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

ID:23319559

大小:76.9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_第1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_第2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_第3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_第4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摘要: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高级空间组织形式,能在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共同增长。因此,为了扭转目前中部塌陷的局面,实现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构建了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在运用统计软件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发展战略1中原城市群的内涵和发展优势中原城市群的内涵XX年河南省政府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中原城市群是指以省会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和开封为支撑,包括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

2、个城市在内的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其中有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15个、县城34个、建制镇374个,聚集了全省38个城市中的23个。在大的框架上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8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第三层次为外围带。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优势区位优势中原城市群处于陇兰经济带的中间部位,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在己有的陇海、京广、焦枝、新菏等三纵三横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基础上,国家大通道连霍、京珠、阿

3、深等高速公路也即将贯通,这样在建和已建成高速公路里程己经打到全国首位和第4位;郑州、洛阳、南阳机场架起了河南对外开放的空中走廊。资源优势河南省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发现10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8位的矿产达55种,钥、蓝晶、天然碱等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中原城市群己发现矿种超过全省的3/5,其中钼矿、铝土矿等在全国占据明显优势,而且地质构造简单,交通四通八达,易于开采和运输。经济优势中原城市群位于全国经济地理的中心部位,发展基础好、产业关联度高,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能辐射和带动全省和周边区域的发展;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

4、业基地:郑州的铝工业和商贸流通业、洛阳的装备制造、新乡的轻纺、漯河的食品工业和许昌的电力装备制造业等在全国区域性范围内都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影响。文化优势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先进文化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富有开拓进取和兼容并蓄的优良文化传统。目前全省有实力的知名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大都在中原城市群内,在中心城市郑州和副中心城市洛阳更是有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军队重点院校。中原城市群以其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内涵,逐渐成为了中西部地区的科教文化中心。2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定量分析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城市群能够有效的利用优势资源、促进经济良性增长、

5、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它的竞争力是城市群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综合的能力。本文秉承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了综合性与重点性,选取了4个方面23个指标组成竞争力指标体系。社会竞争力水平:人口(C1)、耕地面积(C2)、市区人口密度(C3)。经济竞争力水平:GDP(C4)、人均GDP(C5)、财政收入(C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C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C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CIO)、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C11)、农用机械总动力(C12)。对外联系竞争力水平:客运总量(C13)、邮电总量(C14)、进出口总额(C15)、旅游收入(C16)。发展质量

6、竞争力水平:服务业营业收入(C17)、科技活动支出(C18)、教育经费支出(C19)、专业技术人员(C20)、单位GDP能耗(C21)、污水处理量(C22)、绿化率(C23)。城市竞争力定量分析本文选择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按照构建的指标体系,查阅《河南统计年鉴》(XX)采集数据,运用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取了4个因子作为主成分从而得出各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值,并加以排序,如表1所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郑州作为核心城市综合值最高,排名第一;开封和洛阳作为支撑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旅游资源成为它们发展的产业支柱,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符合长期发展的事实。新乡、平顶山和许昌、

7、焦作等城市居于中间,发展较为均衡。作为国家卫生城市的漯河虽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经济实力较弱,与城市面积小、资源匮乏的济源位居末位。如表2所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按照强弱程度的不同形成了四大阶梯。从表2可以看出,郑州的综合评价值为构成了中原城市群的第一阶梯,具有最强的城市竞争力;开封和洛阳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和,构成了第二阶梯;新乡、平顶山、许昌和焦作的综合评价值均小于0,与前两个阶梯的城市相比,竞争力明显较低,而济源和漯河最弱,构成了第四阶梯。目前只有协调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