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7突破诗歌表达技巧题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7突破诗歌表达技巧题学案

ID:23428538

大小:18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7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7突破诗歌表达技巧题学案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7突破诗歌表达技巧题学案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7突破诗歌表达技巧题学案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7突破诗歌表达技巧题学案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7突破诗歌表达技巧题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7突破诗歌表达技巧题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7 突破诗歌表达技巧题【学案略语】对古诗表达技巧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也是考生复习时的难点。难在第一步——准确判断所用的表达技巧。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表达技巧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网络,其中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是高考考查的热点。1.(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

2、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答:                                                                        答案:①拟人。把风雪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物的特征。“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写风与雪斗争,又写诗人与风雪斗争,充满了一种动感,这正是作者自身胸怀之昭示。②排比。增强语言气势,使得整个画面饱含着生命的律动。一来它表现出了风雪的劲猛,二来也说明了湖上风雪翻

3、飞之景象,充满豪迈之情,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2.(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雨过至城西苏家〔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郞。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答:                                                         

4、               1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指出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说明怎样具体运用的,最后赏析收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解答本题,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角度入手,指出运用的艺术手法并结合词句加以分析即可。答案: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题组一 专项对点练1.[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 晋午梦初

5、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我们不难发现这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拟,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就可以了。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2.[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

6、题。虞美人·梳楼蒋 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与本词中的“楼儿忒小不藏愁”在写愁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答:                                                                        答案:本词句子运用比喻(比拟)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并以楼小藏不下愁绪,生动含蓄地突出愁之浓重。李词也是运用比喻(

7、比拟)手法,将愁赋予了重量,并以船小载不动写出了词人愁之浓重。3.[修辞手法]阅读下面的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折桂令]问秦淮11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技巧的能力。“粉黛”在课文

8、中有注释“借指歌伎”,即使没看课文注释也应该知道属借代,因为在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还不在少数,与“粉黛”类似的有《柳毅传》“娥眉不舒”中的“娥眉”,课文也有注释,代指漂亮女子,其他有“红颜、倾国”等都是代美女。而“何处笙箫”实意为“如今已找不到吹奏笙箫的歌女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