叶县(本在昆阳西南)于此。  昆吾——夏朝己姓部落,在今河南许昌东,为商汤所灭。  昆明——唐昆明指今四川盐源,入南诏后仍有昆明城之名。元始于今昆明置昆明县,为中庆路治所。明清至今均为云南省会。1928年分设昆明市、昆明县,今并为昆明市。  昆仑山——即军屯山,今越南南部湄公河口外昆仑岛,古代海船视为险地,常有海难发生。  昆仑关——在广西南宁东北昆仑山上,古今攻战要地。  昆明池——西汉在今西安西南斗门镇东南洼地开湖,周围四十里。历代几次修浚。唐大和时干涸为陆。  昆明湖——在北京西郊颐和园内。金称为金海。元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汇入,水量增加,名瓮山泊。明称西湖。清乾隆时称昆明湖,面积三千余亩。  昆陵都护府——唐显庆时以西突厥东部地置,辖境在今巴尔喀什湖以东至新疆准噶尔盆地及伊犁河一带。  昌平——孔子生昌平乡陬邑。昌平在今曲阜东南。  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秦置县,南朝宋废,隋一度复置。两汉为山阳国、昌邑国、山阳郡、兖州治所。  昌国——①今山东淄博市东南,古有昌国。燕封乐毅昌国君,即以所占齐邑为封地。汉于此置县。南朝宋改置昌国县于临朐(今属山东)。隋恢复临朐原名。②今浙江定海,宋置昌国县,明置卫,旋废昌国县,迁卫至象山县东南,清废。  昌黎——自曹魏至隋初,以昌黎(今辽东义县)为中心,在辽河以西,有昌黎郡。今河北昌黎县隋唐在卢龙县境内。辽置广宁县,为营州治所;金为昌黎县。  昌南镇——景德镇原名,又称新平镇。  易州——隋改南营州为易州,置易县(今属河北)为州治。民国废州,以州治为易县。  忠州——唐改临州为忠州,治临江(今四川忠县)。南宋末为咸淳府。元仍为忠州。民国废州,以州治为忠县。  罗猴山——在湖北房县西八十里;张献忠破左良玉于此。  固原——明清固原州,明九边之一的固原,均治今宁夏固原。  图们泊——即今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顶的天池。  图伯特——清初文献对西藏及其附近地区的称呼。外语称西藏,多据此译音,如英语Tibet。  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商国都在今安阳,纣常居朝歌(一说纣父帝乙迁都,一说为离宫),故战地在其附近。  钓台——东汉严光(子陵)垂钓处,宋范仲淹筑严祠。在浙江桐庐县富春江滨。  钓鱼山——在四川合川东,三面为涪江、嘉陵江、渠江环绕,山势又极险峻,宋末余阶在此筑城。  钓鱼岛——台湾附属岛屿,在台湾岛东北约180公里。  和龙一原名龙城。前燕慕容鲩改名,在今辽宁朝阳。  和州——①北齐至清有和州,治历阳,即今安徽和县。②高昌城常误作和州、火州。  和林——即喀拉和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蒙古窝阔台汗建都于此。  和尚原——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宋吴阶破金兀术于此。  制——春秋初年,郑取自东虢。在今荥阳东北。  邾——即邹,古国名。楚灭邾,迁其君于今湖北黄冈,遂称其地为邾。秦在此设邾县,东晋末废,  岱、岱宗、岱岳——均指泰山。  岳州——本巴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阳)。隋平陈后为岳州。  岳阳——晋置巴陵县,至清末改。民国始以清岳州府治为岳阳县。今置岳阳市、岳阳县。又古以太岳山以南地为岳阳。  岳阳楼——传为汉末鲁肃练水师的阅兵台。唐已建楼,杜甫有《登岳阳楼》诗。宋庆历间,滕子京重修,范仲淹撰《岳阳楼记》。历代均加修葺。  卑沙——古高丽城,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  邰阳——即合阳。在今陕西合阳东南,战国与汉有此地名。  采桑——在今山西吉县西,春秋时即有此黄河渡口。  采石矶——即牛渚矶,在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  受降城——汉武帝时所筑,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西北。唐所筑见“三受降城”条。  金山——①即阿尔泰山。突蹶语“阿尔泰”即金。②在江苏镇江西北,清末沙淤,与岸相连。有金山寺。⑧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海中有大金山、小金山。明置金山卫与海中金山相对。雍正二年(1724年),分娄县置金山县,即原金山卫地。乾隆移今治。1937年,日军在金山卫登陆。   金川——见“大金川”、“小金川”。  金华——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为宁越府,旋改金华府,治金华(今属浙江)。民国废府。  金州——①西魏在汉中所置金州,治西城(今安康)。明万历时改兴安。②明金州卫在今辽宁金县。  金谷——晋石崇于洛阳筑金谷园。五代苏州亦有金谷园(见“苏州”条)。  金城——今甘肃兰州,古称金城。汉置金城县,在今兰州西北;又宜金城郡,治允吾(今永靖西北),辖境除今甘肃兰州以西,兼有青海一部分。汉末以后西境逐渐缩小。前凉移郡治于子城,即今兰州地。隋唐为兰州金城郡。曾属吐蕃。宋元丰年间再置兰州。明一度降为县。清设兰州府,以府治为皋兰县。  金陵——楚灭越后置邑名金陵。五代吴升异州为金陵府,南唐为江宁府,以后金陵为南京的别称。唐人亦称今镇江为金陵。  金匮——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置金匮县。民国仍并入无锡。  金阊——苏州的别称。旧时阊门外有金阊亭。  金堤——西汉东郡、魏郡、平原郡黄河石堤号为金堤。东汉亦有金堤之名。今存古金堤在河南汲县、滑县,经濮阳、范县、山东寿张,至张秋镇,传为宋代所筑,亦有即东汉王景所修金堤之说。  金微——唐羁縻都督府名,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一带。  金源——女真语谓“金”为“按出虎”。金以按出虎水(今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发源于会宁府,称为“金源”。  金满——汉在车师后部建城名金满,即唐庭州治所所在。  金牛道——即石牛道,古代汉中与巴蜀通道,北起今陕西勉县,中经七盘岭入川,经朝天驿至剑门关。传秦造石牛,诈言能屎金,蜀王信之,使五丁开山为道,秦因而进军灭蜀。  金田村——在广西桂平北部;今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陈列馆。  金水河——①北宋引荥阳京水东汇五丈河,并引水入东京,以供公私之用。②金元引玉泉山水至京师禁苑(即今中、南、北三海),称金水河。  金堤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  金墉城——曹魏在洛阳城西北角所筑小城。  肤施——自战国魏至东汉,肤施在今陕西榆林东南,秦汉为上郡治所。自隋至民国,肤施即今延安,但宋庆历以前,县治在今延安东北延河东,庆历间移治今市。肤施改名延安在1936年。  肥水——肥水之战的肥水,即东肥河。从合肥西北将军岭发源,西北流至寿县,向北经寿县城东,再向西北至八公山南入淮。  忽汗州——唐以粟末韩褐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在其地置忽汗州,治所在今吉林敦化。境内有忽汗河,即今牡丹江;渤海国都称忽汗城(今宁安西南东京城);镜泊湖称忽汗海。  鱼复——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城。春秋庸国邑,秦置县。刘备居此时曾改永安。唐为奉节。  京——今河南荥阳东南。春秋郑邑。秦置县。北齐废。  京口——即今江苏镇江。209—211年间孙权自吴移驻此地,因西有京岘山,称京城。东晋南朝称京口。  京东——宋有京东路、京西路。京东路治宋州(今商丘南)。辖今豫东、江苏西北角及山东大部。熙宁时分京东为二。泰山以北、沂水以东为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益都);余为京东西路,治兖州,移应天府(即宋州);金改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  京西——宋京西路治河南府(洛阳),除郑州、许昌、淮阳以西的今河南外,尚兼辖陕南及豫、鄂各一部;熙宁时分京西为南北二路。北路治河南府。金为南京路;南路治襄阳府。  京兆——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魏改建京尹郡,“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  京江——指流经镇江的一段长江。  京畿———般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唐开元年间置京畿道,宋皇佑年间置京畿路,都辖京师及附近州县,但已变成具体地名。  夜郎——古夜郎国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及川、滇、桂各一部。“夜郎自大”的夜郎指此。汉武帝在其地置掸舸郡,又置夜郎县,则在今贵州关岭县境。晋置夜郎郡,即治夜郎县,郡境远比古夜郎国为小。此夜郎至梁而废。唐又有珍州夜郎郡,辖地更小,不过今贵州数县之地;唐夜郎县初在今湖南芷江西南,天宝时改名峨山,与夜郎郡无关。天宝元年(742年)改珍州为夜郎郡,以郡治为夜郎县(今正安西北)。李白流夜郎,应指此地。世传桐梓为夜郎,实则桐梓在汉夜郎国界以北,与唐夜郎郡或县更毫无关系。   兖州——①《禹贡》九州之一。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鲁西南及豫东地区。东汉治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南朝宋移瑕丘(今兖州)。唐兖州仅有今兖州、济宁等几个县市。明清为兖州府。府治时名滋阳。  庙街——在黑龙江口北岸。1850年,俄筑寨称尼古拉耶夫斯克,1858年《瑷珲条约》为俄割占。  怯绿连河——即驴驹河或龙居河,今译克鲁伦河,自蒙古国大肯特山东南,直至我国呼伦湖,长三千余里。  怛罗斯——“怛”作“恒”者误,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江布尔城。唐高仙芝在此为大食所败,被俘士兵传造纸术至中亚细亚。  郑——西周末郑国始封,在今陕西华县东,后东迁今河南新郑一带。  郑州——隋初置郑州,治成皋,唐迁管城,即今郑州。  单父——在今山东单县,春秋属鲁,秦置县。五代后唐为单州治所,明改单县。  单子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  单于都护府——唐高宗时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都护府,治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统漠南突厥部落。  河中——①唐河中府在今晋西南,原为蒲州,治河东(今永济县蒲州镇)。又为方镇,后期号护国军。②西域地名的河中府指今苏联撒马尔罕。  河内——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度府,改河内县为沁阳。  河东——①指今山西。②秦置河东郡,治安邑,辖晋西南地区。东晋移治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⑧唐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蒲州,节度使治太原(今太原西南)。④宋有河东路,治并州(太原府,今太原),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金分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治平阳(今临汾),北路治太原府。  河北——①唐有河北道,治魏州(今大名东北),辖古黄河以北地区。②宋有河北路,治大名府(今大名东)。熙宁时分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东路治大名府,西路治真定府(今正定)。金东路改治河间府(今河间)。⑧192S年,国民党啤府改直隶为河北省。  河外——见“河内”,又秦人以河东为河外,因秦、晋各以自己的一方为内。  河西——汉唐以来一般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唐有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武威)。  河州——前凉分凉州置河州,治抱罕(今甘肃临夏东北)。唐后期属吐蕃。宋熙宁复置。明清或为卫,或为州。民国为导河县。  河阳——汉河阳县在今河南孟县西。隋移今县南。金移至今县。明初撤销,并入孟州。历代都洛阳者,常以河阳为重镇。北魏筑三城,北中城在北岸,中禅城在黄河中沙洲上,南城在南岸。唐后期置河阳三城节度使以镇之。  河阴——唐在今荥阳北置河阴县及河阴仓。元明县治屡迁,均在今荥阳东北。清乾隆时并入荥泽。民国复置,后又与荥泽合并为广武县。  河间——汉有河间郡(或河间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隋唐时为瀛州河间郡。北宋后期升河间府,治河间(今河间)。元为河间路。明清为河间府。  河南——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⑧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河桥——古代黄河桥屡见记载。最早为战国秦昭襄王时建筑的蒲津桥,在今陕西大荔东大庆关与山西永济西蒲州镇间。最著名者为晋杜预在富平津(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西北)所建浮桥。北宋时尚存。  河朔——指黄河以北。  河源——隋置河源郡,治亦水城(今青海兴海县东南),本吐谷浑地。隋末仍入吐谷浑。唐置河源军,治今西宁东南,后为吐蕃所有。  河西务——天津市武清西北北运河西岸集镇。元在此接运海运漕粮。  泸水——诸葛亮五月渡泸,即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与雅砻江相会后的一段。  泸州——今四川泸州。南朝梁置,治所初名江阳,即今泸州。  油口——亦壁战后,刘备领荆州牧,驻军油口,在今湖北公安北,为古油水入长江之口。油水,今松溪县以上名界溪河。公安县境之河已淤塞。   泗口——即清口,古泅水在此入淮,在今江苏清江西南。  泗水——①古泅水长一千数百里,为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起源于今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向西至今兖州后,向南至今济宁市东的鲁桥镇,再循今运河南下,穿过今南阳湖,由今昭阳湖西继续向南到今徐州东北,再从现存的淤黄河故道东南下,至清江市附近入淮河。鲁桥以上的泗河至今仍存,以下则面目全非。徐州以下一段,金代被黄河所夺,黄河于清咸丰间北迁后,这段河道完全淤废,故古泅水的下游不复存在。鲁桥到徐州段,即古泅水中游,元明时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而且在明隆庆、万历以后,这段运河的河道移到昭阳湖、微山湖以东,原来的泗水中游水源断绝,从南阳镇(在鲁桥镇西南,位于南阳湖和昭阳湖的分界点上)到徐州一段,完全变成了平地。②秦有泗水郡,治相县(今安徽淮北市西北),汉改沛郡。  泗州一一北周末改安州为泗州,治宿豫(今江苏宿迁东南)。唐开元移临淮(今泗洪东南,盱眙对岸,即在洪泽湖水下)。明清时州城屡遭洪水淹没,康熙时陷入洪泽湖,乃寄治盱眙.乾隆时移治今泗县。民国度州。现属安徽。  泌阳——唐天宝时改上马县为泌阳县,即今河南唐河。  泓——宋襄公与楚人战于泓,败绩。故河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为古涣水支流。  泽州——隋改建州为泽州,治所在今山西晋城东北,唐移晋城。唐中叶后置泽潞(昭义军)节度使,潞指潞州,今山西长治。  泾原——①唐后期方镇有泾原(彰义军),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②宋有泾原路,从陕西路析出,治渭州(今甘肃平凉)。金废。  泾惠渠——汉武帝时开白渠,引泾水灌溉关中平原。唐以后废。1930—1935年,水利家李仪祉主持改建,定名泾惠渠。  宝庆——南宋、明、清以今湖南邵阳为治所的宝庆府(元为路),宋宝庆元年(1225年)自邵州升置。民国废。  定州——北魏改安州为定州,北齐改其治所卢奴为安喜县,即今河北定县。北宋末定州为中山府。明改定州。  定襄——汉定襄郡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隋曾以云州为定襄郡。  定军山——在陕西勉县西南。诸葛亮葬此。  宕渠——汉末刘备分巴西郡置宕渠郡,治宕渠,在今四川渠县东北。隋宕渠郡即渠州。  宜州——①南朝梁所置,在今鄂西沿江,治夷陵(今宜昌西北)。②唐所置,在今广西宜山一带。⑧辽末所置,在今辽宁义县,金改为义州。  宜昌——清雍正末升夷陵州为宜昌府,治东湖,即今宜昌。民国废府,以府治为宜昌县。今有宜昌市、宜昌县。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为古官渡水渡口。  宛平——1012年,辽改幽都县为宛平县,与析津同为辽南京析津府治所。自此北京城垣位置虽有变化,宛平均在城之西部。1928年移宛平于芦沟桥。1952年并入北京丰台区。  宛县——本战国楚邑,秦置宛县,在今河南南阳。  宛陵——宣城(今属安徽)在隋以前名宛陵。  郓州——隋置,治万安(今郓城东)。唐治所在须昌(今东平西北)。宋治须城(今东平),宣和时升为东平府。  房陵——秦置县,即今湖北房县。东汉房陵郡、曹魏新城郡治所。唐为房州治所。元废房陵县入房州。明降州为县。  居延海——汉称居延泽,魏晋又称西海,唐以后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古为一湖,元分为三湖,今有两湖,与汉居延泽位置或有出入。  肃州——今甘肃酒泉旧名肃州,始于隋朝。  建业——212年孙权始以今南京为建业。西晋灭吴,用旧名株陵,既而分为秣陵、建业。西晋末,避愍帝讳改建康。  建宁——①蜀汉改益州郡为建宁郡,治味县(今云南曲靖)。南朝梁末废。②南宋升建州为建宁府,治建安(今福建建瓯)。元为路。明又为府。民国废。  建州——①唐置,治建安,辖闽江上游一带。②契丹有建州,治永霸(今朝阳西南)。明初废。  建安——今福建建瓯,东汉末分侯官县置。孙吴分会稽郡置建安郡,以建安:县为治所。福建与浙江分治始此。以后建安郡渐缩小为今福建西北部。隋唐以闽州、建州为建安郡。  建昌——①宋于今江西南城置建昌军。元为路。明清为建昌府。民国废府。②今四川西昌一带,南诏蒙氏置建昌府。元为路。明置卫,改军民指挥使司。清雍正改宁远府。  建康——①即今南京,见名城专条。⑧ 前凉建康郡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唐武则天时,王孝杰曾于今高台东南置建康军,后地入吐蕃。  建州卫——明永乐元年(1403年)置,在今吉林市东南,以阿哈出(李思诚)为指挥使。八年至十年间,再在今吉林珲春与朝鲜庆源、会宁一带,置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以后两部迁至今辽宁新宾县境。正统七年(1442年),明增置建州右卫,以猛哥弟范察为指挥使,猛哥子董山继左卫任。  陕甲——作为大行政区,始于北宋陕西路,所辖不包括今秦岭以南的陕南,而包有今甘肃东南部及宁夏、山西、河南各一小部。熙宁时分为永兴军路、秦风路。  陕州——北魏置,治陕县(今陕县),包有今三门峡市等地。民国废州,以本州为县。  陕西三边一一明陕西三边指延绥(榆林)、宁夏、甘肃三镇。主官官名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姑苏——苏州别称,市西南有姑苏山(胥台山),春秋吴王阖闾在山上筑有姑苏台。  姑孰——东晋在今安徽当涂筑缄名姑孰,又名南洲。  姑臧——即今甘肃武威,汉置。迭为汉武威郡、魏晋凉州治所,前、后、南、北四凉都城,唐凉州及河西节度使治所。  始兴——孙吴分桂阳郡置始兴郡,治曲江(今韶关南),辖今粤北地区。隋废。唐为韶州始兴郡。  始安——孙吴分零陵置始安郡,治始安县(今桂林,汉置县)。隋废。唐为桂州始安郡。始安县于唐初改临桂。  迦师城——唐疏勒镇驻迦师城,在今新疆喀什市。  参合陂——在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后燕慕容宝攻北魏,在此大败。  孤竹——商周古国,在今河北卢龙南。  细柳——在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汉周亚夫屯兵处。  绍兴——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升越州为绍兴府。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并府治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  孟州——唐置,治河阳(今河南孟县南)。金移治至今县地。明降孟州为孟县。  孟津——今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古为黄河重要渡口。  孟渚——古薮泽,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唐时周围尚达五十里。金元后因黄河冲决湮废。  孟养——明土司孟养在今缅甸孟养。清乾隆后属缅甸。  孟密——明土司,万历间入缅甸,清初一度内属。  甾川——西汉吴楚七国之一,治剧(今山东寿光南)。  沓中——蜀汉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承天——①明世宗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治钟祥,清为安陆府。②郑成功以今台南市为治所,置承天府,辖台、澎等岛,相当于今台湾省。郑经改东宁省。  承德——清有二承德。一为县,即今沈阳,为奉天府治。一即今河北承德。雍正改热河直隶厅为承德直隶州,乾隆初年改热河厅,后期改承德府。民国废府,以府洽为承德县,为热河特别区域、热河省省会。今为河北承德市。  函谷关——战国秦在今河南灵宝东北置函谷关。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移关址于今新安东,于原函谷关地置弘农县。新函谷关废于曹魏时。  九畫  春明——都城的别称,因唐长安城东面正门春明门得名。  春申江——即申江,指上海市境的黄浦江。旧传楚春申君黄歇疏浚此江,其实并无其事,上海亦非黄歇封地。  贰师城——古大宛贰师城,在今吉尔吉斯坦西南部马尔哈马特。  城父——古城父在今安徽毫县东南。亦称“夷”,先为陈地,后入楚,汉置县。南朝宋并入浚仪,隋改浚仪为城父。五代曾名焦夷、夷父,旋复原名。明废。  城阻——汉城阳郡治莒县,旋为国。东汉初废,末年再置。汉又有成阳县,在今鄄城县境,为济阴郡属县。晋以汉城阳郡为东莞,而以成阳为城阳县,北齐废。金又于今莒县一带置城阳军,旋改莒州。  城颍——春秋郑城颍在今河南襄城东北。  城濮——晋文公破楚子玉处,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集,一说在今河南旧陈留附近。  垓下——在今安徽灵璧以南的沱河北岸。  项县——在今河南沈丘。古项国,秦置县。隋改名项城。明移项城于沈丘西南,仍以故地为沈丘县。今项城则在沈丘西北。  胡里改——金代地名,在今黑龙江依兰。徽、钦二宗囚处。  柘县——秦汉魏有此县,在今河南柘城北。   柘林——①西魏北周有柘林,先为郡,后为县,在今河南唐河西南。②上海市奉贤县南有柘林镇,明倭寇曾屯此。  相——在今河南内黄东南,曾为商代国都。  相州——北魏分冀州置相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东魏都邺,以相州为司州。北周再为相州。北周末,杨坚毁邺城,迁州治于安阳,本在今安阳南,隋移今市。自此安阳亦有邺城之称。金为彰德府。  相国寺——河南开封相国寺,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始建。唐宋均扩建。明末毁于洪水。清重修。  柏人——汉柏人县在今河北隆尧西。  柏举——楚柏举在今湖北麻城境,吴破楚军于此。  柏海——青海扎陵湖古名。松赞干布至此迎文成公主。  柳中——在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东汉班勇驻此。  柳州——唐改南昆州置,治马平(今柳州)。明清有柳州府。  柳林——在今北京市通县南。元末毛贵军进至此地。  柳城——西汉柳城县在今辽宁朝阳南。北魏并入龙城县。隋改龙城为龙山,再改为柳城,在今朝阳。辽为兴中县。  柳条边——清顺治至康熙时陆续建成,用柳条筑篱,禁止边内人民越篱采参放牧.分老边、新边。老边从今辽宁凤城南,北经新宾、开原,向西南到山海关。新边从开原向东北至今吉林市北。  抱罕——古袍罕在今甘肃临夏东北,北魏迁今临夏。向为河州洽所。隋有河州袍罕郡。  栎阳——秦汉栎阳县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  树敦城——吐谷浑旧都,在今青海西宁西北。  荆——古楚国别称。因楚初建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西)得名。  荆州——①《禹贡》九州之一。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两湖全部及豫、黔、两广各一部。东汉治汉寿(今湖南常德东北),汉末刘表移治襄阳。三国吴魏各据一部,吴荆州治江陵,魏治襄阳。东晋定治江陵。辖境远小于汉。实仅荆州南部,唐沿隋称,后为江陵府、江陵郡。明改元中兴路为荆州府。民国废府。  荆南——唐至德间置方镇名荆南,治荆州(改江陵府),辖区比行政区的江陵府大,常兼有川东及湘西北各一部。十国的南平高氏,本后梁所任荆南节度使,国号亦有荆南之称。  荆湖——宋荆湖路治江陵,辖今湖南全部、湖北大部及桂北一部。后分南北两路,南治潭州(今长沙),北治江陵,因有湖南、湖北的名称。  荆溪——清雍正分宜兴置荆溪,同城而治。民国合并。  荆紫关——在河南浙川县西。  勃海郡——汉勃(渤)海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南),辖今天津市及冀、鲁一部。东汉治南皮(今县东北)。隋为沧州勃海郡。治阳信(今山东阳信西南)。今沧州市所在地在汉勃海郡中,而在隋沧州勃海郡界外。  勃利州——唐以黑水靺鞨一部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勃律——古西域有大小勃律,均在今克什米尔。大勃律在今巴尔提斯坦,小勃律在吉尔吉特。两国与唐有交往。  南山——汉长安在秦岭以北,故称秦岭终南为南山。张骞穿过河西走廊,称南面之山为南山,即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  南宁——唐南宁州在今云南曲靖一带,元亦曾以曲靖为南宁州。今广西南宁,唐为邕州宜化县。元后期改邕州路为南宁路。明为南宁府。民国废府,以府城为邕宁县。今有南宁市、邕宁县。  南安——①汉末曾改汉阳郡(公元74年以前为天水郡)为南安郡。隋废。②宋分虔州置南安军,治大庾(今为大余)。元为路。明为府。民国废府。  南阳——①春秋战国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②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邓县)为治所。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南阳市。  南京——①唐肃宗时一度号成都为南京.②渤海有南京南海府,在今朝鲜境内。⑧辽先以辽阳为南京,后改为东京,而以幽州为南京析津府。④宋以宋州为南京应天府。⑤金先以平州为南京,旋废。后以开封为南京。⑥明成祖迁都北京,乃以应天府(今南京)为南京。清为江宁府,习称南京。民国亦然。1927年始以南京为正式地名。  南都——①东汉称南阳郡治宛为南都。②唐肃宗时曾以江陵府为南都。⑧南唐在北宋初曾以南昌为南都。④明人常称南京为南都。   南徐——南朝宋在京口(今镇江)置南徐州,辖地本在江北,后改为江南。  南笼——今贵州安龙,清代曾名南笼。  南康——晋南康郡治雩都(今江西于都东北),后移赣县(今赣州)。隋唐为虔州南康郡。此为赣南之南康。宋于赣北置南康军,治星子。元为路,明曾称西宁府,后仍为南康府。民国废府。  南剑——宋于福建置南剑州,治南平。元为延牢路。  南兖——南朝宋改东晋侨置的兖州为南兖州,先治京口,后移广陵(今扬州西北),辖地在淮南。北魏也有南兖州,治涡阳(今安徽蒙城)。后郡境变动,治小黄(今毫县),在旧南兖的西北面。北周改为毫州。  南郡——秦以所占楚地置南郡,治郢,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西晋旧治江陵。隋南郡即荆州。  南海——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赵陀据其地建南越。汉武时再置。隋唐有广州(隋为番州)南海郡。  南越——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越”亦作“粤”。秦在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秦汉之际,龙川令赵佗据其地,为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灭南越。  南兰陵——南朝宋有南兰陵郡,治今江苏常州西北。  南运河——清代称从天津到临清的一段运河(卫河)为南运河,天津以北(白河)为北运河。  草桥关——在今河北高阳东。五代后晋时入契丹,周世宗复取其地。  荥阳——古荥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北魏移至今县。