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77569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浅谈微博发展趋势和社会效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微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效益摘要微傅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发表即时信息的平台,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周,时效性和随意性满足了现代人们信息传播的需求,凭借其显著的平民化与创新性信息交互方式,产生着核裂变的传播效果。在带给传统媒体冲击力的同时,也影响着的网络发展趋势,同时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木文通过对微傅的媒介特性以及微傅用户群体类别和用户心理需求的分析,阐述了微傅时代带给社会的影响,同时对微傅中值得反思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微傅公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微傅可以健康的促进社
2、会发展。微W作为新潮的网络工具,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微博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即时信息的大爆发,它的兴起给既到來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带给社会正面效益的同时,也到來了负面的影响,正确合理的运用微时的社会推动效应,带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一)网络问政的最新沟通渠道2010年两会召开,微博成为代表委员听取民声最快捷的途径,微博短平快的传播优势掀起了微博问政的热潮,对于代表们来说,这是与民众最直接、最快捷的沟通渠道,除了可以听取网民的意见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权威信对政府
3、责任意识和公信力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政府部门己经在新浪微博注册,根据2011年一月底的数据,已经有131个政府部门入户新浪,注册部门以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最多,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以及群体事件以及与民生相关的事件处理可以及时的发布信息,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推进政务公开,加快了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对政府的健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企业品牌的口碑营销平台微博发展速度迅猛,他的发展市场不光是引起四大门户网站的激烈竞争,大量的传统企业也从中看到了新的营销主阵地。目前,已经有诺基亚、
4、百事、伊利等数17个行业百家企业和品牌进入新浪微博,发起微博品牌营销的攻势。从DCCI的调査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数据,关注朋友微博的用户居用户关注内容之首,占55.6%,其次对用户对名人和行业专家的关注度分别为45.%和46%,这些数据表明,微博营销的方式将是以口碑营销为主。实现企业品牌的微博关注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就是删选出有吸引力的话题进行转发和评论,在适时地让意见领袖参与和助推,激发网民之间的关系链传播,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中粮集团在新浪官方的微博营销就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案例。“美好生活@中粮
5、”是中粮集团在世博会期间的营销话题,通过引导用户每周对“美好”生活的回忆的分享,并将中粮子品牌信息的粮票作为分享礼品送出,使得大家对粮旗下的的品牌逐渐熟悉。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这个活动参与的用户达到了506万,相关微博的发送超过一千万条,粉丝高达24万,在品牌内容的传播和品牌形象的建设方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企业微博营销的典范。二、微博效益的未来发展(一)如何提高公众对社会公益类问题的关注度、转发度一条微博真正活的时间并不长,平均下来只有十二个小时。延长微博寿命最主耍的途径就是转发。通过转发
6、大量的信息也可以提升自身识别度和影响。现在,我国对微博的管理处在无序的状态,可以对微博进行细致的分类来进行管理。可以设立微博公益这样的栏目,这样有利于用户查询微博公益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让公益类内容不沉底。再者可以提升微博公益的趣味性,引起更多人对公益事业的兴趣。(二)让知名人士更好的发挥社会效用的平台意见领袖,名人效应对于微博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参与可以让微博公益产生更多的话题,维持此类传播话题的时间,是大家更加关注公益事件。(三)让有关政府部门在新浪微博上多开微博80、90
7、后是现在微博群体的主流,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我们政府工作部门与媒体工作者可以从主动出击,去关注度较高的网站开设微博,发公益消息,同时新浪微博对公益类的项目要多加支持,调动各方而的因素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结束语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它所承载的草根文化得到民众的一致认同,在提高公民的话语权,知情权方而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因为参与者众多,对信息的传播可以达到及时、快速、高效,这种媒体特性对于舆论监督,微博营销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着非理智性和盲目性的缺陷,怎么把握
8、住微博时代的机遇,充分利用微博的即时性、互动性、低门槛等优点,让微博发挥自己的特性,为社会创造更好的效益,从“激情参与”到理智思考,从一时兴起到制度性纳入,使新媒体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全方位地打造微博时代的新公益,是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参考文献[1]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1]《新浪微博突破5000万用户》,http://net.china,com.cn/hdjxs/2010-1l/18/content_3842710.html[2]刘京林:《ff播屮的心理效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