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简谈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的渊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的渊源简谈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的渊源导读:。到了公元前5~6世纪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国家的兴起,刹帝利和吠舍种姓中人数比较多的工商业主、高利贷商人的财富和势力增加,他们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越来越不满,而婆罗门教的专横、腐化,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的新宗教思潮即沙门思潮。再加上当时印度四分五裂,战争不断,老百姓普遍【摘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肯定伊壁鸠鲁对其哲学核心思想“快乐主义”的独创性,而本人则认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思想根源于佛教的早期教
2、义“四谛说”。本文主要论述这一观点的理由,阐释佛教早期教义与伊壁鸠鲁道德哲学的渊源关系,在研究伊壁鸠鲁哲学思想方面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 【关键词】快乐主义哲学;佛教;“四谛”说;渊源 伊壁鸠鲁是古希腊晚期著名的哲学家,其创立的伊壁鸠鲁学园是继柏拉图学园和吕克昂学园之后,在雅典出现的另一个影响很大的学园。快乐主义学是伊壁鸠鲁哲学研究的中心主义,这一哲学思想与希腊传统哲学思想截然不同,较之前有天壤之别,其间必有缘故。本人在仔细研究了这段历史及伊壁鸠鲁本人后,结合自己对佛教的了解,大胆地认为,伊壁鸠鲁的快
3、乐主义哲学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有其创立渊源的,而这正是佛教对其影响的结果。 1.伊壁鸠鲁及其快乐主义哲学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年)是古希腊晚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生于萨摩斯岛,父母是移民来的雅典公民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的渊源由的好帮手..提供,.。据记载,他自称14岁开始学习哲学,曾就学于柏拉图学派的潘菲劳和德谟克利特学派的塞诺芬尼等人,并熟悉亚里士多德和阿那克萨戈拉等早期哲学家的哲学。伊壁鸠鲁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哲学,建立起一个思想上统一的完整体系。公元前306年,36岁的伊
4、壁鸠鲁在雅典自家花园里建立了学园,专门研究和讲授哲学并终其一生。学园里聚集着伊壁鸠鲁的朋友,吸引了不少学生,包括一些妇女和奴隶,以充满友谊而著称。据说伊壁鸠鲁一生著述颇丰,多达三百余卷,但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流传下来。 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研究真理标准的准则学、研究自然及其生灭的物理学和研究人生及其目的的学。他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安宁,享受人生的幸福就必须认识宇宙自然的本性。因而在他的哲学中,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学则是目的。在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中,快乐主义学是
5、伊壁鸠鲁研究的中心理由,是伊壁鸠鲁哲学研究的核心和目的,其理论基础是他的准则学和物理学(原子论)。伊壁鸠鲁的全部哲学和科学都是为了论证道德理由。根据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既然任何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人也不能例外,且由原子组成的人和人的灵魂也是会分化的(灵魂分化)。他认为,认识人生,就是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以求得幸福。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开痛苦。“如果没有嗜好的快乐,爱情的快乐以及听觉与视觉的快乐,也就没有善可言。”①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标,是最高的善,快乐和幸福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他说:“我们说
6、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②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幸福,首先是以一定的物质的满足为条件的。但是在他看来,寻求快并不要求满足一切,只是要求满足保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的。他并不是个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主义者。 总之,快乐主义成为伊壁鸠鲁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其哲学的核心思想,正是在这种作用上,人们才把他的哲学称为快乐主义哲学。 2.佛教及其早期教义“四谛”说 佛教发源于公元
7、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入侵了印度以后,在印度实行种姓制度,把社会人群分为高低森严的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宗教祭司,掌握神权和教育权、宗教经典和文化知识)、刹帝利(武士阶层,包括国王和军事贵族,他们掌握军事和行政权)、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包括工商业主、高利贷商人)和首陀罗(由非雅利安人的土著部落平民组成,地位低下),另外还有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奴隶、无种姓者,被称为“贱民”、“不可触者”。雅利安人信仰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到了公元前5~6世纪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国家的兴起,刹帝利和吠舍种姓中人数比较
8、多的工商业主、高利贷商人的财富和势力增加,他们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越来越不满,而婆罗门教的专横、腐化,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的新宗教思潮即沙门思潮。再加上当时印度四分五裂,战争不断,老百姓普遍希望国家统一,过上安定的生活。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佛教产生了。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世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隐修者)。作为沙门思潮的一种,佛教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