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Abstract::Thepapercarriesonaninvestigationofstudents’mentalhealthinordertoresearchintotheinflaenceofhealthyeducationonstrdents’mentalhealthandtoimproveedacationalprocess.Keyentalhealth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代写论文目的是探讨健康教育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更有针对地对高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关键词:健康教育;
2、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阶段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人体发育处于高峰期,在身体发育作用下,情绪变化较大,心理发展又处于矛盾动荡阶段。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中一些大学生由于心理适应能力较低,在学习、交友、择业等方面产生心理问题比较明显,心理卫生问题比较突出。1989年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0所大学本科生的调查,在1978年~1987年的10年间,大学生因心理障碍休退学的人数逐年上升,跃居退学原因的第一位〔1〕。国家教委1989年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心理疾患发病率已达20.23%〔2〕。心理健康情况令人担忧,校园内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紧迫问
3、题。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和重点方向。本文报告了接受健康教育的1999级在校生和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2001级新生心理健康情况对照观察的结果。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师范教育系未接受健康教育的2001级新生151人和接受过健康教育的1999级在校生141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普测。方法:1.焦虑症状自评表(SAS)〔3〕。用以评定调查者的焦虑症状,SAS评分乘以1.25为标准分,以标准分≥50为存在焦虑症状,代写论文而SAS总分结果:1.1焦虑的发生情况:以SAS≥50分为标准,292名学生中出现焦虑症状共62人,发生率为21%。健康教育
4、组发生率为14.2%,低于对照的27.8%,有显著性差异(X2=8.10P>0.01)1.2自卑的发生情况:以≥45分为标准,292名学生中出现自卑共169人,发生率为58%,健康教育组发生率为56%,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X2=0.38P>0.05)1.3人际关系不良的发生情况:以≥15分为标准,292名学生中人际关系不良188人,发生率为64%,健康教育组发生率为55.3%,低于对照组的72.8%,存在显著性差异(X2=9.76P0.05)。见表1:健康教育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表现在焦虑(P0.05)。2 讨论2.1大学生年龄在18岁~23岁之间,正处于第二心理断乳期
5、,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心理尚未完成成熟。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极佳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在未来谋职中推销自己;要有极佳的审美能力,在应试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要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心应手;要有极强的耐力,以承受快节奏的生活等等。这些使大学生感到力不从心,进而不信任自己,产生自卑感。自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大敌,它可诱导一切心理障碍。健康教育似乎对自卑心理影响不显著,这是因为自卑心理即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过胖过瘦、容颜欠佳、能力缺陷、家庭不健全、缺少父母的爱、经济困难等长时期存在,都可产生极强的自卑感。由于自卑心理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又很隐蔽,并不是接受了健康教育就马上能改变的
6、,它需要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逐渐改掉自卑心理。2.2大学生对前途过分担心,原因之一是由于我校是一所专科学校。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弊端,用人单位不管需要怎样的人才,只盯住本科院校毕业生,对专科学校的大学生置之不理。而我校师范系的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又很局限,就业只面对中、小学。小学教师超编,初、高中又不愿要专科生,加上各单位精简机构,用人单位很少,这样,使我校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知识的日益更新,他们觉得前途渺茫,学无所用。2.3大学生期望太高,入学后失望太大。在他们的想象中大学校园是理想的天堂,有优美的环境、舒适的宿舍,充满欢歌笑语。当面对枯燥的三点一线,
7、紧张的学习生活,各种不适应的感觉不断出现。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反差太大,造成焦虑心理。-->3 建议 3.1进一步加强高校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教育,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请有经验的心理学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挫折与适应的知识教育,并对其进行心理防卫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北师大发展心理学的专家林崇德教授认为,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并非仅仅是他们自身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育方法观念上应该反思的问题〔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