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歌一曲情依依

离歌一曲情依依

ID:23402658

大小:1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离歌一曲情依依_第1页
离歌一曲情依依_第2页
离歌一曲情依依_第3页
离歌一曲情依依_第4页
离歌一曲情依依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歌一曲情依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离歌一曲情依依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友离别往往数载难以相见,尤其是在动乱的年代里生离有时就意味着死别。因此,在古代,人们特别看重离别,离别时也就更见人间真情。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也正是这些难以承载的离愁别绪,拨动着别离人的心弦,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送别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送别诗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出凄凉幽怨的意境,最终超脱时空,流传千古。正因为这样,送别诗也就成了高考中非常容易考到的一类诗歌。我们如何去品味送别诗中的悠悠韵味,如何感悟词句中的深沉魅力

2、呢?这就要把握其中的规律,掌握其特点。  一、送别诗的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常见意象:时间(秋天、傍晚、月夜)  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等)  物象(瘦马、大雁、杜鹃、芳草、夕阳、晚风、柳树、杨花、笛声、远山、流水、浊酒等)  3.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4.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6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5.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比衬托、虚实结合、修辞  二、送别诗常见的提问方式 

3、 问题类型一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青山秀水的送别图景。  问题类型二:  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4、  问题类型三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6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离愁。  “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所组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  问题类型四  作者如何表达情感的?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问: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暮江”、“孤舟”。情:“客散”、“伤心”

5、、“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问题类型五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  送别诗常用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以乐景写哀情,衬托,渲染,白描,比喻、拟人、夸张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6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三、小结:(答题技巧)  1.从意象入手  2.注意表达技巧  3.概括图景,延伸到作者的情感和

6、思想  模式: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刻画,描绘出……图画,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四、鉴赏示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2.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五、体验高考:6  

7、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2007年高考湖南卷)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嘉?五年(1060)出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颔联:“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

8、况味。“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草草”“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