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弓射箭简易入门

复合弓射箭简易入门

ID:23204524

大小:2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复合弓射箭简易入门_第1页
复合弓射箭简易入门_第2页
复合弓射箭简易入门_第3页
复合弓射箭简易入门_第4页
复合弓射箭简易入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合弓射箭简易入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复合弓射箭简易入门(本人原创,谢绝转载)  目前国内指导大家学习复合弓射箭的教材、文章多数都走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过于专业,以至于初学者如读天书,看得头晕脑涨,也不得要领,我分析原因主要是:传达信息含量过多,短时间难于消化,且脉络不清晰,仅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射手,但不适合初学者把握重点;  另一个极端是言之不详,没有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满篇散打,更甚者谬误百出,误人不浅。  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写一篇主要针对初学复合弓者的文章,要点在于“简易”和“入门”,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使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复合弓射箭

2、的主要要领,缩短摸索期。  既然是简易入门,那么也就只能说一说最主要的东西,细节问题不展开叙述。大家可以自行补充或研究。  下面按射箭动作顺序开始:(注:示例图片采用反曲弓图片,以供参考)  站位:采用平行站位,身躯挺直,两脚开立,两脚间距同肩宽,脚尖略外展,两脚尖连线指向箭靶。(射箭还有开放式站位、隐蔽式站位,这里就不多说了)。clip_image002.jpg(12.65KB)2008-3-516:24  审靶:头部自然转向箭靶(注意:转头要自然,上身躯干不要和头部一同转动)。  握弓:也就是持弓手如何握住弓把,

3、正确的方式是:先将手掌的大鱼际和弓握把正面接触后(大鱼际位置如下图),手指再握住弓把(虽然简单,但这决定了你推弓动作的正确性)。clip_image008.jpg(6.82KB)2008-3-515:55clip_image010.jpg(6.05KB)2008-3-516:24  搭箭:把箭尾插在弓弦D绳扣内,紧挨在定位铜扣的下方,应保证箭尾可靠卡弦,即弓弦进入箭尾开口底部。然后把箭杆搭在箭台上,同时注意箭羽的方向:采用八字固定箭台,主羽向下;采用毛刷箭台,主羽向上;采用起落箭台,一般主羽向上、向下均可,但对于箭羽

4、通过空间有限的起落箭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主羽方向,以确保箭羽的通过性。  扣撒放器:用撒放器的钳口、或者弯钩可靠地夹住/钩住弓弦D型绳扣,略带拉力,保证不松脱。  举弓/开弓:两臂同时向箭靶方向斜向上把弓举起(举弓分为高举、平举,初学者采用高举较好,这样有助于顺利开弓,所以此处以高举弓为例)。前臂撑住,拉弓臂在后背肌肉的带动下后拉,后拉过程中,注意拉弓臂的前臂尽可能贴近身体躯干,这样有利于后半程开弓力量由肩臂肌肉向背部肌肉的转移。(注意:开弓过程中要防止手指触碰撒放器扳机,以防止误发)。  靠弦:开弓后,两臂开弓

5、同时回落,直到箭大概指向靶面方向,呈待发状态。在弓回落过程中,注意首先是双肩下沉,然后持弓臂略弯曲、放松,最后是持弓手手指自然放松(不要握住弓把)。拉弓手靠在同侧耳垂部位,同时把弓弦靠在脸部固定位置(理想状况是:弓弦压在鼻尖/右侧鼻翼,并通过同侧嘴角,如不能同时满足两项要求的话,则至少要满足一项)。  注意靠弦后,拉弓臂肘尖应和推弓点、撒放器和手接触受力点大致在同一直线上。PIC94.jpg(46.8KB)2008-3-515:55brownellinwood.jpg(52.45KB)2008-3-515:55IMG

6、_9011.jpg(43.13KB)2008-3-515:55  瞄准:靠弦后,持弓手持续用力撑住弓把(注意:是“撑”,既不是“握”也不是“推”),拉弓手臂在后背肌肉的带动下,持续用力,拉弓手的食指前第一关节轻轻搭在扳机上(如果是手握式撒放器则是拇指肚轻轻搭在扳机上,并略加压力。背加力撒放器的方法这里暂不多说),同时,视线通过弓弦窗口、瞄具,把准星定在目标点偏上方一点的位置,稳住呼吸,徐徐把弓降下,使准星和目标点重合,在此过程中,注意力不要过于集中在目标上,而是要集中在瞄具瞄点上,这就是所谓的“星实靶虚”。  发射:

7、在动作稳定、呼吸稳定的前提下,在准星由不稳定状态变为稳定状态,且和目标点重合的时候,勾动扳机发射。注意:此过程中拉弓手一侧的后背肌肉要持续用力,食指也要缓慢预压扳机,要避免松发和猛压扳机。  动作暂留:发射后,两手不要急于回收,而是要保持发射时的状态片刻才收回,这样可以避免养成发射时有多余动作干扰发射的坏习惯。clip_image030.jpg(9.87KB)2008-3-516:21    以上就是复合弓使用的简易入门,希望能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限于本人水平,难免有错误之处,还往各位高手批评指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