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

钢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

ID:23735149

大小:120.5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0

钢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钢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钢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钢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钢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6钢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26.1适用范围本标准给出了钢桩打桩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适用于港口码头、水中高桩平台、桥梁、高层建筑和特重型工业厂房。26.2编制依据的标准、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6.3术语和符号1钢桩:是指用钢管或型钢制成的础基桩。2钢管桩:钢桩的一种,一般采用螺旋缝钢管或直缝钢管,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加工而成,钢管桩分开口和闭口两种形式。3型钢桩:钢桩的一种,一般采用热轧工字

2、钢或槽钢加工而成。4桩基础由打入土(岩)层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建(构)筑物基础。5打桩利用打桩设备的锤击能量将桩沉入土(岩)层的施工方法。6收锤标准将桩端打至预定深度附近时终止锤击得控制条件。7送桩打桩过程中借助送桩器将桩顶沉至地面以下的工序。26.4施工准备26.4.1技术准备1认真阅读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会审,提前解决图纸上的问题;-13-2备齐并学习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规范、规程,掌握施工工艺;3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在技术质量部门的组织下,进行工程质量策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体现质量策划的结果;5根据专业质监的要求,备齐工程技术资料表格;

3、根据公司质量体系程序要求,准备有关质量体系程序运行表格;6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执行计划、质量大纲、安全计划)并报审;7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包括技术、质量、安全环境的各类指导书方面)。26.4.2材料准备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工程量;2依据工程量和工期编制物资需用计划、采购计划和进场计划。3进行分供方的评价工作,联系材料采购事宜,安排材料堆放贮藏地点。26.4.3施工机具准备1主要施工机具可按常用施工设备表配置(见表26.4.3-1)。26.4.4监视测量装置1主要监视测量装置可按常用测量仪器表配置(见表26.4.3-2)。-13-表26.4.3-1常用施

4、工机具表序机具名称规格/型号用途备注1履带式打桩机根据需要选择打桩根据施工需要配备2筒式柴油锤根据需要及附表选择打桩如为钢管桩需附特制透气桩帽3起重机根据需要选择喂桩扒杆长度根据桩长确定4电焊机接桩每台桩机配备2~3台5路基箱2M*6M桩机站位6送桩器5~8M送桩一套备用表26.4.3-2常用测量仪器表序号机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说明1经纬仪或全站仪J2级以上1测量放样2经纬仪J6级2垂直度控制,附脚架3水准仪DS3型1标高控制,附脚架4钢卷尺50M1测量放线,须标定比对5钢卷尺5M1测桩位偏差1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后方可使用。2所有测量仪

5、器的鉴定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13-3表中所列测量仪器数量按每台桩机配备。26.4.5作业条件准备1施工现场具备三通一平。2施工人员到位,机械设备进场完毕。3测量基准已交底,复测、验收完毕。4桩材、焊条等材料已进场并验收合格。26.4.6测量准备1熟悉施工坐标系统及标高系统,必要时进行正确换算;2编制现场测控方案,与业主/监理进行测量控制点交接,建立本工程测量控制网,以便准确、方便地测放桩位及控制桩顶标高;3建立本工程测量控制网时应在距最外排桩20M以外设置半永久性控制点,用来在沉桩过程中对控制网进行校正;4准备经定期检测合格的各类测量仪器及配套工器具;5

6、准备石灰、小木桩及铁钉等放线需用物。26.4.7其他条件准备1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策划设置施工组织机构。2根据工程量、工期及设备配备情况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3对于辅助人员要根据工程的整体形象进度编制需用计划和进场计划。4对于能源和辅助材料依据工程量和施工设备编制需用计划26.5施工工艺26.5.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第n节桩起吊,对桩调直桩机就位第一节桩就位调直打桩接桩打桩至设计要求中间检查验收送桩测量定位移至下一桩位-13-26.5.2操作工艺1测量放线:在打桩施工区域附近设置控制桩与水准点,不少于2个,其位置以不受打桩影响为

7、原则(距离操作地点40米以外),轴线控制桩应设置在距最外桩5~10M处,以控制桩基轴线和标高。2桩机就位:按照打桩顺序将桩机移至桩位上面并对准桩位。3喂桩:利用辅助吊机将桩送至打桩机桩架下面,桩机吊桩并送进桩帽内。4打桩:1)打桩顺序按下列规定执行。(1)打桩顺序一般情况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及桩基础平面布置而定。对于密集桩,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向四周对称施工。当一侧毗邻建筑(构)物、地下管线等时,宜从毗邻建筑(构)物、地下管线等的一侧由近到远施工。(2)根据桩长和桩顶标高,宜先长后短,先深后浅施工。(3)根据管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施工。(4)根据建筑物设计的

8、主次,先主后辅施工。2)打桩过程中,出现贯入度反常、桩身倾斜、位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