曹魏曾置荥阳郡。北齐为成皋郡。隋唐为郑州荥阳郡。  荥泽——今郑州西北有旧荣泽县,隋改广武县置,明中叶曾稍南移。1931年废。  药杀水——中亚锡尔河的古名。  赵州——北齐改殷州置,治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唐移平棘,即今赵县。明省平棘入州。民国以本州为赵县。  赵城——隋置赵城县。1954年与洪洞合并。今为山西洪洞县北的赵城镇。  赵郡——汉赵国在今河北邯郸一带。魏赵郡在今赵县一带,不包括邯郸等地。以后北魏赵郡、隋栾州赵郡、唐赵州赵郡均同。  硐州——今作硇洲或匈州,广东雷州湾外东海岛东南海中的岛屿。宋末,帝昰、帝昺曾驻此。  咸平——辽置咸平县,在今辽宁开原东北。辽咸州,金咸州路、咸平府,均以此为治所。元复为咸平县。明改开原。  咸阳——秦咸阳在今咸阳东北二十里。唐再置咸阳县,在今咸阳东,明移至今县。  轵关——轵道的关隘,见“太行八陉”。北齐曾在此筑长缄二百里。  临川——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设临川郡。本治南城(今南城东南),晋治临汝(今抚州西)。隋唐为抚州临川郡。  临邛——秦置县,在今四川邛崃。西魏在其地置临邛郡。隋有雅州临邛郡。唐析雅州,另置邛州临邛郡(雅州为卢山郡),宋为邛州,治所在临邛。  临江——①今四川忠县,汉为临江县。明初将县并入忠州。②东晋曾在今江苏如皋南置临江县,北周废。⑧今江西清江县西临江镇,宋于此设临江军,辖今清江等县。元为路。明为府。民国废府。  临安——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  临汾一一汉置临汾县,在今山西新绛东北,北齐并人太平县。隋再置临汾,在今市。隋为晋州临汾郡治所。唐改临汾郡为平阳郡。  临泾——西汉临泾县在今甘肃镇原南,从东汉到北魏,为安定郡、泾州治所。西魏废县。隋复置,在今镇原。唐元和中在此置行原州,五代、宋、金为原州治所。蒙古并入镇原州。  临城一在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发生土匪孙美瑶劫火车巨案。  临洮——今甘肃岷县,古名临洮,秦置,西魏与隋末都曾暂改溢乐。秦长城西端在此。  临晋——战国秦汉的临晋在今陕西大荔东旧朝邑县东南。东汉末移今大荔。晋改大荔。北魏仍为临晋,又改华阴。西魏为华州(改同州)治所。  临海——孙吴分会稽所置郡,治临海(今属浙江)。隋唐为台州临海郡。  临茁——“茁”亦作“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西周、春秋、战国齐都。初名营丘。子城周十里,大城四十里。  临湘——从秦至隋,今长沙为临湘县。隋改长沙。  临潢——西拉木伦河古名潢水,契丹上京临潢府即因而得名。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  临濠一一元曾改濠州为临濠府,治钟离(今凤阳)。明初为中都,旋改凤阳府,治凤阳。  临晋关——蒲津渡口要隘,战国魏筑关,在今陕西大荔东。后有蒲津关、蒲关、大庆关等名。  临渝关——即渝关(山海关)。   哈拉和卓——约元明之际所建城堡,在今吐鲁番东南六十里,堡之西南有汉唐高昌城故址。  峡州——北周改拓州置,在长江三峡之口,治夷陵,辖今宜昌等地。明为夷陵州,即今宜昌。  峡路——宋分西川路置,治兴元府(今汉中)。后又分为利州、夔州二路。  蛲关——在今陕西商县西北。刘邦绕此关进至蓝田南。  峥嵘洲——在今湖北黄冈西北长江中的沙洲。东晋刘毅破桓玄处。  昭义——唐昭义军领泽、潞、磁、邢、铭等州,参“泽州”。  昭文——清雍正分江苏常热置昭文,取昭明太子读书处之意,民国仍并入常熟。  昭关——春秋时吴楚间要隘,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小岘山,其地两山对峙。传为伍子胥入吴所经。  昭陵——唐太宗墓称昭陵,在陕西醴泉东北五十里九峻山。又清太宗(皇太极)墓亦称昭陵,在沈阳北郊。  昭君墓——即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以南。  昭莫多——蒙古语树木。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图拉河上游南岸。清军破噶尔丹处。  毗沙——唐在于阗国置毗沙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  毗陵——春秋吴季札封地延陵,汉置毗陵县(今江苏常州)。晋置毗陵郡,治丹徒(今镇江东丹徒镇)。后郡与县均改名晋陵。隋唐为常州毗障郡。  郢——公元前689年,楚文王都郢,即今江陵西北纪南城,至前278年,秦白起破郢,为楚都四百余年。中间昭王一度迁若,惠王迁鄢,均暂时性质。但二地因而亦称为郢,江陵之郢亦称纪郢,以相区别。其后楚迁陈,迁巨阳,迁寿春,均称为郢。  郢州——隋以前的郢州一般指后来的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南朝宋从荆、湘、江、豫四州析置。隋灭陈,改为鄂州。另一郢州以今钟祥为治所,西魏始置。故在隋统一前的数十年间,两郢州并存,相去亦不远。钟祥的郢州,元升安陆府。  郧——春秋时有郧国,在湖北安陆或郧县,为楚所灭。  郧阳——明成化时分襄阳府置郧阳府,治郧县。时在荆襄流民起义失败后,明政府在流民群集处增设府县,以加强统治。民国废府。  贵乡——前燕曾置贵乡郡,东魏于其地分馆陶县置贵乡县,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五伏后唐改广晋,后汉改大名。  贵阳——明隆庆间改程番府置贵阳府。民国废府。  贵德——辽有贵德州,治贵德,在今辽宁抚顺北。蒙古废。  贵霜王国——大月氏贵霜翕侯丘就劫于公元一世纪上半期创立,至二世纪前期迦腻色迦时,成为中亚大国,北起花刺子模,东南有印度半岛西北部,都城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其后渐衰,五世纪为恹哒所灭。  显州——辽在今辽宁北镇一带置显州,治奉先(今北镇西南)。金升广宁府。  昱岭——今浙江临安县西部天日山要隘,有昱岭关。  思南——明土司,后置府,治所在今贵州思南。民国废府。  思恩——唐有思思州,明置府,治所在今广西武鸣北旧思恩。民国初改武鸣府,旋即废府。  幽州——①《周礼•职方》九州之一。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海河以北的天津市等。其后缩小。唐又为方镇,见“范阳”。契丹为南京幽都府。  幽蓟十六州——北宋末又称燕云十六州,石敬瑭割给契丹之地,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十六州为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  科布多——科布多城,原在科布多河畔,1730年筑成。1763年迁布扬图河畔,现为蒙古国科布多省省会。1761年,乾隆派参赞大臣驻科布多,统辖阿尔泰山南北麓厄鲁特蒙古及阿尔泰、阿尔泰诺尔两乌梁海部落,受  驻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将军节制。科布多遂为政区名称。两乌梁海被俄割占大部后,清廷设阿尔泰办事大臣,统率阿尔泰乌梁海的剩余部分(民国并入新疆)。1912年,科布多厄鲁特亦为受俄国指使的喀尔喀封建主所占。  钟离——秦以楚邑置县名钟离,在今凤阳东北。晋于此置郡,亦名钟离。隋唐为濠州钟离郡;参见“临濠”。  钦州——今广西钦州,隋始有此名,治钦江,在今钦州东北。宋移治安远,即今钦州。明废安选入州。民国度州,州治为钦县。今为钦州县。原属广东,1965年划归广西。  复州——①北周置,治建兴(今湖北沔阳,隋改今名),唐后期移竟陵(今天门)。南末后期再移沔阳。元为沔阳府。②辽复州治在今辽宁复县东北,辖今复县地。蒙古废。  香山一一①洛阳龙门山东之香山,唐白居易居此。②北京西郊西山有香山,主峰鬼见愁;⑧南宋绍兴末分东莞县置香山县,1925年改中山县。   重庆——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改恭州为重庆府,治巴县(今重庆市)。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府治为巴县。1927年设重庆特别市,后改普通市。  保宁一一元升阆州为保宁府,治阆中(今属四川)。民国废府。  保安——宋以延州永康镇置保安军,即今陕西志丹。  保定——元改顺天路为保定路,治清苑,即今保定。明仍为府,辖境小于元时。民国废府。府治为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保德——宋改定羌军为保德军,金为州;即今陕西保德。  信州——①南朝梁置信州,治鱼腹(今奉节东)。唐改夔州。②唐乾元时以上饶《今属江西>为治所,置信州。元为路;元末,朱元璋升为广信府。民国废府。  信安一一①隋改端州为信安郡,治高要(今属广东)。唐仍为端州,②宋澶渊之盟后;改破虏军为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县东北信安镇。金改为县。  信都——①秦在今河北邢台西南置信都县,项羽改为襄国。②汉在今河北冀县置信都县。又置信都国,后改广川国、信都郡。隋唐为冀州信都郡。这些郡(国)都治信都县。明撤销信都县,并入冀州。  侯官——福建旧有侯官县,治今福州。“侯”本为“侯”,汉曾在此置候官。西晋因置此县。隋改闽县。唐又分出,后与闽县同城。民国并为闽侯县。  顺天——明建都北京后,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治大兴、宛平(今北京市)。清中叶后辖境略小。1914年始废。改为京兆地方。  顺庆——南宋后期升果州为顺庆府,治南充(今属四川)。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顺昌一一宋政和间升颍州为顺昌府,治汝阴,即今安徽阜阳。金仍为颍州。  顺德一一元初升邢州为顺德府,旋为路,治邢台(今属河北)。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皇都一一契丹上京初建时称皇都,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  泉州一一①西汉至北魏前期,在今天津武清西南,有泉州县。②隋灭陈后,改丰州为泉州,包括今福建全省,以后唐分建数州,辖境缩小。景云二年(711年)改原泉州为闽州,辖闽江下游地;而于晋江县(今泉州)另置泉州。宋元泉州辖晋江流域,并及金门、厦门、澎湖群岛等地。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禹州——明万历初改钧州为禹州,即今河南禹县。  禹王台——在河南开封东南郊,传为师旷吹乐处,亦名古吹台。  须昌——秦置县。五代后唐改须城。在今山东东平以东的须城镇西北。  叙州——宋政和间改戎州置叙州,治宜宾(今四川宜宾东北)。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剑门——唐武则天时于剑阁东置剑门县。元度。  剑外——唐人以剑阁以南蜀地为剑外。  剑州——唐先天间改始州置剑州,治昔安(今四川剑阁)。南宋为隆庆府。元仍为州。民国为剑阁县。  剑南一一唐有剑南道,领今四川大部(不包括东部的南充、重庆等地)及云、贵、甘各一部,治益州(今成都)。又为方镇,从肃宗时起,更分设剑南西川、剑南东川两节度使。参见“东川”。  独石口——在河北赤城县北,明宣德间移开平卫于此。  独乐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土拉河。三至八世纪中,铁勒各部居此一带。  饶乐——唐在奚族地区设置的都督府,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老哈河上游与滦河中上游一带。  饶州——隋平陈后置,治鄱阳(今江西波阳)。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度府。  饶乐水——西拉木伦河古名。  胪朐河——见“怯绿连河”。  胜州——隋分云州所置,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五代废。西夏曾置。  朐山——即江苏连云港西南锦屏山。秦于此置朐县。南朝宋废。梁置招远县。东魏改B9县。北周为胸山。  施州——今湖北恩施,古为施州,北周始置。清雍正时为恩施县。又设施南府,以恩施为府治。  哀牢——今云南保山怒江以西,古有哀牢国。一世纪中叶,与东汉联系,受汉封号。汉于其地置哀牢县,在今云南盈江东。  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传为颛顼古都。  恒山——隋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唐仍恒州,后改镇州常山郡。  恒州——①北魏迁都洛阳后,改旧都平城的司州为恒州。北周废。②河北之恒州,北周分定州置。隋唐为恒州恒山郡。后避唐穆宗讳,改“恒”为“镇”。五代先后为真定府、恒州、镇州。  恰克图——1727年中俄订《恰克图条约》于此,原本全在我国境内。订约后,以旧市街归俄,今仍名恰克图;旧市街以南新建之城,清代称买卖城,今属蒙古国,名阿尔丹布拉克。   闽中——秦闽中郡治所在冶县(今福州),辖今福建全部和浙江宁海、天台以南。  闽县——隋改陈侯官县为原丰县,旋又改原丰为闽县,民国与侯官合并为闽侯县。  前藏——清雍正时将西藏的康部宁静山以东划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为前藏。1914年建立川边特别区,前藏仅指卫部。  美稷——西汉置美稷县,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  娄江——即今浏河。又为江苏太仓的别称。  娄县——秦于今江苏昆山东北置娄县,南朝梁改信义县。清顺治年间,分松江府首县华亭置娄县,民国并入华亭,华亭旋又改名松江县。  娄山关——亦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中。  洪州——隋灭陈后置,治豫章。南昌称洪州始此。唐改豫章为南昌。南宋孝宗年号隆兴,因升洪州为隆兴府。元为路,改名龙兴。  洪都——南昌的别称,因系东南都会。  洹水——今名安阳河,从林县隆虑山向东流,经安阳到内黄附近入卫河。  洄曲——唐淮西拒命,屯重兵于洄曲。指今河南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  洙泗一一孔子讲学,在洙、泗二水之间。世因以洙泗为孔子教泽之代称。古洙水在今泗水县地合泗水,会流至曲阜北,分为二水,洙在北,泗在南。后世洙水改道入汶水,与泅水隔绝,故道已湮。今洙水在曲阜孔林东,西南流入沂水,其实是另外一条河。  铭州——今河北永年,古为铭州地。掐州,北周置,治所广年,隋改永年,但故址在今县东南。  洛阳一一见名城专条。  洛涧——刘牢之败前秦军处,即今安徽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洛涧又名洛水,按史书上常见的洛水有三,一即洛涧,一为今河南洛河,一为今陕西北洛河。  洛口仓——隋洛口仓又名兴洛仓,在洛水入黄河之口处,故名。在今巩县东北。  洮州——今甘肃临潭,古名洮州,北周始置。  济水——江、淮、河、济,-古称四渎。济水有黄河以北与黄河以南两部分。黄河以北部分源出今河南济源西王屋山,入河处汉时在今武陟县南,后移今温县东南,又移至温县西南。因受河堤阻挡,近代济水不入黄河,而折入漭河。黄河以南部分系黄河支流,古时从今荥阳北分出,东流入巨野泽(北朝时从今荥阳东北至巨野泽有南北两条水道)。出巨野泽后向北再向东流入海中,在今济南附近一段,大体同今黄河,从济南以北栎口起至海,大体同今小清河。隋以后巨野泽以上渐湮,以下则渐称清水。唐宋曾利用济水南派故道,通东方航运,如五丈河即是。以后又湮。  济州——①北魏所置济州,治稿嗷(今山东茌平西南)。唐安史之乱以前、州城为河所陷,辖地并入郓州。②五代后周分郓州重置济州,治巨野(今县南)。巨野本在北魏济州界之外,所领亦仅一小部分为旧济州地。金移州治于任城(今济宁,在北魏与巨野同属兖州)。元升路,辖境兼有今苏皖各一部。明仍为州,辖境缩小。清济宁州仅济宁、嘉祥、金乡等数县,巨野、郓城都不在州境。民国废州。  济阳——汉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在此曾置济阳郡,南迁后废。济阳县在唐初并入冤句县。  济阴——汉分梁国置济阳国,改郡,治定陶(今县西北)。隋唐为曹州济阴郡。  济南——汉有济南国。呆楚七国乱后为郡,治东平陵(今章丘西)。晋移治历城(今济南)。北魏为齐州。宋政和中升济南府。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济州河——元在济州境内所开运河,即今运河鲁桥、安山段的前身。会通河完工后,济州河成为会通河的一段。  浑河——即今永定河。本名卢沟河,因河水浑浊称浑河;又因下游河道常有迁徙,称无定河(按陕北有无定河,是正式名字,此系别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于成龙等疏浚改定河道,命名为永定河。  浔州一一唐分燕州置浔州,治所在今桂平东南。桂平一带有浔州之称始此。贞观即移治桂平(今县西,宋移今治)。清代尚有浔州府。明大藤峡瑶族起义,清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均在浔州府境内。民国废府。  浔阳——即寻阳。又唐以今九江市地为浔阳县,又曾以江州为浔阳郡。  律门、津沽——均天津别称。称门,因系北京门户;称沽,因天津本名直沽。  宣大——明宣府、大同的合称。  宣化——清康熙时改宣府镇为宣化府,辖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民国废府。原府治即今宣化县。  宣州——今安徽宣城古为宣州治所。隋灭陈后改南豫州置宣州。南宋乾道时升宣州为宁国府。  宣武一一唐汴宋的军号。朱温于唐末为宣武节度使,治开封,后遂以开封为后梁都城。   宣府——明九边之一,总兵官驻宣府(今宣化),镇守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  宣城一一晋有宣城郡,治宛陵,即今宣城。隋唐有宣州宣城郡。(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废郡存州则为宣州。本表于隋唐常说某州某某郡,都属这种情形。)  室利佛逝——古国,七——十三世纪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即三佛齐。  祖州——辽有祖州,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原为耶律氏世居之地。  祖法儿——古国,即佐法儿,在今阿曼的佐法儿一带。郑和曾至其地。  神州——中国的别称。  祝阿——今山东禹城,唐天宝以前名祝阿。  冠军——汉以霍去病封地为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唐废。  胥山——今苏州西南有胥山,今杭州吴山一名胥山,又嘉兴东亦有胥山,原名张山,均因伍于胥得名。  眉山——今四川眉山一带,南朝梁置齐通县(今眉山),又有青州。西魏为眉州。隋改眉州为眉山郡。唐有嘉州眉山郡(天宝为犍为郡)与眉州通义郡。今眉山县名通义县,属眉州。宋有嘉州、眉州、通义县改为眉山县,自此眉山之名与嘉州无涉。三苏即眉山人。元废眉山县入州。民国废州,以州治为眉山县。  昼——孟子去齐,宿于昼,地在今淄博市临淄西北。  姚州——唐于今云南姚安一带置姚州。后归南诏,为弄栋府。元再置姚州。民国为姚安县。  姚江——浙江余姚县别称,因有姚江得名。  姚源洞——在今江西万年西南城厢镇东。明王浩八等据此起义。明置万年县在镇压起义后。  勇士川一一今甘肃榆中大营川,又称苑川。汉曾在此置勇士县,汉末废。十六国时期乞伏国仁在此筑勇士城。  柔玄——北魏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兴和西北。  柔佛一一1530年,满刺加王子阿拉乌丁在柔佛建都抗葡。191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  骆谷道——关中与汉中交通要道之一。北口骆谷在今陕西周至西南,南口傥谷在今洋县北。中间通过骆谷水、傥水河谷道,长四百余里。  绛——春秋晋国都城。本在今山西翼城东。公元前585年迁新田,即今曲沃西南,亦称绛,即新绛,而以故都为故绛。  绛州——北周改东雍州置绛州,治龙头城(今山西闻喜东北)。唐时治正平(今新绛)。金为晋安府。元又为州。民国废州,以州治为新绛县。  绛县——汉周勃封绛侯,封地在今山西侯马东北。  统万城——公元413年赫连勃勃筑,在今陕西靖边县红搀界公社白城子。北魏至唐,均以此城为夏州治所。宋初赵保吉(即李继迁)据此,淳化五年(994年),宋破夏州,城毁。  十畫  珠崖——“珠”亦作“朱”,“崖”亦作“厓”。汉武帝于海南岛东北部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县东南。元帝时废。孙吴所置名朱崖,治徐闻(今县西),在雷州半岛,称海南岛为朱崖洲。晋废。隋再在海南岛置郡(珠崖、儋耳、临振),珠崖治所在今琼山东南。唐改崖州,废州存郡时又曾称珠崖郡。  敖仓——秦在中原的重要粮仓,在今郑州西北邙山上。  秦——①秦城(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北,秦始封之地。②陕西省的简称。  秦川——指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川为平川。  秦中——指关中平原。  秦凤——宋置秦凤路,秦指秦州(今甘肃夭水市),凤指凤翔府(今陕西凤翔),治秦州。金废。  秦州——晋置,初治冀县(今甘肃甘谷东),旋移上邦(今天水市)。民国度州,以州治为天水县。  泰山——泰山郡,汉初改博良郡置,治博县(今泰安东南),移奉高(今泰安东北)。北魏移博平(即汉博县)。北齐为东平郡。  泰宁——明有兀良哈三卫(泰宁、朵颜、福余),泰宁在西拉木伦河以北至洮儿河流域。永乐后南迁至今朝阳、阜新西至辽河一带,后入蒙古土默特部。  泰州——①辽泰州辖今洮儿河上游地。金中叶曾废,旋又复置,领地扩至下游地区,金末废。治所均在今吉林白城市东南,惟金治所位置更偏东南。②今江苏泰州,汉为海陵县。南唐置泰州,以海陵为治所。清泰州不辖县。民国为泰县。今有泰州市、泰县。  泰安——今山东泰安东南,汉有博县,唐为乾封县,宋改乾封为奉符,即今泰安。金置泰安军,改州。清雍正时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废府。  起儿漫——西辽耶律大石即帝位处,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克儿米涅。   桂州——南朝梁置桂州,治始安(唐为临桂,即今桂林)。隋唐为桂州始安郡。南宋升为静江府。  桂阳——汉桂阳郡治郴县,辖今湘南、粤北。郡内有桂阳县,即今广东连县,西晋已别属始兴郡。桂阳郡在隋唐时即郴州。郡内之平阳县即今湖南桂阳县,五代后晋置桂阳监,始有桂阳之名。郴州也从此和桂阳之名脱离关系。宋郴州治郴县,邻境桂阳监(南宋为军)治平阳。平阳自明省县入州,从此只有桂阳州,民国为县。此外,宋又在今汝城县地置桂阳县,属郴州。民国改汝城。  桂林——秦桂林郡治所在今桂平西南,今桂林市在郡境北端偏东处,尚未置县。汉改为郁林郡。而以今桂林市为零陵郡始安县。三国分郁林郡置桂林郡,以今柳州为中心。隋桂州始安郡辖境较大,今桂林、柳州均在郡境,并即以始安县为治所。唐有桂州始安郡,又以马平等地置柳州龙城郡,桂柳又为二州(郡)。南宋、元为静江府(路)。明改静江路为桂林府,治临桂。民国废府,改府治临桂县为桂林县。今为桂林市。  桂陵——田忌、孙膑破魏军处,在今河南长垣西,一说在今山东菏泽东北。  桓州——辽桓州以高句丽故丸都城为治所,在今吉林集安西北。金桓州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两桓州非一地,  郴州——隋置郴州,即洽郴县(今郴州市)。明为府,后降为州。民国郴县。  格尔必齐河——《尼布楚条约》以此河及河源以东的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国界。此河从尼布楚(涅尔琴斯克)东北卓尔纳河附近,向南流入石勒喀啊。  桃林塞——指潼关以东、河南灵宝以西之地。  桃源山——湖南桃源西南桃源山,下有桃源洞,传为陶潜《桃花源记》所记的地点。  都畿道——唐有都畿道,治洛阳,辖伏牛山以北、中条以北,崤山、熊耳山以东,中牟、叶县等地以西之地。  真州——宋以建安军为真州,治扬子(今江苏仪征)。明初废。  真定——汉置真定县,在今河北正定南,唐移今正定。清避雍正讳为正定。汉常山郡、真定国,隋唐恒州,镇州,五代后唐真定府,宋真定府路,元真定路,明真定府均治此。民国废府。  索——古有索城,在今河南荥阳,为楚汉战处。  袁州——隋置,治宜春(今属江西,汉即名宜春,晋为宜阳,隋恢复原名)。元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国废府。  壶口——①即壶关,在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②山西吉县西,黄河从北而南,水倾注而下,落差20米,号壶口瀑布。⑧今山西有壶关县,在长治市东南。两地界上有壶关山,两峰夹峙,中如壶口。  莱州——隋改光州为莱州,治掖县(今属山东)。属县有莱阳(本昌阳,五代后唐改)等。明清为府。民国废。  莫州——唐景云中置,本郑州,旋改莫州。治莫县(今河北任丘北)。宋移治任丘。明属河间府。  莋都一一汉一度置此县,在今四川汉源北。  盐州——西魏置,治五原(今陕西定边)。后入西夏。蒙古废。  晋——今为山西省的简称。  晋州——①北魏以唐州为晋州,治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宋政和中升为平阳府。②成吉思汗所置晋州在河北,即今晋县。  晋安——晋在今福建东部与南部置晋安郡,治侯官(今福州),隋废。又有晋安县,本名东安,晋改,在今福建南安东晋江北岸。隋改为南安。  晋阳——春秋末,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以为晋阳县。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  晋昌——晋分敦煌郡置晋昌郡,治所在今安西东南。辖今安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时均属敦煌郡,唐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  晋祠——纪念晋国第一代国君唐叔虞的祠堂,在今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悬瓮山下。北魏时已见记载。北齐曾为寺。北宋天圣年间所建圣母殿,有精美泥塑彩色侍女像。  晋陵——西晋末改毗陵县为晋陵县(今江苏常州);同时,又改毗陵郡为晋陵郡,治丹徒(今镇江东南丹徒镇),东晋时移治京口,又移晋陵县。唐曾以常州为晋陵郡。晋陵县于明初并入武进县。  栗里——晋陶潜曾居处,在江西九江南陶村西。  夏口——汉水入长江之口,亦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于黄鹄山(今蛇山)上筑城,在夏口对岸,号夏口城,实在今武汉市武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汉水以北置夏口厅。民国为夏口县。汉口本为镇名,原为汉阳县地,夏口厅即以镇为治所。国民党政府于汉口、武昌分别置市,汉阳为县。今合三镇为武汉市。  夏州——北魏改统万城置。见“统万城”条。   夏阳——战国时,秦改少梁邑为夏阳,后为县,在今陕西韩城南。西魏废。又唐曾于今陕西合阳东置夏阳县,宋时并入邰阳。今改合阳。  夏绥——唐后期在夏州置方镇,领夏、绥、银、宥等州。后号定难军。  原州——北魏始置,治高平(今宁夏固原),辖今固原、平凉一带。唐后期曾属吐蕃,唐收复后移治临泾(今镇原)。元为镇原州。明为镇原县。  捕鱼儿海——①元大都的大湖,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②明蓝玉败元脱古思帖木儿处,即今贝尔湖。  振武——唐后期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所置方镇。后地入契丹。辽置振武县。金降为镇。  顿丘——汉置顿丘县,在今河南清丰西南。晋以此为顿丘郡治所。北齐废顿丘郡。唐五代曾以顿丘为澶州治所。  热河——热河本河名,即武列河,在承德境有温泉注入,故名。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其西岸建避暑山庄。五十二年筑城。雍正置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承德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承德府。乾隆时置热河副都统,嘉庆时设都统。1914年置热河特别区。1928年置热河省,辖今河北东北郎,辽宁西南部、内蒙古东南部.1956年撤销。  柴市——宋文天祥就义处,今北京府学胡同西口,即文丞相祠所在地。一说在明清刑场所在的菜市口,又有在菜市口西旧柴炭市之说。  柴桑——西汉柴桑县在今九江市西南。隋改寻阳县。  虔州——隋灭陈后置,治赣县(今江西赣州)。南宋绍兴年间改为赣州。  消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隅,相传为张辽败孙权处。  鸭子河——辽金时称松花江为鸭子河,亦称混同江。女真阿骨打在此大败过辽军。鸭子河也可能专指今吉林扶余附近的一段松花江。  圃田泽———作甫田。古时在今河南中牟西的大泽。宋代尚存,后淤为平地。  息——周代姬姓国,在今河南息县西南。约在公元前683年左右为楚所灭。  钱塘——秦置钱唐县,在灵隐山麓,隋移今杭州市。唐加“土”傍为钱塘。民国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钳卢陂——汉南阳太守召信臣所筑水利工程。东汉时杜诗为太守,又加疏浚。在今河南邓县东南。  铁山——在今内蒙古阴山北。颉利可汗“走保铁山”即此。  