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06817
大小:348.9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0
《物理 《宇宙航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宇宙航行》教学设计陕西西安市田家炳中学 简波 一、设计思想 宇宙航行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另外,学生通过对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了解,也将潜移默化地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已学过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理论,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 本节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绍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体
2、现了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对人造卫星原理的理解,因此教学设计上采用理论探究法,在设计中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通过设疑→思考→启发→引导这样一条主线,激发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考、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来掌握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有关知识和航天发展史。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理解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习牛顿对卫星发射的思考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在
3、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2.通过对卫星运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展示人类在宇宙航行领域中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通过介绍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2.卫星运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 六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类通过站在地球上的观测,认识到了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并进一步弄清了天体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运动。然而人类并不满足于只站在地球上探索宇宙的奥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类是如何走出地球,飞向宇宙,进行宇宙航行的。(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一些航天类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推进新课 牛顿的思考 探究:怎样才能使得一个物体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 先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知道,在地面上将一个物体水平抛出,若抛出时速度越大,则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越大
5、。如果抛出速度很大时,我们还能将地面看作平面吗?(不能) 早在16世纪道的牛顿就曾思考过这个问题。(播放卫星发射原理动画,并向学生分析) 从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上将物体水平抛出,速度越大,落地点就越远。如果抛出的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在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宇宙速度 探究:以多大的速度发射这个物体,物体就刚好不落回地面,成为一颗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呢? 1.第一宇宙速度 物体最终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为其做圆周运动提供向心力。 代入数据得v=7.9km/s 这就是物体在地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
6、宙速度。 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结果会怎样呢? 2.第二宇宙速度 当抛出物体的速度继续增大,地球引力将不足以为其做圆周运动提供向心力,物体将会脱离地球引力,离开地球。这个速度为v=11.2km/s。我们把v=11.2km/s叫做第二宇宙速度。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它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就不是圆,而是椭圆。 3.第三宇宙速度 物体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后,还会受到太阳引力的束缚。若抛出的速度足够大,物体还将脱离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向太阳系之外的宇宙空间。这个速度v=16.7vkm/s。这个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卫星运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
7、轨道半径的关系。 探究:目前为止,人类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已经有几千颗了,这些卫星运行的快慢不同,那么卫星运行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可能的答案:质量、轨道半径…… 我们将不同轨道上的卫星绕地球运动都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则有 可得: 结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与卫星的质量无关,仅由轨道半径决定。 当卫星环绕地球表面运行时,轨道半径最小为地球半径(r=R),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