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

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

ID:23394231

大小:5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6

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_第1页
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_第2页
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_第3页
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_第4页
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取向和法学本科教育的一、素质的针对性  (一)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HT〗?  我国现行本育体系是建立在严格的计划体制基础之上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的是近乎极真个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专门人才。为了全面实施这种专业教育,培养出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则按计划经济部分需要设置和治理高等学校,按行业甚至工作岗位需要设置专业,以专业知识为核心构建课程结构。几十年来,培养出大批适应计划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促进了我国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本育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中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培养出

2、来的人才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批评、指责。如“基础知识不宽,文化修养不够,所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很差”(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只夸大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发展方面的价值”(叶澜:《试论当代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载《教育》1989年第8期。);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技之长,但却难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难适应社会对职业变更的需要”(张俊洪著:《回顾与检讨——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

3、,过强的共性制约”(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载《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更有学者系统批评说:这种专业教育必然导致知识的专业化,在处理各种现实的复杂题目时经常地为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无知所困扰;形成相应于其专业特点的片面的思维定势,造成人的天赋能力的彼此分离,使人的某一方面能力片面发展;情趣“专业化”:专业特点内化于人的个性、情感、爱好等方面,使人的个性、情感、爱好单一化。培养出来的人变成“专业化了的人”或“单向度的人”,也就是片面发展了的人。(李曼丽:《再论面向21世纪高等本育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4、年第1期。)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大众化的发展,本育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严重挑战。  正是在此背景中,本育中的素质教育题目受到了高等教育界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引发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大讨论。  (二)素质教育的针对性  本育层次的素质教育内涵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不尽相同,针对性也不同。本育层次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有三个:  ?第一,针对过强的专业教育价值取向。专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主要题目在于它过分夸大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即“过窄的专业教育”。这种专业性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因此,“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

5、育模式、教育和上‘应变’,即通过使受教育者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来适应社会的变化。一方面,拓宽专业口径,充实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克服其局限性和片面性。”(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载《教育研究》1997年第11期。)  第二,针对人文教育与教育的失衡。在专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中国本育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注重与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且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相互分离,导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严重失衡。1995年以来在50多所大学开展的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切进点就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对学生加

6、强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方面的教育,以进步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周远清:《从“三注”到“三进步”——关于高校人才培养中教育思想观念的探讨》,见刘凤泰主编:《进步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第三,针对“人”的教育的迷失。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而所谓“人才”,首先应是“人”,然后才谈得上“才”。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本育过分夸大对“才”的培养,忽视对“人”的培养。这种“人”的培养不只是夸大人的个性发展和满足个体的需要,它更夸大教人如何“做人”,

7、如何成为一个更有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更为高尚、更具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懂得生活和与人相处的人。?  素质教育是以进步人才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它与欧美国家大学所实施的“普通教育”,以及我国、香港地区高校的“通识教育”相通、相似。  二、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朱智贤主编:《心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525页。)也就是说,人格是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