秣陵——南京旧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改金陵邑置秣陵县,在今南京市南的秣陵关。孙权改建业。晋分置秣陵、建邺二县。隋并秣陵入江宁。  造阳——在今河北独石口附近,一说即今怀来。燕长城西面的起点。  皋亭山——在杭州市东北、临平镇西南。  徐州——①《禹贡》九州之一。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郯(今山东郯城)。汉末陶谦为刺史,治所尚在郯(见《通鉴》卷六十,初平四年胡三省注)。曹魏移彭城(今徐州)。东晋南朝若有淮北,则徐州在彭城,否则在京口。十六国及南朝置郡以徐州为名者颇多。均在今鲁豫皖境内。隋唐为徐州彭城郡,辖境不过丰、沛、宿迁等地。元为徐州路。明仍为州。清雍正时为徐州府,于府治置铜山县。民国废府。原府治仍为铜山县。今置徐州市、铜山县。  爱州——南朝梁分交州置。从隋起,治所在今越南清化。五代后属交趾(指越南吴朝)。  爱珲——清末后作“瑷珲”。有二城,一在今黑龙江爱辉县(黑河镇)南七十里爱辉乡,亦称黑龙江城。另一城在黑龙江东岸。根据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此城在江东**屯内,仍归中国管辖。1900年,俄国以武力强占。  狼汤渠——蒗荡渠、莨荡渠,即鸿沟,见该条。  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西南,黄巢自杀处。  狼居胥山——霍去病击匈奴至此,所在地或云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带,或云系今蒙古国肯特山。  留县——汉张良封地,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胶东——秦郡,汉为郡,亦为国,治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  胶西——①汉郡(国),治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后改高密国。②宋以高密县板桥镇置胶西县。元为胶州治所。今为胶县。  高平——①指今宁夏固原。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汉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北周改名平高郡。② 从东汉到东魏,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也有高平县,晋又改山阳郡为高平郡,南朝宋曾以高平县为郡治。北齐废此县。隋废郡。⑧北周改高都郡为高平郡。唐为泽州高平郡。郡治在今晋城东北。泽州有高平县,北魏置,本在今县西北,北齐迁至今县。周世宗在此破北汉军。  高奴——秦置县,在今延安东北延河北岸。《汉书•地理志》谓洧水(即延河)可燃,即关于石油的最早记载。  高州——南朝梁置,治高凉(今广东阳江西)。唐移良德(今高州东北)。元有高州路,移治茂名(今高州,唐时属潘州)。明为府。1911年废。  高凉——汉末孙权分合浦郡置,治安宁(今阳江西)。南朝宋移恩平(今恩平北)。齐还治安宁,梁改安宁为高凉县。隋唐均曾以高州为高凉郡。  高阳——①古有高阳乡,在今河南杞县西北。秦末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高阳即指此路。②汉桓帝置高阳郡,治高阳(今河北高阳东)。晋曾置高阳国,治博陆(今蠡县南)。北魏只有高阳郡,仍治高阳。隋废。  高邮——宋分扬州置高邮军,即在今县。  高昌——古城在今新疆吐鲁番东二十余公里哈拉和卓堡西南,亦称亦都护城,城周约五公里。公元前48年至公元327年,为汉魏晋戊己校尉驻地。327年,前凉张骏建高昌郡于此。460年,阚伯周为高昌王,遂为高昌国。以后,张孟明、马儒相继为高昌王。499年,麴嘉为王。高昌麴氏立国141年,640年为唐所灭。唐于此建西州,以其都城为高昌县,为西州治所。  高密——汉高密郡治高密,即在今高密西南。东汉并入北海国。晋复置。南朝宋曾移治桑犊(今维坊东)。北魏仍治高密。隋唐为密州高密郡。  高阙——阴山山脉在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有一缺口,状如门阙,古有此名。  高阳关——地址见“三关”条。宋庆历间置高阳关路,治瀛州(今河间),辖地除今天津市外,尚有今河北白洋淀、武邑、南宫、清河以东及山东一小部。  高鸡泊——在今河北故城西南,隋时芦苇丛生,湖面周围数百里,极便于农民起义军的活动。  高梁河——古高梁河从今北京西直门外起,向东流至德胜门外,东南流斜穿今北京内外城,至今十里村东南入今永定河河道。宋太宗攻辽,至高梁河而败,战地在辽南京(幽州)东郊,即今北京外城。中下游故道已湮。今北京城内什刹海等湖泊,即元时圈入城内的高梁河中游的遗址。上游后为长河的一部分。  毫——商代故都。今河南商丘东南为南毫,商丘以北为北毫,偃师以西为西毫。又偃师二里头发现商代宫殿基址。一说以为郑州商城即汤都毫。  毫州——今安徽毫县为古毫州治所。毫州始置于北周末。  唐古特——“特”亦作“忒”。蒙古语称青藏地区及该地藏族为唐古特。清代文献常用此称。  唐徕渠——唐渠。从宁夏青铜峡附近引黄河水向北流至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平罗县一带。传汉凿唐修,故名。  唐努乌梁海——清乌梁海三部之一,以唐努山得名。1864年中俄签订《塔城界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西北部被割给俄,即今俄罗斯哈卡斯自治州和克麦罗沃州的南部。1911年,俄占中部地,受俄指使的喀尔喀封建主占东部。东部地后属蒙古国库苏古勒省。1924年,中部俄占地成立“乌梁海共和国”。1926年改称“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并入苏联,先为图瓦自治共和国,又改图瓦自治州。  朔方——①汉武帝时卫青破匈奴,取河南地,遂置朔方郡,辖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东汉废朔方县,移郡治于临戎(今磴口北)。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区南至陕西宜川、宁县一带。东汉并入并州。⑧唐初改岩绿县为朔方县,在今陕西靖边县红络界公社白城子。后为夏州治所。⑧唐方镇有朔方,开元时置<治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  朔州——即今山西朔县,北齐置。治所先在今县西南,后迁今县。县名北齐为招远,隋唐为善阳,唐尉迟恭即善阳人。  剡县——①即今浙江嵊县。北宋宣和时改今名。②郯本古国,在今山东郯城北,战国初亡于越。秦在其地置郯县,唐并入下邳,一度另置郯城县。元末重置郯城县,即今县。  益州——①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四川(除折多山以西)、陕南、甘肃一小部、鄂西北隅、云贵大部。东汉治雒(今四川广汉北),末年先移绵竹(今德阳东北),继移成都。以后今四川以外之辖境既逐渐他属川境之内,置州亦多。北周益州仅辖成都及附近各县。隋以益州为蜀郡。唐为益州蜀郡。宋太宗又曾以成都府为益州。②宋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此则为大行政区。⑧汉在今云南境内置益州郡,治滇池(今晋宁东)。蜀汉改为建宁郡。  益津关——见“三关”。   凉州——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今宁夏、甘肃及青、陕、内蒙各一部。曹魏移治姑臧(今武威),乃仅辖河西地区。曾属吐蕃。五代西夏为西凉府。元西凉州。明凉州卫。清雍正时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废府。  酒泉——即今甘肃酒泉。汉武帝时置。隋置肃州,以州治为酒泉。民国废州。  浙江东道——唐后期所建方镇,治越州(今绍兴),领浙东各地。唐末先后有义胜军、威胜军、镇东军之号。  浙江西道——唐后期所建方镇,号镇海军,治所先后为舁州(今南京)、苏州、宣州(今安徽宣城)、润州(今镇江)、杭州;领长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地。  涡阳一一即今安徽蒙城,南北朝常为兵争要地。  涅阳——在今河南邓县东北。汉置县,隋改课阳,唐废。  海门——①在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县北,本为镇,唐咸通间,安南都护府与交州曾暂移治于此。②五代后周在今扛苏启东东北置海门县。后以县境土地坍入海中,明代一再迁治,终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撤销。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通州(南通)与崇明县新涨沙地建海门厅。民国改海门县。⑧浙江黄岩县东北有海门镇,在椒江入海口南岸。1981年建椒江市。  海曲——西汉海曲县在今山东日照西。县境吕母崮传为新莽时吕母起义之地。  海州——①东魏在今江苏东北角置海州,治龙沮(今灌云西南),北齐移朐县(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北周改朐山)。明并朐山入州。民国废州,以州治为东海县。②辽于今辽宁海城置海州。金曾改澄州。明置海州卫。清为海城县。  海阳——即今广东潮安。东晋置,时为义安郡治所。  海陵——即今江苏泰州。西汉置县时为海边高地。海陵县于明初撤销。  海兰泡——今黑龙江爱辉县治旧名黑河屯,一作海兰泡。黑河屯北面隔江亦为海兰泡。先被俄国强占,继于1858年《瑷珲条约》中划归俄国。俄名布拉图维申斯克。  海参崴——1860年《北京条约》划归俄国。俄名符拉迪沃斯托克。  浮梁——唐天宝改新昌为浮梁县,在今江西景德镇北。1916年移治景德镇。今已并入景德镇市。  浮图城——即可汗浮图城。突厥所建。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唐庭州与北庭都护府治所在此。  流求——隋唐宋元时称台湾为流求。  润州——隋置,治延陵(今江苏常州),唐移丹徒(今镇江)。北宋政和间升镇江府。  浣花溪——在成都西郊,为锦江支流。杜甫居溪旁。  浚仪——西汉置县,在今河南开封市。宋真宗大中祥符间改为祥符县。  浩罕——十八世纪乌兹别克人所建汗国,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1876年亡于俄国。  宽城子——吉林长春市旧称。  宾州——①唐在今广西宾阳县地置宾州。宋以后州境有所扩大。清雍正时一度领四县,旋又不辖县。民国为宾阳县。②辽在今吉林农安东北之东小城子置宾州。  资州——今四川资中、资阳两县均古资州地。西魏初置资阳,治阳安(今简阳西北)。北周治资阳,即今县所在。隋移盘石,在今资中北。元末明玉珍时则治今资中。明以资中为资县。清复为州。民国废州,州治为资中县。  娑陵水——回纥族本居娑陵水旁。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色楞格河。  诸罗——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台湾置诸罗县,治佳里兴堡(今台南市佳里镇)。四十三年移治今嘉义市。乾隆晚年改名嘉义。  祥符——即今开封,参“浚义”。  朗州——隋改嵩州置朗州,治武陵,即今湖南常德。宋真宗时改为鼎州。  冤句——秦置冤句县,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宋时改宛亭、金时城为黄河洪水冲毁,遂废。  弱水——古人常称不通舟楫,赖皮筏交通的河流为弱水,故历代被指为弱水的河流很多。如甘肃山丹河与下游山丹、甘州二河合流后的黑河,即《禹贡》所说的弱水。  剧县——汉剧县在今山东寿光南。  陬——孔子生于昌平乡陬邑,“陬”,在今曲阜东南。  陶——古陶邑在今山东定陶西北。春秋末属宋,战国属齐。范蠡居此经商,号陶朱公。  娘子关——在山西平定县东邻接河北省处。传李渊女平阳公主领兵驻此。然史籍谓公主起兵关中,似难有驻兵此地之事。  桑落洲——在九江东北长江中。晋刘毅拒卢循,大败于此。  通州——①今北京通县,习称北通州。金始置通州,治潞县,即今通县。②今江苏南通,五代后周改静海军为通州,治静海,即今南通市。因与北方的通州同名,故习称南通州。民国废州,遂以南通为县名。  骊山——在陕西临潼东南。传为周幽王举烽火戏诸侯以博褒姒一笑处。秦始皇陵、唐华清官均在附近。   绥定——伊犁九城之一。新疆建省后伊犁府、绥定县治所在此。  绥远——清乾隆初在归化城东北筑绥远城,绥远将军治此。二城即今呼和浩特市,民国合并为归绥县。国民党统治时期置绥远省,归绥为绥远省会。解放后,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市。  邕州——今广西南宁旧为邕州治所。邕州,唐改南晋州置。治宣化,即今南宁市。元为邕州路,后改南宁路。明清有南宁府。民国废府,以府治为邕宁县。解放后有南宁市、邕宁县。南宁为广西壮族自区首府。  十一畫  掸国——古国,在今滇缅边境,东汉时有使者来中国。  理番——今名理县,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中部偏南。清嘉庆时改杂谷直隶厅为理番直隶厅。民国先改理番县,后于1945年改为理县。  琅邪一一春秋齐有琅邪邑,在今山东胶县南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汉治东武(今诸城)。东汉琅邪国改治开阳(今临沂北)。北魏治即丘(今临沂东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从魏晋琅邪国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属琅邪郡(国)。  舂陵——①秦在今湖南宁远东北置舂陵。后废。孙吴复置于今宁远西。隋并入营道县。这一带地方唐宋等代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语。②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枣阳南之地为舂陵。东汉改章陵。隋以枣阳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为名。唐为昌州舂陵郡,天宝改郡名为淮安。  梧州——今广西梧州古为苍梧,唐置梧州,以苍梧为治所,始有此名。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作梅里,即泰伯城,在今江苏无锡东南。传为泰伯所居地。公元前560年诸樊迁吴前,此为吴都。又江苏常熟东北亦有梅李,传为五代吴越梅、李二将戍地,渐成市集,即以为地名。  梓州——隋改新州为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为治所。徽宗重和时,以梓州为潼川府,梓州路为潼川府路。  梓潼——汉末刘备分广汉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属四川)。隋废。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条所述。旧梓潼县,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时为绵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①今陕西乾县一带,唐末置有乾州。北宋后期废,旋置醴州。自金代起仍名乾州。民国以本州为乾县。②清康熙时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国曾改乾县,旋为乾城镇,属吉首县。  乾陵——唐高宗与则天后合葬墓,在陕西乾县梁山。已发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本春秋卫邑鄄,汉置县名鄄城,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明并入濮州。  营丘——周封吕尚于齐,建都营丘,后改临淄。见该条。  营州——北魏置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所辖之地均在今辽宁境内。唐末地入契丹,改置营州于广宁(今河北昌黎),五代后唐时又为契丹所取。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此系关中与塞北间的交通要冲。北宋又在宁夏同心南筑萧关以御西夏。地在原萧关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有萨尔浒山,为努尔哈亦破明军处。努尔哈赤战胜后在山下筑城,名萨尔浒城。  黄——春秋时楚所灭嬴姓国,在今河南潢川西。  黄州——今湖北黄冈,南朝齐为南安县,隋改黄冈县。隋置黄州即以此为治所。明清有黄州府。民国废府。  黄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与中原诸侯会盟处。  黄浦——上海市内黄浦江旧称。本为吴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宽广。后经疏浚改流东北会吴淞江,代吴淞江为太湖下游入海干流。  黄天荡——①今南京市东北一段长江,古有黄天荡之名。韩世忠阻击金兀术于此。②今苏州东南隅葑门外也有黄天荡,“黄”一作“皇”。  黄龙城——契丹黄龙府在今吉林农安。宋岳飞“痛饮黄龙”之语,论者或以为岳飞误以燕京为黄龙城。  黄金台——燕昭王招贤所筑,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的北易水南。今北京市、徐水、满城、定兴均有黄金台,乃后人依托。  黄陵冈——在今山东曹县西南废黄河北岸,元明时最为黄河险工所在。  黄鹄(鹤)山——即今武汉市武昌蛇山,传为仙人子安乘黄鹄而过之处。孙吴时在此建黄鹤楼。历代修建。建长江大桥时拆除,迁其塔至高观山。  黄歇浦——上海市内黄浦江别称。楚春申君黄歇与上海无关,黄歇疏凿黄浦事纯系后人误传。   焉耆——西域古焉耆国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唐在其地置羁縻督府,为安西四镇之一。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曾建焉耆府。民国废府。  焉支山——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永昌西、山丹东南,为山丹河与石羊河的分水岭。  曹——周同姓国,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后为宋所灭。  曹州——北周改西兖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济阴,在今曹县西北。隋唐或称曹州,或称济阴郡。金因治所受黄河影响,迁至北面的乘氏,亦称济阴,即今菏泽。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泽。清雍正时为曹州府。民国废府。  曹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以北和东北一带。  瓠子河——古瓠子河,从今河南濮阳南分黄河水,先向东南到古巨野泽,干流在泽的西北面向东北流去,注入济水。汉武帝时,河决瓠子,即濮阳方面的河堤决口,大量洪水经瓠子河灌进巨野泽,由泽向东南溢出,通于淮泗。河决在公元前132年,堵塞决口在公元前109年。  盛京——清以留都沈阳为盛京,关外东北地区由盛京管辖,故又为大行政区名称。  盛乐城——北魏祖先所居在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即西汉定襄郡治。其后又在故城东南两次筑新城,均称盛乐城。  堂邑——①古堂邑在今江苏六合北,先属楚,称棠邑;后入吴,为堂邑。西晋堂邑郡即以堂邑县为治所。东晋安帝时改名秦郡。堂邑县在隋初并入六合县。②隋于今山东聊城西北设堂邑县。其地今分属聊城、冠县。  堂溪——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战国属韩,以造铁兵器著名当时。  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的恒山,汉、宋避帝讳为常山(汉文帝、宋真宗均名恒)。秦恒山郡,汉亦因而改常山郡(国),治元氏(今县西北)。西晋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为今正定)。隋为恒州恒山郡。唐有恒(镇)州常山郡。天宝中曾用平山,后又用恒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讳仍改常山。  常州——今江苏常州本晋陵郡,隋灭陈,改晋陵郡为常州,始有此名。州治本为晋陵县,唐分出武进,二县同城。明并晋陵入武进,清又增置阳湖,仍为二县。民国合为武进。今有常州市、武进县。  常德——宋孝宗时升鼎州为常德府,治武陵。鼎州武陵此后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略阳——晋改广魏郡为略阳郡,治临渭(今甘肃天水县东北),北魏改治陇城(今泰安东北)。隋废。  野王——今河南沁阳,古名野王。战国韩地,汉置野王县,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为治所。隋改野王县为河内县。  野狐岭——在今河北万全西北。  鄂州——隋改郢州为鄂州,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从此郢州专指今钟祥,元改鄂州为武昌路.  鄂县——秦鄂县即今湖北鄂城。孙权改为武昌。西晋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县,隋再并入武昌。  鄂渚——传古时在今武汉市黄鹤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鄂州因渚而名,遂以为鄂渚。  崖州——史籍所载崖州,均在海南岛,具体位置多变。南朝梁所置,治今儋县西北,在海南岛北面偏西处。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东北部的舍城(今琼山县东南)。宋崖州则以唐振州改置,治宁远(今崖县崖城镇),在岛的南部。以后明崖州也在此处。民国改崖县。今县治在旧崖县东。参见“朱崖”、“琼州”。  崇——商代有崇国,为周文王所灭,在今河南嵩县北。  悬瓠——在今河南汝南。东晋南北朝时兵争要地。南朝宋移上蔡县治此。隋唐为蔡州治所。  逻些——即逻娑,吐蕃国都,即今西藏拉萨。  铜堤——春秋晋有铜堤,在今山西沁县南,后置县。历代多有,宋移治今沁县。明与沁州合并。  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西北黄河东岸,1855年黄河大决处,地已坍入河中。  银州——北周置。唐银州治儒林(今陕西榆林东南),有今榆林、米脂、佳县之地。以后为党项拓跋氏所有。  符离——秦符离县在今安徽宿县东北,唐移至今宿县北符离集,后期移至今宿县。元初并入宿州。  笠泽——太湖古名,一说非太湖,系今江苏吴江县一小湖。后作吴江县与吴淞江的别称。  斜谷道——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陕西眉县西南,详见“褒斜道”。  猗氏——春秋鲁猗顿经营盐业致富,地在今山西临猗南。  象林——汉日南郡属县,在今越南岘港以南武嘉河之南。东汉末区连起兵建林邑国。后西晋复置,北移寄治卢容(今越南顺化附近)。东晋后为林邑所有。  象郡——秦在岭南所置郡,辖今广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商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於在今河南西峡县境,两地一带即商於。  商山——汉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商丘——商族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南。  商州——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县。历代多有,辖境伸缩不定。民国为商县。  章武——西汉黄河人海处,在今河北黄骅西南。北齐废此县。   竟陵——秦汉竟陵县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钟祥)。东晋略为更动竟陵县治所在,位今潜江西南。梁末撤销。北周再置竟陵县,在今糊北天门,在旧县的东北面。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门之竟陵县在复州沔阳郡内。唐为复州竟陵郡。五代后晋时,改竟陵县为景陵县。清改天门。  望海蜗——明初筑堡防倭寇地,在今辽宁金县东北。  麻沙镇——在福建建阳西。南宋至明以刻印书籍著名,称为“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国,即满刺加,见该条。  康——西藏四部之一。大体即今昌都地区。旧西康省简称康。  康居——西域古国,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  康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  鹿耳门——在台湾省台南安平港北,昔为船舶出入之口,后因淤浅而废。  阏与——在今山西和顺。马服君赵奢破秦处。  盖州——唐贞观时置,本为盖牟城,即今辽宁盖县。  清口——①即泗口,见该条。②古汶水入济水之口亦称清口,在今山东梁山东南,从此以下的济水亦称清水.  清州——宋大观间置清州,即今河北青县。明改青县。  清河一一①汉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东汉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历代均置。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为贝州清河郡。②南宋末置清河县,在今江苏淮阴西南。后屡因河患迁移。清乾隆时移治清江浦。民国为淮阴县。今为清江市、淮阴县。  清源军——五代南唐所置军号,治泉州(今属福建),领闽南地区,即留从  效、陈洪进统治地区。陈洪进归宋后废。  鸿沟——战国魏(梁)惠王所开中原运河。从今河南荥阳以北引黄河水,向东流经开封以北(当时的开封离黄河有相当大的距离),再折而南流到淮阳东南入颍水。颍水南流入淮,济、汴、睢、泗等水都可与鸿沟相通,故以鸿沟为中心,黄淮大平原上水道到处可通。开凿时间约在(或约始于)公元前360年。  涿州——唐大历时分幽州置。民国改涿县。  涿郡——汉涿郡治涿县,即今县。隋有幽州涿郡。唐幽州则为范阳郡。  淮西——①唐方镇,全称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领申、光、蔡三州。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据淮西的吴元济。②宋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常简称淮西、淮东。淮西治寿州(今安徽风台),南宋治庐州(今合肥);淮东治扬州。  淮安——①今江苏淮安县,汉置射阳县,晋为山阳县,宋改淮安县。元又为山阳。民国为淮安。②南宋后期改楚州置淮安军,治淮安,即今县。后改州。元为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国废府。⑧隋以显州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阳(今河南泌阳)。  淮阳——今河南淮阳,周为陈国都城宛丘。汉于此置淮阳国,后为淮阳郡。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民国改原陈州府治淮宁县为淮阳县。  淮阴——东魏置淮阴郡,辖今清江市及淮阴等县。唐有楚州淮阴郡。东魏时郡治怀恩在今淮阴西南。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今淮安),淮阴县为其属县。以后亦为淮安府属县,明改名清河县。民国恢复淮阴县原名。  淮南——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⑧宋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分界约在今安徽凤阳、和县一带。  渔阳——秦渔阳县在今北京密云西南,秦、汉、魏、晋、渔阳郡治此。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明省入蓟州。  淤口关——见“三关”。  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并非一地。隋涪州原为合州,治石镜(今合川)。唐涪州治涪陵(今县),地在隋涪州之东。元省县入州。清涪州不辖县。  涪县——西汉置县,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绵阳东涪江北岸。  涪陵——西汉涪陵县在今彭水,刘备在此置涪陵郡。后废。隋于此置彭水县。其地在隋唐涪陵县东南。隋唐涪陵县即今涪陵。   淡水一台湾岛西北部沪尾为淡水河口,本为港口,因淤浅衰落。从淡水河口循台湾岛西岸而南,今新竹县,雍正时设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年)改为新竹县。是年,又于沪尾东南的艋舯,设淡水县,为台北府治所。日占时改为台北。  深州——隋深州治安平(今属河北)。唐先天时治陆泽(今深县西)。宋治静安(今深县南)。明移治今县,省静安不设。  淄青——唐宝应元年(762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南迁青州(今山东益都)。唐授为淄青节度使。