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地资源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业生态旅游地资源评价综述【摘要】生态旅游地资源利用及其评价。是对旅游地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衡量,也对于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考虑了现有土地资源评价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旅游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根据所述生态旅游地资源评价,本论文简要介绍了其中的农业生态旅游地资源评价方法,与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较,表现出了良好的实用性。介绍了包括旅游资源、农业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子系统的新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还给出了基于上述指标体系的实例。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关键词:
2、生态旅游地农业生态地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言人类自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物质文明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短缺、人居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失衡等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从环境的破坏中苏醒,要求保护环境的呼声也随之高涨。可持续发展便是人类面临生存危机时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生态旅游就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和主要途径。此概念与1983年首次提出[23],在随后的20年中在世界范围内高速发展[2-3]。而这时,正确的生态旅游地开发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1生态旅游地资源评价发展1.1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旅游地开发评价
3、的研究[1]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主要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客源市场以及社会经济保障等因素对生态旅游地开发的影响,力求建立更为科学的生态旅游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2)方法意义:本文通过叙述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系统来建立数据库及评价模型,并对多种要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为旅游地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旅游地开发规划更具有实用性和前沿性。(3)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泰山农业生态综合开发区的评价体系研究,对充分发掘研究区域内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潜力,合理进行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旅游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2国内外相关研
4、究的进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地评价问题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专业人士、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众多专业人士的热切关注[3-5]。楚义芳(1992)在其著作[4,9]中收集了世界上较有影响的评价系统:1962-1963年由派伯罗格等为希腊西海岸区域做的旅游规划中提出的旅游地评价体系;1969年加拿大区域经济发展部在加拿大土地调查中提出的资源评价系统;1985年我国台湾观光部门主持拟就的“风景特定区评鉴方法”等。我国的旅游研究[9]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旅游学者在涉足旅游领域之初即提出了要对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工作,而在内容上多以讨论评价指标体系为主,且主要
5、利用层次分析法做定量评价。纵观国内有关旅游地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旅游地美感质量评价研究。(2)旅游地开发环境的适宜性评价。(3)旅游地开发与规划评价研究。(4)旅游地资源或旅游地开发潜力评价。通过对国内外旅游资源的评价和相关研究综述,不能发现,国外有关旅游地评价和区划的研究体系较为完善,已经形成了一种跨学科多为研究的格局,研究方法以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主,多采用问卷调查、社会学统计等方法,特别强调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实证分析。相比之下,国内旅游地评价的研究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研究成果相对偏少且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够,缺乏对旅游地开发评价的综
6、合性研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2农业生态旅游地资源简介2.1研究背景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与生态旅游相交叉的一种旅游形式,又可称之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旅游观光农业等,它融自然、人文、生态于一体。农业生态旅游不仅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释放假期城市人口压力,分流市区及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不仅对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土地使用效益,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美化环境,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生态旅游地是一个拥有旅游吸引物的特殊区域,是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及其它相关条件的有机结合体,是农业生态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无论
7、其间旅游业是否占主体地位,农业生态旅游地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一切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因此,研究农业生态旅游首先应对其空间载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地进行研究。2.2研究意义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正在起步阶段,目前虽然有许多学者作过不同程度的探讨,但对此研究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论概念体系构建、研究意义探讨等定性的研究方面[1-6]。随着当前农业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对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以综合性、复杂性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对它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难度,而确定其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能力又
8、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建立一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