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

世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

ID:2344911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世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_第1页
世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_第2页
世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_第3页
世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_第4页
世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世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范登伟摘要: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是人类世界城市文化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的体现,它的原动力来自人类对生活质量和内容的不断优化,反映了人类生存方式的转变和提升。本文追溯了世界城市化的历史动因,分析了世界城市化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大众进行了展望。.jyqkulti-centricformofconcentra?tion)。外国学者将亚城市化模式视作世界城市化发展新趋势,主张在外移居民住宅区建立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发展各种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形成新的生活城市群。这些新兴生活城分别被赋予了“边城”(edgecity)(Joe

2、lGarreau,1991)、“网络城”(oderncity)(MichaelJ.Dear,2000)等不同名称。亚城市化模式是解决世界城市化发展难题的重大创新,探索出一条内城和外城统筹发展的新途径,是人类城市化生动实践和诠释,对推进内城和外城统筹发展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美国洛杉矶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新趋势的典范,是亚城市化模式最具代表性的例子。郭振淮认为,城市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的原因,一是为逃避高昂的地价和房租,二是为逃避喧闹恶劣的居住环境。刘传江认为,早在1880年美国就出现亚城市化迹象,到了20世纪70年代更加普及。北欧国家20世纪80年代出现亚城市化现象。亚城市

3、化不仅是人们对城市综合征的逃离,公路网和大众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的发展降低了通勤成本,政府的特殊优惠政策(如,城市外围的住宅补贴,低房产税)也促进了亚城市化的产生。令人不解的是,有些研究者几乎不加甄别地将逆城市化和亚城市化混淆在一起,统称为“逆城市化”,忽略了逆城市化和亚城市化的不同。或统称为“郊区化”,造成“解城市化”或“去城市化”。例如,简新华认为,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外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

4、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最新国外英文文献显示,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富裕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是城市综合征引发的“解城市化”或“去城市化”(de-urbanization)现象,而亚城市化(sub-urbanization)是指城市中产阶级人口从城市中心迁往城市外围,是克服城市综合征弊端,保持城市中心活力新趋势。有些研究者认为亚城市化是发达国家特有现象。而实际是,亚城市化趋势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也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城市化发展的普遍性。国外学者认为,亚城市化是指城市化在城市外围边缘地域的增长,大都市地区有些居民在城市中心工作,却居住在

5、城市外围的“卫星社区”(satellitemuni?ties),通过公共交通或私人驾车上下班,有些人则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宽带、电子邮件、家庭视频)在家工作。这种现象常出现在经济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亚城市化也已经出现,例如,2006年,墨西哥提华纳市中产阶级城市居民、房地产开发商、零售连锁业主纷纷从内城转移到外城。大部分城市人口居住在城市外围的卫星社区,而不是在城市中心或农村地区居住。亚城市化在美国出现的推动因素包括,城市中心交通堵塞、人口密集、工业污染、生活质量低等,拉动因素则包括,城市外围空间开阔、接近自然、房价和房产税低、就业机会增多等

6、。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高助推了亚城市化发展。铁路、公交和道路的改善,使亚城市化生活成为现实,高速公路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是亚城市化效应的体现。政府制定的政策对亚城市化发展有重大影响。例如,在美国,二战之后,联邦政府推出公路、高速公路和超高速公路网和家庭住房抵押审批等政策,加快了亚城市化发展。实际上,政府鼓励中产阶级人口从城市中心转移到城市外围的卫星社区。银行拒绝给城市中心人口发放住房贷款和抵押贷款,却为城市外围人口提供低利率住房贷款,也助推了城市人口外移。种族在亚城市化发展中也起了一定作用。一战期间,大批非裔美国人从南方迁入北方城市,导致居民住宅区从内城向外城转移。内城被视

7、作犯罪滋扰的危险区,外城则被视作居住养家的安全区,出现了有名的“白人逃离”(erationsforthe21stCentury”[J].UrbanStudies,1995(2):313-327.[2]Dear,MichaelJ.ThePostmodernUrbanCon?dition[M].Hoboken:].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8]冯德显.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4(6):75-78.[9]郭振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若干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