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

ID:23615693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1页
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2页
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3页
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4页
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关键词:混凝土抗拉强度约束温度收缩应力表面裂缝贯通裂缝收缩变形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较为普遍,经常发现混凝土结构在成型后,出现各种裂缝。虽然这类裂缝属非结构性裂缝,一般不致影响构件承载力和结构安全,但却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同时也会给使用者感官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成因与措施做如下论述。一、

2、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1.混凝土结构的宏观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这是发生最为普遍的一种情况,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  b.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由于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的差异引起的;  c.变形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由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2.当混凝土结构物产生变形时,在结构的内部,结构与结构之间,都会受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种现象称为约束。  当混凝土结构截面较厚时,其内部温度和湿度分布不

3、均匀,引起内部不同部位的变形相互约束,这样的约束称之为内约束;当一个结构物的变形受到其他结构的阻碍所受到的约束称为外约束。外约束又可分为自由体、全约束和弹性约束。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承受的变形,主要是温差和收缩而产生的。3.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了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

4、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引起的。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有害裂缝。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结构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1.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a.

5、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置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b.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根据试验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c.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和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花热的目的。  d.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e.在厚大无筋或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总量不超过20%

6、的大石块,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以达到节省水泥和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f.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g.改善配筋。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人员将分布筋做适当的调整。温度筋分布细密,一般用φ8钢筋,双向配筋,间距15cm.这样可以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浇筑完下层混凝土之后进行。  h.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少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地内部温度。2.降低混凝土温度差  a.

7、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晒,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遮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  b.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等.  c.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a.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地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暴晒,注意保湿,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b.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

8、,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发挥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c.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