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宣传材料

电信诈骗宣传材料

ID:23376575

大小:7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6

电信诈骗宣传材料_第1页
电信诈骗宣传材料_第2页
电信诈骗宣传材料_第3页
电信诈骗宣传材料_第4页
电信诈骗宣传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信诈骗宣传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信诈骗宣传材料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活动。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发展,新型的网络消费方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结算方式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我市公安机关正在全力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并成功破获了一些案件,抓获了一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有力的打击了此类犯罪。但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己成为许多诈骗犯罪分子的首选。为有效的预防此

2、类案件的发生,警方特别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占.一、请您认清识别以下犯罪方法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识别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C一)电话诈骗: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2、虚构子女被绑架为由诈骗: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4、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

3、工作人员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的一系列诈骗行为,或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5、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电话诈骗:诈骗分子谎称自己是税务局人员,以“税务局要退还购房契税、汽车购置税”为由要求事主速与财政局某电话联系。若车主拨打电话联系时,对方便让其从银行ATM机上利用转帐操作获取退税费用。当受害人到银行ATM机按照不法分子电话指示操作后,不法分子利用英文页面,将

4、受害人银行卡中的钱转入到不法分子的帐户内。6、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深圳或香港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或某公司为祝贺新产品上市创办移动号码开彩,奖金丰厚多达十佘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帐,受害人必定会选择银行转帐,然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二)短信诈骗: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

5、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巧要汇款的人员。(三)网络诈骗:1、以提供博彩、股票资讯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㈨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请您加强以下自防措施,并积极做好宣传(一)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二)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

6、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三)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要注意提醒。三、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如果掉入不法份子所设置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饶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电信诈骗常用手段1、冒充各级颂导招摇撞骗;2、冒充纪检监察机关实施诈骗;3、利用银行卡转账实施诈骗;4、冒充熟人诈骗;5、以提供股票、彩票资讯进行诈骗;6、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7、利用手机短信发布虚假

7、招聘信息,骗取相关费用。需提防八类“诈骗短信”引诱式:复制手机卡可窃听电话?温情式:“温情短信”骗费不留情;权威式:来电要求转账。自称“公安局”;激将式:短信骂人激你回电骗费;利诱式:手机充值充200送300话费两天就没了;提醒式:借银行名义向用户群发“消费短信”;瞄准下属:假冒书记电话诈财;•瞄准领导:送你的钱务必打给我否则大家都不好过;苦肉计:家长收到诈骗短信自称儿女要求汇款;惊喜式:以红十字会为幌子骗人i昌款电信诈骗警方提示1、电话欠费类:骗子假冒电信运营商用语音电话联系当事人,告知其电话欠费。当事人通过该语音电

8、话询问时,对方谎称其在某银行办理的1张信用卡拖欠电话费,并要求对方向“某某市公安局”报案。所谓的“某某市公安局民警”又谎称当事人“身份证被盗用、银行卡需升级保护、侦查办案需要”,诱骗当事人说出银行卡账号和密码,转账骗走当事人银行卡上的存款。2、消费类诈骗:骗子用手机群发短信,称当事人在商场刷卡消费若干,若有疑问建议咨询所谓“银联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