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强度教学训练效果探析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强度教学训练效果探析

ID:23413345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强度教学训练效果探析_第1页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强度教学训练效果探析_第2页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强度教学训练效果探析_第3页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强度教学训练效果探析_第4页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强度教学训练效果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强度教学训练效果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强度教学训练效果探析摘要:为了提高游泳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我们在青少年男子运动员的有氧训练中引入了无氧阈游速和无氧阈心率指标,使青少年运动员的有氧训练由原来的定性经验训练提高到以客观指标为代表的定量化训练,并使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关键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无氧阈游泳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周期运动,由于受阻力、水温、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机体有氧供能的能力对运动中的供能和训练后的恢复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有氧供能能力的训练是游泳训练的重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基础阶段中有氧训练尤其重要。训练实践证明在系统训练的基础阶段,对技术掌握的好坏、有氧代谢的能力水平与运动员

2、今后专项运动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在正常训练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有氧耐力训练,培养优秀选手,才能获得成功。但是多年来教练员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强度教学中多依赖经验,在教学中无法严格地控制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区域,这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提高,影响了运动员在运动成绩上的提高。青少年平时的学业和功课任务也比较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地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水平是教练员最想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在训练中引进了血乳酸和心率指标,通过对这些客观指标的分析,及时发现每个运动员实际的无氧阈游速及其所对应的心率,准确地掌握每个队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训

3、练的目的性,逐步实现训练负荷的个体化,也为运动员在今后自己的游泳运动中采用更有效的有氧训练手段开拓思路。一、实验对象及实验方法1.实验对象正常训练具备参加福建省少年游泳锦标赛资格的10名男性游泳运动员,分组方式见后述实验分组设计的实验分组方案,运动员具体情况见表1。所有参加实验的运动员均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和内分泌疾病,测试期间未服用任何运动营养补剂。表1实验运动员的一般情况T组为实验组,C组为对照组2.实验方法(1)无氧阈测试负荷设计。采用池内5X300米递增负荷游泳,以每个研究对象比赛最好成绩的75%、80%、85%、90%、95%游速作为递增负荷等级。每300米游后即刻心率,30秒

4、内完成耳血采集,每个强度游后间歇15分钟。最后做全力冲刺游100米,测游后第4、8、12分钟的血乳酸值,以3个时间中最大血乳酸值为功率坐标图的最高点。(2)个体无氧阈判定。按Kinderman的测定个体无氧阈的方法,绘制血乳酸动力变化曲线,标定个体无氧阈。其中:游速在25米标准游泳池中测出,包括转身时间;血乳酸用美国产YSI1500血乳酸仪上用酶膜法测出;心率用澳大利亚产SWIPINGPACESETTER游泳专用心率仪测试。1.实验设计(1)分组设计。实验期间10名运动员按100米最好成绩编号,单号编入实验组(T组),双号编入对照组(C组)。(2)训练安排。实验为期2个月,实验期间,实验

5、T组按照运动员对应的无氧阈游速和无氧阈心率进行有氧强度教学训练,对照组按无氧阈游速进行教学训练,每周2至3次无氧阈强度训练课。2.数据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本实验中的队员属于青少年运动员,实验结果与多名学者研究的结果相近。青少年运动员的无氧阈明显低于成人及大运动员,因此在安排教学训练计划时,应根据青少年个体无氧阈的特点,用最小的代谢效果获得更大的训练成效。表3为运动员实验前测试得出的个体无氧阈游速和无氧阈心率。表3实验运动员第一次个体无氧阈游速和无氧阈心率情况从表3可以发现,运动员通过两个月的训练,运动员的个体无氧阈值和无氧阈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

6、〉0.05),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无氧阈游速与实验前相比有了显著性的提高(P<0.05),其中实验组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队员。无氧阈负荷强度训练是提供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有效教学训练手段,在游泳的教学训练中,由于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训练中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在游泳训练中还存在着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在泳池训练时如何确切掌握训练强度,血乳酸是有创性的指标,在泳池测试血乳酸,对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心率作为无创指标,比较适合青少年游泳队员。在实践中发现,用无氧阈游速来控制运动员的有氧训练强度有一定的难度,青少年运动员因为技术还不完善,对强度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7、心率是无创性指标,可以在泳池中随时测量。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用无氧阈心率校准训练负荷强度效果要好于单纯用无氧阈游速来控制有氧训练负荷强度。无氧阈心率数值在2个月的教学训练中,无显著差异,也说明心率指标更适合用于在校生运动员无氧阈强度的有氧教学训练中。三、小结第一,测定个体无氧阈、无氧阈游速和无氧阈心率有助于掌握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教学训练的强度。第二,单独用无氧阈游速控制青少年运动员有氧教学训练强度有一定难度。第三,无氧阈心率可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