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35055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0
《1954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论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954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论析(1) 摘要: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新中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放的产物。制宪者们还以开放性的视野,一定程度地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和旧中国资产阶级类型宪法实践的经验。但由于制宪所面临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其开放性价值表现出了较大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1954年宪法;制宪时机;立法程序;历史局限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雅尔塔体制内的美苏势力范围之争迅速发展为全面的冷战,世界政治力量随之分裂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针锋相对的阵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主义政权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可能的武装干涉,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
2、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受到严密的封锁。特定的国际环境以及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因,新中国向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一边倒”的战略,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必然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随着此种国际局势的演进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制定正式的宪法取代《共同纲领》,成为迫切的客观需要。然而,这些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国际环境又严重制约了新中国宪法的制定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思维方式设计宪法模式。也就是说,1954年宪法的制定,必定主要是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所提供的经验与成果的范围内进行,对其他类型宪法的开放则是极其有限的。 (一)制宪时机
3、把握问题上的局限性 尽管斯大林早在1949年和1950年就催促中共中央应制定宪法,但直到1952年10月斯大林第三次提出制宪建议之前,中共中央的思路依然是“暂时不制定宪法”。其理由是“因为中国目前已有一个共同纲领,而且在群众和阶层中有很好的威信,在目前过渡时期以共同纲领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可以过得去的。如果在目前要制定宪法,其绝大部分特别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关系,也还是要重复共同纲领。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不过是把条文的形式及共同纲领的名称改变而已。因此,我们考虑在目前过渡时期是否可以暂时不制定宪法,而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虽然说,到1952年下半年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取得
4、了巨大成就,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已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冲突和矛盾,但仍然可以对共同纲领“加以修改补充”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国内形势。应当肯定,中共中央的这些考虑是以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为基础的。由于以上原因,斯大林在一定程度地尊重中国共产党自己设计的建国方案基础上,同时又希望中国与东欧国家一样经过短暂的人民民主阵线联合政府时期以后,即产生共产党一党政府。所以在1949年新中国建国前夕刘少奇访苏时,斯大林就建议中国共产党:多党联合政府至多可以存在5年,也就是说,中共应在1954年制定宪法和实行普选,并在此基础上组成“一党政府”。但新中国成立后,以《共同纲领》为政治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
5、阵线搞得如火如荼,这就引起了斯大林与苏联的怀疑。怀疑中国共产党走南斯拉夫道路,担心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府可能执行亲英美的路线。在如此情形下,1952年10月,斯大林再次催促中国共产党应在1954年搞宪法和选举,其原因就不难解释了。同时,这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关于中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问题上,并希望这一问题征求斯大林的意见后得到他的支持。斯大林在收到刘少奇的信并会见中共代表团后对中共中央的认识给予肯定,然后,斯大林又借机提出制宪的建议。至此,中共中央再不接受斯大林的制宪建议就不合情理了。 虽然斯大林指出,新中国要制定的宪法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它必定是不同
6、于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关于这一点,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事实上,1954年宪法已确立了我国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不能否认这些体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所起的巨大作用,但我们也应当承认过早地确立这种高度集中体制的不利因素及此后所带来的严重历史后遗症。以1954年宪法制定后我国某些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为例,如,1954年宪法制定施行后,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政府转变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参政的政府。国家最高决策层中,非中共人士悉数退了出来,同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全部由共产党人担任,国务院
7、的部长中,非中共人士亦下退到三分之一左右。而在建国初的《共同纲领》为基础组建的联合政府中,中央人民政府的6名副主席、56名政府委员、4名副总理和15名政务委员中,非中共人士分别占3名、27名、2名和9名,政务院34个部级机构中,14个正职由非中共人士担任信。这也表明,到此时,斯大林曾对中共中央提出应当在1954年制定宪法并产生一党政府的要求已经实现。这一政治现象的变化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即中共中央某些不切实际的重大决策乃至党的领导人的个人独断行为缺乏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