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266407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6
《作文 好心肠的山羊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好心肠的山羊[作文好心肠的山羊]好心肠的山羊 404600重庆市奉节县辽宁小学三年级杨? 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作文好心肠的山羊。一天,有一只山羊碰到了一只狗熊,狗熊对山羊说:“山羊,刚才我在大米店买了一袋大米,由于不小心,跌倒了,我的脚受了伤,不能扛重物,可是我这儿的粮食,家中还等着我扛回去急用呢”! 山羊说:“我先来帮您包扎伤口,然后再帮您把粮食送回家吧!” 狗熊激动地说:“好,谢谢您!” 不一会儿功夫,山羊就把狗熊的伤口包扎好了,并帮狗熊
2、把将粮食扛回了狗熊的家里。 狗熊高兴地说:“谢谢您!” 山羊说:“不用谢,小学三年级作文《作文好心肠的山羊》(..)。”说完它就走了。 在路上,山羊看见一只小松鼠掉进了一个大水坑里。只听到小松鼠大声叫道:“救命呀,救命呀!” 山羊闻声后,灵机一动,赶忙找来一根又长又粗的树枝,伸进大水坑里,把掉进坑里的小松鼠给救了上来。小松鼠十分感激地说:“山羊叔叔,谢谢您救了我,将来,我一定会报答您的!” 山羊和小松鼠告别后之后,就又走在森林里的小路上。 山羊
3、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了一只凶恶的大灰狼正想吃掉小绵羊呢!小绵羊害怕地大声叫道:“山羊大叔,快来救救我呀!”山羊看见后就快速勇敢地向前冲了过去。过了一会儿,山羊却被大灰狼弄了个四脚朝天。山羊想:“大灰狼果然厉害,我得赶快想个妙计来对付大灰狼。” 突然,山羊想到了一个妙计,先假装逃跑,让大灰狼来追赶,好让小绵羊先藏起来,然后让自己再藏起来,再趁大灰狼不注意时,再用几块石头朝它扔去,最后再悄悄地用棒子使劲地打大灰狼,致使大灰狼晕过去。过了一会儿时间,山羊用这个办法,果然把大灰狼给打败了。 小
4、绵羊说:“您真是一只好心肠的山羊!” 指导老师:袁祚萱1379886437qq. 作文好心肠的山羊2 第2篇高中作文《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3篇 〖预览〗发布时间:2017-04-01 1、《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
5、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
6、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 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作文好心肠的山羊3 第3篇越长大越孤单作文1200字 〖预览〗以前常常会听到比自己大的人们说“人啊,越长大越孤单”,那时候的我还太小,不明白为什么人会越长大越孤单。人慢慢长大,能力越来越强,能到达的地方不是就越来越多了吗,那么结交的朋友不是也应该越来越多吗,怎么还
7、会越长大越孤单呢? 但是,现在长大了,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一句话的含义。 儿时,街头巷口的孩子们总是聚在一起玩,有好吃的互相分享,有好玩的总是一起玩,孩子们的纯真眼里,似乎所有小伙伴都是最好最好的朋友,执着地认为这些小伙伴都是自己永远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一辈子。 上了学,爸爸妈妈便不能再让你像以前那样到处去疯玩了,你和原来的小伙伴们渐渐失去了联系,甚至有时在街上看见了也不能一眼就认出来,或许觉得有些奇怪便也没有打招呼。 再长大一些,你已经是高年级的孩子了,对校门口附近总是三五个聚在一起趴在地上玩
8、游戏的孩子们不屑一顾,却忘了自己以前也曾经是这样的啊。你的心里有了其他的东西,对一切都很好奇,新奇的东西渐渐围绕在你的周围,你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朋友在慢慢减少。只是偶尔会想起吧,然后十分感伤,却很无奈。 中学,你认识了许多很好的朋友,每天一起上下学,一起打打闹闹,手牵着手去上厕所,悄咪咪地聊着只属于你们的话题,那些时光多么美好啊。转眼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是初三的孩子了,为了能上实验班,几乎每天埋在题海里,压力的确很大。另外……作文好心肠的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