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检测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近几年,来自西亚、北非等地区的大批居民冒险从陆路、海路前往欧盟。下图为2014—2015年北非、西亚移民主要迁移方向示意。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图中所示,北非居民前往欧盟,第一站选择的入境国是( )A.法国、英国B.德国、西班牙C.奥地利、荷兰D.意大利、希腊2.近年来,西亚、北非居民大量迁往欧洲,主要是为了( )A.旅游度假B.寻求职业C.躲避战乱D.宗教朝拜 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
2、,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回答下面两题。3.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教育4.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A.甘肃省B.河南省C.四川省D.广东省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完成下面三
3、题。75.(2016山东泰安模拟一)上海市Q区2002—2012年外来人员平均每年增加约( )A.1万人B.5万人C.10万人D.15万人6.(2016山东泰安模拟一)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7.(2016山东泰安模拟一)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提升题组 人口净迁移率
4、=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下图示意我国2012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读图,回答下面两题。78.(2016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一)据图可知( )A.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呈正相关B.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城市化水平C.北京迁入人口数量最多是因为北京经济最发达D.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9.(2016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一)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B.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气
5、候因素的影响C.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D.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10.(2016东北师大附中训练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2分)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6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比重(%)年份地区20052010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
6、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6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7(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6分)(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10分)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 ,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11.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8分)7(2)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
7、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8分)(3)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除可以用上图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下面所示。请再设计一种新图形来表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情况。(8分)7答案全解全析基础题组1.D 读图并结合图中海陆轮廓知,北非居民前往欧盟,第一站选择的入境国是意大利、希腊。2.C 图中显示,移民迁出地主要是叙利亚、利比亚,两国战乱不断,结合题干信息即可确定结论。3.C 历史上,河南省地处中原,与甘肃相比,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经济相对发达,吸引甘肃李姓人口向此迁移。4.D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
8、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省人向广东迁移,故广东省的人口姓氏变得越来越复杂。5.C 由图示可知2012年外来人员的数量大概为120万,2002年外来人口数量大概为20万,10年间外来人口增加大约100万,平均每年增加约10万人。6.B 上海的近郊区工业区广布,环境相对较差,高档住宅多分布在远郊区,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上海人口倒挂区主要为近郊区,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上海的工业区逐步向近郊区迁移,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