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

专题四 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

ID:23510351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专题四  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_第1页
专题四  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_第2页
专题四  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_第3页
专题四  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_第4页
专题四  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四 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四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专题四主要的气候带与自然带【基础要点归纳】一、气候1.影响气候的因素2.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3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气候成因特点热带雨林气候0°-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末热带季风气候低纬度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最热月出现在雨季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

2、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纳米比亚、墨西哥、秘鲁、智利境内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沿岸受寒流影响,干旱多雾全年炎热,干旱少雨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澳大利亚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仅亚州东北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

3、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冬寒夏热,全年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极地气候极地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或东风带控制全年严寒,降水稀少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4.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判断(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从气温上看,可

4、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亚寒带型寒带型气温指标最冷月气温 >160C最冷月气温 00-160C最冷月气温 >160C,最热月气温>180C最热月气温100C左右最热月气温 <50C气温变化终年高温冬暖夏热冬冷夏热冬寒夏凉终年严寒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注: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0C,气温变化特点为冬温夏凉从降水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年雨型季节分配比

5、较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冬雨稍多)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1500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300-1000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505.几处特殊气候类型分布与形成原因⑴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后两处虽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⑵东非

6、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或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⑶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6.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⑴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相同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不同点:①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5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一

7、般在500毫米一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