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

广州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

ID:23369072

大小:75.0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6

广州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_第1页
广州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_第2页
广州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_第3页
广州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_第4页
广州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项名目称]珠江广州河段滨水地区环境与景观规划建设[项目摘要]珠江广州河段滨水地区位于广州老城区的中心区。广州市为适应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围绕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现代化山水城市的发展目标,规划建设珠江广州河段滨水地区的环境与景观。科学制定珠江两岸的发展规划,引导该地区的持续发展。高标准完善水利和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两岸岸线和绿化景观带。全面治理水污染,先后建设6个污水处理系统,建立18个水源保护区,改善珠江和流溪河的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珠江两岸的环境景观,致力于提高珠江两岸的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商贸环境,逐步

2、将这一地区打造成为山水城区的典范。本项目综合介绍广州市近十年来规划建设珠江广州河段滨水地区环境与景观的过程和经验。[项目开始前的情形]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从广州中心城区缓缓流过,流经广州的河段总长180多公里,孕育了广州二千多年历史文明。珠江广州河两岸滨水地区是广州的老城区,长堤、沿江路一带,被称为广州的“外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环境容量压力日益增大,沿岸违章建筑大批涌现,露天垃圾场随处可见,珠江和市内河涌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20世纪70年代珠江可以游泳,但到了80年代以后,珠江水逐渐变黑发臭,在污染程度

3、顶点时期,广州河段的江水溶解氧含量几乎接近零,鱼虾无法生存。[项目确定和实施过程]广州市政府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情况,确定全面规划建设珠江两岸滨水地区的环境与景观。制订珠江两岸的发展规划,重点建设珠江堤岸,完善水利和防洪设施,建设两岸绿化景观带,治理珠江及河涌水污染,综合整治两岸的环境,提高珠江广州河段沿岸的文化品位,改善珠江两岸滨水地区的商贸环境。1995年10月,市政府组团考察巴黎塞纳河,提出规划建设珠江两岸的建议。1998年10月,实施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计划;2000年制订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03年修编完

4、成广州市总体规划,对珠江两岸滨水地区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采用市、区共建,全社会参与的形式,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对珠江两岸滨水地区进行建设和整治。參科学制订珠江两岸的发展规划。珠江呈枝状流经广州出南海,包括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和黄埔航道,为广州建设“一江多岸”的城市景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广州市在城市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以珠江作为城市空间景观发展的纽带,沿珠江前后航道发展带、沙湾水道发展带、蕉门水道发展带规划发展,与传统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以及轨道交通用地发展轴交汇,形成多中心、网络型发展的城市新形态。按照“明确岸线功能,合理利用

5、岸线”的原则,将珠江广州河段滨水地区划分为七大功能区:珠江大桥以北河段,作为北部水源保护和生态走廊;珠江大桥至黄埔大桥河段作为城市风景游览河段;白鹅潭至丫髻沙大桥河段作为城市西部中心滨水公共活动区段;丫髻沙大桥至小谷围岛西端作为城市公共活动区段;官洲岛至黄埔港作为高科技园区滨水景观带;新造水道与铁桩水道沿线作为环岛自然生态环境带;黄埔至虎门水道岸作为港口开发河段。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利用,沿珠江水系构建多中心城市组团,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景观,使珠江堤岸景观一直延伸到南沙。打造融汇“岭南文化”精髓的珠江水系景观带,重塑“母亲河”的新形象,再造美丽江城,建设“江城一体

6、”的高品位山水城市。珠江广州河段沿岸滨水地区的发展规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在宏观规划方面,确定珠江及其沿岸地区作为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中观规划层面,确定各区段滨水地区的城市空间脉络;在微观规划层面,对珠江两岸滨水地区进行具体的城市设计。按照各法定层面的城市规划,运用设计控制和开发控制双重手段对珠江两岸滨水地区的建设发展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先后编制完善了珠江“中心城区段”岸线利用与滨水地区景观规划,以及各区段、各节点的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高标准建设珠江两岸堤防工程和绿化景观带。结合水利和防洪工程建设,按照200年一遇、一级堤防的

7、标准,逐项完善珠江堤防工程,逐段建设两岸岸线。从1994年起,先后投资11.6亿元,完成11期堤岸建设工程,目前已建成岸线38公里,在建岸线21.8公里,采用石砌或混凝土结构,逐步将珠江两岸建设成为牢固的防洪屏障和美观的岸线。先后拆迁前航道上30多个旧码头,重新改造和建设了天字码头、芳村码头、沿江路码头等一批现代化客运码头。从1999年初开始,投资2亿多元,将前航道人民桥至南方面粉厂两岸26公里多的岸线建成绿化景观带。该工程包括堤岸栏杆、人行道、绿化景观和灯饰景观4个部分。堤岸栏杆用花岗岩制作,以天然开采石面和精细打磨相结合,粗犷中显精致。人行道宽度为12.

8、5米,以彩色水磨石铺设,衬托堤岸栏杆。两岸道路沿线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