其后淄青常有淄、青、登、莱、齐、棣等州。  密州——隋改胶州为密州,治所在今诸城。明废。  梁门——在今河北徐水。五代后周置梁门口寨。宋为静戎军(澶渊之盟以前名)、安肃军(盟后改)治所,仍有梁门之称。  梁州——①《禹贡》九州之一。②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辖地除陕南外,并南伸到川、黔各一部。后世多仅有陕南。魏治沔阳(今陕西勉县东)。晋治南郑(今汉中)。唐后期升为兴元府。  梁郡——汉建梁国,治睢阳(今商丘南)。南朝宋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砀山)。隋曾以宋州为梁郡,唐为睢阳郡。  梁溪——江苏无锡有梁溪,发源惠山,流入太湖,传东汉梁鸿曾居其旁。今以梁溪为无锡的别称。  隋一一周时的姬姓国,在今湖北隋县。春秋后期为楚附庸。  隆兴——宋孝宗升洪州为隆兴府,治今南昌。参见“洪州”。  隆中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东汉末诸葛亮隐此。或传隆中在今河南南阳。南阳汉时为宛,汉末在曹操手中,诸葛亮若在南阳,决非刘备所能罗致。  维州——唐维州在今四川理番县。州治薛城在今县东北。入吐蕃为无忧城。宋为威州。  维扬——《尚书•禹贡》有“淮海惟扬州”之语,“惟”通“维”,遂以维扬为扬州别称。明初曾称扬州府为维扬府,后改。  绵山——传晋介之推隐绵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东南,亦称介休山、介山。  绵州一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绵阳东)。元废巴西县入本州。清绵州辖有绵竹、德阳、梓潼等县。民国废,以州为绵阳县。  绿林山——新莽末绿林军起义处,在今湖北当阳东北。近人又有为大洪山之说。  十二畫  琼州——明清琼州府包括海南岛全部,治琼山(今海口市)。明以前建置甚复杂。汉有珠崖、儋耳二郡,均在岛之北部,旋撤销。吴置珠崖于徐闻,对海南岛不过遥控而已。晋并珠崖而省。南朝梁在海南恢复珠崖郡。隋置珠崖(东部)、儋耳(西部)、临振(南部)三郡。唐始从崖州分出琼州,领今海口市、琼山等地。又设儋州(隋儋耳)、振州(隋临振)、万安州(东南部、从崖州分出)。宋置琼州(大体包括唐琼州、崖州)、昌化军(相当儋州)、朱崖军(相当振州)、万安军。元于琼州置乾宁安抚司,另设南宁军(今儋县西北)、吉阳军(相当宋朱崖军)、万安军(名仍旧而地减)。明始以全岛为琼州府。  琴川——江苏常熟的别称。以旧有七港注运河(一作五浦注海),状似琴弦而名。  博州——隋唐宋金博州均治聊城,惟隋唐在今县东北,五代后晋在今县东,宋始在今县。元改名东昌。  博陵——东汉博陵在今河北蠡县南,又置博陵郡,即治此县。建安末度博陵郡,曹魏改博陵县为博陆县。西晋置博陵国,治安平(今属河北)。北魏为博陵郡。隋唐有定州博陵郡,并非晋博陵旧地(旧地在瀛州、深州境)。  博望——汉至南朝宋有博望县,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东南。  棣州——隋置。地在黄河下游出海之处。初置时在阳信(今山东阳信南),唐迁厌次(今惠民东南)。宋治今惠民。  韩州——辽金韩州在今辽宁昌图,治所在今县北。  朝歌一一商别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散关——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彭城——指今江苏徐州。传尧封彭祖于此,为大彭氏国。秦置彭城县。西汉后期一度以楚国为彭城郡。东汉建彭城国。以后或为彭城郡,或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县于元初撤销,并入州治。  彭蠡——指今鄱阳湖。  彭郎矶——江西彭泽县西北沿江有一石矶,名彭郎矶,与江中小孤山相对。  蒋山——即南京钟山,因汉末秣陵尉蒋子文葬此得名。  蒋州——隋文帝在今南京置蒋州,炀帝改丹阳郡。  葭萌——古蜀王弟葭萌为苴侯,秦用人名为地名,置县于今四川阍髂稀J窈焊奈菏佟?   葵丘——齐桓公会诸侯处,宋地,在今河南兰考县境。  粟末水——古粟末水即今吉林第二松花江。  惠州——宋改祯州为惠州,治归善(今广东惠阳东)。明清有惠州府。民国废府,府治为惠阳县。今有惠州市、惠阳县。  越州——隋炀帝时改吴州为越州,治会稽(今绍兴)。参见“绍兴”。  雄州——周世宗取契丹瓦桥关置。明改雄县。  雁门关——今雁门关在代县西北,系明代所置。古雁门关在关西雁门山上,又称西径关。元废。  辋川——唐诗人王维有别业在辋川。即辋谷水,在今陕西蓝田南。  雅州——隋雅州以严道(今四川雅安)为治所。清雍正时设雅州府。民国废府。  雅克萨——在今黑龙江呼玛县西北漠河东黑龙江北岸。  紫荆山——在广西桂平北,金田村即在山前。  景德镇——本名昌南镇,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因烧瓷作贡品闻名,乃改称景德镇。本属浮梁县,解放后分出置景德镇市。  鼎州——宋真宗时改朗州为鼎州,参见“常德”。  黑水都督府——唐在黑水靺鞨地置,辖黑龙江中下游流域。治所今为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犍为——汉犍为郡初置时治所在今贵州遵义西,后迁今四川宜宾西南、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地有今川南及滇黔各一部。南朝梁废。隋有戎州键为郡。  犍陀罗——古国名,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阿富汗东部。犍陀罗佛教艺术,吸收古希腊的影响,自具特色。  筑——今贵州贵阳简称“筑”。明有贵筑司、贵筑乡,清为贵筑县(清贵筑与新贵二县同处府治,旋省新贵。民国以府治为县。贵筑后移息烽城,即今息烽)。  皖——安徽天柱山即皖山,安徽因而简称为皖。  集庆——1329年,元改建康路为集庆路。1356年朱元璋取集庆,改为应天府。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马谡失街亭即此。他处颇多假托,不可信。  循州——隋循州(龙化郡)治归善(今广东惠州东)。南汉移于今龙川,以惠州为祯州,循州所辖仅循江(东江)上游之地。明废。  舒县——古舒县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南朝梁废。  殽函——殽山和函谷关的合称,在今潼关至新安县间。  颍川——秦灭韩,以所得韩地置颍川郡,在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禹县)。东魏迁治颍阴(后为长社,即今许昌)。隋唐为许州颍川郡。  颍州——北魏始置。唐治汝阴(今安徽阜阳)。宋政和中为顺昌府。金为颍州。清雍正时为颍州府。民国废府。  颍昌——宋元丰中升许州为颍昌府,治长社(今河南许昌)。  鲁阳——汉以旧楚邑鲁阳为县,在今河南鲁山。北魏改为山北县,旋置鲁阳郡,以山北为治所。隋废。  鲁郡——汉改薛郡为鲁国,治鲁县(秦以曲阜为鲁县)。晋为鲁郡。北齐为任城郡。又隋有鲁州鲁郡,唐有兖州鲁郡,虽辖有曲阜(隋改鲁县为汶阳,继又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普洱一一清雍正时在云南置普洱府,治宁洱(今普洱),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亦在府境。民国废府。  善化——宋元符时置善化县,与长沙同城。民国始合并。  善阐——南诏所筑,在今昆明旧城南关外。  道州——唐改南营州为道州,治营道(今湖南道县)。  遂城——隋改新昌为遂城,在今河北徐水西。北宋为威勇军,澶渊之盟后改为广信军。金为遂州治所。元省。  湘州——晋湘州治临湘(今长沙),除湖南湘、资二水流域外,兼有粤桂及湖北各一部。隋改潭州时,仅有今湖南中部。  湖广——元置湖广行省,辖今湖北东南部、湖南、广西全部,广东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及贵州大部。治武昌路。明仍称湖广,辖区大体为今湘鄂二省清遂分湖南、湖北二省。清湖广总督正式名称为湖北湖南总督。  湖州——今浙江湖州,隋文帝始置。参见“吴兴”。  湖南——唐后期所置方镇,先治衡州(今衡阳),继治潭州(今长沙)。宋时荆湖南路简称湖南,北路简称湖北。  渤海一一靺鞨粟末部为主体所建,先称振国(震国)。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  温州——今浙江温州,唐高宗时分括州始置,以温峤岭得名。  渭州——北魏置,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北)。唐时曾属吐蕃,收复后复置,治平凉(今属甘肃)。参见“平凉”。   渭桥——汉唐时长安附近有渭桥。①中渭桥,在秦咸阳正南,即今咸阳东二十里处。唐向东移十里。②东渭桥在今西安东北灞水、沪水与渭水会合处东侧。⑧西渭桥在今咸阳南,唐称咸阳桥。诸桥都屡建屡废。唐末后毁。  滑台——东晋南北朝兵争要地之一,即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城。  滑州——隋置,治白马,即古滑台城。明初撤销白马县,又改州为县。今县治在旧治西,原为道口镇。  湟中——指今青海省湟水两岸,汉为羌族等族聚居处。  渝州——隋初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即今重庆。后遂以渝为重庆的简称。  湓口城——即湓城。西汉初灌婴筑,以在湓水(今龙开河)入江处得名。隋为寻阳,唐改“寻”为“浔”,即今江西九江。  搂中——古指今湖南搂水流域。  滁州——隋改南谯州为滁州,治所新昌,后改清流,即今安徽滁县。  富平——①秦汉富平县在今宁夏吴忠西南。汉末废。②今关中有富平县,曹魏始置。县治屡迁,均不离本县范围。唐宋时在今县北。金废。元复置,在今县。南宋初宋金有富平之战。  富春——今浙江富阳。秦置县名富春,晋太元中改富阳。五代吴越为富舂。宋复为富阳。  傲——商代曾为都城,在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  疏勒——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喀什市。唐在此置都督府,又为军镇,为安西四镇之一。  婺州——隋置婺州,治金华。朱元璋改宁越府,不久改金华府。  登州——唐武则天时置,治牟平(今属山东),神龙年间迁蓬莱。明清登州府亦治蓬莱。民国废府。  缑氏——春秋周地,秦置县,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唐移治今缑氏镇。宋熙宁时废。  彘——西周国人起义时,厉王避难处,在今山西霍县东北。  十三畫  瑞州一一宋理宗时改筠州为瑞州,治高安(今属江西)。元为路。明清为瑞州府。民国废府。  槐里——后秦姚兴称帝处。汉改废丘县置,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榆关——即渝关、山海关。隋开皇三年(583年)筑。明洪武初徐达修复改建。  榆林——隋唐榆林郡治榆林县,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榆林郡,隋唐时即胜州。五代后废。今陕西榆林,明本为榆林堡。明成化七年(1471年)移延绥镇治此,延绥后称榆林,遂为重镇。清雍正置榆林府。民国废府。世传有榆林为沙患三次迁城之说,实无其事。  楼烦——①古部落楼烦,春秋末居今山西宁武,岢岚等地。战国赵武灵王攻占今宁武附近后,建楼烦县。西晋末废。②隋置楼烦郡,治静乐(今属山西)。唐为岚州楼烦郡。  鄢、鄢陵——鄢本坛姓古国,春秋初年为郑武公所灭,改称鄢陵,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  幕府山——在今南京北,东晋南朝时为建康门户。  蓟——先秦燕国国都,在今北京城西南隅。  蓟县——古蓟县在今北京城西南隅,秦置,辽改为析津。今天津市蓟县本为蓟州治所,名渔阳,明省入本州。民国改为蓟县。  蓟州——唐开元时置,治所见“蓟县”条。蓟州在明为九边之一,辖地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总兵官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西北)。  蓬州——北周置,治安固(今四川营山东北)。唐治大寅(今仪陇南)。元移相如(今蓬安)。  蒲子——汉蒲子县在今山西隰县。刘渊曾以为都城。  蒲州——北周改泰州置,治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唐升河中府。明仍为蒲州。清雍正时为蒲州府。民国废府。  蒲坂——秦置县。曹魏至北周为河东郡治所,隋大业中并入河东县。  蒲姑——即毫姑、薄姑,古国,在今山东博兴东南。被周公所灭。周封吕尚于此。  蒲类——西域古国,在今新疆东部巴里坤湖附近。曾属姑师,汉破姑师,置车师前后国、蒲类前后国等。东汉时仅存蒲类前国。以后为鲜卑、突厥属地。  蒲类海——汉代人称巴里坤湖为蒲类海。唐称婆悉海。  蒲昌海——今罗布泊的古称,又称盐泽。  蒙舍城——公元649年蒙舍诏的细奴逻建大蒙政权,建都此处,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楚州——隋曾置,治所先在今淮阴西南,后移山阳(今江苏淮安)。后废。唐再置楚州,仍治山阳。南宋后期改淮安军。   碎叶——今中亚楚河,古有碎叶水、素叶水、吹河等名。碎叶城在水畔,今地在吉尔吉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唐在此设军镇,为安西四镇之一。  雷池——东晋庾亮疑温峤,命“无过雷池一步”。雷池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南,从黄梅、宿松流来的雪水,在此积而成池。  零阳——今湖南慈利,汉初置县名零阳。隋改零陵,再改慈利。  零陵——①传舜南巡而死,葬于九疑,是为零陵,在今湖南宁远东南。②秦在今广西全州西南置零陵县。汉武帝置零陵郡,以零陵县为治所,辖今湘南桂北。东汉移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隋唐有永州零陵郡。  零丁洋——即伶仃洋,在广东珠江口外。文天祥被俘后过此,有《过零丁洋》诗。  肆州——北魏置。北周时治广武(今代县)。隋改为代州。  督亢——荆轲入秦,以献督亢地图为名。其地在今河北涿县东,中有陂泽,周围五十余里。  鉴湖——在绍兴西南。旧时因以此为绍兴的别称。  睦州——隋置,治雉山(今浙江淳安西南),唐治建德(今县)。宋宣和时,于镇压方腊起义后,改为严州。  睢州——今河南睢县,民国以前为睢州,金始置。  睢阳——秦置睢阳县,隋、唐、宋为宋城,金恢复原名。明废入归德州。在今河南商丘南。自汉梁国、南朝梁郡至宋金应天府,归德府,均治睢阳。唐天宝以宋州为睢阳郡,安史乱时,张巡、许远守睢阳,即此地。  蜀郡——秦蜀郡北至今松潘,西至今天全、荥经西,南面包括今宜宾,东面则今南充已在巴郡境。汉蜀郡的东界更西,郡治成都处于本郡东边。以后在今四川省之地分郡益多,蜀郡辖境更加缩小。隋唐益州蜀郡仅辖成都平原各县。  雉河集——即今安徽涡阳县治,在雉河入涡水之口。  锡山——在今无锡西郊,仅一小丘,传周秦时产锡。  锦州——清改广宁府置,治锦县,即今锦州市。民国废州,州治仍为锦县。1937年由锦县析置锦州市。  锦城——即锦官城,在成都南,蜀汉管理织锦的官吏的衙署所在。锦江流经此地,这一带号为锦里。后入遂将锦城、锦官城、锦里作为成都的别称。  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北,传诸葛亮曾在此筹划军事。  筠州——唐置筠州,治高安(今属江西)。南宋避理宗讳,改瑞州。  简州——隋置简州,在今四川简阳地。原治所在今县西北,明迁今县。  腾冲——今云南腾冲,南诏时先名软化府,后改腾冲府。元腾冲麻。明为州。清为厅。民国改县。  解州——五代后汉置,治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民国以州为县。1954年,解县与虞乡并为解虞。1958年,解虞与安邑合并为运城。以后又将原虞乡部分划归永济县。  解梁——春秋晋有解梁,在今山西临猗西南。  新丰——汉置新丰县,高帝仿丰邑而作,以慰其父思乡之情,在今陕西临潼东北。  新安——①今安徽歙县一带,晋为新安郡,详见“歙州”。②今河北安新县,元分容城置新安,清道光时废入安州。明万历时分东莞县置,即今广东宝安。  新阳——清雍正时分江苏昆山县置,与昆山同城。民国仍合。  新城——曹魏得蜀孟达所献地,以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置新城郡,治房陵(今湖北房县)。其后三郡仍分,房陵为新城,西城为魏兴,上庸仍旧名。  新亭——孙吴时建造,在今南京南。  新息——春秋息国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汉于今县地置县,故名新息,元初废入息州。  新野一一古新野县即今县,西晋末置新野郡,治新野,北周时废。  新蔡一一即今河南新蔡。蔡国自蔡迁此,故名。晋新蔡郡即治新蔡。北齐改广宁郡。  新秦中一一指蒙恬击匈奴所得河套地。  雍丘——春秋属宋,战国属魏,秦置县,在今河南杞县。  雍州一一《禹贡》九州之一。东汉末始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唐时仅有关中的一部。开元时升京兆府。东晋南朝时雍州以襄阳为中心,有今湖北北部与河南的一小部。  雍县一一秦秋秦国故都,后为县。在今凤翔南。唐肃宗时改凤翔。  廓州——北周以吐谷浑浇河城(今青海贵德南)置,唐治化隆(今化隆西)宋曾置,后废。  廉州——唐改越州置,治合浦。明清有廉州府。民国废府。  滦州——契丹分平州地置,治义丰,即今河北滦县。  滦阳——今承德在滦河之北,因以滦阳为别称。金曾置滦阳县,在今河北迁西西北,明废。  滨州一一今山东滨县,自五代后周至清为滨州。清中叶滨州已不辖县。   满刺加——国名。14—16世纪立国于今马六甲州。郑和曾至其国。十六世纪初葡萄牙殖民势力侵入后衰亡。  真颜山——匈奴真颜山约为今杭爱山南面一支。  福宁——元分福州置福宁州。明为县。清雍正时设府。治霞浦。今为霞浦县。  福州——本闽州,唐开元中改。别称榕城。  福建——今福建省,秦为闽中郡,汉属扬州,唐属江南东道。宋置福建路。元先置行中书省,后改属江浙行省。明复为行省。  福陵——亦称东陵。清太祖墓,在沈阳东郊天柱山上。  十四畫  静宁——今甘肃静宁,元以前为德顺。  赫图阿拉——在今辽宁新宾西老城。  酸枣——秦酸枣县在今河南延津西南。隋移至今延津,北宋末改名。  斡难河——黑龙江上源之一,发源于肯特山,流入原苏联境为鄂嫩河,下游为石勒喀河。  嘉州——北周置,治平羌(今四川乐山)。隋大业初改眉州。唐既有眉州,也有嘉州。嘉州有今乐山、峨眉等地。南宋庆元时升嘉定府。  嘉兴——南宋庆元中升秀州为嘉兴府。明清都有嘉兴府。孙吴时有嘉禾生此,宋以“嘉禾”为郡额,故别称嘉禾。  嘉定——①指南宋所升的嘉定府,在四川。今尚称乐山为嘉定。②今上海市嘉定,南宋嘉定千年(1217年)置县,故名。  嘉峪关——在甘肃嘉峪关市西,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关。  蔡——蔡在春秋时先从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迁新蔡(今属河南),再迁州来(今安徽风台),为下蔡。  蔡州——隋改溱州置,治所隋名上蔡,唐名汝阴,即今河南汝南。北朝也曾置蔡州,治蔡阳,在今湖北枣阳西南。  磁州——隋置慈州,唐改磁州,治滏阳,今为河北磁县。  熙河——宋熙宁时置,治熙州(今甘肃临洮),辖熙、河、洮、岷等州。  鄱阳——秦于今江西波阳东置鄱阳县。孙权移今波阳。又置鄱阳郡,治鄱阳。隋唐为饶州鄱阳郡。  雒邑——周公筑雏邑二城,详名城“洛阳”专条。  雒县——汉雒县在今四川广元北。后移今广元。元省入汉州。  端州——今广东肇庆一带,古为端州,隋置,治高要(今肇庆),境内有端溪,产砚名端砚。宋徽宗时升为肇庆府。  韶州——隋置,治曲江,本在今韶关北,南汉移今韶关。明清有韶州府。民国度府。  彰德——金改相州为彰德府,治安阳(今属河南)。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精奇里江——精奇里,满语为“黄”。本我国内河。《瑷珲条约》签订后,遂为俄有。  鄯州——从北魏至唐,鄯州治今青海乐都。后属吐蕃。北宋元符再置,治青唐城。后改为西宁州,即今西宁。  潢水——西拉木伦河古名。  漳州——今福建漳州,唐则天后时分泉州置,初治漳浦<今云霄,后移今漳浦),后移龙溪。明清有漳州府。民国度府后,以府治为龙溪县。解放后分龙溪置漳州市,其余部分今属龙海县。  漳南——窦建德起义之地,在今河北故城东北。  谯县——秦置县,在今安徽亳县。明废入毫州。  谯郡——汉建安末置,治谯县。隋唐为毫州谯郡。  十五畫  横海——唐方镇沧景的军号,后改义昌军。治沧州<今沧州东南),常领沧、景、德、棣等州。  醉翁亭——宋僧智仙建,在安徽滁县琅琊山麓。  蕲水、蕲春——今湖北有浠水、蕲春二县,都在长江北岸。浠水,唐天宝时改兰溪县置蕲水县,1938年始改浠水,南朝本有蕲水县,在今浠水东,唐初已并入蕲春。古蕲春,汉末置,在今蕲春蕲州镇西北,常为蕲州(北周始置)治所。南宋移县治于今蕲州镇。民国废州,州治为蕲春县。  高嗷一一东晋南北朝时军事重地,与滑台、洛阳、虎牢号为北魏河南四镇,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唐天宝毁于河水。  震泽——太湖古称。   播州——唐置,治今贵州遵义,后废。北宋曾置,治今桐梓西南,又废。理宗嘉熙时置土司播州安抚司,治今遵义。元为宣抚司。明为宣慰司。1600年,土司杨应龙败死。次年,明置遵义府。杨氏在896年已入居播州,传29代。  墨山一一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库尔勒县东库鲁克山区。  墨尔根——清康熙时所筑城。今为黑龙江嫩江县。  镇戎一一宋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  镇州——即恒州。唐元和间改名。后晋仍称恒州。汉又改镇州。宋庆历间升真定府。  镇江——宋政和间升润州为镇江府。  镇南关——今友谊关旧名,设于明初。  镐一一丰、镐并为西周都城,见“丰”。  稷下一一战国时的学术活动中心,在齐都临淄稷门附近。稷门以在稷山下得名。  黎阳——古为重镇。西汉置县,在今河南浚县东。县南有黎阳津(即今浚县东南),位于古黄河北岸,对岸为白马津。这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隋于此置黎阳仓(今浚县西南)。  德化——五代南唐改浔阳县为德化县(今江西九江)。民国初年改为九江。  德安——北宋宣和时升安州为德安府,治安陆(今属湖北)。民国废府。  德胜城——即德胜寨。五代晋王李存助在德胜渡黄河两岸各筑一城。北城即今河南濮阳。参见“澶州”。  虢——周姬姓国;有三。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为郑所灭。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秦所灭。北虢在今三门峡和山西平陆等地,为晋所并,  虢州——隋、唐、宋时有虢州,治所先在今河南卢氏,唐移今灵宝。元并入陕州。  滕——西周姬姓国,在今山东滕县西南,后亡于宋。  褒斜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褒斜道就是利用两河河谷作通道的道路。参见“斜谷道”。  遵义一一今贵州遵义,汉置蹩县,后废。唐置恭水县,改罗蒙,再改为遵义。宋曾置遵义军。明平杨应龙后,改播州为遵义府。民国废府。  潮州——隋分循州置,治海阳(今潮安),明清为潮州府。  潭州——隋改湘州为潭州,治长沙。元为天临路。明改长沙府。  潼川——宋重和时以梓州为潼川府(今三台)。又改梓州路为潼  川府路,辖地在今四川中部。元废路存府。明改为潼川州,清雍正时又为府,民国废府。  潼关——古桃林塞,东汉末设关。  豫州——①《禹贡》九州之一。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豫东、皖北。东汉治谯(今安徽亳县)。魏晋南北朝都有豫州,辖区治所常有改变。隋  曾以洛州为豫州。今河南省古为豫州地,故简称为豫。  豫章——汉豫章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世所辖渐缩为南昌附近一带。又隋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后期改钟陵县,又改为南昌。  十六畫  槜李——即醉李,春秋时地名,在今浙江嘉兴西南。  翰海——霍去病击匈奴,登临翰海而还。翰海,或云当是今呼伦湖、贝尔湖;或云系山,当即今杭爱山。《北史》所云瀚海,所指非一,或即上述翰海,或系今贝加尔湖。唐指蒙古高原大漠以北直至准噶尔盆地的地区。元指今阿尔泰山。明指戈壁沙漠,现代沿用。  薛——任姓古国。先居薛(今山东滕县南),春秋时居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后为齐邑。  薛———秦有薛郡,治鲁县(今曲阜)。西汉为鲁国。  薄骨律——北魏军镇,在今宁夏灵武西北。后改灵州。  燕——古有两燕国,一为周同姓(姬)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隅),战国时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南)为下都。另一为姑姓国,在今河南延律东北,后人称南燕。  燕山——宋宣和时赎得燕京,置燕山府及燕山府路。旋为金所得,恢复燕山府原名析津府,改路名为燕京路。  燕京——北京为燕国故都,故有此称。辽南京一称燕京。金初以为路名(见“燕山”)。忽必烈初年亦称燕京。  燕然——指今杭爱山。唐有燕然都护府,治西受降城(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辖河套以北广大地区。  燕云十六州——详见“幽云十六州”。  冀州——①《禹贡》九州之一。② 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冀中、冀南及鲁、豫各一小部。东汉先治高邑(今河北柏乡北),后治邺(今临漳西南)。历代均置,治所辖区多变。清冀州辖今冀县等数县地。民国废州,以治所为冀县。  黔中——战国楚置黔中郡。秦时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辖今湖南西部及毗连的鄂、川、黔各一部。西汉改为武陵郡。唐曾以黔州为黔中郡。又唐分江南道置黔中道,治黔州(治今四川彭水),辖地比秦黔中郡,东境减今湖南方面部分地区,西则包有今贵州大部。后世遂以黔为贵州的别称。  黔州一北周改奉州为黔州,南宋升绍庆府。  穆陵关一在今山东临朐东南大岘山上。409年,刘裕攻南燕,越大岘后自料必克。大岘属沂山山脉。  衡山——①即今南岳衡山,又今安徽天柱山(霍山),古时亦名衡山。②秦汉有衡山郡,汉或为国,辖今江淮之间皖西及毗连之豫鄂各一小部,衡山(霍山)在此郡内。汉武帝时改六安国,辖地仅今安徽六安、安丰等数县地,天柱山已不在辖区之中。隋唐衡山郡即衡州。  衡州——隋平陈,置衡州,治衡阳(今市)。大业改州为郡,为衡山郡。唐武德废郡设州,又为衡州。天宝改州为郡,改衡阳郡。至德再改衡州。明清有衡州府。民国废府。  歙州——今新安江流域的歙、黟一带,孙吴始分丹阳郡置新都郡。晋改新安郡。隋为歙州,先治休宁(今安徽休宁东万安),后移歙县。大业复为新安郡。唐仍为歙州新安郡。宋宣和间改徽州。  潞州——北周置。唐时治上党(今山西长治),辖今晋东南。明嘉靖时为潞安府。民国废府。  澧州——隋置,治澧阳(今湖南澧县)。民国废州。  澶州——唐置,治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因澶渊(今濮阳西,古有湖名澶渊)得名。五代后晋移濮阳(今濮阳南)。宋熙宁移今濮阳(见“德胜城”)。后升开德府。金仍为澶州,旋改开州。宋有黄河浮桥,以通濮阳南北二城。寇准、高琼催宋真宗过桥入北城,即此地。  濂溪——宋周敦颐号为“濂溪先生”。濂溪有二,一为原名,在湖南道县一带,为周氏世居之地。一在庐山莲花峰下一带,因周敦颐居此得名。  避暑山庄——在承德市区东北。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间。为清朝皇帝避暑离宫。  十七畫  壕镜一一澳门的旧称。  檀州——隋分幽州置。唐治密云。石晋割给契丹。明改密云县。  轩辕——河南偃师东南有山名轩辕,山路迂回曲折,号为绝险。东汉末筑关。  豳州一一“豳”同“邡”,在今陕西彬县东北,周公刘迁居此地。西魏在这一带置豳州。隋治新平,即今彬县。唐改“豳”为“分”。  魏——周姬姓国魏在今山西芮城北。晋献公灭魏,封给毕万。毕万遂为晋魏氏始祖。其子孙世为晋卿,后建魏国。  魏州——北周置。治所贵乡在今河北大名东北,辖境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隋为魏州武阳郡,唐为魏州魏郡。五代后唐升为兴唐府。  魏郡——汉置,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境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北周末迁安阳。隋为相州魏郡。至唐,为相州邺郡(此邺即安阳,非北周末年以前之邺),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魏博——唐河朔三镇之一,治魏州,常领有魏、博、贝、卫、澶、相等州。  徽州——宋宣和间改歙州置。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参见“歙州”。  襄平——秦置襄平县,在今辽宁辽阳。东晋时地入高句丽。  襄州——北魏所置在今河南方城;舞阳、叶县一带。西魏改雍州为襄州,即襄阳一带。  襄阳——东汉置襄阳郡。隋唐为襄州襄阳郡。宋为襄阳府。元改路。明清仍为府。民国废府。  襄国——项羽置襄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隋改龙冈。  濡须——孙权在濡须口筑城。濡须,水名,从巢湖经今无为东南流入长江。  