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

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

ID:23676481

大小:7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9

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_第1页
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_第2页
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_第3页
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_第4页
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逻辑关系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对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a.忽略对产业内部部门结构间关系的研究作为对.L.三次产业结构研究的支撑;b.针对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的研究不够深入具体。本文针对这两点不足,以1990年到2009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  一、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江苏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状况概述  1.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  以江苏省199

2、0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产业结构的三次分类法的角度来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可以发现:①从产业结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发展减缓;第二产业比重较稳定,占比重最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比重次于第二产业,形成了江苏的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特点。②从就业结构上看,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是从第一产业流向二、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劳动力吸收产业,吸收了77.8%的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特点,与产业结构不协调。  2.对江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性的CLP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parativeLa

3、borproductivity),以下简称CLP,又称相对国民收入,它表示某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该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比值。CLP参数隐含着在自由劳动市场的情况下,单位劳动力报酬相同的假设。以国民收入为分子的CLP主要从国民的角度出发,认为国民收入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对应,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民收入的国外流入部分,除了劳务输出外,更多的是资本收入,这部分投资收入并没有严格的国内就业对应。  本文对CLP进行修正,以GDP为分子,从地域的角度来研究,这种修正主要考虑到现阶段主要的外资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

4、,劳动力在其中的重要性较大,并且外商投资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影响比江苏省对外投资对他们的影响更加重要,所以以GDP来计算CLP更加合理(表1)。          (1)产业间比较  三大产业20年的CLP均值分别为0.31、166、1.34。CLP的排次为(由高到低)二三一。  ①第一产业明显小于1,与其他两大产业的CLP值差距很大,在自由市场上,这种大的差距会随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消失。可见,对第一产业来说,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未能完全发挥,第一产业劳动力流动受限,劳动力比重过大。  ②第二产业与第三产

5、业相比,第三产业CLP较低,更接近1,说明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更加强调简单劳动的作用,对就业的贡献更大。  (2)纵向比较  从整体上看,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比例都在降低,但是三者的原因并不相同,且对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  ①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第二产业CLP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技术要求和资本要求平均来说更高,对劳动力的平均素质水平要求较高,较第三产业存在一定的劳动力转移壁垒,所以就业弹性较小,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这就导致了比较劳动力生产率要明显高于其它产

6、业。  ②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尽管第三产业也有像金融等技术、资金要求较高的部门,但是其所占比重较少,而对劳动力素质水平要求较低的零售业、家政服务业等部门比重较大,对劳动力的转移吸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大。从第三产业的CLP可以看出,从1990年的1.7降到2009年的1.01,降幅很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于协调。  ③第一产业CLP趋向于零,这说明第一产业劳动力尽管在不断向其它产业转移,但是劳动力富余状态越发严重。  3.总结  通过以上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L.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到几个观点

7、:  ①第一产业是主要的劳动转出产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萎缩产业,正在走向小部门化。  ②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劳动吸收产业,是解决江苏就业问题,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产业。  ③第二产业是主要的经济产出产业,是江苏现阶段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江苏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1.就业结构演进的内在规律  伴随着三大产业的发展,劳动力的流动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时,机械化程度低,第一产业劳动密度大,少部分劳动力从事纺织业等简单的轻工业生产和传统的服务部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大。 

8、 第二阶段,随着重工业的发展,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工业化的发展对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①劳动力的吸收方面  a.工业品的收入弹性大,相对于农产品附加值高,促进了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的收入预期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b.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其技术扩散影响到农业部门,提高了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对劳动力起到了替代作用,促使劳动力向其他部门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