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2116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三战考研,沉淀命运的哲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思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对话 回想去年参加的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观摩活动,面对精选出来的10多位选手的精彩展示与观摩教师如潮的掌声,我在欢欣鼓舞之余也感觉到一丝隐忧。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不乏先进的理念、精当的设计、过人的技巧和顺滑的流程,但在这些优点的背后,却普遍存在着对话精神失落、对话流于形式等问题。课堂对话双方常常是“在场不相遇”或“相遇两惘然”。 一、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切合性问题 在阅读教学课中,师生对话的基点是教学文本。教师凭借其学科专业修养与阅历,依据教材系统、文本内容、课标与考试说明等要求(
2、包括教师对学情的感性判断),设计教学对话的问题与流程。学生则依据自己的学习积累与体验,在接受教师讲解的“规定动作”之外,主动寻求个人解读诉求的满足,这其中就潜藏着一个师生与文本对话需求的切合性问题。如果课堂对话是建立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这种切合性就不会存在问题。但众多课堂并非如此,如某教师在讲解《再别康桥》一课时,把教学重点放在“读”上,围绕不同功用的“读”,引领学生理解文本、体验感情,课堂效果很好,教师个人的才情也得到了充分展示。但据笔者课后的跟踪了解,发现该班学生课前预习中的疑惑并未得到解决
3、。他们的疑惑普遍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是为何首尾两节一看就能记得;二是为何要说“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三是为何是用“招手”而不是用“挥手”5表示告别。这些问题值得深思。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达成共识。1.首尾两节容易记得住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两节的结构形式相似便于记忆,二是句中多用节奏感强的叠词便于记忆。2.诗中“轻轻的我走了”,开篇渲染了离别的气氛。“正如我轻轻的来”一句,以“来”的视角写别离的情绪,便于下文中与康桥相关的系列意象的展开。3.“招”来“挥”去,是这两个汉语动词的习惯性表意,由
4、于诗歌的首尾两节具有呼应关系,为避免用语重复,故首节中用“招”而最后一节中用了“挥”。再从内容关联上来看,“招”字饱含一种富有情义的对话意愿,在诗歌首句奠定的告别基调中,“招”字则包含了欲留而不能、欲走而不舍的复杂情绪。 回过头来看,姑且不论学生的收获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之间有差距,单就学生课前预习中普遍存在的疑惑而言,也没有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尽管课堂中的你问我答进行得热火朝天。从这个角度来说,由于缺少基于学情视角的问题预设,课堂中学生自由发问环节缺失,课堂对话已经沦落为教师推进其预设教学流程
5、的手段,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者只是借助与学生的对话,讲了自己要说的内容而已。 二、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对话效益的问题 课堂中的师生对话不同于“我和你”的一般对话形式,它实际上是“我和你们”的交流。如何提高课堂中这种一对多的对话效益,应该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实状况是,教师在课堂对话中,往往不自觉地采用着一种一对一的对话方式。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是自己个人的见解,或者至多是所谓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意见。无论是个人还是作为学习小组的小群体,都不能替代班级这个大群体,这种一叶障目的走程序式对话
6、,势必降低师生对话的实际效益。如某老师执教的《我的第一本书》一课,在“我”5说出课本被自己“刀砍成两半”分给乔元贞一半的原委之后,父亲并没有打我,只是“深深叹着气”。教师问学生该如何理解父亲的“叹气”。某生回答说,父亲叹气体现了父亲的同情心和对“我”行为的默许。教师加以肯定后便继续探讨下一个问题。从课后的反馈来看,这个学生的回答,并不是其他学生都能理解的,这种师生间的对话其实是一对一的彼此应和,其他学生只是接受,并无群体对话效益的显现,或许反而会在这样的对话中产生新的疑惑。此时,如果教师再追问一
7、下其他学生:“××同学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就变成了一场“我和你们”的对话了。这里“追问”的意义,是让更多对话者参与思考。当然,提高教师与学生群体对话效益的方法不只有追问,还有很多种方式。如特级教师董旭午先生,他的课就经常在讲过一部分内容之后,设置一个笔记展示环节,让学生在密集的点对点对话之后,静下心来梳理前一阶段的对话内容,辨析对话指向,其用意就在于提高基于学生群体的对话教学效益。 “对话不仅仅局限于两个人之间,他可以在任何数量的人之中进行。甚至就一个人说,只要他保持对话
8、的思维与精髓也可以与自己对话。”教师需要具备“对话的思维与精髓”,才能在课堂对话中与学生们实现点面俱到的交流。 三、对话形式与精神统一的问题5 还有一点必须清楚,课堂中的问答并不等同于对话。有一位老师执教泰格特的《窗》一文,一节课问了50多个问题,笔者在下面却怎么也理不出一个头绪。这节课堂中只有零散琐碎的问答,没有指向明显的导引,也没有思想认识的深化,教者一味地在同一个层面上找不同的学生回答,问之无“梯”,答之无序。藤守尧先生说:“对话主要是一种对话意识,如果没有一种对话意识,即使在谈话中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