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

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

ID:23261775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6

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_第1页
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_第2页
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_第3页
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_第4页
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教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当下,“教学对话”理论有四大不足:掩盖教学本质,缺乏实践基础,适用领域偏狭,指导实践不力。超越“教学对话”理论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学科领域与文化领域的本土化处理。  关键词:文化哲学;教学对话;本土化;批判;重建  1671-6124(2009)03-0055-03    一、理由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与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

2、发展,许多教育理论工借鉴哲学、文学与语言学等学科领域中的对话思想来重新审视或探讨教育、教学中的诸多理论理由,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理论认识,最为典型的是提出了“教学对话”理论。它的提出无疑开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新纪元,不仅喻含着深远的理论作用,而且还凸现出了明确的实践价值。当下,随着教育主体精神与民主精神的不断彰显,有关教学对话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尝试愈演愈烈,现实中大有将教学活动窄化为对话活动之势,大有将教学精神窄化为对话精神之态,大有将教学本质窄化为对话本质之嫌。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层面讲,教学对话都不可能是教学活动

3、的全部,完整的教学活动必须包括与“对话”相对的“独白”。理由主要有三:首先,作为以“独自”为主要形式的接受学习和讲授教学,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其次,“由于师生之间的角色、权利与义务事实上不平等,因而难以建立实质作用上的平等对话关系”;最后,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的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螺旋式的,即从一个较低起点的独自走向一个较低起点的对话,尔后从一个较高起点的独白走向一个较高起点的对话,如此反复。由此可见,剖析现有“教学对话”理论之缺陷,探讨其发展之策略,实属当务之急。    二、“教学

4、对话”的批判    1、掩盖教学本质  教学本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也就是说,“教学既不仅仅指‘教’也不仅仅是‘学’,而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应为学生的学而施,它应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而学生的学则有赖于教的导引,它不能脱离教师的教。”,教师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文化哲学视野中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显然,教学的本质是育人。  然而,现有教学对话理论却不同程度地掩盖着教学的育人本质。比如,国外教学对话理论杰出代表克林伯格先生指出:教学方式中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

5、性的标识。笔者以为,即使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式,它也未必能实现至上的育人目标。该理论明显掩盖了教学的育人本质;又如,我国教育界的泰斗钟启泉先生发展了克林伯格的教学对话理论,他立足于“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进而提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依钟先生之意,对话岂不是成了教学的本质?再如,现有对话理论普遍将学生的反思称作自我对话,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与无教师指导的自学一律说成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称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将教师

6、的自学与备课一概说成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讨论称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这种理解,其实是建立在“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这一基础之上的。  我们承认,“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但对话充其量只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绝不可能是教学的本质,教学方式与教学本质分属形式与实质的范畴,不可相提并论。马克思曾说:“如果形象形态和事物的实质是直接合二为一的,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因此,用“对话”来解释教学,事实上掩盖或否定了教学是学生的实践和发展这一本质。  2、缺乏

7、实践基础  目前,人们对“教学对话”理论的理解各有千秋。比如有人从操作层面出发,将教学对话看作一种教学策略,认为教学对话就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教学法就是教学对话的典型体现;有人站在伦理层面,将教学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关系,认为教学对话意味着教学主体间的民主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意味着对教学中教师权威和学生中心的消解;有人从认知层面出发,将教学对话作为一种教学认知方式。这种理解主张知识不是被传授、被复制、被反复再现的,而是在对话过程中不断地被建构和创生的,教学过程就是建构和创生知识的过程;也有人站在精神层面,将教学对话作为

8、一种教学精神,认为教学对话是指教学主体与教学主体、与课程文本、与自我之间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立场上,借助语言(相互诉说、倾听、辩论和质疑等)或非语言符号等载体而实现的智识共享、双向理解和作用创生;还有人从原则层面出发,将教学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应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