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22774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浅谈网络互连技术网络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互连技术网络毕业论文 [关键词]连接网络网络技术 [论文摘要]本文就当前基于IP协议的网络用户数量剧增,网络流量每六个月翻一番,比计算机CPU速度每18个月提高一倍还要发展得快得多。为了使网络状况更加适应用户的需要,作为网络核心器件的路由器的不断升级换代也就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就从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入手,对网络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概念和分类 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OSI参考模型采用分层结构技术,将整个网络的功能分为职责分明的七层,由高
2、到低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层。目前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采用最为普遍的TCP/IP协议吸收了OSI标准中的概念及特征。TCP/IP模型由四个层次组成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只有对等层才能相互通讯。一方在某层上的协议是什么,对方在同一层次上也必须采用同一协议。路由器就工作在TCP/IP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主要作用是为收到的报文寻找正确的路径,并把它们转发出去。 路由器的基本构成部分: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 2.协议至少实现到网络层(只有
3、理解网络层协议才能与网络层通讯) 3.至少支持两种以上的子网协议(异种网) 4.一组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1.存储、转发、寻径功能 2.路由功能。包括数据包的路径决策、负载平衡、多媒体传输(多播)等 3.智能化网络服务。包括QoS、访问列表(防火墙)、验证、授权、计费、链路备份、调试、等 按照路由器的接口、处理能力、吞吐量、提供的协议、功能等可以把路由器分成高、中、低多种档次。(Lw.nsEAc.编辑整理) 1.高端路由器位于WAN骨干网的中心或骨干位置,构成IP网络的核心。 2.中端路由器适合于有
4、分支机构的中小型企业,一般位于路由中心位置上,互连企业网的各个分支机构,并作为企业网的出口,上行接入高端路由器中。中档路由器边缘可以接入低端系列路由器。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中端路由器是其网络的中心。 3.低端路由器主要针对派出机构,接口少,处理能力要求不高等场合。 4.专用路由器:如VPN路由器、加密路由器、语音路由器,通过特殊的附加(软)硬件实现特定功能。 二、主要技术分析: 1.IPv6技术 IPv6是IP的一种新的版本,它同目前广泛使用的的IPv4相比,地址由32位扩充到128位。从理论上说,地址的数
5、量由原先的4.3×109个增加到4.3×1038个。经由IPv6,路由数可以减少一个数量级。 IPv6所以能使互联网连接许多东西变得简单而且使用容易是因为它使用了四种技术:地址空间的扩充、可使路由表减小的地址构造、自动设定地址以及提高安全保密性。 IPv6在路由技术上继承了IPv4的有利方面,代表未来路由技术的发展方向。 2.提高路由器吞吐量的技术 路由器的吞吐量是指路由器单位时间内能够转发的报文数,通常用pps(PacketPerSecond)表示。以一个典型的企业网为例,一个派驻机构的上行速率有2000pps就够
6、了,分支的核心路由设备必需具有几万pps的吞吐能力,而公司总部的路由中心则可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pps的处理能力。 目前主要有下面的提高路由器吞吐量的技术: 改造路由表;采用Cache;采用分布式处理;高层交换;硬件(FPGA/ASIC)转发等 交换式路由器(SwitchRouter)就是利用这些技术的结晶。 3.可编程ASIC技术(lw.nSeAc.编辑发布) ASIC技术能够使得路由器的速度提高并降低制造。由于设计生产的投入相当大,ASIC基本上都用于已完全标准化和固化的过程。为了满足计算机网络各种结构和协议
7、的频繁变化的要求,出现了“可编程ASIC”技术。实际应用中多数采用在ASIC芯片中内嵌入专门处理通信协议的CPU,通过改写微码,使其具有处理不同协议的能力。 4.QoS(QualityofService) QoS是两网合一和VPN等应用推广的前提。在融合的推动下数据网上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广泛,话音、商务、远程等。传统的数据网对业务是不区分的,当网上数据流量比较大时话音质量将急剧下降,某些重要的公司业务流也将受到影响。QoS就是要区别对待这些业务,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 QoS包含的流分类是将接入的用户数据按业务进行分类,赋
8、予不同的优先级;流量整形是指对特定的业务流进行带宽限制,使之符合QoS协定;流量工程则是从全网管理的高度保障QoS。 5.MPLS(MultiProtocolLabelSPLS的产生。 MPLS将IP的灵活性和帧中继、ATM等面向连接网络的QoS保证特性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这对于IP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