濮阳——濮阳古为帝丘;春秋卫数迁至此。地在今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汉魏为东郡治所。晋建濮阳国,改濮阳郡,均治古濮阳。北魏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这一带是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濠州一一隋置,治钟离(今安徽风阳东)。明初为临濠府。  十八画及以上  瀛州——北魏置。治所在今河间(隋置)。宋升河间府。  霸上——即灞上,在今西安市东,因在霸水西高原上得名.   霸州——后周以益津关及分莫、瀛二州地置,在今河北霸县及附近一带。  赣州——今江西赣州本名虔州,宋绍兴间改。  夔州——唐改信州为夔州,治奉节。宋又有夔州路,治夔州,辖今川鄂黔各一部。元废宋夔州路,而以夔州为夔州路(相当于府)。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懿州——辽懿州治所在今辽宁阜新东北。明废。  麟州——唐置,治新秦(今陕西神木北)。末移吴儿堡(今绥德西北)。金废。  衢州——今浙江衢州,唐置,治信安,即今衢县。元为路。明清为衢州府。民国废府。  越溪铺——铺,旧递送公文沿途转递之所,规模与职能比驿站小。大事遣使驰驿,小事文书由铺吏传送。越溪铺位于亭头山脚。铺司一名,铺兵二名。崇贞宁海县志作亭头铺。  西洋岭——今称下洋山,明初御史张纯诚墓葬于此。  许家山——东十五里,旧传或名含怨山。有古诗云:含怨山头尖复尖,几回经望眼耳穿。故人家在山东畔,莫慰相思数十年。  市岙浦——市岙,即置县治时作市,位于今白峤村西,后称市岙。铺司一名,铺兵四名。  白峤岭——东五里,白峤,别名云峤,即员峤,出《列子汤问》:"其渤海之东••••••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岁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仙山之一员峤飘流我县境内,故名。  状元坊——位于县治前面,宋时为丞相叶梦鼎立,明崇祯间废。  白峤驿——西一百六十步。旧在治东百步,名迎恩驿。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徙,易今名:洪武元年(1368)开设,岁久倾损,县令张宏宜重建。万历壬辰(1592)再移桑洲。辛亥(1611)革除驿官,改为白峰公馆。  桐山铺——县东北二十里。嘉右八年(1063)邑人应宗贵建桥,罗适、唐仲友等人为之记,桐山桥因之出名。  梅林铺——县北三十里。古时该地多梅树。宋舒岳祥《七星塘记》称"有梅有竹"。梅林之称由此而来。梅林铺宋置。  江游岭——据考应为江瑶岭,系甬台孔道,必经之路。  缸空铺——应为缸窑铺。县北四十里,址在西店镇缸窑街(江瑶村),明时从浮溪(凫溪)铺分设。  海口铺——县北五十里,宋置。以村庄正对蜃门(即狮子口)故称海口。北绪宁海县志载:朝廷设立水师讯地并墩台塘铺,以备寇警。营地已于1958年拆毁。  西店驿——洪武二十年(1387)设。嘉靖三十一年(1552)毁于倭寇。西店曾用名西垫,该地明代曾设铁场巡检司。  栅墟浦——县北六十里。北界奉化下陈村。宋建炎间(1127-1130)即立寨于此守戍、为海道之要冲,以此名栅墟。  拆开岭——为撒开岭,即栅墟岭。岭上原有关帝庙及路廊,明清以来,常于此设关卡,驻兵查缉,今圮。  古今地名对照表(陈潘仪06-6-20增补)  二画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秦,置九江郡治寿春今寿县;三国魏为淮南郡;晋置寻阳郡;隋大业三(607)年改九江郡;唐天宝元(742)年  复为江州寻阳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江市。  九原——秦,九原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  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静及义安境内。  三畫  三川——秦,三川郡,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汉改河南郡。  三户——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  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708)年张仁愿筑,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  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上元——秦,秣陵县地;隋置江宁县;唐上元二(761)年改江宁为上元县;五代吴在此分置上元、江宁二县。治所今南京。  上谷——秦(前222)年灭赵国置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战国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隋唐时的上谷  郡治易州,今河北易县。  上京——渤海上京龙泉府,即忽汗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辽上京临潢府,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金上京会  宁府,在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  上郡——秦,昭王三(前304)年置上郡;汉高帝元(前206)年改翟国,治在扶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隋上郡即郎城郡,  治今陕西富县;唐上郡,即绥州,治今绥德。  上都——元,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开平府,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  上党——战国,韩国始置上党郡,治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秦因之;西汉为长子,治今山西长子西南;东汉移治壶关,  今壶关北;隋唐上党郡即潞州,治上党,即今长治市;三国治所在永济境内。  上洛——西晋,上洛郡,至隋初,今陕西商县。  上邽——秦,置上邽县,汉、晋、隋、唐因之。治所今甘肃天水;下邽县,在今陕西渭南。  上海——今上海市。宋置上海镇。元至元二十八(1291)年置上海县。《元史•世祖纪》为据。  上庸——商,鄘国,河南汲县庸城;後迁上庸,今湖北竹山县东;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隋移县治今竹溪县东南,宋并入竹山县。  上蔡——周,蔡国原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蔡国先迁新蔡,后迁州来,下蔡,遂得上蔡之名;战国韩置上蔡县,南朝  宋移治悬瓠,今汝南;隋改汝阳郡,另在今上蔡县地置上蔡县。  上禄——汉,上禄,今甘肃成县西南。  上官——春秋,邑名,今河南滑县东南。  下邳——夏、周,邳邑,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春秋下邳,今江苏邳县;秦置下邳郡,今江苏睢宁西北;东汉永平十五(72)  年将临淮郡改置下邳国;南朝宋改下邳郡,治在下邳,今濉宁县境内;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今安徽风台。  下阴——春秋,下阴邑;汉置阴县,今湖北光化县西。  下蔡——春秋,名州来。秦置下蔡县,(见上蔡)。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大宁卫,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乐仍  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东。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黄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大仪镇——今江苏仪征东北,韩世忠破金兵处。  大非川——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贵等在此为吐蕃所败。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1936年置靖化县,1953  年改大金县,1960年改金川县。  大沫崮——山名,今山东费县西南。  大泽乡——秦、汉邑名,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  大昭寺——在西藏拉萨中心。七世纪建。  大胜关——1、河南罗山县南;2、南京西南大城港,朱元璋破陈友谅后,改为大胜港,在此置大胜关。  大庾岭——五岭:湘赣与粤桂间的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之一,汉武帝时庾将军在此筑城,故名。又名梅岭。  唐张九龄、宋蔡挺、蔡抗都曾修筑道路。  大震关——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唐中叶以后为防御吐蕃的要地。  大泥——古大泥国,今泰国南部北大年港一带,明人纪载常见。  大宛——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国都贵山城,在今卡散赛。  大食——唐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原语为“波斯一部族”名称。  大秦——亦作犁轩。汉称罗马为大秦。  大夏——即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脱离塞琉西王国独立。公元前130年左右为大  月氏所据。后为阿拉伯人所并。  大西洋国——明人指葡萄牙。  大彭国——商,大彭国,今江苏徐州。  大吕宋国——清初称西班牙为大吕宋,菲律宾的吕宋岛为小吕宋。  大埔县——大埔系秦、汉、三国为南海郡揭阳县地;东晋咸和六(331)年为海阳县地,治所在海阳,今潮州;东晋义熙  九(413)年置义招县,治所在今湖寮古城;隋大业三(607)年改置万川县,治所在今湖寮古城;唐武德四(621)年废万川为海阳县地;明成化十四(1478)年又并入饶平县地,设八个都。明嘉靖五(1526)年置大埔县,治所在今茶阳“茶山麓之阳”故名。清因之,设  恋[加  氵]洲都[茶阳]和清远都[今梅潭河。以清泉溪、远水溪[源出飛天马]曰名“双溪”,又以清泉溪、远水溪各取一字曰清远(都)河,民国称梅河]。民国初大埔属潮循道25县之一。1961年四月县治所从茶阳迁五虎山麓湖寮镇。  大雁塔——在陕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内。652年唐玄奘建,原五层,武则天时增至十层,今存七层,高64米。  小雁塔——在西安城南大荐福寺内。唐景龙元年至三年(707—709年)建。原十五层,今存十三层,高43.3米。  小沛——汉沛县,今属江苏别称。  小金川——发源于邛崃山,向西流到丹巴附近人大金川。又为土司名,治今四川小金,清乾隆间改土归流,为懋功屯务厅。  万年——古县名,汉置万年县,与栎阳同城而治,在今陕西临潼北;北周移治长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隋造大兴城,  万年亦随之而移,在今西安市。  万里桥——在今四川成都南锦江上。  万里长沙——古指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又“万里石塘”、“万里石床”,意亦相同。  山左——山东省旧时别称,山指太行山。  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  山东——秦汉时因“峟山、华山以以东”故名。以后多指太行山以东地区。金改北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山东始成为政区名称。元属中书省。明置山东省。   山西——原为与“山东”相对的地区名称。明置山西省。  山后——宋,指今山西、河北两省内外长城之间地区,即代北、大同等地。  山阳——战国,魏邑,山阳,今河南修武[陈平于刘邦二(前205)年起兵即此]、焦作境内,因“太行山之南”故名,汉中  元六(前144)年将梁国置山阳国,治在山东金乡,後移治昌邑(独山湖)又改山阳郡,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後将山阳郡改高平郡治在今山东巨野;东晋义熙间从广陵分置山阳郡,治在江苏淮安,晋山阳郡、山阳县在此。  山阴——秦,置山阴县,因“会稽山之北”得名;隋改会稽县;唐在此分置会稽、山阴二县。民国并为绍兴。今浙江绍兴。  山南——意为秦岭之南。唐有山南道,旋又分为山南东道(治襄州,今襄樊市)与山南西道(治梁州,改称兴元府,今汉中)。  辖境南至重庆至岳阳间的长江以北地区。  山前——宋金以太行山以东、燕山及军都山以南地区为山前。  山阳渎——公元587年隋文帝所开江淮间运河,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至扬州市南入江。  广东——秦,在南海、桂林二郡,汉属交州;三国吴分属广州、交州,唐属岭南道,宋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元分属  湖广、江西二行中书省,明设广东省。广信以西为广西,其东为广东。  广西——秦,在桂林、南海、象郡境,唐宋元属湖广,明为广西布政使司,清为广西省。1958年建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宁——明,广宁卫,今辽宁北镇,辽东镇在此地;广东省有广宁县。  广州——三国吴永安七(264)年分交州置广州,辖境兼有今广西一部,以后辖境逐渐缩小。治番禺,今广州市。  广武——古城在今河南荣阳东北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中隔一涧。为刘邦、项羽对峙处。  广信——西汉,广信,治今广东封开[封川]县广信镇(汉建武初陈钦、陈元父子墓合葬在封川野矮冈);明广信府,治上饶,今江西上饶县。  广陵——楚邑,广陵,秦广陵县,今江苏扬州西北;东汉置广陵郡;隋改江阳,均治今扬州;南唐复广陵郡。宋熙宁五(1072)  年并入江都。  广固城——南燕,都城,为刘裕所毁。今山东益都西北。  广昌——隋,广昌县,今湖北枣阳县。  广平——汉景帝中元元(前149)年分邯郸郡分置广平郡。治今河北鸡泽、永年境内。  广源——晋,广源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广渊境内。  广宗——南北朝、北魏、北齐时置广宗郡。今河北省威县境内。  广汉——西汉,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境内;东汉、隋初广汉郡,治今四川广汉县境内。  文城——唐,文城,今河南唐和县。  文州——北周至元文州,治今甘肃文县西;元,文州移治今文县。明为文县,阴平道经此。  义阳——三国,魏置义阳郡;西晋置义阳国,治今湖北枣阳境内。  义兴——古县名,原称阳羡,东晋时曾设义兴郡,治阳羡;隋义兴郡;宋避太宗讳改宜兴。  义阳三关——南北朝义阳郡,治今河南信阳;南有平靖(今信阳西南)、黄岘(今信阳南,宋以后名九里关)、武阳(今罗山县  南)三关。  卫国——西周初封时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660年迁楚丘(今滑县),后再迁帝丘(今濮阳)。最后迁野王(今沁阳)公  元前209年并于秦。陈立贤于汉武帝野王令即此。  卫辉路(府)——北周置卫州,治朝歌,唐移治汲县。1260年,元升为卫辉路,辖今豫北新乡等地。明改卫辉府。清兼辖今  封丘、兰考一带。民国废。  卫藏——西藏旧时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康(喀木)四部。故称。  卫州——宋,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县。   马服——战国,马服,今河北邯郸西北。  马邑——秦汉马邑,今山西朔县;隋唐置马邑郡、州,治善阳,今朔县东北。  马陵——战国时田忌、孙膑破魏庞娟于此,在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宋马陵,今河南范县境内。  马嵬坡——唐,马嵬坡,在陕西兴平西。  子午道——从杜陵(今西安东南)穿南山(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安康县。西汉末开。南北朝时西移,自今西安向南至  宁陕县。  千乘——春秋,齐景公有马千驷,猎于青田而得名,西汉置千乘郡,治今山东广饶、博兴、高青境内。东汉改乐安国,  永元七(95)年将千乘郡改置乐安郡。  弋阳——三国至隋唐有弋阳郡、弋阳县,今河南潢川西。  川边——1914年置川边特别区,治康定,辖区包括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区。1939年并入西康省。  犬戎——西周,地名,今陕西彬县、歧山境内。  飞狐口——隋、唐、辽、宋、金、元时飞狐县,治今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  四畫  木刺夷——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派别,约创立于1090年,秘密传教,对敌用暗杀手段。在里海南岸建国。旭烈兀西进  时灭木刺夷。  木骨都束国——今非洲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古国。郑和曾至其地。  元和——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696)年分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同城而治。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长洲县置元和县。  民国并入吴县。  元城——古县名,春秋卫国元城,今河北临漳、大名县东,民国并入大名县。  尹城——周,畿邑,今河南新安东南。  毛国——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周,毛国,今陕西歧县、扶风境内。  贝丘——战国,贝丘今山东博兴。  贝州——北周,置贝州,治武城(隋为清河,今河北南宫东南)。宋仁宗时改为恩州。  分州——唐改豳州为分州,治即今彬县。民国废州,以州治为那县。  分宁——759年,唐置方镇名分宁,领邰、宁、庆等州。唐末号静难军。  云中——秦汉,置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长城以北;北魏云中郡治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  唐云中郡即云州,治定襄,后改云中,今山西大同;唐云中都护府,治中城,辖今内蒙古阴山河套一带,后改称单于都护府。  云阳——秦,置云阳县,西汉太始元(前96)年迁各地豪强于此,隋、唐云阳,均在今陕西淳化境内;楚邑云阳[曲阿]在  今江苏丹阳。  云间——旧时江苏松江府的别称。  云南——西汉置云南县;三国蜀为云南郡,以云南县为治所,祥云县东南云南驿。云南古有滇国等,唐为南诏;宋为大理;  元置行中书省;明置云南省。因“云岭之南”得名。  云梦泽——古泽薮,在南郡华容县,今湖北潜江西南。  云梯关——在今江苏滨海西南,明中叶以前为黄河河口所在。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武周山,主要部分完成于北魏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间(460—494年)。现存五十三窟,造像五万  一千多尊。  开州——唐,改万州为开州,即今四川开县,明改为县。金以澶州为开州,即今河南濮阳。民国改开州为濮阳县。   开封——战国,魏邑,汉为开封县,唐将汴州为开封府,後晋、後汉、後周建国都于此,北宋因之,今河南开封市。  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北井陉山上,太行八陉之一。  井陉口——战国,地今河北井陉西北。  天水——西汉元鼎三(前114)年置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东汉永平十七(74)年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  甘谷东南;三国魏恢复天水郡;西晋移治上邽(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天方——我国古指麦加,亦指阿拉伯。  天竺——我国古指印度。玄奘谓应以作印度为是。  天津——明永乐初置天津卫,以成祖“靖难”起兵时曾涉其地得名。清雍正时改州,不久改府。民国废府存县。1928年设  天津特别市。1930年改天津市。现为直辖市。  天井关——在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  天津桥——隋唐东都南洛水上的浮桥,宋尚修建加固,金渐归废坏。  五岳——汉宣帝以今河南嵩山为中岳,今山东泰山为东岳,今安徽天柱山为南岳,今陕西华山为西岳,今河北曲阳西北的  恒山为北岳。后改以今湖南衡山为南岳。明改以今山西浑源的恒山为北岳。  五原——汉,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  五鹿——周,五鹿邑,今河北大名县东。  五丈河——五代后周与北宋先后引汴水及金水河入五丈河,以通漕运。河自宋东京向东经今兰考、定陶,至巨野西北注入  梁山泊,下接济水。  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  五尺道——秦时开通,从今四川宜宾至今云南曲靖。  五羊城——广州古称五羊城,简称羊城。传古有五位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柜到此。  五国城——辽金时有五国城,在今黑龙江依兰。  太丘——东汉,置太丘县,陈寔任太丘长,即此,今河南永城县。  太平——宋,置太平州,元升路,明改府,治今安徽当涂。  太康——春秋,置阳夏县,隋改太康县。今河南太康县。  太和——公元737年南诏王皮罗阁建太和城,在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元置太和县,即今大理。民国改大理。  太原——秦,庄襄王四(前246)年置太原郡,治在晋阳今山西太原;汉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  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治亦在此地。宋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  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太和岭——《元史•速不台传》所说太和岭,即今苏联高加索山。  太行八陉——即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西北)、太行陉(在今沁阳)、白陉(在今辉县)、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井陉(在今  井陉北)、飞狐陉(在今涞源北)、蒲阴陉(在今易县)、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  中山——战国,中山国都顾邑今河北真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高  帝(前206)年置中山郡,三国为中山郡,治卢奴今真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今广东中山县,宋为香山县。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改今名,中山故里在县南翠亨村。  中州——指今河南。  中兴——元以江陵一带为中兴路,治江陵。  中牟——《论语•阳货篇》“佛肿以中牟畔。”此中牟在今河南鹤壁市西,以在牟山之侧得名。今河南中牟县,西汉置。  中吴——旧时苏州的别称,亦作润州(今镇江)的别称。  中京——辽中京大定府在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金后期以河南府(洛阳)为中京。   中都——金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建为中都大兴府。明太祖曾以临濠府(今凤阳)为中都。  中东铁路——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1903—1907年,帝俄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南至大连。日  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十月革命后,北段由中苏合办。抗战胜利,全线合称中国长春铁路。  牛头山——即牛首山,在南京市西南。  长勺——春秋,鲁邑,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长平——战国地,秦白起破赵军处,在今山东高平境内。  长社——战国地,三国长社,今河南长葛县西。  长安——西汉(前202)年置长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西汉陈汤(前37)年考茂才,任西域副校尉,征战郅支单于时“矫  诏而胜”,永始二(前15)年“遭陷坐免”卒葬长安,即此;隋,建都城,移至汉长安城东南。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三国演义》作长坂坡。  长沙——秦,置长沙国,因有“万里沙祠”故名,治临湘;西汉置长沙郡;隋、唐为潭州或长沙郡。  治所,明长沙府治,均即今湖南长沙。清为湖南省会。  长乐——北魏及隋长乐郡在今河北冀县境内;唐长乐郡在今福建闽侯县。  长城——见“长城的长度”专条。  长洲苑——春秋吴王阖闾游猎场所,在今苏州市西南,太湖北。唐以长洲为县名,见“元和”条  乌江——项羽自刎处,在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  乌林——孙、刘破曹操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乌林矶。  乌程——旧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宋与归安县同城而治。民国并为吴兴县。  乌蒙——原为土司,治今云南昭通。清中叶改流。  乌孙——古游牧族,本在河西走廊,汉文帝时西迁至今伊犁河、伊塞克湖一带。南北朝时迁至葱岭以北。  乌浒水——中亚阿姆河古名。  乌思藏——“思”一作“斯”。元明称前后藏为乌思藏。  乌里雅苏台——旧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扎布汗省省会扎布哈朗特。清定边左副将军驻此,统辖喀尔喀四部与科布多、  唐努乌梁海二区。故又为清政区名,当时通称外蒙古。  巴子国——古国名,周以前治在鄂西,后迁四川南充县北;唐置梁州。  巴西——东汉末,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阆中(今属四川)。  巴东——秦,置巴西郡。东汉建安年分置巴东郡,治阆中地里,後治鱼复,今四川奉节东;南朝梁建信州,治鱼复。隋以  信州为巴东郡。唐改夔州,以秭归、巴东另置归州。以后又曾以归州为巴东郡,夔州为云安郡。  巴郡——秦,惠文王灭巴子国置巴郡。治在今重庆江北(古称江州),南北朝后期为楚州,隋改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  巴陵——晋,置巴陵县,南朝分长沙置巴陵郡;隋唐巴陵郡即岳州。治所在湖南岳阳楼。  少陵——在今西安市南,汉宣帝许后陵所在地。  少梁——今陕西韩城南。本为梁国,春秋时秦灭梁,为少梁,战国时曾属魏,后又归秦,改名夏阳。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西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太和十九年(496年)始建。  方城——楚在春秋时所筑长城,战国时扩展,自今河南方城沿伏牛山脉,南至今邓县北。方城县东北有方城山,楚方城在  其东麓。又湖北竹山县东南亦有方城山,春秋时庸国在山南筑城,也叫方城。有人认为春秋时楚大夫屈原说的“楚国方城以为城”的方城,指大别等山而言,当时还没有筑城。  夫椒——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或即太湖中的洞庭西山,一说夫与椒各为一山。  王舍城——古印度摩揭陀国悉苏那伽王朝(前六一前四世纪)都城,在今比哈尔邦巴特那南。法显曾至其地,玄奘去时,已  成遗址。  丰镐——周文王建都于丰,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河以西,武王又建镐(镐京),在今长安县韦曲公社西北,与丰同为国都。   韦曲——唐有韦曲镇,在今陕西长安县,因诸韦聚居得名。以东五里即今长安县东少陵原东南端,有杜曲,为诸杜世居之  地。合称韦杜。  历阳——秦,置历阳县;晋历阳郡治所;隋唐历阳郡即和州。今安徽和县。  历下——秦,历下(历城),今山东济南市。汉陈武入陈平部击齐历下,即此。  车里——亦作彻里、撤里、车厘。