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24629
大小:6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0
《呼伦贝尔沙地成因及生态修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呼伦贝尔沙地成因及生态修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罗刚1,白力生2,于亦彤3(1.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乌兰浩特137400;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林业局,陈巴尔虎旗021500;3.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呼和浩特010010)摘要:文章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形成的历史过程、原因分析,阐述了近年来呼伦贝尔沙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在生态修复过程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jyqk,南北宽约170km。是中国的第四个沙地。地理坐标:东经115°31’~121°09’,北纬
2、46°10’~50°12’。地处呼伦贝尔草原的核心区域,大多分布在冲积、湖积平原上,呈不规则状分布。由海拉尔河流域、伊敏河流域、新巴尔虎左旗中部3条沙带和新巴尔虎右旗达赉湖沿岸等地零星分布的沙丘组成。1.2分布范围目前,呼伦贝尔沙地监测区域分布范围包括:海拉尔区1375.6百hm2;鄂温克族自治旗18599.2百hm2;陈巴尔虎旗17971.1百hm2;新巴尔虎左旗19747.6百hm2;新巴尔虎右旗25180.5百hm2;满洲里市719.8百hm2。1.3自然环境特征呼伦贝尔沙地的地势由东向西
3、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大多分布在冲积、湖积平原上,主要集中在海拉尔河南部,从海拉尔至满洲里铁路线的沙带长150km,宽4~40km:另一处沙地位于新巴尔虎左旗的阿木古郎镇,并向东和东南延伸,经辉河至伊敏河,沙带长约140km,宽15~70km,最宽90km,大部分为平缓沙地。此外,在达赉湖东岸还有南北延伸的湖滨沙带,伊敏河及其支流锡尼河等沿岸也有流动沙丘及半固定沙丘分布。呼伦贝尔沙地境内较平坦开阔,微有波状起伏。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以达赉湖最低,海拔545m。2呼伦贝尔沙地
4、形成的历史过程、原因呼伦贝尔沙地是纵贯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西麓的沙带,成为威胁呼伦贝尔市生态安全的心腹大患,也成为继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沙地之后的全国第四大沙地。2.1自然因素2.1.1地质原因呼伦贝尔草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内陆华夏系沉降带。在第三纪初期已是起伏不大的准平原形态,并于喜马拉雅运动时,发生断裂并陷落,以松散的河湖沉积物堆积成深厚的第四纪沉积层。据物探资料显示,呼伦贝尔草原第四纪沉积层最厚可达900m,组成物质以中、细沙为主。这些深厚的松散沉积物为呼伦贝尔沙地的形成扩展提供了丰
5、富的沙源,在古今河床附近尤为丰富。由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类型为AC型的风沙土地段、生态环境脆弱,一般上层仅为10~30cm左右的表土层。干旱季节大风频繁的气候条件,土地表层极易受风力吹蚀,表土层一旦遭到破坏,沉积沙层或沙质土壤就会裸露,并且在风力作用下加速扩展,造成土地沙化。而深厚的沉积沙层或沙质土壤,则为风沙运动过程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这些自然气候特点,使沙地的形成和发展具备了潜在的条件。在具有这些潜在条件的地区,当人类活动超过了自然资源负荷限度时,就促进了潜在因素的激发和活化,加剧了沙地的形成和
6、扩大。2.1.2气候原因上世纪以来,全球性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连续干旱。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近5a间,呼伦贝尔草原气候持续高温干旱,年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1.4℃,而年均降水量比常年减少15%~40%。持续的高温干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枯,加剧了草原沙化、退化的进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使呼伦贝尔沙地承受了严峻考验。呼伦贝尔沙地受气候的影响比草原更加突出,尤其是近10a以来,气候的影响进一步加剧。据气象部门监测,沙区近10a平均气温为0.82℃,与历年平均-0.3℃相比
7、升高1.12℃,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平均年降水量为239.2mm,与历年平均降水量316mm相比减少76.8mm,并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平均风速为2.65m/s,与历年平均风速3.2m/s相比减小0.55m/s。而且呼伦贝尔草原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70%的降水量集中在7~8月间,降水分布极不均衡。此外,气温升高造成蒸发增强,尤其是冬、春季节气温升高,土壤水分散失加快,土壤干燥疏松,造成沙化加剧。据有关专家称,未来lOOa内,全球的气温将持续变暖,不仅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发展频率将进一步加大,而且可
8、能使干旱区范围扩大、荒漠化加重。沿呼伦湖东南岸,该区域年降水量200~250mm,年蒸发量1500~1900mm,大风日数年平均24d。由于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连续干旱的气候条件影响,使呼伦湖水位严重下降,湖底流动的砂质土壤裸露,加上连续干旱大风气候条件的搬运作用,使沙土覆盖了湖边的草原,造成呼伦湖东南岸沙地的形成。2.2人为因素2.2.1樵采早在1893年至1903年,俄国人修筑滨洲铁路过程中,把铁路两侧固定沙丘上的森林砍伐殆尽,以致海拉尔河两岸沙地地表裸露。据《苏都护呼伦贝尔调查八旗风俗各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