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还是沉默?

发声,还是沉默?

ID:23427961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7

发声,还是沉默?  _第1页
发声,还是沉默?  _第2页
发声,还是沉默?  _第3页
发声,还是沉默?  _第4页
发声,还是沉默?  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声,还是沉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声,还是沉默?对农民的书写,“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白话文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鲁迅式的,鲁迅笔下,农民的代表是阿Q,是祥林嫂,是润土,农民是愚昧、麻木、混乱、不可救药的同义语,中国农民根本不配享受好的命运,因为他们身上一点儿优点都没有。中国启蒙知识分子找到了一个阿Q,此后中国农民的形象在他们那里就全定型在阿Q上了,农民在他们的文字中承受着屈辱的命运;第二种是沈从文式的,沈从文从湘西来,在现代社会中很不适应,精神上恋母土,他想用湘西世界的农民性和汉文化的阉寺性对抗,他对湘西世界是美化的,在沈从文笔下,农民又多被浪漫

2、化了(晚期沈从文对此有反思),后来这一条线索在汪曾祈那里得到了发展。汪的作品绝大多数也是美化乡土的,他把农民性写得太完美,看不到乡土性格中狰狞的一面。解放以后诞生了第二种的变形,把农民性当作革命性的同义语来写,农民性被看成是改造知识分子性的良药。  发声,还是沉默?对农民的书写,“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白话文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鲁迅式的,鲁迅笔下,农民的代表是阿Q,是祥林嫂,是润土,农民是愚昧、麻木、混乱、不可救药的同义语,中国农民根本不配享受好的命运,因为他们身上一点儿优点都没有。中国启蒙知识分子找到了一个阿Q,

3、此后中国农民的形象在他们那里就全定型在阿Q上了,农民在他们的文字中承受着屈辱的命运;第二种是沈从文式的,沈从文从湘西来,在现代社会中很不适应,精神上恋母土,他想用湘西世界的农民性和汉文化的阉寺性对抗,他对湘西世界是美化的,在沈从文笔下,农民又多被浪漫化了(晚期沈从文对此有反思),后来这一条线索在汪曾祈那里得到了发展。汪的作品绝大多数也是美化乡土的,他把农民性写得太完美,看不到乡土性格中狰狞的一面。解放以后诞生了第二种的变形,把农民性当作革命性的同义语来写,农民性被看成是改造知识分子性的良药。在上述模式中,真正的

4、中国农民呢?中国农民一直是沉默的,是无声的农民,为什么呢?他们是无声的被描写者。那些写他们的人都是已经不是农民了的人,要么美化他们,要么丑化他们,总是隔着一层。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民的命运几乎从来就没有被真正地关心过,无论是想改造他们的启蒙知识分子,还是热衷于赞美他们的乡土浪漫主义者,或者是所谓的革命者。想一想,中国农民的命运是否真的改变了?只要我们想一想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在上述过程中中国农民的形象不是鲜明了,而是模糊了,中国农民的命运问题不是被人们重视了,而是忽视甚至抹杀了。从这个角度,我一方面非常认可《

5、泥鳅》,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农民他要在城里安身是多么不易,主人公的死是一个象征,农民跨不过城乡对立的门槛、城乡等级的门槛。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中国,一个农村的中国,一个是城里的中国,这两个中国不一样。它们之间有一道谁也说不清的鸿沟,有的时候这鸿沟是有形的,比如农民到城里定居要申请暂住证或者购买城里户口,有的时候这种鸿沟是无形的,尤其是以后者为甚。但是,同时我对《泥鳅》也有不满的地方,泥鳅的主人公国瑞的命运太奇特了,这不是典型的农民进城后的命运。在我身边,我看到的是那种隐忍的、屈服的、暗伤的农民工的命运。那种命运可能

6、更真实一些。从高要求来看,我希望尤凤伟能写出那种无事的悲剧来,那种暗伤的、隐忧的、平淡的民工生活来。尤凤伟写国瑞这样的进城农民,是为了为农民说话或者是让农民在他的书里发出声音。他的立场是好的,他主动地站在国瑞的一边,用国瑞的视角说话,这是尤凤伟,一个作家非常不容易的地方。但是,也恰恰是作者这样的立场和视角,使读者麻痹,读者会觉得作者描写的就是真实的,因为作者是同情国瑞们的。那么,到底尤凤伟笔下的国瑞们是不是真实的呢?我说,这部小说在理解和同情国瑞们的表面之下,掩盖着非常严重的遮蔽和歪曲。首先是对国瑞们的智力处境

7、的低估。国瑞那么容易受骗?小说让我们感觉国瑞的死不是因为命运的必然,不是因为强大的外力,而是因为国瑞的愚蠢,他太容易受骗了,死到临头还帮别人磨刀,要不是玉姐点播和提醒,他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国瑞被塑造成了一个蠢货和小丑,他根本就不配享受更好的命运,一切命运在他都是自找的。国瑞的死也只是一个小丑的死,为了一打冥票毫无意义而死的小丑。对国瑞作为一个农民的智力上的蔑视,在这部小说里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这部小说在道德上对国瑞们的歧视。尤凤伟笔下,国瑞们是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作奸犯科、杀人越货,只要有钱

8、,他们就干,什么道德,什么良知全没有。国瑞做鸭,国瑞的女人们做鸡,而且国瑞们对此丝毫也没有道德上的自我谴责,他们心安理得地在做这一切。我不知道尤凤伟,一个同情农民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农民。在我的印象里,我家乡的那些农民都是淳朴的,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在我的家乡,人们虽然贫穷,但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不关门,谁谁串门都是不请自来,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是非常友好的。人们的道德水准不比任何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