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学毕业论文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学毕业论文

ID:23616808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9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学毕业论文_第1页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学毕业论文_第2页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学毕业论文_第3页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学毕业论文_第4页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学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学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学毕业论文随着主义市场的,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诉讼到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而现行的及司法解释,远远不能满足新型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的需要。劳动争议中涉及的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关系、劳动争议申请的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关系题目,法律、法规及规章均没有规定,劳动法只是简单地规定“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两种程序如何衔接未做规定,民事诉讼法也未有相应的规定,导致人民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碰到较多的和操纵上的障碍,造成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无法可依,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法

2、制原则失往了基础,使得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屡屡发生,而劳动者却投诉无门。因此,从理论及实务上探讨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的衔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题目的解释》的规定,劳动法律关系发生争议,仲裁程序是法定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样,劳动争议纠纷终极

3、得到解决可能要经过三个法律程序,即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但是,从仲裁与诉讼关系上讲二者并不具有必然联系,甚至从某种角度看二者是相互排斥的。一般的仲裁遵循自愿原则,且实行一裁终局制,同通过诉讼程序处理纠纷是相互独立的,即当事人只能择一而行,若选择了仲裁则不能再提起诉讼,若选择了诉讼则不能再申请仲裁。而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设置却是并用两种程序,且体现不出当事人选择仲裁的自愿原则,而将仲裁规定为诉讼的必要条件。同时,如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法定期限内不向法院起诉,仲裁裁决当然发生法律效力。如一方不履行

4、仲裁裁决的,当事人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经审查符正当律规定的予以执行,不符正当律规定的,裁定不予执行,当事人在收到不予执行裁定书后,在法定期间内,可以就不予执行的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二、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制度与诉讼时效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劳动法律关系确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除非有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的,仲裁机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通知或决定。由此,在正常情况下,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决定是否启动救济程序的时间只有60日。

5、且在劳动仲裁委对争议进行仲裁后当事人必须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争议进行救济。实践中,劳动者因超过仲裁时效而无法救济自己权利的很多。(一)、关于60日仲裁期限的性质《劳动法》八十二条规定的60日期限是什么性质?对此,有不同理解:一种意见以为该期限应为除斥期间,即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开始,超过60日,当事人的该项权利就消灭了,无论何种原因均不能再申请仲裁。另一种意见以为该期限应为仲裁时效。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题目的意见》第85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6、之日,显然是将其理解成了一种时效,但同时却未规定该时效中止和中断的事由。笔者以为将“争议行为”视为“侵权行为”,不符合事实,由于侵权之日并不一定就发生争议,法律也答应受害人保存诉权,劳动部的解释不符正当律本意。因劳动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处于一种治理与被治理的不同等关系之中,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现象在现阶段是相当普通的,劳动者对单位诉诸法律,会受到报复或以后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是经常的,因此劳动者便要权衡利弊,才确定是否仲裁。法律规定60日的期限,又不答应中断、延长是远远不够的,根本起不到保护劳动

7、者权益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劳动力严重剩余,经济远远落后,择业相当困难,劳动力活动性不是很大,劳动者的工作单位相对固定,要求劳动者甘冒打破饭碗风险,短时间内向单位主张权利是不现实的。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题目的解释》也仅限于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仲裁期限的,法院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超过申请期限为由而不予受理的案件还要进行审查,看其超过期限是否有不可抗力的因素或其他正当理由,再决定是否进行实体审理。由此,也应该将该期限理解为诉讼时效。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作文网zw.ΝsΕAc.编辑整理)劳

8、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制度是否公道呢?笔者以为不公道。理由是,劳动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为主导的法律特征,目的是为了保护作为弱者的普通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但规定了如此短的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与上述特征及目的不符,为此,建议修改完善法律,将此与民法通则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相一致,在一定情形下申请仲裁时效如诉讼时效一样可以中断、中止、延长,但不应仅限于“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