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

试议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

ID:23205571

大小:6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5

试议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_第1页
试议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_第2页
试议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_第3页
试议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_第4页
试议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议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借贷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为与光宇集团有业务交往的企业及个人;第二为与涉案的冯光成等有交往的企业与个人;第三类为与他们原本无交往,但出于集资的目的,经他人居间介绍的社会不特定的企业及个人。对于采用何种方式公开宣传向社会借款,讯问笔录显示,他们通过曾有交往的个人,社会上的资金掮客等,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向社会人士传达。犯罪嫌疑人冯光成认为李晨律师:  您好!  这段时间以来民间

2、借贷的风波持续升温,不少浙江、福建的企业纷纷被卷入借贷风波中,而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玻璃”)48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也引起了我们各家企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家小企业,我们很想了解民间借贷是否合法,它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在哪里?浙江玻璃的情况会不会在我们身上再次发生?我们企业在以后的经营或者借贷中应当注意制约哪些风险?谢谢!读者:谢鸣宇    谢鸣宇读者:  您好!  近期民间借贷危机正席卷着温州、绍兴、义乌、广州以及福建等众多城市和地区,而由其引发的老总频频“跑路”事件也在持续发酵中。这一次风波引起了从党中央到地方政府以及全国投资者的关注。其中,令

3、各大企业和投资者人心惶惶的,还有香港上市公司浙江玻璃的董事局主席冯光成及其他高管所引发的高达48亿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这一案件虽仍在审理中,但却引发了不少企业管理者的热议和担忧。  本律师希望借助这一期文章,通过对浙江玻璃案的法律分析和介绍,为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好民间借贷这把双刃剑且做好必要的风险防范工作提出倡议。    民间借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  目前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民间借贷”,主要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融资而言的概念,泛指在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借贷活动。  我国的法律制度认可了民间借贷的合法性,民间借贷在法律上

4、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自由借贷的权利。除了基础性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我国早在1991年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1991年8月13日法(民)21号)》中规定:“公民之间的借贷纠纷,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应作为借贷案件受理。”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发布的《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理由的批复》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  民间借贷中最关键的是利息收取理由。根据《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对借贷双方因利率理由产生的争议,如畸高利率等,司法机构可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规定的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判定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的权利义务。但是,对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就可能入罪,按照《刑法》第175条的规定,以高利转贷罪论处。  因此,在制度层面的合法性上,法律规定了民间借贷涉及刑事责任的底线。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民间借贷的刑事责任规定仍

6、然存在着认定和规制上的模糊性,这也使得浙江玻璃的48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引发纷纷争议。    浙江玻璃48亿非法吸存案件的法律讨论  2011年9月22日广泛引发社会热议和关注的浙江玻璃董事局主席冯光成及其他高管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人民币48亿元一案,在绍兴县人民法院开始审理。2001年,浙江玻璃作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企而名噪一时,总资产超过130亿元。2005年后,浙江玻璃因受国家政策调整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由于银行信贷缩紧,浙江玻璃只能“大手笔”地进行民间借贷操作,但高额的利率使这浙江玻璃的资金缺口在高利贷中越来越来大,企业最终再无力偿还,走向崩盘。  审查结果

7、和公诉状显示,2005年至2009年,冯光成在担任浙江玻璃、光宇集团董事长期间,为弥补上述两公司生产投资、银行转贷等大量资金缺口,以支付2%至12%不等的月息,向社会上100多户不特定的个人及单位非法吸收存款,合计近48亿元。已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总共近42亿元,至今未归还的本金为16亿多元。目前该案件仍在审理过程中,其法律争议的焦点理由主要集中在:  1.罪与非罪的法律讨论  我国《刑法》第176条初步规定了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对与该罪的情节认定,我国在2010年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