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

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

ID:23539408

大小:222.50 KB

页数:136页

时间:2018-11-08

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_第1页
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_第2页
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_第3页
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_第4页
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学生当作“有眼,有耳,有头脑”的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主动参与与多元价值分析选择中,培养起真正内化的、稳定的价值体系,这就要求德育内容可信度高,贴近学生实际,以适应学生的认知为前提。班级主体德育模式的尝试汤家河高中周玉忠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广为大家熟知,其关系到国家兴衰的深远意义,广大教师业已认同,但具体到德育要不要搞?怎么搞?似乎又是“长者”考虑的问题,使喊得很响的德育落入空洞,流于形式。笔者眼观目前普通高中之德育现状,“情急”之下,把本人多年来班级德育工作的作法呈献给大家,不期大家借鉴,意在说明:德育不是空洞的、泛泛的,也不是简单的做几件

2、好事,参观一下烈士纪念馆,打扫一下敬老院……就代替了。它应是丝丝相接、环环相扣的长期扎实而又细致的工作。我把我的班级主体德育形式称为“1211”型德育模式:即一课、两讲、一答、一线。一课是指每周一节德育课;两讲是每学期两个道德讲座;一答是每学期一次师生对话,学生提出各种有关生理、心理及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当场解答;一线是指在班内开辟青春热线,以个别谈话、写信等方式随时解决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施行多年来效果尚可,有以下几点:一、内容小巧、切入合理。-136-德育工作,要注重加强对新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特点的研究,关注学生心理需要,把学生当做“

3、有眼、有耳、有头脑”的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主动参与、多元价值分析选择中,培养起真正内化的、稳定的价值体系,这就要求德育内容可信度高、贴近实际,以适应学生认知为前提。每周的德育课上,我都是利用一句话、一件事等让学生辨析讨论,力争内容小巧、切入合理。如“天很冷,多穿点衣服吧!”(妈妈对孩子的话),这是一句无法再平常的话了,学生对此不仅毫无反映、甚至讨厌妈妈太罗嗦。但把这句话当做学生必须思考的辨析对象时,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学生强烈体味出母爱之伟大、父爱之深沉,孝敬父母之情油然而生;长跑比赛后,以参赛运动员为辨析对象:“他们是靠什么跑完5000米的?”学生总结出

4、:每一次成功,不仅靠勇气、靠素质,更靠坚强的毅力。由于每一个辨析对象都很小,且源于生活,所以学生辨析起来不仅不困难、不空洞,而且内容充实丰满,同时又能衍生出许多相关的道德事件。这样做,不仅可养成学生善于对事物进行分析的习惯,还可逐步提高学生道德评价能力。不仅情感,而且直觉、顿悟等这些非理性功能也得以培养,真正实现学生人性上的觉醒,为形成长期稳定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必备前提。二、主体参与、实效突出。-136-道德是发自个人的良心、是自觉自愿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道德的伦理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如果不直接参与体味,那么便缺乏主动思考、讨论和自主选择的空间

5、。在社会日益开放、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必然导致德育的实效性缺乏。每节德育课,提前一周通知学生要讨论的主题。课下由七个小组分别讨论、认知。上德育课时,由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对主题进行辨析,并揭示其内涵与预示行为的必然性。尤其是当今学生自我中心严重,这种参与方法巧妙地给予学生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大家各抒已见、相互弥补,共同鞭挞、又共同提高。效果很好。如在“今天很冷,多穿点衣服吧。”这次辨析会上,张桂军同学发言:“母亲的心,早上我出门时悬起,晚上回家见到我才放下,第二天,又悬起、又放下……循环往复,母亲的语言依然那么罗嗦,行动仍就那样重复着,头上增添的是更多的白发,脸上密布的是

6、更深的皱纹……。可是,你的儿子在干什么呢?夏天他吃着冰糕喝着饮料、冬天嚼着香肠、课上思绪乱飞、课下争分夺秒地去玩……。我是一个败家子,消耗了父母的钱财,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我是一个骗子,在欺骗着父母的感情,愚弄着教师的汗水,游戏着自己的人生……”。学生们激动而又内疚,激动的是父母之爱的深沉与伟大,内疚的是自己过失太多太多。该节课学生抽泣之音充盈全班,从心底呐喊的发奋之声绕梁多日,久久在我班内回荡。高一学生刚刚入学第一个回家周后,不少家长来校说,我的孩子懂事了。三、形式灵活、生动活泼。-136-任何工作的完成都不一定有固定的路子与模式,尤其是德育工作,它的直接对象是人,其

7、灵活性更不言而喻。除注意不同心理特点、不同道德层次、新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外,我更注重德育形式的灵活。我班的德育课,有辨析会、讲演比赛、道德评议、又有实话实说、答学生问等形式。有次考试前夕,我班利用德育课举行了一个“抄袭的滋味”小品比赛,同学们用形象的动作、逼真的眼神,以及他们特有的“专业术语”,把抄袭者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答学生问时,一位同学说道:“一切都是假的,你的德育课很漂亮、很诱人,但也是假的,因为我的父母对我都不是真心的,他们为了自己离异了,弃我而去……”。我回答:“你想到的只是你自己失去了什么,但你有没有考虑到你的父母在一起生活时或许有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