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规范》word版

《地籍测绘规范》word版

ID:23644123

大小:382.6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9

《地籍测绘规范》word版_第1页
《地籍测绘规范》word版_第2页
《地籍测绘规范》word版_第3页
《地籍测绘规范》word版_第4页
《地籍测绘规范》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籍测绘规范》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地籍测绘规范CH5002一94Specificationsforcadastralsurveyingandmapping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动产地籍测绘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城镇地区和独立工矿区的地籍测绘。农村居民区的地籍测绘亦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GB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CH5003地籍图图式3总则3.1地籍测绘的目的地籍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和表述不动产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有关信息,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

2、供定位系统和基础资料。本标准所称不动产主要包括地块和地块上的建筑物。3.2地籍测绘的内容地籍测绘的内容包括地籍建立或地籍修测中的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3.3地籍测绘的成果地籍测绘成果包括:地籍数据集,地籍簿册和地籍图。3.4地籍测绘的基本精度3.4.1地籍控制点的精度地籍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士0.05m。3.4.2界址点的精度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土地价值、开发利用程度和规划的长远需要而定。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

3、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间的问距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间距未超过50m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1)式计算结果。表1界址点的等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制限差(m)中误差(m)一0.100.05二0.200.10三0.300.15...........................................(1)式中:一一相应等级界址点规定的点位中误差,M;D一一相邻界址点间的距离,M;一一界址点坐标计算的边长与实量边长较差的限差,M。3.4.3建筑物角点的精

4、度需要测定建筑物角点的坐标时,建筑物角点坐标的精度等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相同的标准;不要求测定建筑物角点坐标时应将建筑物按3.4.4的精度要求表示于地籍图上。3.4.4地籍图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应优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地籍图上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其他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相邻地物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3.5坐标系统地籍测绘应采用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均应和国家坐标系联测。3.6地籍图的比例尺和用色

5、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郊区地籍图的比例尺般采用1:2000,复杂地区或特殊需要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采用1:500。地籍图采用单色成图。3.7地籍册地籍测绘完成以后,应按附录A编制地籍册。4平面控制测量4.1一般规定4.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4.1.2平面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包括基本控制点和地籍控制点。基本控制点包括一、二、三、四等控制点;地籍控制点包括一、二、三级控制点。4.1.3地籍控制点4.1.1.1

6、城镇地区城区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一般为每隔100—200m一点,郊区或建筑物稀疏区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一般为每隔200-400m一点,农村地区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一般为每隔400—500m一点。4.1.3.2地籍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有条件时宜设置保护点,保护点个数不少于三个。4.1.3.3地籍控制点应按附录E绘制点之记。4.1.4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平面控制测量可选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GPS定位测量等方法。4.1.5三角测量4.1.5.1各等级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各等级三角网的技术指标等

7、级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起算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水平角观测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DJ1DJ2DJ6二等9±1.01/3000001/12000012±3.5三等5±1.81/200000(首级)1/120000(加密)1/8000069±7.0四等2±2.51/120000(首级)1/80000(加密)1/4500046±9.0一级0.5±51/60000(首级)1/46000(加密)1/2000026±15.0二级0.2±101/200001/1000013±30.04.1.5.

8、2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角可放宽至25°。4.1.6三边测量4.1.6.1各等级三边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各等级三边网的技术指标等级平均边长K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使用测距仪等级测距测回数往返二等91/300000±30I44三等51/160000±30I、II44四等21/120000±16III2444一级0.51/33000±15II2二级0.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