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18548
大小:66.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7
《基于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的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的建设研究摘要: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门场所,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创新实验室创新实践团队建设研究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场所,是高校的办学三大支柱之一。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门场所,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培养高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必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开放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更
2、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一、实验室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创新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把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正逐步为我国教育界所认同。很多高等教育研究者纷纷开始从理论上进行探索,一些高校教学管理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积极的实践。实验室建设中对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很多老师已做了不少工作,但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理论和见解。传统实验室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1.教学手段单一,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并将其引入实验教学;授课方
3、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按实验指导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缺乏互动式教学方法,师生之间没有广泛的交流。2.实验教学大多附属于理论教学,很少形成独立的体系;实验内容往往滞后于最近的科研进展;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应用性实验偏少,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单独设课的实验课比如课程设计、集中实习和实训的学生成绩评价缺乏合理的科学依据。3.某些实验设备、仪器使用效率低,一些专业实验室或者创新实验室空闲率较高,没有充分发挥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
4、不断出现,实际上已经打破学科之间、理论研究与实验之间的界限。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中心,高校进行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应以一定的实验室为载体,实验室具有丰富的创新教育功能。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基础,但只有在不断完善的创新实验室建设中才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二、分析问题,探索实验室管理模式,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分析大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结构,内容主要涉及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反思和评价能力,得出具有建设性的结论。另外,为了正视现实问题,解决目前实验室在培养学
5、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理论的视野和高度是至关重要的。再者,勃勃兴起的非线性机制的自组织理论、从自然科学的新视角出发,成为指导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理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验室建设策略。三、资源整合,全面发展,打造复合型大学生创新实践队1.创新型实践团队的涵义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指的是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习和科研目标,相互协作进行创新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这个群体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也有部分教师参与。目前在国内高校,一般以课外团队形式存在,主要有四种:一是学生自发组成的科技创新小组。就是一
6、个以本科生为主体的课外科技活动团队。二是以参加某种科技竞赛为目标而组建的合作团队。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EPR沙盘模拟对抗赛参赛团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参赛团队。三是以团队形式参与教师的课题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这种方式在本科生中以引导为主。四是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或创业孵化基地,绕特定的课题项目组建团队,进行创新实践。创新团队是学生发展自我、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团队合作是当代科学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对于一些学科前沿的研究来说,没有实力雄
7、厚的团队,是很难取得突破的。而实践也证明,团队研究有利于交叉学科的融合以及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很多高精尖科研成果往往来自于团队研究。这一趋势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对创新团队的培育,打好团队研究的基础,这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远需要。其二,在大学生创新团队中,因为有明确研究方向与有效的领导组织,团队将课堂知识、科研实践及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获得更广泛的创造机会和发展空间。并且产生出一大批先进性、实用性的科学成果,如在“挑战杯”大赛中,每年都有很多参赛项目与商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收获学术价值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三,不同于传统人才培
8、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团队中,成员一般由来自不同年级、学科的学生或者指导教师组成。这种合作模式有合理的学科和素质结构,知识基础宽厚,学术环境宽松,为学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其四,基于统一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