元明土司,治今云南景洪,辖境大体相当于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清移治今景洪以东,  后先分设普洱府,民国又设车里等县。  日南——汉,日南郡,在今越南中部,东汉末以后,为林邑国所有。  月氏——“氏”旧读“支”。古月氏族本在敦煌、祁连一带游牧,汉文帝时为匈奴所迫西迁,至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  及其以西之地,称大月氏。以后又因乌孙攻击,再迁大夏(中亚阿姆河上游)。公元一世纪中,贵霜(大月氏五部之一)翕侯兼并  各部,建立贵霜王朝。  犬戎——西周犬戎,今陕西彬县、歧山境内。  内黄县——汉,置内黄县,今河南卫河上游。  计斤——《左传》作介根。周武王封少昊之後(兹舆期)于莒国,春秋迁于渠丘,建都计斤均,在今山东莒县。  介休——战国地,今山西介休县。  仁和——五代吴越分钱塘、盐官(今海宁)置钱江县,宋改仁和,两县均在杭州。民国合钱塘、仁和为杭县。  仇池——魏晋南北朝时氐族杨氏世居之地,在今甘肃成县西西汉水北岸,有仇池山,山顶有池,又有平地百顷,故可  长期据山扼守。  仇山——今浙江余杭县境内。  丹阳——周,楚国,置丹阳郡,治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秦朝为鄣郡,治在今安徽当涂;汉元狩二(前121)年改丹阳郡,治宛陵(平)今安徽宣城(一说当涂);三国吴移治建业(今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晋太康二(281)年置宣城郡,唐改宣州。今安徽宣城。  丹徒县——秦,置丹徒县,今江苏长江南岸。  凤翔——唐,凤翔府(本为郡)治天兴,即今凤翔。金为路,明清仍为府。民国废府。  邓——商,邓国,今河南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州——隋,置邓州,治穰县今河南邓县。  双岛——辽宁金县西南海中有二岛南北对峙,名双岛。袁崇焕斩毛文龙处。  双屿港(山)一一在浙江宁波东南海中。明王直与倭寇据此。  双城子——在绥芬河下游北岸,傅尔丹河西岸。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入俄。名尼古拉斯克,后改乌苏里斯克。  孔庙、孔林——曲阜孔庙在县城内,原为孔子阙里故宅,历代修筑,现占地32,700平方米,有房屋460多间。孔林  在北门外,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基地。历代修筑,碑刻极多。孔林现有面积约3,000亩。  五畫  邗沟——吴王夫差所开,江淮间运河,开凿时间在公元前486年。南起今扬州市南,向北过高邮西,向东北进入射阳湖,  然后向西北至淮安北入淮。汉末陈登从高邮一直向北至淮安开的河道,但不甚通畅。隋复加疏通。  未央宫——汉长安未央宫,至唐末始全毁。前殿台基今存,在西安西北郊马家寨村。  玉门关——汉置,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在疏勒河南岸,六朝时移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玉壁城——西魏筑玉壁以御东魏,在今山西稷山西南,四面皆临深谷。  玉壁——三国,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  玉田县——春秋,无终国地,汉,玉田县,唐置玉田县。今河北玉田县。  皮氏邑——春秋,今山西河津县。   甲父——春秋,甲父国,今山东金乡。  鄂邑——春秋,晋邑,今山西乡宁县;楚鄂邑,今湖北鄂城。  皮岛——即椴岛,在朝鲜西朝鲜湾内。明毛文龙驻兵处。  代国——战国,今山西代县。  葛国——夏,今河南长葛县境内。  甘国——夏,甘国,今河南洛阳西南。  冉邑——周,冉邑,今湖北荆门县。  召邑——周,召邑,今陕西歧山西南。  寒国——周,今山东潍坊寒亭店。  蒋国——周,今湖北仙居县;迁河南固始县。  厉国——周,厉国,今湖北隋县。  申国——姜姓古国,在晋、陕间。周时一部东迁至谢(今河南南阳),春秋,申,今河南唐河县。与犬戎联合攻杀幽王者,系留在原地的申戎。上海市称申,以春申江(简称申江,即黄浦江)得名。  邛州——南朝梁,置邛州;唐时治所从依政(今四川邛崃东南)迁临邛(今邛崃)。民国改邛崃县。  甘州——西魏,甘州,今甘肃张掖。  甘肃——元有甘肃行中书省,辖今甘肃省河西及青海、宁夏各一部。明九边有甘肃镇,辖嘉峪关以西,总兵驻甘州卫(张  掖)。行政区划则全属陕西省。清置甘肃省,辖区包括今宁夏及青海北部。1928年,青海、宁夏建省。  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三国吴始建。  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参“南京”专条。  石堡城——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唐曾置振武军、神武军、天威军。唐与吐蕃争此城,屡得屡失。  石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一带。  石州——宋,石州,今山西离石。  冯翊——汉武帝置左冯翊,治在今陕西大荔县;三国魏改冯翊郡,治在今陕西韩城南;唐冯翊郡,移今陕西大荔县。  左冯翊——汉左冯翊、京兆尹、右扶风称三辅,左冯翊与右扶风既系官名,又系政区名。即将京师附近地区交给三个地方官治理,治所都在长安城内。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左冯翊为冯翊郡,治临晋今陕西大荔县。  左国城——在今山西离石东北。“十六国”汉刘渊都此。  右北平——战国,燕置右北平郡,秦,治无终,今天津市蓟县;汉右北平治平刚(汉陈子逸  字悝,伐胡有功,为汉武帝骠骑将军守右北平即此),今辽宁凌源西南(一说赤峰境内);西晋改北平郡。  右扶风——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兴平东南),余见“左冯翊”。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角布达拉山上。七世纪松赞干布始建。清初,达赖五世大加扩建。高十三层,178米,东西  绵亘四百米以上。  龙门——黄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西北与陕西韩城东北间。伊阙,在洛阳市南,伊河东岸有龙门山,西岸有香山,对峙如门。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起,四百余年间,开凿石窟,雕刻佛象。今存1,352窟,造象97,000余尊。  龙城——匈奴单于祭天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十六国”前燕旧都,后燕、北燕都城,  在今辽宁朝阳。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东汉至南朝为交州及交趾郡治所。  平卢——唐,开元五(717)年置平卢军使镇,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安史之乱期间,平卢反正。上元二年(761年),节度  使侯希逸为史朝义部所迫,南迁淄青(青州),从此淄青有平卢之号。  平州——汉末辽东即有平州之名。北魏以旧平州为营州,另设平州。唐时治所在卢龙(今属河北)。  平城——汉平城,在今山西大同东北;北魏为都城。  平江——宋,徽宗征和三(1113)年升苏州为平江府。  平阳——三国魏,正始八(247)年将河东郡分置平阳郡,治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从隋起,治在今临汾。   平昌——南朝宋将顿丘郡改置平昌郡,治在今河南顿丘。  平邑——战国,平邑,今山西临汾市。  平陵——春秋,齐国牛陵邑,汉置平陵县,晋因之,今山东历城境内。  平原——秦始皇第五次出游身病沉疴于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卒于沙丘行宫,今河北广宗县境内;西汉元(前206)年置平原郡,治平原在今县西南。隋唐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一说德州)即今山东陵县。  平凉——“十六国”前秦置平凉郡,治平凉,今平凉县西北。北魏迁治鹑阴(今华亭西),隋唐曾以原州为平凉郡,治所在今宁夏固原,金置平凉府,治今平凉县。民国废府。  平虏渠——曹操攻乌桓时所开运河,上起呼沲(即滹沱河),下入弧水(上游即沙河,下游入海处在今天津)平地松林,在今内蒙古克什腾旗一带,南至河北围场以北,为奚、契丹族活动的地方。  打箭炉——清雍正时置打箭炉厅,治打箭炉,即今四川康定。  打牲乌拉——原为明海西女真乌拉部乌拉城,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乌拉街。努尔哈赤灭乌拉,改称打牲乌拉。  东川——唐至德二年(757年)分剑南为东川、西川,各置节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台、遂宁。  东平——古梁国地,汉、晋将梁国改东平国,南朝刘宋置东平郡,治无盐,今山东东平东;隋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唐置东平国;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东越——古国,今福建闽侯县。  东郡——秦灭魏国置东郡,因在“秦国之东”故名,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境内;隋曾以兖州[由滑州今河南省]改置为东郡。  东海——秦为薛郡,秦汉之际称郯郡,汉初置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东晋置海虞县,今江苏常熟北,旋移京口,今镇江;隋唐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朐山,今连云港西南海州镇。  东吴——三国孙吴,亦为苏州别称。  东阳——三国,宝鼎元(266)年置东阳郡,今浙江金华境内。  东京——东汉、北周、隋、唐、宋均以洛阳为东京(隋唐亦称东都)今河南开封;渤海有东京龙原府,在今吉林珲春八连城。五代北宋以开封为东京。辽五京道之一,治所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  东瓯——汉,东瓯,今浙江永嘉县西南。  东莞——汉将城阳郡置东莞县,治在今山东沂水东北;晋武帝太始元(265)年置东莞郡今沂水东北;东晋东莞县治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南齐末废;唐代东莞县,今广东省。  东莱——西汉置东莱郡,治在今山东掖县,三国东莱,治在今山东黄县。  东陵——清太宗后昭西陵、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慈禧慈安定东陵,均在河北遵化马兰峪,称东陵。另有西陵,在易县西梁各庄,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  东坡——宋,苏轼谪居黄州,因地名取东坡,称东坡居士。在今湖北黄冈东。  东昌——元,博州为东昌路,治聊城(今属山东)。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北平——战国,燕国置右北平;秦,置治无终今天津蓟县;西汉移治平岗今辽宁凌源;西晋改北平郡,治在徐无,今河北遵化县;北魏治北平城,今河北完(西汉陈  平封曲逆侯,食采三万户之地,即此)县;唐时将平州改北平郡,治在卢龙今河北卢龙县;明初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属北平行中书省。永乐建都,改为北京顺天府,北平省所领直属中央,遂称直隶。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复以北平为北京。  北邙——即邙山,在洛阳北,古为葬地。  北地——春秋义渠戎国地;秦置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夏县西北;西汉移马岭今庆阳西北;东汉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京——唐与五代后唐、后晋、后汉以太原府(今太原西南)为北京。宋仁宗时以大名府(今大名东北)为北京。金先一度以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后又改中京大定府为北京。明初曾以开封为北京。永乐于今北京建北京,称京师。  北庭——唐都护府名,又为方镇名。702年,分安西都护府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辖境远达今咸海(一说里海)西突厥各部族。712年,设北庭节度使,辖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军、镇等。后地入吐蕃。  北徐、南徐一一南朝有北徐州、南徐州。北徐州,东晋治彭城(今徐州);齐治燕县(今安徽风阳东北),辖区在淮南。南徐州,刘宋治京口,辖区初在江北,后移江南。   北海——苏武牧羊处,今贝加尔湖。汉中元二(前(148)年置北海郡,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三国北海郡治寿光东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今潍坊。今北京市北海,元太液池的一部分,引玉泉山水入城为湖泊,明清均为御苑,清顺治八年,在湖中琼华岛上建藏式白塔。1925年辟为公园。  北假——秦汉称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为北假。  归绥——呼和浩特市旧名(1954年以前)。  归安——旧县名,见“乌程”。  归德——金将宋应天府为归德府,治所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南),移睢阳;明置商丘为治所。民国废府。  归化——清归化,今呼和浩特市。  卢龙——古塞邑在河北喜峰口附近。从今蓟县东北,经遵化,沿滦河河谷出塞后,东向可直趋大凌河流域。卢龙县,旧名肥如,隋改卢龙。唐卢龙(一说五代时在山东泰安)又为方镇名,幽州(范阳)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  卢邑——春秋,卢邑,今山东诸城。  卢奴——汉,卢奴县,今河北正定县。  史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南。  旧港(巨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即巴林冯。  旧柔佛——新加坡旧称,亦作息辣、石叻。  四川——l001年,宋将西川路、峡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称川峡四路,以后始有四川之名。  四大镇——明清以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今广东佛山)、汉口镇为四大镇,因四处工商业繁荣得称。  仙人关——南宋吴蚧破金兵处,在今甘肃徽县南。  仙源——宋,大中祥符元(1008)年将曲阜改仙源县;金时复为曲阜。  乐平——宋,乐平,今江西鄱阳。  乐安——汉,永元七(95)年将千乘郡改乐安郡,今山东高清、广饶境内。  白下——旧时南京的别称,因沿江旧有白石陂,晋陶侃于此筑白石垒,后入又筑白下城,故名。  白门——旧时南京的别称,因六朝建康南门宣阳门又名白门,故称。  白马——秦汉白马县在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当时在黄河南岸,白马渡口在今滑县东北,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沟——曹操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运,此白沟在今河南浚县西,经修治后水量增加,连同与它接连的清河,成为河北水运干线,至隋为永济渠取代。宋辽界河,指巨马河,从今白沟河店以北向东流,经霸县、信安镇北,东至今天津。明永乐末改道南流,再折向东,故道遂堙。  白马寺——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于洛阳城西(今洛阳东郊)仿天竺式建。  白龙堆——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的砾质荒漠,因流沙堆积,蜿曲如龙,故名。亦称龙堆。  白帝城——东汉初公孙述所建,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公孙述自以为是白帝,故以此为山及城的名字。  白山黑水——长白山与黑龙江,旧作东北地区的别称。  白沙瓦——在今巴基斯坦西北部,距开伯尔山口仅16公里,为交通要冲,法显、玄奘都曾来此。  永州——隋置,治零陵(今属湖南),又辽亦有永州,在潢河与土哈河(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  永昌——东汉,于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及哀牢山以西地置永昌郡,治不韦(今保山东北)。东晋时废。  永顺——明清土司有二永顺:一在湖南,治今永顺县;一在广西宜山县境。  永嘉——温州原即永嘉,今永嘉于1949年自温州分出。  永城——东汉临睢县地,隋置永城县,今河南永城县。  永乐——宋永乐城,在今陕西米脂西。  永乐宫——即纯阳宫,原在山西芮城永乐镇,今照原样迁至县北龙泉村五龙庙附近。传为吕洞宾故居。元明清迭经修建。有精美壁画。  永兴军——宋置,治京兆府(今西安),辖今陕甘各一部,豫西一小部,金为京兆府路。  永安——旧名永安,今山西霍县;明中叶于今广西蒙山置永安州。民国改蒙山县。  永安宫——在今四川奉节。刘备驻白帝城,建此宫。  永宁寺碑——明建永宁寺于奴儿干都司城西南、黑龙江恒滚河口对岸山上,两次立碑。原碑今在俄罗斯伯力博物馆。  瓜州———敦煌一带,古为允姓之戎所居,号瓜州。北置瓜州,治敦煌(今县西),辖酒泉以西。唐分置瓜州、沙州。瓜州治晋昌(今安西东南);沙州位瓜州以西,治敦煌。  瓜步——江苏六合东南有瓜步山。山下有瓜步镇。  令支——齐桓公灭令支,即在此地。指今河北滦县、迁安一带。汉晋有令支县,在今迁安西。  令弧——战国邑,今山西临猗西。   令居——汉魏有令居县,在今甘肃永登西北;汉护羌校尉驻此。  处州——隋,置处州;唐曾改括州,后复处州,治在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东南;元为路,移治今丽水。明为府,民国废府。  外黄——秦,置外黄县,在今河南民权西北;汉代置内黄县,治在河南杞县,今卫河上游。  句章——秦,置句章县,在今浙江余姚东南;东晋后期移今宁波南;唐初曾为鄞州治所,公元625年撤销。  句注山——亦作陉岭、雁门山、西陉山,在今山西代县北。  句邑——春秋,句邑,今浙江余姚县。  句容——汉句容县,丹阳郡地;宋,句容县,今江苏句容县。  巨鹿——秦置巨鹿郡,汉因之,治今河北平乡、晋县境内;汉中平五(188)年将陇西郡分置巨鹿郡,治在陇西渭水。  巨野泽——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古为大湖,五代后南部涸为平地,北部为梁山泊之一部。  玄武门——唐长安宫城北门,即太极宫北门。建大明宫后,其北门亦名玄武门。  弘农——汉元鼎四(113)年置弘农郡,治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境内。  代郡——战国,赵武灵王始置代郡;秦灭赵国,将原代邑置代郡;秦、西汉代郡治代县,在今河北蔚县境内;北魏代郡治平城,今大同市。  兰亭——绍兴西南兰渚,有亭名兰亭。今亭系1673年重建。  兰陵——战国楚置兰陵县,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西晋元康元(291)年从东海分置兰陵郡,治丞县今枣庄峄城镇南,东晋兰陵郡,治在今江苏常州西北,后称南兰陵;隋与金均改示县为兰陵县,治兰陵镇。元初废入峄州。  汉中——战国楚置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汉中地区为梁州,治所均在南郑。784年后为兴元府,宋府治南郑移至今汉中市。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解放后于南郑原地设汉中市,另置南郑县。  汉阳——东汉永平十七(74)年曾改天水郡为置汉阳郡,因“汉水之阳”而名,三国魏置天水郡,治在今甘肃甘谷县东南,南北朝、隋、唐移治今甘肃礼县、天水;北魏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境内,北周废。五代后周置汉阳军,今湖北汉阳。  元、明、清汉阳府治今湖北汉阳县。  汉皋——汉口的别称。皋意为水边之地。  汉州——宋,汉州,今四川广汉。  汉东——古地名,今湖北钟祥县  宁州——晋在今云南置宁州,治所在今曲靖,其地兼有黔桂各一小部。梁末废。元也在云南置宁州,所辖仅今华宁等数县地。元又于今江西修水置宁州。1801年,清改为义宁。又今甘肃宁县,西魏置宁州,以此为治所。民国废。  宁江州——辽置,治混同(今吉林扶余东石城子)。金废。  宁远——明宁远即今辽宁兴城。清乾隆时在固勒札(今伊宁)筑宁远城。1888年改县,民国改名伊宁。  宁波——明洪武十四(1381)年改明州为宁波,今浙江。  宁夏——元在西夏故地置宁夏行省,以西夏故都为中兴府,改宁夏路。后将宁夏行省并入甘肃行省。明宁夏亦属甘肃,又为九边之一。清有宁夏道,辖宁夏府。民国废府留道。1928年以甘肃宁夏道及西套蒙古之阿拉善、额济纳两旗置宁夏省。解放后,于1954年废宁夏省,县市归甘肃,两旗归内蒙。1958年改建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古塔——清,宁古塔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康熙初于今县城处筑新城。  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  宁邑——春秋,宁邑,今河南修武县。  邰州——以“天台山”得名,治临海。明清有台州府,民国废。  台城——在今南京鸡鸣山南乾河沿北。三国吴后苑城,东晋南朝台省宫殿所在地。  台湾——明末称荷兰侵略者所筑城堡热兰遮城为台湾城,在今台南市安平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85年)置台湾省。  辽左——指辽东。  辽东——战国燕置辽东郡,治襄平(後移辽西),即今辽阳。秦、汉因之,十六国后燕末为高句丽所有。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取辽东城,置辽州,废。明九边亦有辽东,总兵官驻广宁(今北镇),冬季驻辽阳。明末地入后金(清)。   辽西——战国燕置辽西郡,秦汉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前燕移令支(今河北迁安南),北燕移肥如(今卢龙北)。北齐撤销。  辽州——辽阳曾名辽州,见“辽东”条。山西左权县旧名辽县,隋始设辽州,治乐平(今昔阳西南),唐移治今址。民国  辽县。1942年改左权县。辽亦有辽州,治辽滨(今辽宁新民东北)。  辽阳——契丹以前见“辽东”条。938年,契丹置辽阳府。辽、金东京在此。元设辽阳路、辽阳行省,亦以此为治所。  尼布楚——在黑龙江北源石勒喀河与尼布楚河(即涅尔查河)合流处。本蒙古人牧地。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为俄国所占,俄名涅尔  金斯克。  司州——三国魏、西晋、北朝以京师周围地区为司州,南朝在淮南地区设司州,刘宋初置治悬瓠(今河南汝南),再置治平  阳(今信阳)。  汀州——唐开元置汀州,治长汀今属福建;明清为汀州府。民国废府。  奴儿干——明置都司,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辖境包括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与  库页岛。  占城——即占婆。地在今越南中南部。二世纪中建国。中国史书初称林邑,唐中叶后称环王,九世纪后期称占城。后为越  南所并。  且末——西域古且末国,在今新疆且末县。  且兰——战国,且兰国;汉置且兰州。今贵州黄平县北汻[潕]阳河上游旧州镇。  田横岛——在山东即墨县东北海中;一说即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古为郁洲,不与大陆相联。  由拳——古县,秦置,在今浙江嘉兴南。吴改嘉兴。  出河店——阿骨打破辽处,在今黑龙江肇源西。  六畫  邢国——古国,今山东茌平县;周姬姓国,在今河北邢台;后迁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公元前635年为卫所灭;春秋邢邑,今河南温县。  邢州——隋,置邢州,治龙冈(宋改邢台,即今河北邢台)。北宋末曾为信德府。金仍为邢州。元为顺德府。民国废府。  吉州——隋,置吉州,治庐陵,隋、唐为庐陵郡,后仍为州,元时改吉安,今江西吉安;金代吉州,今山西吉县一带。  刘——夏,刘,今河北唐县;周,刘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  过国——夏,今山东掖县北。  吕国——夏,今河南南阳市,周宣王改甫国。  共国——周,古国名,今甘肃泾川县;战国迁今河南辉县。田齐王建充军此地。  毕邑——周,今陕西咸阳市北。  杞国——周,今河南杞县,  阴国——周,阴国今河南卢氏县东北。  巩邑——周,今河南巩县。  巩昌——宋,通远军置巩州,治陇西(今属甘肃)。金升为巩昌府。民国废府。  有莘——商,古地名,今山东曹县北。  阮国——商,今甘肃泾川县境内。  纪国——古国名,今山东寿光纪台村。  向国——古国名,今山东临沂县向城。  任城——古县名,宋,任城县,今山东曲阜。  百济——古国名,本出扶余,後汉以“百家济海”而立百济国。晋分辽西、晋平二郡。  百花潭——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即在潭北。  专国——春秋,专国,今山东郯城县东北。   权国——春秋,今湖北当阳县东南。  牟子——春秋,牟子国,今山东莱芜县东。  防邑——春秋,鲁国邑,今山东东乡县西南。  邬邑——春秋,邬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  汲郡——春秋,汲邑,今河北省南卫辉县;泰始二(266)年置汲郡,治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隋唐汲郡即卫州。  师子国——斯里兰卡古称。  并州——《周礼•职方》九州之一(《禹贡》无并州)。汉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古、河北各一部。东汉  三国治晋阳(今太原西南)。唐并州仅辖今山西中部,升太原府。宋并州移治阳曲,即今太原。以后又升太原府。  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南。  考亭——宋,考亭,在今福建建阳西南。宋朱熹晚年居此。  怀远——汉为沛地,宋置怀远军,元改县,今安徽怀远县。  西川——唐分剑南为西川、东川。西川治成都,辖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之地;宋有西川路,治益州(成都),1001年,  分为益州、梓州二路。  西宁——东晋末西平王都今青海西宁、乐都境内;1104年,宋改鄯州置西宁州,治所今青海西宁。  西州——汉晋时凉州的别称。唐贞观十四(640)年灭高昌置西州,辖今吐鲁番盆地,治高昌,在今吐鲁番东南。  西安——汉西安,今山东益都西;唐咸通至清末西安县,今浙江衢县。今陕西西安自1369年明置西安府,始有此名。  西京——汉唐指长安。五代晋、汉、周及北宋指洛阳。渤海以鸭渌府为西京,在今吉林浑江市旧临江县境。辽金以大同府  为西京。  西吴——浙江湖州的别称。  西平——春秋时柏国西平邑;汉建安年间将金城郡改西平县、西平郡,今河南治西平县;东晋末有西平王都西平,今青海  西宁、乐都境内。  西县——诸葛亮首次攻魏,屯西县,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古西河邑,今山西离石县;春秋卫国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  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  西岸为西河。西汉元朔四(前125)年置西河郡;三国魏、隋、唐西河郡,治兹氏,今山西汾阳县;唐亦曾以汾州、西河郡。  西洋——元明时以南海以西为西洋,以东为东洋。其分界约在东经110度左右。  西城——汉西城县在今陕西安康西北,西魏移今安康。东汉时在此建西城郡,魏名魏兴郡。西魏称金州。  西鄂——东汉,张衡为西鄂人,地在今河南南阳北。  西楼——契丹西楼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  西套蒙古——指河西走廊以北、河套以西的阿拉善、额济纳二旗。  西陵古渡——又作西兴,六朝时为西陵戎,今浙江肖山县西。  成皋——在今河南荣阳汜水镇。  成德——762年,唐收安史降将所置方镇之一,治恒州(改名镇州,即今正定),辖恒、冀、深、赵等州,又名恒冀、镇冀。  922年为晋所并。  成周城——周公旦所筑,在今洛阳东郊白马寺以东。  成阳——古县名,汉代成(城)阳县地,今山东鄄城境内。   寻阳——西汉,置寻阳县,今湖北黄梅西南;东晋以今九江、广济间长江两岸地置寻阳郡,即以寻阳为治所。咸和中(326  —331年)移寻阳县至今九江西,而移郡治至柴桑县(今九江西南)。后将寻阳县并入柴桑。