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小结

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小结

ID:23278626

大小:11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6

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小结_第1页
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小结_第2页
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小结_第3页
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小结_第4页
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小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小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小结  【摘要】高效的数学课堂,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感悟更多的数学思想,获取更强的创新能力。本文对导致数学课堂效率低效、无效的现象及原因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现象;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20-02  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就是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增加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内,怎样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学到尽可能多的扎实知识,感悟更多的数学

2、思想,获取更强的创新能力。所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才是最佳的教学组织。9  我的数学课堂的高效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是在不断的剔除了无效和一些低效的教学因素而形成的,只有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改革行动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多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多解决问题,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我相信每个教师的数学课堂都必将充满朝气

3、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向45分钟要效率,我就对数学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的原因,做如下的剖析。  一、教学形式和手段“华而不实”  【现象一】在一些观模课上有的教师讲课堪称完美,课堂气氛紧凑、活泼,活动多样,但最后教学检测学生学的则很差,可有的教师的课讲的平凡无奇,但每一节课师生都能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学生或沉思、或交流、或提问或点评、或讨论、或展示、或总结,做课堂达标练习时效果很好。9  面对新课程理念,我们一些教师认识上存在着不足:太注重形式,不注

4、重内容。这对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科来说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我们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每一种教学手段,都应该有执教者的预设,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应该有所想、有所思、有所议、有所收、有所悟,需要说明的是学生获得的每一次新知,不是执教者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从内心感知、思维碰撞中收获的,这样收获的知识才具有价值,才不能抹杀学生的主体性。试想如果一节课都是教师按既定的轨道牵着学生在走,就必然会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课堂中的动态生成的美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样的一节课表面上完美无瑕,实质上毫无亮点可言,这是我们教育者所想看到的吗?把需要解决的几个

5、问题逐一呈现出来,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活动来解决。熟悉的场景图使得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课堂效果超过了我的预设目标。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顺利解决了习题中的问题。笔者认为,课堂中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扼杀了本应属于学生的思考、交流、内化、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一味地浪费在教学手段的翻新和出奇上,是打造不出高效课堂的,毕竟课堂中的“实”是丢不起的。  二、教学授课方法“不实”  【现象二】有的教师授课只讲不练。学生的独立思考、思维交流的时间被教师夺走了,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导致了在练习中频繁出错。其实,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涛声依旧”――

6、教师讲、学生听,其结果是教师累,牢骚不断;学生学得费劲,成绩平平,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淡化了。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把最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新一轮课改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去研究的课题。要想摘掉“华而不实”的帽子,我认为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二,某一问题的设置是否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否解决,思维碰撞能否达成共识;其三,环节的设置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师生互动时学生是否有所感、有所悟、

7、有所收;其四,练习能否体现出本堂课学生的收获――9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过程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率。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和挑战过程变成了呆板的机械记忆和单调的模仿练习,学生在学习新知中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长此以往,学生的智慧、天性被剥夺,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养成成为泡影,严重

8、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组织形式“不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