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ID:2372805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_第1页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_第2页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_第3页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_第4页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中学化学教师是否受欢迎、教学效果如何?除语言表达和责任心等因素以外,笔者认为还与“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密切相关。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应聘时的说课或上课、青年化学教师的教学,要想取得成绩好和受学生欢迎的效果,就得挖掘和处理好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什么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呢?就得先了解“隐性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一、“隐性知识”定义和分类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Reber和Weiskrantz、Warrington几乎同时分别在内隐学习、内隐记忆领域开展实验研究,其中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

2、olanyi,1891~1976)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最早对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人类能够以一定符号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体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分为基于身体的隐性知识、基于言语的隐性知识、基于个体元认知的隐性知识、基于社会文化的隐性知识。后来很多专家对隐性知识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典型的分类法有日

3、本野中郁次郎(Nonaka)的形成方式分类、英国TedHedesstromandEdgar5A.Whitley形式化情况分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DavidPerkins表达形式的隐显性分类等。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及作用  笔者借用“隐性知识”的概念来定义“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从范围上缩小到化学教学,从具体内容上略加扩展,是指中学化学教材没有写出来的,分散在教学参考书、课外教辅或相关杂志中的;有的甚至这类书都没有写、靠教师自己摸索或有经验的教师示范或言传心授才能把握的教学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能用语言和符号表达出来的,有的不能。如

4、果教学中没有关注到或者不补充这类隐性知识,学生就会听不懂,教学效果差,学生的成长也会受影响。我们从知识本质新论的知识表征形式作一些分析:  陈述性知识:是能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出来的知识,例如: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密度、硬度等)、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方法等。在大脑中处理过程是:感知→理解→贮存→提取→再现。  程序性知识:处理或做某件事的方法、步骤。在大脑和行为上表现为:学习分类记忆、或反复练习形成下意识动作,运用时就是:匹配→执行。教师对某类题型、某种操作,教给学生处理的方法,学生一遇到这类问题时立即照此方法处理。这些应该归结为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5、  三、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分类和实例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5可以分为:教学方法和策略类;教学态度、教学风格类;教学情境创设类;知识点间过渡类;关键词分析类;解答习题的思路类;知识解释类;知识补充拓展类;实验操作补充和解释类等。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年段的学生、以及不同层次和不同班级风格的学生,同类隐性知识的补充和渗透方式也不同。  3.1教学方法、策略类  在初中化学教学时,由于初三生学的年龄特点,又是化学的启蒙教育,要更多地要采用激发兴趣的策略,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最好较多地利用有趣的实验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并辅以教师的

6、情感投入等。  3.2教学态度、教学风格类  我们在现实中会发现,部分头脑不那么灵活、表达和教法欠佳的教师相对受学生欢迎一些,教学效果相对也较好。为什么?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教学态度、责任心、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和处理学生事务是否公平等。例如备课上课是否踏实?是否在课外多花时间收集资料和素材服务于教学?是否向优秀教师学习?对自己的教学有无反思和总结?是因为学校要求或评职称才写论文、搞一点儿课题研究?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自我发展积极主动地写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这些都影响着一个教师的教学受欢迎的程度及教学效果的好与差。  3.3教学情境创设类  恰当情境可以

7、将学生轻松地带进要学习的新知识中,或者使学生形成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教师的点拨和讲解解决了这个冲突,并轻松地引导学生主动建构了新的知识。教学情境的创设切入角度可以是:化学史实、生产生活实例、实验展示、学生的错误等。教学情境创的方法可以是提问式、现象激疑式、要点导引式、实验探究式等。  3.4知识点间的过渡类5  讲课时从一个知识点到下一个知识点,没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非常地生硬或直接抬出,而有经验的教师却有很好的过渡性语言,利用知识的延伸、知识的来源、核心知识的应用等过渡到新的知识。  3.5关键词分析类  一个概念的定义、一道习题的题干都有其关键词,在

8、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到,并能理解关键词的意义。  3.6习题解答思路类  如果学生解答练习题出现错误,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