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

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

ID:23416872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_第1页
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_第2页
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_第3页
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_第4页
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解读,获得更多美的体验;能够从作品细节中推断其所再现的历史故事与典故,了解美术再现历史的方式和特点;进一步思考艺术家如何表现历史,从而达到对艺术品更深入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从视觉形象中发现、寻找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历史在艺术题材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从历史题材绘画中发现艺术家个性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观察和发现不同的构图形式美感,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像力在艺术

2、创作进行合理的利用。2、色彩的运用、雕塑的手法在艺术表现中的运用3、如何运用不同的形式美感、巧妙搭配运用,使作品构思立意新颖。三、教学思路:教材内容分三个层面:1.展示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2.指出画面内容及形式特点;3.不同历史题材画作所隐含的历史文化特点。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准备1、网页课件。2、白板或黑板一块。3、天安门的彩图一张,并把图分成16小块,挂在讲台的右边。4、把16张画纸分发给四个小组,每小组4张。小组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材料,并做成PPT文稿。

3、让学生参与挑选材料。养成善于发现和思考、动手的好习惯。课堂引入活动:要点:人民是历史的真正的创造者。1、材料的收集,内容的多样性等,让学生上台展示PPT课件,看哪一组组准备的充分又好。学生开展小组竞赛。2、学生上台用自己作好的课件展示,并介绍故宫的一些简况。让学生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理解绘画的表现成形,激发学习兴趣。3、请有去过故宫参观的学生谈谈对故宫的印象。课堂的发展课堂的发展一、故宫1、故宫,既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和人世沧桑,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

4、以其厚重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社会、历史的里程碑。2引导学生欣赏“故宫”的建筑作品,让学生对建筑有一个初步认识。并请学生画一幅天安门的图片。3、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故宫》、是怎么巧妙地运用建筑的形式美感来体现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有什么象征性。4、用动画资料介绍古建筑斗拱的构件5、把一幅《天安门》的图片,分成16个方块,并编好号码,让14组的28位学生来合作完成(因为有两个方块是空的)。用1分钟的时间观察,其他的同桌学生一起完成一幅古建筑画。全班的学生都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作业。老师巡回观看指导学

5、生绘画。这期间用高清晰度的电子相册播放《故宫》,同时还用了天方听书网的声音一起同步介绍《故宫》。6、展示学生的作品,老师点评二、重点介绍《开国大典》,并与《拿破仑加冕》一画比较鉴赏1、学生阅读课文、欣赏图例,分析作品的不同美感。每组选4名学生合作完成一幅天安门的组画。其他学生自己画一幅古建筑画。2、学生分小组讨论《故宫》的建筑特色和建筑的巧妙组合和构思。3、14组学生28人画好自己相应号码内小方块的画,把画贴在黑板右边的图画纸的相应号码上。4、学生把合作画好的《天安门》,贴好拿出来展示。学生欣赏作品并进

6、行互相评价。5、学生讨论《开国大典》、《拿破仑加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表现能力让学生对绘画的从感知——认知——创作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主研究,集体协作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的表现。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培养分析能力,团结协助能力,同时也促进个性发展及动手表现的能力。创作反思。课堂的发展7、《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从构图、色彩、人物的组合排列等。为什么天安门城楼上的柱子少了一根?色彩的对比鲜明强烈,具有民族的传统特点,充满节日的气氛。以及《开国大典》的历史遭遇。7、按课本的

7、顺序引导学生欣赏《步辇图》、《荆轲刺秦王》、《文姬归汉图》、、《瑞鹤图》、《加莱义民》、《美杜萨之筏》、《大卫》等著名作品。布置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9、让学生回顾一下,熟悉的《狼牙山五壮士》与《美杜萨之筏》的构图特色,对作品有什么作用…….10、分组讨论1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图例,再一次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的巧妙使用。12、通过鉴赏,采取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的表现能力13、课堂小结14、布置作业A、研究性学习人与建筑,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比较《战争与和平》――从历史的眼光研究,历史虽成

8、过去,我们从中得到什么的启示和教训B、画一幅建筑与环境的设计图注:A、B另选一题完成提醒学生:A、选用哪些材料主题创作。B、材料如何组织。C、如何充分表现艺术的形式美。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从构图、人物和色彩上去分析研究。学生一边欣赏图例一边体会“开拓思路,不拘一格的灵活多变的创造手法。6、学生分组活动(讨论)。一个是视死如归,像泰山一样巍峨,一个是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三角形的构图,体现了庄重和稳定,《美杜萨之筏》是采用对角线的视线的最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