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ID:23740137

大小:134.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1-10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_第1页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_第2页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_第3页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_第4页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前言一、从司马迁到班固二、《史记.货殖列传》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第一、人类的本能与经济自由第二、政府经济政策的原则第三、西汉社会的生产行业第四、《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人物第五、《货殖列传》中的商业理论第六、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情形第七、司马迁对“富裕”的评价三、班固的思想第一、班固思想的历史背景第二、班固评司马迁第三、班固论西汉社会第四、班固提出“四民”的说法第五、司马迁与班固对西汉富人之褒贬第六、《汉书》写经济专注农业摒弃工商四、思想转折的后遗症第一、农本思想之积淀第二、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士”对读书的独占第三、道统的观念第四、文起八

2、代之衰?第五、明、清二代的官吏分家及吏治败坏后语前言  四十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司马迁的自由经济思想》,(《社经》第四期,香港新亚书院经济系出版,1962)在那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司马迁的开放、乐观、自由的经济思想,与英国学者亚丹.斯密(AdamSmith,1723-1790)(注1)的自由经济思想非常相似。当时我就想,如果中国的经济思想,能够顺着司马迁思想的势头继续发展下来,中国早在二千年前走上资本主义(注2)的道路,又何必在二千年后,再受西洋鬼子加东洋鬼子的气!  但是事实上,我们到今天,仍然没有走上真真正正的资本主义社会,三农问题仍然绊着我们的脚,在中国即

3、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候,能否事事顺遂,尚是未知之数。  经济思想,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及影响力量。中国经济发展,在西汉时期,未能趁着良好的机遇,走上资本主义,就是因为中国经济思想在西汉受到政治及学术压力,使经济思想的势头,由开放、自然、自由的方向,转折而入于封闭、保守的方向。西汉之后,经济思想,地位愈低、层次愈贱,历代名士大儒不谈经济,耻谈经济。谈经济者,亦仅在技术层面、功利层面、实用层面,而绝少在学术、思想、理论层面谈经济。因此,中国经济发展,自汉朝到清朝,陷于停顿状态。在某些工艺技术方面,尚有因秘方失传或不得善传而退步者。这完全是经济思想保守、退步

4、所致。一、从司马迁到班固  本文的题目,是《从司马迁到班固》,并不是将中国经济思想转折、退步的责任,诿过于班固。完全没有这种意思!只不过因为《史记》和《汉书》中,司马迁和班固面对着相同的事物,所作的描写与评价有了显著的不同。令我们对这一百多年间的思想转变,看得非常清楚。  司马迁生于汉朝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卒于汉武帝末年(公元前87)(?)。其著述年代约为公元前130年至87年。班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卒于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其著述年代约为公元54年至80年。二人年代之差距约为150年,但思想之转折已极明显。本文即用这种方式,将

5、二人对相同事物的见解分别列出,可以看出在这一百多年之间,中国社会经济思想,尤其是读书人的心态已有显著转变。二、《史记.货殖列传》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司马迁主要著作为《史记》,而表露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的篇章,为《史记.货殖列传》。兹将《货殖列传》中可表现其经济思想的片断,简摘如下:  第一、人类的本能及经济自由  司马迁说:人类有两种本能。一种是求利致富之本能,另一种是享乐的欲望。所谓求利致富的本能或自利心,乃是为追求个人财富之积累,或经济情况改善的一种本能。为了此种目的,人们可以劳筋骨、忍嗜欲、冒风险,为求财利而赴汤蹈火。而所谓享乐的欲望或称为奢侈的本能,是人类求精神的

6、或肉体的欲望满足,如权势的夸耀,口腹之欲及耳目之欲的满足,以及一切增加个人安逸快乐的需要。为达到此种目的,人们可以不惜个人财富的牺牲,贫者尽其所有,富者挥霍无度。第一本能是一切为了财富,第二本能是要牺牲财富换取一切。两者相反相成,构成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自然生态。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说: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又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又说:  人之趋利,若水之就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这就说明:人类有求利致富的本能,这种本能,不须学习,人人都有,生而俱有。除此之外,司马迁又留意到,人类还有一种本能,就是享乐的欲

7、望。《货殖列传》说: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己。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神农以前,没有典籍可稽,所以当时的人民经济生活情况如何,不得而知。至于虞夏以后,有了尚书诗经等文献,其时人民经济生活之情况,可以从这些文献的记载中知道。司马迁根据这些记载来观察,于是发现了以下各点:  一、人类有享乐的本能;  二、这种本能,如果没有外在条件限制,它将尽情发挥;  三、这种本能,不可能以人为的力量加以改变或阻止。亦不能“涂民耳目”,使人绝欲窒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