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

ID:23553219

大小:2.69 MB

页数:127页

时间:2018-11-09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1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2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3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4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5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6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7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8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9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试行)宣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宣贯主讲:陈建平主编厦门兴海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016.4.13宣讲提纲一、编写背景二、了解海绵城市三、“标准”解读1.前言2.总则3.基本规定4.各单项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定义、构造、功能、优缺点、目标、施工、验收)四、工程专项验收五、总结一、编写背景立项背景: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2014年10月,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5年

2、1月,国家三部委启动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2015年4月初,厦门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实施到运行时间以3年为限,试点区域要求全面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性目标,迫切需要能够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实施指导性强的地方性专项规划、规范标准和标准图集。标准编写情况:2015年9月中旬接到厦门市建设局下达的编写任务。2015年11月完成现场调研及征求意见稿。2015年12月完成送审稿。2015.12~2016.2社会及专家意见征集2016年3月完成报

3、批发布。二、了解“海绵城市”1、海绵城市定义: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为何要实施海绵城市:解决水资源缺乏、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山体滑坡、水体黑臭、热岛效应、(雾霾)等生态问题。*厦门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34亿m3,人均水资源量290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属极度缺水地区。*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是解决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面

4、临问题的必由之路。*如何实施海绵城市: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三要素:低影响开发、市政雨水管网、超标雨水排放系统(统筹协调、互为补充)。2、海绵理念: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与雨水系统(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大海绵概念:山、水、林、田、湖3、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功能: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4、低影响开发设施控制目标: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

5、流污染*在自然地貌或绿地情况下,径流系数为0.15,厦门确定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7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6.8毫米。*160Km2*26.8mm*10-3*20%=428.8万m3/日*20%3(至2020年,岛内)=86万m/日*400Km2(全市建成区面积)*1400mm(年均降雨量)*20%=1.12亿m3/年(至2020年,全岛)*径流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内总径流量(毫米)与降水量(毫米)的比值*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降雨量(日值)即为设计降雨量H。5、厦门海绵建设侧

6、重点:排水防涝、水体净化、水资源利用。6、厦门海绵发展现状:今后5年内全城铺“海绵”总投资150亿元左右,试点区2016年实施150个项目。7、发展愿景: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直观体验: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雨量分级(24小时):降雨量0.1~9.9毫米---小雨;10~24.9毫米---中雨;25.0~49.9毫米---大雨;50.0~99.9毫米

7、---暴雨;100.0~249.9毫米---大暴雨;≥250.0毫米--特大暴雨。三、“标准”解读(一)前言编写依据:22本现行规范(见附录),总体上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10月)框架进行。标准内容:4、5、27(共9章、3附录)4大用地类型: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河湖水系5大技术类型:渗透、储存(回用)、调节、转输、截污净化27项单项设施:因地制宜、科学组合。9个章节: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渗透设施、储存设施、调节设施、转输设施、截污净

8、化设施、工程专项验收等。3个附录:附录A(设施选用表)、附录B(6张验收表)、引用标准。标准运用:结合《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试行)(2016.2)《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2016.3.28日发布)《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材料技术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等相关标准。(二)总则1.0.2适用于厦门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有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低影响开发设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