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ID:23687669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上传者:U-991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_第1页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_第2页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_第3页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_第4页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同时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家族藏书楼之一①,现藏有古籍三十余万卷,其中善本八万余卷。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这座藏书楼能够平安延续近四百五十年,并且不断扩大藏书的规模,常常被人归功于它的名字,其名出自《易经》的天一生水,以水制火之意,包含了传统自然观的生态理念。  一、从广义文化看传统文化自然观的形成过程   中华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是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局面。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农业生产使人打破了原先的生态平衡;首先是取得耕地,原始的方法是用火烧森林草地,以此来获得较为平整的、面积较大的土地;东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人类生产更多的本文由.L.收集整理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但是粮食的产量依旧比较低,而且人口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于是就要开垦出更多的农田。大规模地开垦荒地,大规模地猎取动植物,使生态环境在某些地方出现恶化。这种状况引起了当时的思想家的关注,提出了时禁主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  由于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优劣,土壤肥瘠、气候条件等等,所以不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还是国家的君主和官员都必然要改善环境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于是产生了保护自然的思想以及法律的条文。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据清黄本骥编纂《历代职官表》,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分别设置了山虞(掌管山林)、泽虞(掌管湖沼)、林衡(掌管森林)、川衡(掌管川泽)的机构,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名,《尚书尧典》中记录舜任命伯益为第一任虞官。《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曾颁发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东周时期,《秦律十八种》中的《田律》记录了中国最早的关于环保的法律条文。   这些因素促使中国人形成了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这种心态是与人类周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人类的生命与整个自然的生命是平等的,同时也是内在统一的。这种情怀不仅反映了人对自然的积极回应,而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管子禁藏》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顺天应时,不违农时是因为人的生存依赖自然,因此,掌握并且依据自然的规律安排各种事务,是古人智慧的总结,也是中国古代生态人文主义的体现。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需要生活在群体之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以血缘家族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宗法制的社会结构和专制式的国家政权,在几千年中形成了完善和严格的政治化的伦理道德。父为子纲是为孝道,君为臣纲是为治道,同时整个自然也成为伦理道德的一部分。这种观念,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始终。  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内容  1.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的说法,核心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并不仅仅是天与人相合。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既是各种自然现象,又是自然客观规律,人融于自然,那么人也需要遵守自然的规则。将天、地、人三者放在宇宙这个大系统中,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先秦早期的思想家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个概念,但都表达出了基本含义。   西汉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把天人合一分成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和天人相通三个方面。他提出天有五行,天生养万物,以自己的意识创造了人,以自己的标准规范人的行为;由天来安排四季的更替、国家的兴衰治乱、个人的生死祸福等等。俗世间的君主受命于天,代替天道来体察民意和代行权力。  2.万物一体论  庄子《齐物论》被称为万物一体论的源头,他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和人类都来自同一个道,人与万物同为一体,万物平等,融合为一。由独一无偶的道分化出阴阳二气,相互激荡而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天地万物。儒家则是认为天与人相一致,是由于都具有仁的道德观念,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所提出的万物皆备于我的万物一体论比较简略,未曾有详细的阐述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宋代的儒家思想家则是从本体论层面展开论述,关于人与人、人与万物息息相通的内在联系的体悟。之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都对万物一体论进行更深入地解释和发挥,明代王阳明《<大学>问》: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论语述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保护观念,捕鱼要用足够大的网,来保证鱼的族群能够存活与繁殖;不能在晚上去鸟类的栖息地狩猎,以免射杀过多。这些保护生态的思想对于当今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濒危动植物种群有着极大的启发价值。儒家以太极化生万物理念,认为所有的生命同出一源,动物同样存在喜悲的情感,也有道义和伦理规则,也就是所谓的物伤其类。同为宇宙内的生命,具有等同的生命价值,因而人们对待动物也应当有着怜悯之意,尊重其他生命的存在,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  三、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对今天的启示  虽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就提出了自然生态要保持平衡的思想,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并不能始终坚持。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的天灾并不少见,特别是洪水,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究其原因,还是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纵观历史,我国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趋严重的,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土地资源紧张,生活资料短缺,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就越多,最终造成生态的失衡。由此,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传统文化的自然观,还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根本上还是由世界观与价值观决定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学习借鉴传统自然观生态平衡思想,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要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以整体观来认识自然,把握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中国历史中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我们对生态环境不够重视,为了解决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而填海造田,却造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一旦释放后患无穷。  其次,要培养全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从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唯经济发展至上,着眼于眼前利益,忽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利益,对物质享受追求远远超过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天人合一虽然是农耕文明时期人们所追求的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但这种体验生命、激发人类感性社会活动的生活态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引导消费文化,节制高消费、奢侈品购买的攀比,以及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无谓的浪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鼓励人们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本位主义,寻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再次,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人类对资源需求应当适应自然的供应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统一。  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建立生态建设机制。倡导生态理念融入科技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在知识社会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主导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但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减少生态危机的发生,反而使自然陷入失衡的状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破坏还是维护生态的平衡取决于人类的观念。因此,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生产力适应生态环境的需要,从生态产品的生产上多下功夫。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治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素质,保证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