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

ID:23213789

大小:6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5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 _第1页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 _第2页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 _第3页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 _第4页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走进诗的世界》教学目标: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4、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1、自读品味法2、导读提升法3、讨论交流法4、读写结合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1、阅读讲解讨论《走进诗的世界》2、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教学过程: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一)外部特征1、分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2、音乐性

2、。(二)内在特征1、精美的语言2、隽永的滋味3、纯粹的情感4、深刻的哲理5、异常的美感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

3、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1、要求: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⑶有条理的表达2、课文解读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简况。2、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3、诗歌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1、朗读诗歌2、讨论交流3、师生共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井”的象征意义——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2、理解“井”的象征意义。教

4、学难点: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教学方法:品读、讨论、点拨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作者介绍1、作者简介杜运燮(1915-2002)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5年后历任重庆《大公报》编辑,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华侨中学教师,香港《大公报》副刊编辑,《新晚报》电讯翻译,新华社国际部编辑、翻译,山西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通讯社国际部编辑、翻译,译审。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一首诗《秋》发表之后,因有评论家说该诗朦

5、胧得让人气闷,从此“朦胧”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后演变成一个重要诗歌流派。2、杜运燮作品诗集《诗四十首》(1946)、《晚稻集》(1988)《南音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1993)《杜运燮诗精选一百首》、《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译文选》、《九叶集》、《八叶集》(合集),散文集《热带风光》等。《香港回归颂——一个七九老人庆九七》获香港《大公报》与北京《光明日报》联合主办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诗词大赛一等奖。阅读课后“作家简介”并补充三、整体感知(一)朗读诗歌1、个人自由朗读2、教师朗读3、学生朗读(二)结合“导读”提示,

6、学生交流讨论谈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提出疑难问题这首诗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与《天狗》里的“狂飙突进”式的生命律动不同,这首诗里的生命律动是内敛的、“静默”的,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全诗有七节,每节三行,诗的外形和句式显得比较齐整,如同“静默”的“井”。“井”:不事喧哗、甘于寂寞;生命形态—内敛的、“静默”、默默承受、坚忍不拔四、诗歌分析(一)阅读诗歌第一节回答:1、首句“我是静默”有什么作用?首句“我是静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突出了“井”的沉静与沉默的品质,教案《《中国现

7、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案》(..)。2、“井”对自己的世界是怎样描绘的,写出了“井”的怎样的心理状态?“井”的世界“完整和谐”的,有“几片草叶”,有“小小的天空”,有“几朵浮云”,三个意象构成了“井”的安适清静的环境,写出了“井”平淡而自我满足的心理状态。(二)赏析第二节从第二节起,在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我”之外,忽然引入了一个对话者“你们”。第二至六节,便是“我”与“你们”的对话。这里的“你们”,是指来井边取水的人们,他们因“饥渴”“前来淘汲”。这里诗人没有描绘“你们”取水的具体情景,而是以“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

8、写出了取水人的愁苦、凄哀。这样,在“我”的“静默”与“你们”的“烦忧”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巧妙地利用水面的映现作用,写“井”的“瞥见”,其实是一种相互观看。(三)赏析第三节1、诗句“但我只好被屏弃于温暖∕之外”中“只好”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此处的“只好”颇为得体,既与“井”的坚韧品质一致,又写出“井”离开“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