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62243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狄更斯写中了当代中国痛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狄更斯写中了当代中国痛点狄更斯写中了当代中国痛点 什么是纪念大文豪狄更斯最好的方式呢?英国文化大臣亨特的方法最别出心裁又恰到好处。2月7日,他自掏腰包向内阁的同事们赠送狄更斯的名著以庆祝其诞辰200周年。 首相卡梅伦正致力于减少行政费用,缩减财政赤字,他收到了《艰难时世》和《远大前程》。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拿了本《双城记》,他正努力协调欧洲货币一体化与英国金融产业之间的关系。而抨击英国监狱制度的《小杜丽》则送给了司法大臣肯克拉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狄更斯是第一个描写城市工业化的作家。打开他的小说,1
2、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时至今日,他作品中触及的社会不公、贫富分化、福利保障依然是英国人关注的热点。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作品未必全部熟悉,新新.L.人类们提起狄更斯这个名字甚至都有点恍惚,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已经成为被引用最多的名言之一。这是狄更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判断,也成为许多人对于转型中国的共识。 这一天,狄更斯的传记作者克莱尔托玛琳给他写了一封信:200周年生日快乐!现在,我们都在阅读以及重新阅读你的作品,它们明确表达了你的美好愿望:一个体面而高尚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富人的
3、慷慨以及足以拯救穷人于水火的关注和帮助上。 这样的愿望在如今全球金融动荡、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更显得窝心。也难怪,这一次对狄翁的纪念,全世界都很卖力。 普文二三位一体的致敬 2月7日,在狄更斯的落葬地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为其200周年诞辰纪念日举行盛大庆典。查尔斯王储敬献鲜花,他说:查尔斯狄更斯仍然是最伟大的英语作家之一,他以创造性的天才热切呼唤社会正义。只要提到狄更斯,我们的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维多利亚时代的生动画面。时至今日,他笔下的人物仍像当年一样栩栩如生。 正因为如此,那天,Go
4、ogle首页用一组人物素描的涂鸦向狄更斯致敬。而他的作品也在全球被接力朗诵,从澳大利亚朗诵《董贝父子》的片段开始,到阿联酋朗诵《艾德温德鲁德之谜》的片段结束,持续24小时。 中国作家、评论家也穿上狄更斯最喜欢的紫色衣饰来到英国驻华大使馆参加纪念活动。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文革文斗武攻的喧嚣中开始看狄更斯的小说,她说:他的作品仍然能打动今天的我。他不仅直面了现实,用非凡的洞察力描绘了疼痛,同时他仍然相信爱,相信善良,相信最纯朴的对未来的乐 观。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则用微博体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狄更斯
5、:普通青年的狄更斯调皮,暴力,解乏,八卦,一气生了10个娃,五十的半大老头子偷偷还有小三;文艺青年的狄更斯社会良心啊,资本主义批判家,预言家;2B青年的狄更斯版本啊,译本啊,网格本啊,插图本啊,烫金本啊太欢乐鸟,狄更斯先生,200岁生日快乐! 其实,对狄更斯的纪念,从去年九十月份就已开始。方方、莫言、刘震云和慕容雪村等作家分别在北京、武汉等地参加狄更斯文学沙龙,探讨中国与狄更斯之间的关系。 慕容雪村说:狄更斯所处的时代跟我们的时代很像。这个国家随时给小说家提供着无穷无尽的素材,无论想象力多么丰富都无法
6、超越现实,所以我觉得与其编故事,不如写现实。他自己也尝试着这么做。2009年底,他卧底进入传销集团,然后根据这一亲身经历写了一本纪实作品。 碎片化时代,为什么还读狄更斯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作家章诒和在微博中引用《双城记》的经典开篇来纪念狄更斯,经过世道沧桑已成为社会共鸣。当下中国人自有更深的体会吧! 无论是否读过狄更斯的作品,从学者、记者,到商人、明星
7、,再到工人、农民等各个阶层,都喜欢时不时地引用这段话。狄更斯身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是大英帝国的巅峰时期,经济迅猛发展,但也是英国道德危机严峻,最贪婪、最虚伪、最卑琐、贫富分化最严重的时代。这也正是许多中国人对当下社会现状的一种判断。 狄更斯的作品细致入微地记录了那个急剧变化的时代。12岁时,狄更斯便因父亲欠债入狱而被送进鞋油厂当童工,每日工作11小时。随后,他又做过各种职业:律师事务所学徒、法庭记录员、记者、演员等。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很多素材,也让他终身持有抨击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书写角 度。 他
8、对时代和社会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同时,又始终怀有一颗悲悯之心。他的笔端投射过许多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诸多讨论:《荒凉山庄》抨击英国的司法制度,《艰难时世》描写劳资冲突、罢工斗争,《双城记》反思革命维多利亚女王也是他的粉丝,当她读到《雾都孤儿》中对贫民法案的批评后,建议大臣们也该读一下,予以关注。而直到如今,关于这些现实问题的争论依然是英国社会最重要的议题。 还是在克莱尔托玛琳发表于英国《卫报》的那篇纪念文章《一封写给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