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的探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的探究

ID:23526393

大小:7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8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的探究_第1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的探究_第2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的探究_第3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的探究_第4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的探宄摘要: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及留学生母语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使跨文化视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知识中的跨文化因素,通过恰当的语境导入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跨文化视野在教学中最根本的落脚点。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视野对外汉语教学本质上是一门跨学科、跨文化的交叉学科,其学科理论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宄、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研宄之上的”[1]。对于这样一门学科,跨文化视野是非常重要的。一、跨文化视野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体

2、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一一汉语本身而言,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不可能离开中国文化而纯粹存在。对文化的定义有一个随不同历史时期而变化的过程,各派观点执论不一,至今己有不下百种定义。至洪堡特(Humboldt)则更进一步阐明,语言是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是这种精神的外在表现。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是思维得以存在的方式,思维的产物便是精神文明。考虑到物质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间接产物,则可以说,不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文化角度看,语言都是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是文化最重要的编码形式。另外,语言本身

3、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集中地体现了本民族对自然、历史、社会、人生的基本看法,体现着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这些都属于文化最本质的构成要素。文化与语言的不可分割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集中作用于学习者由语言能力进而获得交际能力的过程。如果语言能力在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意义上是与生俱来的,那么交际能力则需要借助学习与实践获得。朱志平援引戴尔?海姆斯的观点强调,交际能力的获得基准是合乎语法和具有可接受性,而这应该从历史、实践、有效、语境四个维度度量[2]。从历史角度看,很多语言现象涉及其所形成的历史背景,难以单纯从现代汉语角度加以解释。汉

4、语中的成语大多成形于古代而沿用至今,内容上继承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形式上延续了古汉语的特征,有别于当代语言的一般面貌。“闻鸡起舞”、“胸有成竹”等,其意义与形式皆涉及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古汉语的特殊用法。外国学生如对相关历史掌故缺乏了解,对于古汉语在单音节词居多的背景下出现的使动等用法没有一定的认识,则难以将这些成语正确用于交际。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游泳”、“跑步”、“说话”等离合词产生于中古以后,是古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化这一历史过程的特殊产物,其多样的离合形式与汉语的发展史密切相关,适当向留学生介绍有助于他们理解这类特

5、殊词汇并运用于交际实践。实践则意味着学习者的话语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实际运用并起到作用,离不开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的把握。“你”和“您”在不同场合的区别,“你吃过了吗”仅用于打招呼的特殊意义,“你忙吗”的隐含意思,这类具有特殊社会文化色彩的用语需要学习者在实践中不断掌握,但往往要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甚至经历负面教训才能真正把握。有效性要求学习者的话语辞达其意。现实中很多留学生的话语往往出现偏误,不符合汉语的规范或表达习惯。如《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提到的“她每次对我说话是外交辞令”、“他对任何事情感兴趣”这样的非有效表达[3],表面上看

6、是缺少了“都”的语法错误,实际上“都”指涉的“每次的话”、“任何事情”,其内部是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动词则需要关涉其中的每一项,因此在逻辑上才必须使用“都”,这种错误本质上源自学习者对汉语思维方式的陌生。语境最能体现文化对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交际能力的最终形成有赖于学习者能够融入目的语的文化语境。由于不能正确理解语境而出现的交际障碍非常多。如盛炎先生提到过的法国汉学家在招待会上对中国朋友的问候:“老小子,你还没死呀。”这就是不能正确理会正式场合严肃文化背景的结果;还有留学生赞扬老师跑得“像狗一样快”的笑话更是将本民族的文化心理

7、照搬到中国文化语境中造成的交际失败不难看出,学习汉语离开中国文化因素,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交际能力,也就不可能真正使用汉语。但留学生本国文化因素的影响会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汉语学习之中。《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一书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分为四类:一是完全摆脱自身的母语文化,全心接受汉语文化,把汉语学习作为外语学习时达到的最高境界;二是保持母语文化,但与汉语文化接触时又完全接受,在心理上已经建立起文化转换,在交际中得心应手;三是摇摆不定,有时倾向汉语文化,有时会基于母语文化对汉语文化做出或正或负的评价;四是坚持母语文化,对汉语文化持抵制

8、态度,在学习汉语言的同时,不允许汉语文化的介入。汉语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在华期间的工具,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处于被动操练的境地[4]。在教学实践中,第一类学生只在理论中存在,很难见到。从第二类到第四类学生,则可以看做其母语文化影响在汉语学习中由弱到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