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32779
大小:155.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7
《八年级物理 二力平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力和运动第六节二力平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平衡及平衡状态的判定。(2)学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学习重点、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得出及应用。【课时划分】1课时【学习资源】实验器材(长木板、滑轮、钩码、细绳、小车等)、多媒体视频、学案【学习方法】实验
2、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复习提问2、实验导入3、新授演示实验平衡状态提问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或录像片段,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分析它们受到的力。出示自学目标思考回答观察思考阅读讨论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二力平衡条件指导学生进行自学1创设情景确定问题教师:在现实世
3、界上有许多处于各种状态的物体,例如,耸立的高楼大厦,著名的比萨斜塔,倾斜后仍能复位的瓶子,倾斜后不能复位的砖块,怎么倾斜也不会倒下的不倒翁,怎么偏斜也总要回到最低点的摆(边讲边演示).看了这些例子,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有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问题,那就是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保持平衡.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将从最简单的情况——二力平衡条件的研究开始。议论提问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开开展探究活动1.猜测教师:在实验之前。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如果物体受两个力,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平衡呢?教师:这些猜想是
4、否正确?请同学们用实验来加以检验.[整理猜想内容,提出实验的目的]2.设计实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设计、操作、观察及综合分析能力并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教师: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量?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的量?和组里的同学讨论.在笔记本上简单写下方法,并介绍给另小组的同学.各组学生介绍自己的实验研究方案以及用到的实验器材,其他学生及老师解决难点,提建议,修正等.在各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确定一个总的实验思路及记录表格.方案:(具体步骤由学生自己定)3.依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5、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略)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设计的表格自定实验步骤,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地记在笔记本上.4.收集信息先由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再由教师和其他组的学生共同评价分析;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各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各组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是否考虑实验的精确性?5.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论分组讨论交流设计表格交流各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前述研究,然后作出结论.结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出示例题请学生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6、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1)静止悬挂的电灯。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3)匀速运动的拖车。进行实验操作集体交流、协作思考分析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引导学生形成本节知识框架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7、]作图分析物体受力情况4、课堂小结本节知识点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合作交流讨论归纳识记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5、课堂练习交流构建知识网络巩固本节内容【板书设计】
8、第六节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作业布置】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与课堂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