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

《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

ID:23409536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7

《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_第1页
《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_第2页
《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_第3页
《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_第4页
《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素质教育论文精修《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国际比较》一书,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之一的研究成果。该书由吴文侃教授主编,经过全国若干院校共12位学者以及一位英国资深教授的共同努力,代写硕士论文于2002年7月问世。该书是《比较教育论丛》之一,该《论丛》系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资助出版。现把该书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一、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  《公民素质教育的

2、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素质教育论文精修《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国际比较》一书,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之一的研究成果。该书由吴文侃教授主编,经过全国若干院校共12位学者以及一位英国资深教授的共同努力,代写硕士论文于2002年7月问世。该书是《比较教育论丛》之一,该《论丛》系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资助出版。现把该书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一、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该书第一编开宗明义地论述公民素质教育

3、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论。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出了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论。指出,公民教育与素质教育都是教育上十分重要的问题。从二者关系看,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从历史上看,二者关系并不容易处理得好。所以,考察公民教育和素质教育两个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研究,在此基础上把二者结合起来,提出公民素质教育的新概念。这一概念是这样表述的:公民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公民素质水平为根本宗旨,对全体公民终身进行的,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智、体、美、劳诸

4、育同时并举,促进全体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它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指出了公民素质教育的七个特征:目的性与战斗性、全民性与阶级性、终身性与阶段性、全面性与个性化、多样化与灵活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开放性与专门性。认为,公民素质教育的这些特征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每一特征都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要素,共同构成公民素质教育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公民素质教育的目的性是龙头,全民性和终身性是关键,全面性是核心,多样化和动态性等是手段,开放性为机制,均以提高公

5、民(国民)素质水平、进而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水平为归宿。阐明了公民素质教育是一种完整的、完善的教育,要达到这样完整、完善的境地是不容易的。当然,它的实施,可以有不同水平:有低水平的、一般水平的,也有高水平的。如果说,低水平的或一般水平的公民素质教育,当前许多国家已在实施的话,那么,高水平的公民素质教育正是许多国家当前正在追求的东西,它乃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关于公民素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提出,公民素质教育的研究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以求是性、实践性、系统性、过程性、全面性作

6、为研究的基本原则。求是性原则指的是应从世界各国客观存在着的公民素质教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现实,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教育规律性。实践性原则指的是必须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理论。系统性原则指的是公民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过程性原则指的是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历史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重视来龙去脉,注意质量结合,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全面性原则指的是必须按照事物的矛盾本性,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全面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发现真理,全面分析各国公民素质

7、教育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矛盾与统一、内因与外因。着重指出各个原则都有它的指导意义。求是性原则要求人们抱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践性原则向人们指出探求真理的途径;系统性原则要求人们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用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评价的方法,对公民素质教育现象作多维度的静态分析,认识这一系统方方面面的本质特征;过程性原则要求人们从历史到现实,从量变到质变,用发展的观点、历史的方法,对公民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作多视角的动态分析,把握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全面性原则要

8、求人们进一步深入公民素质教育现象的内部,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研究各国公民素质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探索公民素质教育活动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将这些原则综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方法论系统。全面运用这个系统的各项基本原则来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就能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达到揭示教育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素质教育理论的预期目的。二、九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该书第二编,用九章分别阐述九国中小学公民素质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