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ID:23504488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_第1页
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_第2页
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_第3页
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_第4页
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摘 要:关键词:  安图县三道中学地处偏远农村,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阔,反应慢,多数家长忙于农活,对孩子疏于管理,家长文化水平低,不能辅导督促孩子学习。但他们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们也不甘现状,渴望跳出农门,有所作为。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又要求数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成绩,几年来我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收看了钱志亮教授的高效课堂视频,学习王金战的数学教学经验,与同

2、行开展了高效课堂大讨论,诚恳接受安图进修学校教研员河南玉老师的指导,到吉大附中听课,观摩吉大附中吉林省数学学科带头人周发老师课堂教学,学习安图三中“小组合作,六步达标”教学经验,开展了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究。  进入中学,学生课程多,负担重,减负增效势在必行,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开展高效课堂尤为重要。为此,我开展了“小组合作,六步达标”实践;开展专项训练;利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每日送给学生一句激励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合理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每日一题;错例分析。低起点,小步子,夯实基础,把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了一对

3、一,一对多,兵教兵,将教兵的教学实践,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取得较好效果。所教班级2009年全县数学抽测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为第一,2010年全县数学抽测平均分第一。现把自己的一些做法说来,与同行共勉。  一、首先把全班30名学生分为10个学习小组,每组按好中差3人一组,成绩好的学生是组长,组长坐在两人中间,督促辅导组内2名学生,解决了教师辅导时顾此失彼的尴尬。使差生能得到及时的辅导,考核评价不再评价单个学生,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考核评价,淡化竞争,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通过群体学习的互助效应,帮助养成良好的学

4、习习惯。具体做法,每天给学生安排预习任务10——20分钟,学生回家带着任务学习,初步感知教材,标出不懂的知识点,上课认真解决。  二、上课注重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  1、预习反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检查内容可以是定义,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使他们回家能主动预习。有利于学困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阅读能力,询问不懂知识点,引起注意和解决兴趣。  2、出示教学目标:数学教师一起研究本节学习目标写在小黑板上展示给学生,要照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知道本节的学习内容,要求。  3、互助学习、分组讨论:讨论的前提是

5、学生先看书自学预习,结合学生预习情况与学习内容难易程度分配学习时间,一般10分钟左右。自学探究后小组讨论,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要特别关注学生谁与谁交流讨论,遇到问题怎么办,组长如何了解组内的学习情况,哪一些同学交流,教师心中要有数。  4、讲解质疑:本环节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小组为单位,以学习目标为讲解内容,学生到黑板前讲解或演示。学生当小老师,学生可向小老师提出问题。通过在全班的展示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感受交流。根据信息反馈完成学习目标。学生难以说清楚的问题,老师适当给予指导,教师指导可以是讲解,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对难点实现

6、突破,不能用学生的讲解代替教师的讲解。以优带差,带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5、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主要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采取“一帮一”的方式带动学困生,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6、检测评价:时间一般在5分钟,内容以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为主,独立完成,小组互批或教师批阅。及时检查学困生暴露出的问题。三、每学期开展与教材有关的专项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如“动点”、“面积”、“函数”、“折叠”、“数形结合”“比较大小”问题等的专项训练。教给学生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备课质量,增大课堂容量,改变题目

7、呈现形式,从视觉,听觉各方面增加刺激,节省时间,调动积极性。多媒体的好处我想各位同仁都有体会,不再赘述。  四、教师每日送给学生一句激励语,如: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有困难要懂得向别人求助。今日的哈喇子就是明天的眼泪等,激励孩子只要努力,谁都可以成功。  五、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转向机制及思维的应变性,实现提高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把习题通过变换条件,变换结论,变换命题等,使之变为更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从而应用更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得“一题多解”“一题多得”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增

8、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  六、合理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使学生上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