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

试谈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

ID:23231350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5

试谈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_第1页
试谈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_第2页
试谈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_第3页
试谈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_第4页
试谈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谈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谈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十分重视并善于从中国传统文中汲取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  毛泽东曾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搞农民运动时毛泽东就发现“‘洋学堂’,农民是一向看不惯的”农民由于受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思

2、想文化资源,使马克思主义借助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得以不断传播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实践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这块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要实现大众化,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历届领导人都通过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毛泽东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

3、革命家,毛泽东本人十分重视并善于从中国传统文中汲取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  毛泽东曾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搞农民运动时毛泽东就发现“‘洋学堂’,农民是一向看不惯的”农民由于受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难轻易接受洋东西。毛泽东针对农民的这种心理特征从形式上转变宣传手段用“打倒洋财东”的口号来替代“打倒帝国主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革命的积极性。针对党内脱离实际的情况毛泽东特别指出:“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

4、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因此在《实践论》中,毛泽东用“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等人民群众所熟悉的、通俗易懂的谚语来说明实践是检验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  “小康社会”的思想是邓小平在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康社会思想的基础上,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曾多次使用“小康”以及“小康社会”等,从而使小康社会思想成为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的理论基础。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使用“小康”这一新概念来描绘“中国式的现代化”。此后便多次提到“小康社会”这一发展理念并将其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正是由于邓小平的倡导“小康”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并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理解和拥护。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水平就被作全党和全国人民到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正式提出和确定下来。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也日渐形成。此外,邓小平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批判借鉴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

6、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绳,时刻关注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与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对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毫不松懈,在全社会大力加强“四有”新人的培养与发展。  (三)江泽民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  江泽民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并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的又一典范。“‘德治’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层含义:一层意思是指构建民众心中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体系.使民众能知羞明礼:另一层意思是指用劝导的方式引人向善,用宽恕的胸怀消融歧见,用道德的榜样拨乱反正,

7、以待人自醒自悟。从而实现天下大治”。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通过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赋予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现实的深度契合。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新时期要坚持以德治国就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道德在坚定理想信念、协调人际关系、遏制腐败方面的重要作用,促使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

8、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四)胡锦涛借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