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ID:23715575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0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_第1页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_第2页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_第3页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_第4页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

2、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扫尽尘嚣丰台二中高二年级刘雨珂  他说:“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对于一个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的人来说,史铁生先生对墓志铭的思索或许是自然的。他说:“我看好《再别康桥》中的一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在我看来,那真是最好的对生死的态度,最恰当不过,用作墓志铭再好也没有。”  他说的“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这一句,与徐志摩的句子区别并不大,只多了最后的四个字,

3、但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或许是与史铁生先生的信仰有关,先生信仰基督教和佛教,想必也是相信所谓的清浊之分的。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并认为佛是出自尘世而又有洁净不染的境界。“扫尽尘嚣”四个字,使我想到,一个幼小的生命悄悄地降临人世,然后随着他逐渐长大,他得以开蒙,并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他懂的事情越多,便会受到越多的诱惑,受到尘世污浊气息的浸染,直到进入暮年,才懂得清净本心,无欲则刚,拂去纤尘,高中作文《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然后,轻轻地离去,正如他轻轻

4、地来,扫尽尘嚣。  读《病隙碎笔》这本书,我将这句话着重标注,并在旁边抄录。但其中的另一句话更使我眼前蓦地一亮。先生说:“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诗句。”起初注意到这句话,或许是因为它的晦涩难懂;但看到另一篇文章,里面的一段话颇使我心仪:死后就不必再留恋任何生的形式痕迹。该记住的,人们会记起;该忘记的,人们便不再有记忆。阔绰的墓园,甚至精致的地宫,有些是生者的生前所愿,是要借此死后哀荣;有些则是生者强加给死者的“贪婪”。  心灵的告慰与精神的亲近,要远胜过功利的朝拜和流于形式的祭奠。大张旗鼓地吹打喧闹和交通

5、拥堵下的浮躁心境,会有利于死者灵魂的安宁吗?生死两疲惫。是啊,我们口口声声说着让死者入土为安,又为何还用生者的虚荣去惊动了他呢?现在想来,寂静与遗忘,的确是再合适不过的方式,湮灭了一切的喧嚣,让死者安详地睡去,轻轻地离开,不惊动任何人,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点评:  带着作品思考,带着思考阅读。  作者阅读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这很难得,因为这是一本从哲学的角度谈论人生的书,具有一定的深度。但难得的是作者始终保持一种“主动阅读”的姿态,即始终在寻找、感悟、联系。  作者

6、一开始注意的是史铁生先生的墓志铭,而后来在《病隙碎笔》里又看到一个更喜欢的句子;最后又在别人的文章中读到另一种说法。三种表达各不相同,但指向一致。作者将三种说法互相参照,不仅读懂了句子,更明白了道理。作者由此及彼的阅读过程是主动寻找类似表达的过程,也是不断追求理解这类表达的过程,更是对这几个句子的感悟逐渐清晰、深化的过程。更难得的是,作者还进一步对史铁生生命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思考,并联系当下的一些现象阐述了这种生命观的现实意义。这篇不长的文章,既读出了对史铁生的理解,也联系了社会现实,更有作者积极主动的思考。

7、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有思想品味的书籍?这篇文章做出了一个示范:即寻找动人的点,放进自己的心,想着身边的事,写出真实的文。点评教师盛志武  (点评教师盛志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2  第2篇高中作文《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3篇  〖预览〗发布时间:2017-04-01  1、《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

8、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