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一语文:《诗五首》

语文版初一语文:《诗五首》

ID:23583978

大小: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9

语文版初一语文:《诗五首》_第1页
语文版初一语文:《诗五首》_第2页
语文版初一语文:《诗五首》_第3页
语文版初一语文:《诗五首》_第4页
语文版初一语文:《诗五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一语文:《诗五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版初一语文:《诗五首》!  此篇“诗五首”初一语文知识点由范舟名师工作室学员作业。  【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题解】选自《李太白集》。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是的朋友。闻,听说。左迁,贬谪。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称贬谪为左迁。龙标,地名,在今湖南黔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原诗】杨花落尽子规[杜鹃]啼[叫],闻道龙标[指王昌龄,当时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过五溪[雄溪、蒲(pú)溪、酉(yǒu)溪、沅(yuán

2、)溪、辰(chén)溪,在今湖南西部,当时属蛮荒之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  【译文】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郎西。  【内容】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由于他“不顾细行”,而不是由于他犯了什么大错误。王昌龄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无辜,在其《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写道:“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的最后两句,用的是鲍照在《白头吟》中的“清如白玉冰”的比喻,表明了自己清白

3、无辜的心境,说明自己对得起亲朋好友。得到王昌龄被贬谪的消息后,正在江南漫游的李白写了这首诗,远道相寄,表达自己的关切和同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写时令。写景则专取杨花,寓意为“漂泊无定”;而子规鸣叫,是用其“不如归去”的谐音。这种写法,既合事理,又能表现出李白当时的心情:对王昌龄被贬谪一事的悲哀和同情。于是第二句便直书原因——“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即雄溪、蒲溪、酉溪、沅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内。这两句虽然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的夜郎,不是指贵

4、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一去久别,论朋友情意本当相送,奈相隔千山万水,无以为力,只好相托与高悬穹宇的明月伴送,一直送你到被贬谪之地。这两句是抒情,写得深切而动人心脾。这种托月相送的意境,此前已有运用。如曹植的《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如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此处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些意境,都是寄情与明月,托明月以达情。比较而言,李白的意境更有动感,一时间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李白的化身,一直在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

5、流徙于贬谪地。通过诗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题目】江南春  【题解】选自《樊川诗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原诗】千里[指辽阔的江南。千,在这里表示数量多,不是确数]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山城]酒旗[挂在酒家门口做标志的旗子]风。南朝[420——589年,我国南方先后存在过宋、齐、梁、陈等四个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首都的王朝,历史上总称南朝]四百八十[形容数量非常多,不是确数]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辽

6、阔的江南,到处一派绿树红花莺啼燕舞的景象,无论是傍水的村落,还是依山的城镇,都酒旗飘飘。那南朝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楼台,在烟雨蒙蒙中时隐时现。  【内容】《江南春》是一首千古名篇。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写出了江南大地的广阔的春色。江南春色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深邃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在江南春天的大地上,黄莺欢快地歌唱,绿树丛丛,映衬着盛开的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所有景物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这媚人的春色,铺洒在江南的千里大地上,更显出它的深邃,它的广阔,它的无边无际。有人却以为这

7、么广阔的景色,诗人焉得抒写?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种意见有道理吗?何文焕在其《历代诗话考索》中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氏的分析,不仅驳斥了杨慎的论点,也出色地点明了该诗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诗的前

8、两句来看,天气是晴朗无云的;为什么此处又是烟雨蒙蒙了呢?这不仅是因为三月江南的天气多阴晴变化,更重要的是由于在这里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高度地概括了江南三月的天气特征。在千里广袤的江南大地上,不知有多少寺庙,笼罩在烟雨蒙蒙中;多少楼台亭榭,在烟雨中掩映,时隐时现。四百八十,不是确数,形容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