南朝梁末移郡治至柴桑之湓口城(即今九江)。隋改柴桑县为寻阳,治湓口城,即今九江市。唐改为浔阳。唐浔阳郡即江州,曾称九江郡。  阳关——汉,置阳关,在玉门关南,即今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山——秦汉指阴山最西一段,即今内蒙古狼山。  阳武——秦置,阳武县,在今河南原阳东南。周敬王四十二(公元前478)年癸亥岁秋七月己卯,被楚惠王芊章遣武城尹公  孙朝将兵伐杀陈国愍公,灭国为县。愍公长子劍避难阳武户牖改名衍即此;唐移今原阳。1919年与原武县合并,名原阳。  阳城——春秋,阳成邑,今河南汝南;秦置县,治在今河南登封东南郜成镇。又秦于今河南方城县东亦置阳城,汉名堵阳。  五代后周并入登封,治今保定。  阳国——周,阳国,今山东沂水县阳都城(一说益都县东南)。  阳夏——秦,太康县,即今河南太康。  阳樊——周,阳樊邑,今河南济源县皮城。  阳羡——今江苏宜兴旧名。  阳湖——清雍正分武进县,置阳湖县,同治府城,民国并八武进县。  阳翟——战国,韩国都;宋阳翟,均今河南禹县;明并入钧州。  阳平关——古县名,今河北大名县东;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与汉水会合处。蜀汉有阳安关,在阳平关以南,  即今宁强西北。宋改阳安关为阳平关,此后的阳平关均指此关。  扬邑——周,扬邑,今山西临汾。  扬子——古津渡名,在今江苏邗江南。本在长江北岸,为重要渡口。唐开元以后,因沙洲淤积,离江日远,乃自此开运河  南至瓜州渡口,以通航运。隋唐尚有扬子县,宋移今仪征,为真州治所。明改扬子县为仪征县。  扬州——《禹贡》九州之一。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此时的扬州包括今江苏的江南(今扬州即古广陵,在徐州,不在  扬州)、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闽、赣三省。三国魏、吴各有扬州,魏扬州治寿春,吴扬州治建业。东晋南朝的扬州缩小了。《宋  书•州郡志》说扬州领十郡,只包括苏南、淮南、皖南和浙江。事实上这些地区中还有许多侨置州郡,如南徐州等。隋以吴州  为扬州,治江都。今扬州才和扬州这名字有关。  夷门——开封的别称,因“战国魏大梁东门称夷门”得名。  夷洲——三国时称台湾为夷洲。  夷陵——楚邑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汉置县;三国吴改西陵;晋复夷陵;南朝齐迁至宜昌西北;隋峡州夷陵郡治;唐宋  因之;元为峡州路治所;明为夷陵州、夷陵县州治。1735年清升为宜昌府,今湖北宜昌市。  曲女城—在今印度北方邦的卡瑙季。玄奘到此时,为戒日王都城,极为繁盛。十一世纪初,伽色尼王朝马默德侵入时被毁。  曲沃——春秋,晋曲沃,在今山西闻喜(汉武帝元鼎六(前111)年庚午岁经此‘闻破南粤之喜’即赵兴归汉。置县。陈寔任闻喜令,即此]东北;战国魏曲沃,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曲阿——楚邑云阳,在今江苏丹阳;秦置曲阿县;三国吴改云阳,晋仍称曲阿。唐天宝初改丹阳。均在今江苏丹阳  同州——西魏,置同州,治武乡,今陕西大荔。清雍正时升府。民国废府。  同谷——西魏,末年置同谷,在今甘肃成县,后为成州。  回中——秦宫名,唐因之,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又有回中道,南起关中的沂水河谷,中经回中宫,北出萧关,进入陇东。  回洛仓——隋筑,在今洛阳隋故城北七里。   朱提——汉,置朱提县,在今云南昭通。汉末刘备置朱提郡,以此为治所。南朝梁废。唐再置朱提县,天宝中地入南诏,  唐复于今四川宜宾西南置朱提县,唐末废。  朱仙镇——在河南开封西南,明清四大镇之一。  朱崖——唐,为崖州;宋为朱崖、吉阳,今海南琼山境内。  朱雀航——六朝建康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浮桥)中最大的一座。在今南京镇淮桥东  伊州——隋置伊吾郡;唐改伊州,今新疆哈密。  伊阙——见“龙门”。  伊吾卢——简称伊吾,东汉置都尉屯田,旧城在今哈密西四堡。隋置郡,余见“伊州”。  伊逻卢城——唐龟兹都城,即今新疆库车。  伊犁九城——1761—1780年间,清政府筑伊犁九城,即:塔勒奇、绥定、惠远、惠宁、宁远、广仁、熙春、瞻德、拱宸。  伊川——古邑,伊川,今河南洛阳市。  华邑——春秋,华邑,今陕西华阳县。  华州——西魏,置华州,治所在今华县(曾名华山、郑县)。唐置州今陕西华县;民国为华县。  华阳——晋,常璩《华阳国志》谓“华阳”指华山以南川滇黔广大地区。南朝曾在陕南勉县一带侨置华阳郡、华阳县。  华阴——古县名,汉高祖八(前199)年以“太华山北”故名,今陕西华阴县境内。  华亭——三国吴,华亭谷;唐天宝十(751)年置华亭县;元明清为松江府治;民国为松江县。今上海市松江县西。  华容——汉,华容县,今湖北潜江县西南。  延平——汉,置南平县,元为南剑路治,明清为延平府,治今福建南平市。  延州——西魏,置延州治广武;隋唐改为延安郡,后为州;唐治扶施,宋元祐四(1089)年移治肤施,为延安府;均在今延安东北。  延津——今河南有延津县(汉唐等代的酸枣县在其西),汉唐时在黄河南岸。从延津东北至滑县以北的各渡口,总称延津。  延陵——春秋吴季札所居,即今江苏常州;西晋太康二(281)年从曲阿分置延陵县,今丹阳西南,隋移丹徒(今镇江),唐还旧治,宋废为镇。  延绥——明九边之一,先治绥德州,后移榆林卫<今榆林)。  合州——南朝梁在雷州半岛置合州,治徐闻(今海康)。隋废。南朝梁在淮南置合州,治汝阴(今合肥),隋改为庐州。西魏于涪江、嘉陵江合流处置合州,治石镜(今合川)。隋改涪州,唐仍为合州。1243年,宋移治钓鱼山(今合川东)。元还旧治。民  国为合川县。  合浦——汉武帝置合浦郡,治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南朝陈庆之合浦太守即此;唐置廉州,亦治合浦;宋因之。  会川——唐于今四川会理西置会川县,天宝末为南诏所有。南诏置都督府。大理时置府。元为路。明为卫。清废。  会宁——在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旧名按出虎。金置会宁州,升为府,加号上京。蒙古废府。又今甘肃省有会宁县。  会州——西魏置会州,治会宁(今甘肃靖远)。曾属吐蕃、西夏。北宋后期再置会州。元移治西宁(今会宁东),后省西宁入州(即以州治为西宁县)。明降州为会宁县。  会稽——秦(前221)年会稽郡,治吴,今苏州;东汉永建四(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绍兴;嘉湖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宋会稽郡治山阴(今绍兴);民国合二县为绍兴县。  会稽山——在浙江中部,主峰在嵊县西北,又名秦望山。   会通河——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始开,从今山东梁山县安山西南,向北到临清达御河(今卫河),长二百五十余里,造闸三十一座以蓄积水势,名会通河。以后又在徐州至临清间的河道上,建闸多处。于是把这条河道统称为会通河(其中包括济州河、泗水等水道)。这条河道的问题在于水源不足,所以不大能起作用。明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用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筑东平戴村坝,把汶水向南遏入南旺湖,分流南北,增加运河水量,再加上其他一些措施,会通河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但是由于黄河在徐州附近与运河交叉,黄河问题与运河问题纠缠在一起,明清两代不断发生问题。清末漕运停止后,能通航的部分就不多了。  关邑——夏,关邑,今河北栾城县。  关中——东自函谷关西至陇关(一说大散关)的两关之间为关中盆地。今陕西南部。  关内——唐有关内道,东至黄河,西到陇山、六盘山,南到秦岭,北接沙漠。玄宗开元时划出一部分为京畿道。  关右——即关西,古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东——汉唐等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旧以辽、吉、黑为关东,此关乃山海关。  关南——北宋,指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以南地区。  关索岭——今云南澄江县西北、寻甸东北、贵州镇宁西南,都有关索岭。  江国——周,江国,今河南正阳县。  江左、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一段,自南而北,折向东流,江南地区在这段江流之东,故名江东。古人于地理以东为左、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今江西省则称江右。  江宁——937年,南唐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与清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与上元县同为江  苏省城。民国废府及上元,以江宁县为省会。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宁于市郊。  江陵——春秋,楚国郢都,汉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齐改江陵郡,今湖北江陵县。  江西——隋唐以前指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唐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宋亦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于是始以江西指今江西省。  江州——秦以原巴国都为江州县,即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西晋置江州,辖今赣、闽及湘、鄂各一小部,至唐而仅辖九江及附近数县,治所先在豫章(今南昌),后迁柴桑(今九江西南),唐治浔阳(今九江)。明改九江府。  江表——古指长江以南地。  江都——隋大业置江都郡,治在江阳,今扬州市。  江南——清初有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为苏、皖二省。  江夏——汉高帝六(前201)年置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豫、鄂各一部。三国魏吴各置江夏郡治武昌(今鄂城),魏江夏治上昶(今云梦西南)。晋灭吴,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江夏郡即鄂州。  江乘——秦至南北朝有江乘县,在今江苏句容北。  江南东道——唐初置江南道,后分东西二道,东道治苏州,辖今苏南及浙、闽之地。  江南西道——唐江南西道治洪州(今南昌),辖今江西全省、湖南大部、皖南、鄂东一部。  江南东路——宋置江南路,后分东西二路。东路治江宁,辖今苏南西部(常州即属两浙路)、皖南、赣东(北宋包括江州,南宋江州属西路)。  江南西路——宋江南西路治洪州,辖今江西大部、鄂东一小部。  江东六十四屯——黑龙江省旧黑龙江城(今爱辉县黑河镇南七十里瑷珲县旧治)对面黑龙江东岸六十四个村屯总称。  安邑——古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一说咸阳县东);战国魏都;秦置安邑县;北魏分南北两安邑,隋以南安邑为安邑,在今运城东北。民国安邑曾迁治运城。今在运城县境内。  安平——春秋,为齐邑,田单为平安君都邑;汉置安平县今山东益都县西,後迁治今河北深县;唐先称安平县,後并入博昌县为安平州,移治今山东临淄县;清光绪十三1887年改台湾县为安平县,即今台南。  安丰——南朝梁,安丰郡,今寿县安丰;隋置安丰郡。  安化——汉,为北地郡,隋为合水县地,唐神龙元(705)年置安化县,历代为庆州、庆阳府治所今甘肃庆阳。民国改庆阳县。宋,安化,今贵州德江县。  安市——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曾为高句丽所有。  安西——元,曾以京兆府为安西府,旋改路,又改奉元路,治咸宁、长安(今西安)。清雍正时,在布隆吉镇置安西厅,移至今安西县地。后为府,继又改州。民国为安西县。  安庆——宋[1195年]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怀宁(先在今安徽潜山,后移今安庆)。清与民国为安徽省省会。  安阳——秦,取魏邑宁新,置安阳,在今安阳南。580年,杨坚毁邺城,迁相州安阳(今地)。明清为彰德府治。   安陆——秦,置安陆县,今湖北安陆北,东晋末移治今县;汉,江夏郡治地;南朝宋,置安陆郡。后改为安州治所;宋宣和间升为德安府;元于西面改郢州,治今钟祥。于是既有安陆府,又有安陆县,两者既非一地,距离又不太远。明改钟祥之安陆府为承天府,清又改安陆府。民国废府,才只有安陆县。  安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一带。  安定——汉,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镇原东南),废安定县。十六国时,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隋唐安定郡即泾州。唐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为泾川县,为泾州治所。②蒙古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1935年改子长县(谢子长烈土),移治原县治东的瓦窑堡。  安肃军——1004年宋改静戎军为安肃军。金曾名徐州,后仍改为安肃州。明为县。民国改徐水县,今属河北。  安息——西亚古国,即帕提亚。公元前249一前217年间独立。曾领有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与罗马对峙。公元226年亡于波斯萨珊王朝。  安谷城——安息在波斯湾的重要港口,约在幼发拉底河口附近。  安条克——安提阿,塞琉西王国(前312一前64年)都城,在今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亚。  安西四镇——唐安西都护府所属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后碎叶属西突厥,乃以焉耆为四镇之一。  安东都护府——668年唐置,治平壤(今朝鲜平壤)。676年迁治辽东故城(今辽东)。次年,再迁新城(今抚顺北)。以后又由平卢节度使兼领都护。761年度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669年,唐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治所先在今蒙古国杭爱山东端,其后逐步南移,最后治天安军(改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乌加河东岸)。德宗建中时废。  安西都护府——640年唐置,初治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后移龟兹(今库车),曾移碎叶,692年还治龟兹。贞元年间府治被吐蕃攻陷。  安南都护府——679年,唐将交州都督府改安南督护府,治宋平(今越南河内)。都护由交州刺史兼,后期由静海军节度使兼。十世纪三十年代越南吴朝建立,遂废。  汝州——隋,改伊州为汝州,治今河南临池。民国为县。  汝宁——元,升蔡州为汝宁府,治汝阳,今河南汝南;民国废府,改汝阳为汝南。  汝阴——秦,置汝阴县,治汝阴今安徽阜阳;三国魏置汝阴郡;隋唐汝阴郡即颍州。宋汝阴郡今安徽阜阳。  汝南——汉,高祖四(前203)年置汝南郡,治上蔡今上蔡西南;东晋治悬瓠城,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汝阳——西汉,置汝阳县,因“汝水之阳”而名;宋因之,今河南息(一说商水)县境内。又隋以前另有一汝阳,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  兴义——清,改南笼府为兴义府,治今贵州安龙。  兴元——784年,唐升梁州为兴元府,治南郑。元为路。明改汉中府。  兴化——宋,置兴化军,治兴化(今福建莆田北),后移莆田,元有兴化路,明为兴化府。民国废府,兴化即莆田县。  兴庆——西夏,国都名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兴州——西魏,置兴州,今陕西略阳;南宋改沔州;西夏国都兴州;金兴州,治兴化今河北滦平西;後迁治今山西兴县。  兴安——1583年,明改金州为兴安州。清为府,治安康。  兴和——1312年,元改隆兴路为兴和路,治高原(今张北)。明初置守御千户所,后移宣府(今宣化)。清废。  兴京——清以努尔哈赤前的旧都赫图阿拉为兴京。  厌次——古县名。秦在今山东惠民东;晋移至阳信东;隋在今惠民东南;北宋迁今惠民;明废厌次为武定州,清为惠民县。  夹谷——孔子相(任赞礼之职)鲁定公会齐景公处,在今山东莱芜南,另说在淄博市淄川西南。  扦关——有二:一在今湖北长阳西;一在今四川奉节东赤甲山上,又名江关,均春秋时楚、巴相拒时所筑。  汜水关——原虎牢关。在今河南荣阳汜水镇。  曳至河——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  吐火罗——中亚细亚古国,即大夏(巴克特里亚)。  吐番维州——唐吐番维州,今四川理县。  伏羌——唐改冀县为伏羌。后入吐蕃。元仍为县,民国改为甘谷县,属甘肃。  伏俟城——曾为吐谷浑都城,在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置西海郡。   米仓道——从汉中入川道路,自汉中县西,沿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达四川巴中地区。  米国——西域古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祁州——唐末,从定州分置祁州,治无极;宋移治蒲阴(今安国)。民国以原州治为安国县。  全州——五代,楚分永州置全州。民国为全县。今为全州县。  阶州——唐,置阶州,治在今甘肃武都东;宋,阶州,今甘肃武都境内;明移治今武都。民国为武都县。  池州——唐,置池州,治秋浦,即今安徽贵池。明清为池州府。  当涂——汉,当涂县,今安徽怀远东南;东晋侨置,后割原于湖地,治南陵东南。隋,移治姑孰,即今当涂县。  光州——南朝梁,置光州,治光城(今河南光山,隋时所改)。712年移治定城(今潢川)。民国废州,以州治为潢川县。  齐州——北魏,置齐州,治历城;隋曾称齐郡。唐为齐州济南郡,今山东济南市;宋政和中为济南府。  庆州——隋唐,庆州治今甘肃庆阳;北宋曾为环庆路治所,后改庆阳府。辽,庆州治今内蒙占巴林右旗西北白塔子。  庆元——宋,宁宗1194年,改明州为庆元府,元为庆元路,明,为明州府。金以泾原、环庆二路合并为庆原路,治庆阳。  州来——春秋,楚邑,后属吴,吴助蔡迁此,见“下蔡”。  州国——周,州国,今山东安丘淳于城;春秋,州国,今安徽凤阳台。  州邑——周,邑名,今河南沁阳县境内。  许—西周,姜姓许国,今河南许昌东;后迁葉,今葉县西南,后复数迁,最后在容城,今鲁山东;为楚(或魏)所灭。曹操迎献帝居许,曹丕时改许昌,地在今许昌东。北周置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宋曾升为颍昌府,并入长社,金仍为许州。民国为许昌县。  朵甘思——又作朵甘。旧指前藏以东以北,包括川、甘、青三省藏族聚居的地区。  交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有交趾刺史部,管辖地区包括今两广大部和越南北部。东汉改交州,治广信(今广西梧州),  旋移番禺(今广东广州)。三国吴分交州置广州,交州治龙编(今越南河内东),所辖为越南北部及两广之雷州半岛、钦州地区等。以后管辖地区缩小,唐交州实为交趾郡,仅有今河内一带。  交趾——南越赵佗时建交趾郡,辖今越南北部。汉武帝时归汉。东汉时治龙编。隋唐交趾郡即交州。唐于此置安南都护府。十世纪三十年代吴权从爱州(治今越南清化)攻取交州,为越南吴朝之始。宋人常称之为交趾。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交趾省,有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宣德二年(1427年)放弃。  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五公里处。曾为车师前王国都城、麴氏高昌交河郡、唐交河县,后曾属吐蕃、回鹘。  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传为黄帝与炎帝交战处。  齐郡——西汉,(前206)年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济南郡,治东平陵,今淄博;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阴平——西汉,阴平道治所,今甘肃文县西北;曹操建阴平郡,以阴平为治所,后为蜀汉所有。邓艾由阴平道(道路名)入  蜀,即由今文县越岷山山脉,经四川平武、江油,进兵成都。隋唐阴平郡即文州。  汗八里——蒙古人称元大都为汗八里。  观津——汉,置观津县治在今河北武邑境内;北魏改观津。  刘家港——即今江苏太仓浏河镇。  妈港——澳门别名,因妈祖神庙得名。  好水川——即今甜水河,由六盘山东流至甘肃静宁。  羊肠坂——太行山屈曲如羊肠的山路。  羊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南诏王异牟寻筑,在今大理。  戏阳城——春秋,今河南内黄县北。  戏亭——周,在临潼戏水[由骊山北流入渭]西岸,相传周幽王死此。  买卖城——《恰克图条约》所说买卖城,即今蒙古国阿尔丹布拉克。又以前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部商业区,亦有买卖城之称。  那烂陀——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著名寺院,在今巴腊贡。十二世纪末以后被毁。   七畫  麦城——东汉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寿州——隋,将北周扬州置寿州,治寿舂;宋为安丰军;元安丰路;明清仍寿州;民国为县。  寿昌——晋,改新昌县为寿昌县,治今浙江建德西南;唐移治今寿昌,今浙江建德。  寿春——战国,楚考烈王迁都此命名为郢;秦置寿春县;西汉为寿县;东晋名寿阳。均治在今安徽寿县。  严道——西汉,严道,今四川荣经。  严州——宋,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  严陵——唐,严陵,今浙江桐庐县。  宋州——商,宋国,今河南商县南;“五代十国”宋州,今河南商丘。  汪网——商,汪网国,今浙江武康县。  豕韦——夏,豕韦国,今河南滑县南。  杞——姒姓古杞国,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迁缘陵,今山东昌乐;再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  即墨——战国,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  邺邑——战国,邺邑,今河北临漳邺镇;唐邺郡,今河南安阳境内。  邯郸——战国,赵都,始于公元前386年。秦设邯郸郡。汉为赵国。自古至今,惟东魏一度入临漳县,隋复置。  沈邑——周,沈邑,今河南平与沈亭。  怀邑——周,怀邑,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芮邑——周,芮邑,今山西芮城县[一说陕西朝邑芮城]。  杜城——周,成王将唐杜氏迁于杜城(杜源);秦置杜源,又名杜陵,今西安市东南。  杜邑——商,今杜县亳亭。  岑国——古岑国,今陕西韩城岑亭。  邰国——古邰国,今陕西武公县西南。  陇州——古邑名,今陕西陇县。  岚州——古邑名,今陕西岚县。  穷桑——春秋,穷桑,今山东曲阜。  歧周——春秋,邑名今陕西歧山县。  鸡父——春秋,邑名,今河南固始县南。  匡邑——春秋,匡邑,河南开封长垣县。  匡庐——商,相传“商周时匡俗在此结庐”故名,今江西庐山。唐陈伯宣携孙旺在庐山圣治峰龙潭窝结庐隐居“匡庐隐士康”即此。  萧国——春秋,楚附庸国,今安徽萧县。  狄——春秋,邑名,今甘肃临洮。  应国——周,应国,今河南鲁山县。  狄国——周,狄国,今山东高清县(一说河北正定县)。  汴梁——“五代十国”,汴梁,今河南开封。  辰州——宋,辰州,今湖南源陵。  秀州——宋,秀州,今浙江嘉兴县。  均州——宋,均州,今湖北丹江市西北。  歧州——宋,今陕西凤翔(朔)。  扶风——汉泰初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三国魏改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东南、长安县西;唐因之,今宝鸡市东。  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县东。  吴兴——三国吴宝鼎元(266)年置吴兴郡,治在今浙江乌程(一说吴兴县南)。  吴郡——楚汉之间从会稽郡分置吴郡;东汉永建四(129)年复置吴郡,治在今苏州。  吴县——吴中、姑苏城均是今苏州。  苏州——周,苏国,今河北临漳县西;隋改吴州为苏州;宋苏州;明为长州,今江苏吴县。  苏禄——古苏禄国,在今菲律宾的苏禄群岛。   余杭——大禹,余[航]杭国,进浙江余杭;秦为余杭县;南朝陈置钱塘郡;隋改余杭郡,因“余杭山”故名,今江苏太湖。  抚城——金代抚城即抚州,今河北张北县境内。  沔阳——南朝梁,置沔阳郡;明代改沔阳州,今湖北汉阳境内。  条支——今伊拉克境内。  灵川——唐,灵川,今广西。  杨刘——在今山东东阿杨柳村,唐宋时黄河重要渡口。  杨邑——周,今湖北=襄阳。  酉阳¬——汉,酉阳县,今湖南永顺县。  坝陵亭——西汉邑名,今陕西长安县东。  苍梧——汉,置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隋苍梧郡,治封州(封川)、唐苍梧郡,治梧州。  豆子航——今山东惠民县境的古盐泽。  芙蓉城——简称蓉城,指成都,因五代后蜀在城上遍植木芙蓉得名。  芙蓉湖——今无锡西北与常州间,古有芙蓉湖,后淤为田。  苎罗山——传为西施生地,今地说法亦不一,或云今浙江诸暨南,或云在今萧山县境。花刺子模——中亚古国,在阿姆河下游,都城乌尔坚奇(玉龙杰赤)。陈州——古国名,太昊伏羲氏为宛丘;女娲氏为娲城;炎帝神农氏为陈州之山;西周妫满为陈国宛丘;战国楚国为陈郢;秦为颍川郡;汉高帝置淮阳郡,章和二(88)年置淮阳国(汉书载:是时有九城,即陈、阳夏[有固陵聚,是为固始]、宁平、苦[有赖乡,其有李伯阳庙,庙中有九井相通]、柘、新平、扶乐、武平、长平);王莽为新平辰陵;晋为梁国、陈郡;隋为淮阳郡;唐为陈州、淮阳郡;五代为陈州;宋为陈州、淮阳郡、淮宁府;元为汴梁路总管府、陈州;明为开封府。均治在今河南淮阳县宛丘。  陈留——以人名作地名:陈哀公(弱)第四子(留),前535年3月陈国司徒(招)杀太子(悼),立留为太子。哀公弱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弱,前534年哀公弱自杀。立留为君;楚灵王(回)闻陈乱,杀使者司徒招。前533年楚使公子弃疾(熊居)发兵伐陈。留奔郑(即今河省开封,陈留居地,後人称该地名为陈留,今陈留镇)。楚弃疾自为陈君达五年。直至陈吴公(惠)于前529年复国;周敬王四十二(公元前478)年癸亥岁秋七月己卯,陈国被楚惠王(芊章)遣武城尹公孙朝将兵伐杀陈国愍公,灭国为县。次子陈全温避难奔晋时由魏卿公孙路举荐于魏国为大夫,邑于浚仪别号陈留,即此;秦王政廿六(前221)年置陈留县,汉置陈留郡,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八畫  郕国——周,郕侯国,今山东宁阳县。  郑国——周,郑侯国,今陕西华县东;迁河南新郑,今河南新郑县。  罗国——周,罗侯国,初封房,今湖北房县,後迁宜城,今湖北宜城西,再迁枝江,周末迁长沙(临湘)。  枞国——周,枞侯国,今安徽桐城县南。  牧野——周,邑名,今河南淇县、新乡境内。  单邑——周,单侯国都,今河南孟津县东南。  范邑——周,范邑,今河南范县。  矛邑——周,矛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南。  郏——周,郏,今河南郏县。  弦国——周,弦国,今河南潢川西南。  邾国——周,邾(娄)国,今山东曲阜陬村(一说邹县);西汉,邾国,今湖北黄冈县。  郇国——春秋,郇国名,今山西临猗、新绛县境内。  周国——春秋,周国名,今陕西歧山。  郐国——春秋,郐国,今河南密县东南。  郈国——春秋,郈国,今山东东平县东南。  郓国——春秋,东郓:今山东沂水;西郓:今郓城县;汉为寿良县地;隋开皇十(590)年置郓州,十八年为郓城;唐为万安县;五代为郓城县,今山东郓城县。  枝城——周,楚邑,今湖北宜都县东。  肥如——春秋,邑名,今河北卢龙。  茂陵——春秋,茂陵,今陕西西安。  桂城——春秋,桂城,今湖北宜都县。   苦城——春秋,苦城,今河南鹿邑县。  京城——春秋,京城,今河南滎阳县东南。  屈邑——春秋,楚邑,今湖北秭归县东。  苗邑——春秋,楚邑,今河南济源县苗亭。  步邑——春秋,步邑,今山西临汾市南。  宜春——春秋,吴邑,战国楚邑,隋大业置宜春郡,唐改袁州,天宝复置宜春郡;宋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县。  昆吾——夏,昆吾国,今河南濮阳县。  封父——夏,封父国,今河南封丘县。  房——夏,房国,今河南遂平县。  房陵——汉,置房陵县,建安末改房陵郡,今湖北房县。  