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答案.pdf

朝花夕拾-答案.pdf

ID:23287766

大小:626.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朝花夕拾-答案.pdf_第1页
朝花夕拾-答案.pdf_第2页
朝花夕拾-答案.pdf_第3页
朝花夕拾-答案.pdf_第4页
朝花夕拾-答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答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试题精讲精练※一、填空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体散文集(填体裁),共10篇,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题目是《旧事重提》。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2.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的是“活(白)无常”。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收集图书,二是描绣像。长妈妈送他的《山海经》是他十分渴慕得到的宝书。3.《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

2、集中有一篇《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儿时的一段往事:年幼的他要去看盛大的庙会,本来很兴奋,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他背书,一盆冷水把他的兴致全浇灭了。4.“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急于到东关看五猖会(迎神赛会),父亲却要我背书,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5.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

3、的转变:弃医从文,回国后,他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的先生的怀念。6.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封建孝道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小学生粗拙的《儿童世界》与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7.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活

4、无常。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他的来历是民间传说。8.《朝花夕拾》这本书中,作者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中善良淳朴的阿长,《藤野先生》中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和《琐记》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虚伪自私。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

5、事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让父亲走得不安生。10.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寿镜吾;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善良、1名著阅读淳朴的好品质。二、选择题1.《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C)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C)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学医太难3.“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D)A.

6、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B)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5.《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B)A.《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6.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7.在图书馆,新生小林想借一本名著,你向他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C)A.这部书记录了鲁迅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

7、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B.我喜欢这部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他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C.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小时候和伙伴儿们夜半迎神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D.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8.《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B)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9.关于《范爱农》的解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

8、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