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ID:2334583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_第1页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_第2页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_第3页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_第4页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王丽左广双/河北省泊头市农业局鸡感染鸡毒支原体而发生的疾病通常又称为慢性呼吸道病。在沧州地带,有时出现在30日龄以后,发现鸡的关节周围组织肿胀,有时达到鸽蛋大小,触之有波动感,并在后期关节变形,久卧不起,衰竭而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导致这种病的原因。(一)病原本病的病原体为鸡毒支原体,呈细小的圆形或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氏染色着色良好。(二)流行特点本病主发为鸡和火鸡,此外鸽、鹌鹑等也可感染。各日龄均易感染,尤以雏禽易染,成年的禽类为隐性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寒冷的季节严重,老疫区传播较为缓慢,新疫区传

2、播较快。本病死亡率为10%~30%,且产蛋率,种蛋孵化率与健康率均下降。本病的传播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病原体可通过病鸡咳嗽、打喷嚏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附着在空气中尘埃上被健康鸡吸入而经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由消化道感染。经卵传播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感染本病的母禽,孵出的弱雏多数带有病原体而成为传染源。(三)临床症状本病常为慢性经过,病程较长,不加治疗,可达数月。幼龄鸡发病时,症状较为典型,表现为咳嗽、气管啰音和鼻炎。病初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鼻孔周围常粘有脏污的饲料和垫料。随着病情的发展,鼻窦发炎肿胀,病鸡呼吸困难、张

3、口呼吸、喘气、咳嗽。如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引起气囊炎时,喘气、咳嗽及气管啰音更为明显。病鸡还会出现眼结膜炎,眼睑肿胀,眼角积有干酪状渗出物,严重者眼前房积脓,以致失明,食欲下降甚至停食,生长缓慢,逐渐消瘦,最后因衰弱或喉头被干酪样物堵塞而死亡。产蛋鸡则产蛋量下降,孵化率极低。(四)剖检病变病变主要出现在呼吸道。鼻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出现比较多的黏性液体或者卡他性分泌物,气管壁略有水肿,气囊的变化具有特征性:早期气囊膜浑浊、增厚、灰白色不透明,带有黄色的泡沫,后期在气囊壁上出现干酪样渗出物。出现眼炎的病例,严重者切开结膜常可挤压出黄色的干酪样物凝

4、块;少数慢性病例关节周围肿胀,关节液增多,早期有种粘稠的乳酪色至灰白色渗出物存在,后期形成干酪物。组织病变:呼吸道上皮组织肥厚增生,纤毛脱落,上皮下层组织出现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浆细胞增生,而后逐渐变厚。淋巴滤泡中单核细胞聚集,粘液腺增生,气管粘液腺长而狭小伸展入整个变厚的粘膜中,肺组织有大量的单核细胞和嗜异性细胞浸润,滑液囊表面细胞增生,滑液囊和临近组织单核细胞浸润,淋巴漓泡形成,关节液中出现大量嗜异细胞。(五)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和避免各种应激因素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平时应注意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加强营养,防止营

5、养不良。2.疫苗接种。弱毒活疫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3.清除蛋内鸡毒支原体。经蛋传播是鸡毒支原体的一条重要传播途径,阻断这条途径对于防治本病及培育无支原体鸡群有着重要的意义,常采用抗生素处理法和加热法。①抗生素处理法:将种蛋一般性清洗,加温到37℃后立即放入5℃左右的泰乐菌素或红霉素等对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溶液,持续15~20min。②加热法:对孵化器中的蛋,压入热空气,使温度在12~14h内均匀46℃,而后移入正常的孵化温度中孵化,可以收到比较满意的消灭卵内支原体的效果,但是种卵孵化率会下降8%~12%。国内报道,应用恒温45℃的温箱处理种

6、蛋14h,而后转入正常孵化,会受到相当满意的消灭卵内支原体的效果,只要温度控制的适当,对孵化率没有明显的影响。4、药物预防。种用母鸡每月注射一次200mg链霉素,同时在饲料中定期加入土霉素或强力霉素,对出壳的雏鸡,每只用2mg链霉素滴鼻,并结合防治鸡痢,饮服环丙沙星5d。(六)治疗1.泰乐菌素。连饮3~5d(每升水加入500mg,混饮。或每千克饲料加入1g,混饲,连用3~5d)2.强力霉素。连饮3~5d(每kg饲料加入100~200mg,混饲。或每升水加入50~100mg,混饮,连用3~5d)在病初可以试用一些对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7、,抗生素可以抖在饲料内或者经过饮水投服,也可以注射。土霉素和四环素养的用量为每吨饲料400g:泰乐菌素为每4.5L水内加2~3g。3.泰妙菌素(支原净是泰妙菌素的一种制剂)饮水含量为120~150mg/L,连用几天。如果投药效果不良,就要考虑并发病的问题,或者是病原株对所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