单父——秦、汉邑名,今山东单县南。  郃阳——秦,置郃阳县;汉以“郃水之阳”故名;宋因之,今陕西合阳县。  苴国——古苴国,今四川广元县西南。  孤竹——古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辽宁朝阳境内。  郁秩——古郁秩国,今山东平度县。  细柳——西汉,邑名,今陕西咸阳西南。  鱼复——西汉,邑名,南朝梁置鱼复县,今四川奉节县。  岩傅——商,邑名,今山西平陆东(一说河南伊川)。  空桑——商,空桑,今河南陈留镇南。  於陵——战国,齐国城,今山东长山县,齐国(田)陈仲子“辞爵灌园”即此。  昇州——战国,邑名,今南京市。  肤施——战国,中山邑名,名今陕西延安。  肥乡——战国,邑名,今河北肥乡县。  范阳——战国,涿国邑;秦为上谷郡地;三国魏,黄初七(226)年改涿郡为范阳郡,今河北涿县、房山境内。  宛丘——古邑名,古陈国所在地,西汉时今河南淮阳;唐时今河南淮阳东南。  昌平——古邑名,因“昌平山”故名,今山东曲阜境内。  昌邑——汉,邑名,今山东巨野。  张掖——汉,元鼎六(前111)年置张掖郡,治在觻得县;东晋北凉建都于此,今甘肃张掖县。  金城——汉,始元六(前81)年置金城郡;隋、唐时兰州为金城郡,治在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晋、北魏为金城郡,治在今兰州。  金源——宋,金源郡,今辽宁朝阳境内。  孟州——宋,孟州军名,治河阳,今河南孟县。  陕州——宋,陕州,今河南陕县。  岷州——宋,岷州,今甘肃岷县。  明州——宋,今浙江宁波。  河中——宋,河中府,今山西永济簿州镇。  河州——宋,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南。  河南——汉高帝二(前205)年将秦的山川郡改置河南郡,治在雒阳,以“黄河之南”故名,今洛阳市东北。  河东——秦初(前221)年置河东郡,治在安邑,以“黄河之东”故名;西汉因之,今山西夏县西北。  河西——唐,置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甘肃武威县。  河内——楚汉之际置河内郡,治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河间——西汉置河间郡,今河北河间县。  河阳——三国,河阳,今河南沁阳、孟县境内。  易——三国,邑名,今河北易县。  建平——三国吴,置建平郡,今四川巫山县;宋置建平县,今安徽郎溪县。  建州——汉,建安年间置建安县;唐置建州;宋建安郡,均治今福建建瓯。  建昌——汉,海昏县,今江西永修;三国置建昌县,今江西奉新;三国吴改名新吴县,治在今奉新县。   京兆——汉,景帝二(前(155)年将秦内史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前104)年将右内史置京兆尹,今陕西华县境内;晋将雍州置京兆郡;唐开元三(715)年改京兆府。  征羌——汉,征羌县,今河南偃城东。  青州——汉,置青州北海郡,今潍坊境内;宋青州,今山东青州。  沛郡——汉,高帝五(前202)年将泗水郡改沛郡;东汉改沛国,今江苏沛县;东晋改沛郡,治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  姑臧——汉,元狩二(前121)年置姑臧县;东汉为武威郡;三国为凉州,治在武威,今甘肃民勤县东北。  英州——汉,洭浦;宋时英州,治在今广东英德。  松阳——汉,回浦县邑,东汉建安四(199)年置松阳县,治在今浙江遂昌县古市镇;隋开皇九(589)年析置括苍县,因“括苍山”故名;唐贞元年间迁治西屏镇;五代改长松县;宋改松阳县,今浙江遂昌县。  夜郎——汉,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东。  宝豐——汉,父城县宝豐邑;唐改龙兴县;宋宣和二(1120)年因有“冶铸场”故名宝豐县,今河南宝豐县。  定安——汉,武帝元鼎三(前114)置定安郡,治在高平,今宁夏固源县。  泽州——“五代”泽州;宋因之,治在今山西晋城。  荆南——“五代”荆南,今湖北江陵。  和州——“五代”和州,今安徽和县。  岭南——唐,岭南,今广州市。  奉天——唐,奉天,今陕西乾县。  沧州——唐,沧州,今河北沧州。  汴州——唐,汴州,今河南开封。  庐州——唐,庐州,今安徽合肥。  庐陵——西汉,置庐陵县,治泰和县西北,东汉建安年间置庐陵郡,宋因之。治在今江西吉安境内。  庐江——秦,九江郡;楚汉置庐江郡,今安徽庐江县。  武罗——夏,武罗国,今广西永淳县北。  武强——周,武强邑,今河南郑州。  武威——西汉,元狩二(前121)年置武威郡,治在武威;“五胡十六国”时前、後、南、北凉均都此武威。  武陵——汉,高帝二(前205)年置武陵郡,治在义陵,今湖南叙浦县南。  武昌——三国吴,置武昌郡,後改江夏郡;晋太康元(280)年为武昌郡,今武汉市。  武阳——隋,将魏州置武阳郡;唐改魏州,今河北魏县。  武功——北魏,置歧州武功郡,今陕西宝鸡市。  武城——隋,开皇元(581)年将定阳郡改武城郡,治在定阳,今山西吉县。  武川——汉,云中郡武泉县;北魏置武川镇,今内蒙武川县。  始平——泰,始三(267)年置始平郡,治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县南(一说咸阳、鄠县)。  始兴——三国吴,甘露年间从桂阳郡分置始兴县(郡),今广东韶关境内。  转附山——战国,今山东烟台芝罘山。  九畫  荆州——东汉,荆州,治在汉寿,今湖南常德;五代十国时为荆南;宋,军名,荆南府治江陵,均在今湖北江陵。  南京——宋,高宗南京,今河南商丘;  南康——晋,太康三(282)年从庐江郡分置南康郡,治在于都,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宋南康郡,治今江西星子县;  南恩州—明,洪武年间南恩州,今广东阳江、恩平一带。  南安——东汉,中平五(188)年从陇西郡分置南安郡,治今陕西渭水;南朝陈将晋安县改南安县,今福建南安县;宋南安,  今江西信豐县;  南郡——秦,昭襄王二十九(前278)年将楚国郢都改南郡;西汉因之,治今湖北江陵。  南阳——秦,襄昭王三十五(前246)年置南阳郡,治宛,今河南南阳市。  南海——秦,置南海郡,今广州市。  南巢国——商,南巢国,今安徽巢县南。  南燕国——商,南燕国,今河南延津东。   南平——东汉,置南平县,又称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  南昌——汉,高祖六(201)年置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  朐忍——西汉,朐忍,今四川云阳县西。  临湘——西汉,临湘,今湖长沙市。  临淮——西汉,从泗水郡分置临淮郡;晋因之,今安徽淮河南岸。  临淄——汉,临淄,今山东益都。  临川——三国吴,将豫章郡分立临川郡,治南城县东南;晋、隋改为抚州,移治今江西抚州南;宋临川县,今江西省。  临海——三国吴,太平二(257)年置临海郡,今浙江象山港南。  临邛——秦,置临邛县;唐因之,今四川邛崃县。  临清——古临清县;汉为清渊县;北魏置临清县,今山东临清县。  临河——古临河县,今内蒙临河县。  临安——古地名,秦代余杭县邑;东汉临水县邑;晋太康元(280)年改临安,南宋因之,今杭州市。  信宜——唐,武德四(621)年置信宜县,治镇隆;唐、宋为窦州州治,均今广东信宜县。  信州——南朝梁,普通四(523)年从益州分置信州,治鱼复,今四川奉节县东,唐武德二(619)年改为夔州;唐乾元元  (758)年信州,治上饶,今江西上饶。  信都——战国,赵国地;汉宣帝为信都国,今河北左强县东北;东汉信都,治今河北杜冀县。陈引奇为东汉信都别驾即此  地。他德化大行于魏郡[今大名县东北]、清河、赵郡[今赵县]常山间,恩威复著于河间、广平、真[正]定。  济阳——晋惠帝将陈留郡分置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济阴——汉中元六(前144)年置济阴国,汉初元元(前48)年改济阴郡,今山东定陶境内。  济北——古邑名,因“济水北岸”故名,今山东长青县南。  济南——秦,置济南郡;西汉因之,治在山东平陵县(一说今章丘县);西晋移至今济南市。  相城——商,相邑,今河南内黄,後迁今河南鹿邑县南;战国,相城,今安徽濉溪,秦为相县。  郝乡——商,郝乡,今山西太原。  城邺——五代十国,城邺,今河北临漳。  城潁——春秋,邑名,今河南临潁西北。  城阳——战国,齐城阳;秦为琅琊郡;西汉置城阳郡,治今山东莒县;西晋移治鄄城;宋城阳,治今山东莒县。  城父——战国,城父,今安徽亳县。  咸阳——战国,秦,孝公建都地,今长安县渭城;唐武德二(619)年置咸阳县,今咸阳县。  饶县——战国,饶县,今河北饶阳县。  饶邑——战国,齐饶邑,今山东青州。  咸丘——春秋,咸丘,今山东巨野县东。  柘邑——春秋,柘邑,今河南柘城县。  姚虚——古邑,姚虚,今山东濮县南。  郢都——楚国都,今湖北江陵纪南城。  郧阳——古郧阳国(郧国),今湖北郧县(一说安陆县)。  赵国——古赵国,都晋阳,今山西洪洞县,迁邯郸;汉高帝四(前203)年将秦邯郸郡改赵国,东汉建安年间改赵郡,  治今邯郸。  施国——夏,施国,今湖北恩施县。  郦国——夏,郦国,今河南内黄县。  胡国——战国,胡[子]国,今安徽阜阳县。  钟离——春秋,钟离国,治在今湖北汉川县;南朝梁邑名,五代时为濠州,均今安徽凤阳东北。  娄邑——春秋,今山东诸城。  莒国——春秋,莒侯国,今山东莒县。  项国——春秋,项国都,今河南项城县。   胥门——春秋,胥门邑,今江苏苏州市。  养邑——春秋,养邑,今河南宝丰县(一说河北沈丘县东)。  费邑——春秋,费邑,今山东费县西北。  柏国——春秋,柏国都,今河南西平县。  柏举——春秋,邑名,今湖北麻城。  郜国——周,郜侯国,今山东成武县郜成镇。  荣邑——周,荣邑,今陕西户县(一说河南巩县西)。  郗邑——周,郗邑,今河南沁阳县西南。  祝——周,祝邑,今山东长青县东北。  洛阳——周,成侯国都,以“洛水之阳”故名;秦襄王置洛阳县;西汉为河南郡治,东汉为都城,今河南洛阳市;三国、西晋、北魏、五代後唐均建都于此。  栎阳——古栎阳县,今陕西临潼县东北。  宣城——晋,太康二(281)年置宣城郡,汉将丹阳郡改宣城郡;南朝、隋、唐为宣州,治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幽州——汉,武帝置幽州,治在蓟,今河北大兴县;晋治在涿,今河北涿县。  峡州——唐,峡州,今湖北宜昌。  剑南——唐,剑南,今四川成都。  昭武城——隋、唐,今甘肃临泽县。  浮梁——宋,浮梁,今江西景德镇。  饶州——宋,饶州,今江西鄱阳。  兖州——宋,兖州,今山东兖州。  保昌——宋,保昌,今广东南雄县。  恒山——避汉刘恒讳将恒山郡改常山郡,治在元氏县;西晋移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南。  十畫  珠崖——西汉,置珠崖;唐为崖州;宋为朱崖、吉阳,均今海南琼山县东南。  诸稽——商,诸[稽]暨,今江苏江阴县东。  诸邑——春秋,诸邑;三国,置诸县,均今山东诸城西南。  顿国——春秋,国名,河南项城县南项城;晋泰始二(266)年置顿丘郡,治今浚县;南朝宋将顿丘郡改平昌郡治在顿丘,今河南黎阳县。  剧国——春秋,剧侯国名,治淄川,今山东寿光。  徐国——春秋,徐国,今江苏泗洪县。  盖邑——春秋,齐国盖邑,今山东沂水县北。  留邑——春秋,留邑,今江苏沛县东南。  栾邑——春秋,栾邑,今河北栾城县。  郫邵——春秋,郫邵,今河南济源县西。  桃邑——春秋,桃邑,今山东汶上县。  通川——春秋,通川,今四川达县。  壶邑——春秋,壶邑,今山西长治市。  壶丘——周,壶丘,今河南新蔡县东南。  原国——周,原国,今山西沁水县,後迁原乡,今河南济源县原乡。  贾国——周,贾国;战国时晋国贾邑,均今山西临汾市。  郯国——周,郯国,今山东郯城北。  虑邑——周,虑邑,今江苏睢宁县西南。  秦邑——周,秦邑,今河南范县北。  祝——周,祝邑,今山东长清县东北。  皋狼——周,皋狼,今山西武乡县故城镇。  唐邑——周,唐邑,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平阳)。  耿国——商,耿国,今山西龙门县南。  顾国——夏,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   莘邑——夏,莘邑,今陕西郃阳县东南。  莱国——古莱国,今山东黄县东南。  绛国——战国,绛国,今山东邹县纪王城。  容城——战国,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  胶东国——战国,今山东平度东南;楚汉之际的胶东郡,今山东平度县。  胶西国——战国,今山东高密县西南。  秦谷——春秋,秦谷,今甘肃天水县西南。  秦州——宋,秦州,今甘肃天水。  徒阳都——古邑名,徒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  陶丘——古邑名,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陶邑,定陶西北。  绛州——秦、汉,河东郡地,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改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晋阳——春秋,晋国都城,战国赵国为晋阳;秦、汉置晋阳县;唐治晋阳,均在今山西太源。  晋州——三国,晋州,今山西临汾。  益州——三国,益州,今四川成都。  郿——三国,郿邑,今陕西眉县。  荥阳——三国魏,正始三(242)年将河南郡分置荥阳郡,今河南荥阳(朱仙镇)。  竞陵——西晋,元康九(299)年分江夏郡置竞陵郡,治石城,今湖北钟祥县。  晋昌——西晋、北周置晋昌郡,治今甘肃安西;南朝齐置晋昌郡,今陕西石泉县境内。  晋安——晋,太康三(282)年从建安郡分置晋安郡,今福州市;宋晋安县,今福建南安县。  晋陵——晋,置毗陵郡,後避东海王司马毗讳改晋陵郡,治晋陵,今江苏常州、武进境内。  高涼——晋,置高涼国,今广东阳江县西。  高平——西晋,太始三(265)年将汉代的山阳郡改高平郡,治昌邑,今山东巨野县。  高邑——春秋,高邑,今河南禹县。  高唐——春秋,齐国高唐(堂)邑,今山东禹城西南。  高阳——古代高阳邑,治在今河南杞县;战国高阳邑,东汉桓帝置高阳郡,治在今河北高阳县;晋泰始年间置高阳国,治  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北魏置青州高阳郡,今河北高阳县。  高密——西汉,本始元(前73)年改胶西郡为高密国,南朝宋置高密郡,治在今山东潍坊、高密县境内。  高城——汉,高城,今河北盐山县。  高安——汉,置高安县,今广东高要县。  泰山——汉,高祖为博阳郡,因有“泰山”故名置泰山郡,治博县,今山东泰安县东南。  酒泉——汉,置酒泉郡,今甘肃酒泉县。  牂河——汉,牂河郡,今贵州凯里北。  朔方——西汉,元朔二(前127)年置朔方郡,治在朔,今内蒙古杭锦旗。  凉州——西汉,凉州,治今甘肃陇县;三国凉州,治今甘肃张家川。  钱塘——秦,置会稽郡钱塘县;後汉为吴郡治所,今杭州市。  莆田——隋,开皇九(589)年置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县。  虔州——唐,虔州,今江西赣州。  铎州——唐,铎州,今四川茂县。  邕管——宋,邕管,今广西南宁。  桂阳——宋,桂阳县,今湖南汝城。  夏阳——宋,夏阳县,今陕西韩城县。  亳州——宋,亳州,今安徽亳县。  海陵——五代,海陵,今江苏泰州东。  海昏——三国,海昏,今江西永修县。  海州——唐,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  翁山——周,翁山,今浙江定海县东(一说翁山在广东翁源县东)。  十一畫  梓潼——古邑名,汉为广汉郡地,三国蜀置梓潼郡,今四川梓潼县。   梓州——宋,梓州,今四川三台县。  梅邑——商,梅邑,今安徽亳县东南。  梅里——周,梅里,今江苏无锡东南。  屠原——周,屠原,今甘肃安定县。  淳于——周,淳于侯国名,今山东安丘县淳于城。  聃国——周,聃国,今河南平与县北(平与,有东汉名臣陈蕃卒葬墓地)。  萧国——周,萧国,今安徽萧西北。  隋国——周,隋国,今湖北隋县南,後迁山西介休县。  宿国——周,宿国,今山东东平县。  梦邑——周,梦邑,今山东曹县北。  曹国——春秋,曹国,今山东定陶县。  鄅国——春秋,鄅国,都启阳,今山东沂水县北。  崔邑——春秋,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  聊邑——春秋,聊邑,今山东聊城县。  菅邑——春秋,菅邑,今山东单县北。  商邑——春秋,商邑,今河南淅川县西南  麻邑——春秋,麻邑,今湖北麻城县。  逯邑——春秋,逯邑,今山西境内。  阎邑——春秋,阎邑,今山西安邑县,後迁陕西朝邑县阎城。  戚邑——春秋,戚邑,今河南濮阳戚城。  堂邑——春秋,古邑名,晋置堂邑郡,今江苏六合县。  铜鞮邑——春秋,铜鞮邑,今山西沁县南。  营丘——周,姜齐国都,今山东淄博市(一说昌乐县)。“陈琏、玙兄弟二人从阳武户牖投奔齐国大夫田(陈)和”即此。  营州——北魏、隋,营州,今辽宁朝阳县;唐、辽时营州,今河北昌黎县。  扈国——夏,扈国,今陕西户县。  黄国——夏,黄国,今河南潢川县定城。  巢国——夏,巢国,今安徽巢县  崇国——商,崇国,今河南嵩县北。  崇州——唐,崇州,今江苏南通。  绵州——唐,绵州,今四川绵阳。  绵上——春秋,绵上,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梁丘——春秋,梁丘,今山东成武县。  梁山——周,梁山国,今陕西韩城县南。  梁国——汉,高祖五(前202)年将秦砀郡改置梁国(郡);南朝宋改梁郡,今安徽砀山。  阏与——战国,邑名,今山西和顺。  琅玡——春秋末越王勾践迁都此;战国,齐琅玡邑;秦王政二十六(前221)年置琅玡郡,今山东诸城。  渔阳——战国,燕国都,治渔阳;秦置渔阳郡,均今北京市密云县。  淮西——唐,淮西,今河南汝南、信阳境内。  淮南——汉,高祖四(前203)年将九江郡改淮南国,汉元狩年间改九江郡,後改淮南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三国魏为淮南国;东晋淮南郡,治今安徽当涂;隋改寿州、淮南郡,治在今扬州。  清河——汉,高祖五(前202)年置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县东南。  章武——西汉,置章武县,西晋、隋初置章武郡,今河北大城县。  鸿门——西汉,鸿门,今陕西临潼西北,即典故“鸿门宴”即此。  康邑——周,康邑,今河南禹县西南。  康州——唐,康州,治在今西藏昌都。  盖州——唐,置盖州;金、元因之,今辽宁盖县。  淄青——唐,淄青,治在今山东淄博、青州境内。  润州——五代十国、唐润州,治在今江苏镇江。   宿州——五代十国,宿州,今安徽宿县。  十二畫  颍州——宋,颍州,今安徽阜阳县。  颍昌——宋,颍昌,今河南许昌。  颍川——秦,王政十七(前230)年置颍川郡,以“颍水”故名,治阳翟,今河南禹县。当时辖今许昌、长葛、鄢陵、郾城、临颍、舞阳、西华、禹县。陈  翔公由山阳瑕丘移居颍川即此。陈寔于汉中平三(186)年卒葬今长葛县古桥乡陈故村即此。  彭城——西汉地节元(前69)年将楚国都彭城改置彭城郡,後复称楚国;东汉章和二(88)年改彭城国;南北朝、唐、宋,治彭城,今江苏徐州。  彭州——东汉,彭州,今四川彭山县。  循州——东汉,循州治惠州;东汉,惠州治龙川,均今广东省。  渤海——西汉,从巨鹿、上谷二郡分置渤海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县东关。  鲁——汉,高祖元(206)年将秦王政二十四(前223)年置薛郡改鲁国,治鲁县;三国魏、晋置鲁郡又称东鲁,均治今山东曲阜。  鲁阳——春秋,楚鲁阳,今河南鲁山县。  期思——春秋,楚期思邑,今河南淮滨县。  渠丘——春秋,莒渠丘邑,今山东莒县。  鄍邑——春秋,鄍邑,今山西平陆县东北。  鄚国——古鄚国,今河北任丘县鄚州镇。  滇国——战国,滇侯国,因“滇池”故名,汉置滇县,今昆明市滇池。  程国——周,程国,今河南洛阳市程聚。  道国——周,道国,今湖南道县。  舒国——周,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  温邑——周,温邑,今河南温县。  焦——周,焦邑,今陕西百步焦。  谢——周,谢邑,今河南南阳市。  韩原——周,韩原,今陕西韩城西南;战国韩邑,今山西河津县东北。  敦煌——汉,敦煌,元鼎六(111)年置敦煌郡,今甘肃河西走廊。  揭阳——汉,揭阳县,治榕城,今广东揭阳榕城。  犍为——汉建元(前135)年置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县西南。  棘阳——古县名,西汉置棘阳县,因棘水之阳故名,治南阳,北魏改南棘阳。  景州——古邑名,汉置景州,今河北景县、东光县境内。  舒州——五代,舒州,今安徽潜山县。  蓬州——唐,蓬州,今山东蓬来县。  翕州——隋、唐、南唐、宋翕州,治休宁万安镇,後移翕县,今安徽翕县。  渭州——北魏、唐置渭州,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婺州——宋,婺州,今浙江金华。  越州——宋,越州;东汉为越国,今浙江绍兴。  博州——宋,博州,今山东聊城。  博陵——东汉,桓帝“为其父立博陵”故;隋将中山郡分置博陵郡,均今河北蠡县南。  博浪沙——秦,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  朝歌——商,纣王都城,今河南淇县。  雁门——战国,赵武灵王置雁门郡因“雁门关”故名;秦、汉因之,今山西雁门关。  朝儛山——战国,今山东召石山。  十三畫  雍州——宋,雍州,今陕西西安,军名,永兴,府名,京兆府。  雍门——春秋,雍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  雍邑——春秋,秦都,今陕西凤翔县南。  雍国——周,雍侯国,今河南沁阳县东北;春秋迁今陕西凤翔。   雍丘城——唐,雍丘城,今河南杞县。  解梁城——战国,邑名,今山西猗西南。  解邑——周,解邑,今山西解县。  雍国——周,雍侯国,今河南沁阳县东北;春秋迁今陕西凤翔。  滑国——周,滑国,今河南睢县西北,迁费,今河南偃师緱氏镇西南。  鄣国——周,鄣国,今山东章丘[一说平阴县]。  赖国——周,赖国,今湖北随县。  缘陵——周,缘陵,今山东昌乐县东南。  微邑——周,微邑,今山东梁山县西北。  滑国——周,滑国,今河南睢县西北,迁费,今河南偃师緱氏镇西南(陈祎唐三藏的祖籍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凤凰谷东岸)。  鄣国——周,鄣国,今山东章丘[一说平阴县]。  赖国——周,赖国,今湖北随县。  缘陵——周,缘陵,今山东昌乐县东南。  微邑——周,微邑,今山东梁山县西北。  訾邑——春秋,訾邑,今河南巩县西南。  裘邑——春秋,卫裘邑,今河南  慎邑——春秋,慎邑,今安徽颖上县。  蒯邑——春秋,蒯邑,今河南洛阳蒯乡。  楚国——西汉,置楚国,地节元(前69)年改彭城郡,治彭城今徐州。  楚州——唐,楚州,今江苏淮安。  鄘国——商,鄘侯国,今河南汲县鄘城;後迁上庸,今湖北竹山县上庸。  詹国——战国,詹侯国,治今江西乐安;後迁葛,今河南宁陵县。  锡邑——战国,锡邑,今河南  虞国——古国名,商均封于虞国,今河南虞城;西周虞国,今山西平陆县。  鲍邑——夏,鲍邑,今山东丙城县。  衙——秦,衙,今陕西白水县东北。  睢阳——秦县名,因在“睢水之阳”故名;唐天宝元(742)年改宋州、睢阳郡,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县南。  蜀郡——秦灭古蜀国置蜀郡,治成都,後改益州。  鄜延——东汉,鄜延,名为高奴;宋鄜延,今陕西鄠县、延安境内。  楼烦——汉,楼烦,今山西宁武。  新平——汉,漆县地,建安年间置新平郡,北魏改白土县,隋开皇三(583)年改邠州,四年改白土县为新平县,唐、宋因之。今陕西彬(邠)县。  新野——汉,置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县。  蓝田——西汉,蓝田,今陕西长安县西。  简州——唐,简州,今四川简阳西北。  睦州——唐,睦州,今浙江建德县。  蒲州——古都邑,又名蒲坂[阪]、西蒲州,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虞舜帝建都处。  新安——晋,太康元(280)年将新都郡改新安郡,今浙江新安江。  新郑——古地名,春秋郑武公平鄶国改名新郑郡,以别于初封之旧郑,秦属颖川郡地,汉属河南郡地,今新郑县。  新豐——古县名,今陕西临潼县。  新蔡——晋,惠帝将汝阴郡分置新蔡郡,今河南新蔡县。  缙云——唐,圣历初年以“地处缙云山”故名,从婺州分置缙云县,今浙江处州境内。  瑕丘——战国,鲁桓公之庶子负瑕,食采于此,後人称为“瑕丘”故名,今山东兖州东北。陈与京,汉元帝初元二(前47)年甲戌岁因“石显等官宦争斗”遭陷卒。家计因之一空。妣佘(皮)氏生考,避难居山阳瑕丘即此。  蒲津关——三国,蒲津关,今山西永济县。  十四畫  鄢——春秋,邑名,今河南鄢陵县。   嘉州——三国,嘉州,今四川乐山境内。  彰明——唐,彰明,今四川江油县。  鄠县——唐,鄠县,今陕西鄠(户)县。  蔡国——周,蔡国,今河南上蔡县。  蔡州——秦,三川郡;汉汝南郡;隋、唐、宋置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蔡阳——汉,置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县西南。  鄱阳——东汉,鄱阳,建安十五(210)年置鄱阳郡,今江西鄱阳县。  瞧——东汉,瞧,建安年间将沛国分置瞧国(郡),治在瞧,今安徽亳县。  箕——商,箕,今山西太谷县。  赵——汉,高帝四(前203)年将秦邯郸郡改赵国,东汉建安年间改赵郡,治在今河北邯郸(一说赵)县。  裴中——春秋,裴中,今陕西歧山县北。  滕国——春秋,滕国,今山东滕县西南。  谭国——春秋,谭国,今山东商丘县西。  蒙阴——春秋,蒙阴,鲁国之附庸颛臾国地,汉置蒙阴县,今山东临沂。  漕邑——春秋,漕邑,今河南滑县。  榖国——周,榖国,今湖北榖城县;春秋榖城,今山东平阴县。  鄫国——夏,鄫国,今山东苍山西北。  管邑——周,管邑,今河南郑州管城。  蔚邑——周,蔚邑,今山西平遥[一说灵丘县]。  蔺邑——战国,蔺邑,今陕西渭南县西北。  端邑——战国,端邑,今山西沁水县东北。  衡州——秦,衡州,长沙郡地,隋改衡州,以“衡山”故名,今湖南衡阳市。  鼎州——宋,鼎州,今湖南常德县。  韶州——三国吴,甘露年间从桂阳郡分置始兴郡治所;宋,韶州,今广东韶关。  十五畫  豫章——汉,将九江改豫章郡(因盛产樟木故名);唐为兴隆府,唐禧宗为洪州;宋豫章,今江西南昌市。  虢略——战国,虢略邑名,今河南灵宝县。  虢州——隋,开皇三(583)年将东义州改虢州,治卢氏,今河南卢氏县;唐观贞年间移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  黎阳——西汉,置黎阳县;北魏置黎阳郡,今河南浚县。  黎城——古黎侯国都,治东壶关口,汉代为潞县,今山西长治县,隋改黎城,今山西(一说安徽)黎城县。  黎州——宋,黎州,今四川汉元县。  潜——周,楚邑,今湖北潜山市。  樊邑——周,樊邑,今河南济源县。  樊城——三国,樊城,今湖北襄樊:汉江以北为樊城,汉江以南为襄阳(隋代置襄阳县)。  臧邑——春秋,臧邑,鲁地,今山东境内。  黔中——春秋,黔中郡,今湖南源陵县。  滕国——周文王第十四子叔秀封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  暴国——夏,暴国,今河南原武县。  熙州——宋,熙州,今甘肃临洮。  镇州——宋,镇州,军名成德,府名真定,今河北正定县。  儋耳——宋,儋耳,今海南儋县。  十六畫  澶州——古邑名,宋澶州,今河南  霍邑——周,霍邑,今山西霍县。  潞州——周,潞国;五代潞州,均今山西长治县。  魏邑——春秋,魏邑,今山西芮城县东北。  魏郡——汉,高帝十二(前195)年置魏郡,治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  魏州——宋,魏州,今河北大名县。   隰邑——春秋,隰邑,今山东临沂县西。  赞皇——汉,高帝置赞皇县,以“赞皇山”故名,隋因之。今河北赞皇县。  歙州——唐,歙州,今安徽歙县。  十七畫  戴国——春秋,戴国,今河南兰考县。  翼国——周,翼国,今山西翼城县。  翼邑——周,翼邑,今山东费县西南。  濮邑——春秋,卫濮邑,今河南濮阳县濮城。  濮上——古邑名,汉,濮上,今河南濮阳县。  濠州——五代,濠州,今安徽凤阳县。  麋亭——战国,楚麋亭,今湖北江陵县。  十八畫  夔州——古邑名,汉,夔州,今四川奉节县。  十九畫  襄陵——春秋,襄陵,因“晋襄公之陵于此”故名,今河南睢县;汉置襄陵县,今山西襄县。  襄城——春秋,襄城,郑国汜地,因“周襄王避狄难居此”故名,秦改襄城县,今河南襄城。  襄阳——东汉,建安十三(208)年将南郡、南阳郡分置襄阳郡,今湖北襄阳。  酆都——周,酆都邑名,今陕西户县北;西汉为刘邦“六出奇计,定汉家天下”的陈平与张氏卒葬户县羊角山即此。  二十二畫  穰邑——春秋,穰邑,今河南邓县。  说明:在陈煌燊先生05-11-11的《古今地名对照表》的基楚上,吾将平时读书、信、报中的笔记整理出来,作以上增补。吾无能考证,仅供参考。古地名同今地名比,历经各朝代,是变动的。希望在读陈世谱中涉及到古地名时,有所帮助。  同庆堂想找的开洲路上面也有记载.  不爱看书的拿来没用,爱看书的经常会遇见这些不熟悉的地名.  QUOTE:原帖由绿杨瓷迷于2007-8-915:19发表  不爱看书的拿来没用,爱看书的经常会遇见这些不熟悉的地名.  川大有个道教研究组,全国都很有名。  资料好,我先下载,慢慢再看。  一番苦心有价值,收了.  宁古塔——清,宁古塔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康熙初于今县城处筑新城。  这个地方就不必知道了,因为那是清代流放犯人的地方,鸟不生蛋,女不发情的地方,那儿没有好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