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文献综述

试议文献综述

ID:23165576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4

试议文献综述_第1页
试议文献综述_第2页
试议文献综述_第3页
试议文献综述_第4页
试议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议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文献综述试议文献综述导读:。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O软件自动生成,一文献综述1.前言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钢筋混凝土多高层框架结构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框架结构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结构刚度大,抗震性能好,造价低等优点,成为当下运

2、用最多的结构形式之一。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框架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也比较灵活,可适用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本设计的题目是虞城县人民医院病房楼设计,建筑层数6层,建筑面积为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2.正文2.1框架结构布置原则:1.结构平面形状和里面体型宜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均匀对称,减少结构产生扭转的可能性2.控制结构高宽比,满足6度设防烈度下,平面尺寸的比值限值,L/B≤6.0,以减少水平荷载下的侧移。3.结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

3、匀变化。尽量统一柱X及层高,以减少构件规格,简化设计及施工。4.妥善地处理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5.施工方便,经济合理。2.2设计构造方面的要求:1.柱中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6%,也不宜大于5%,且柱截面每一侧的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间距不应大于350mm。2.底层框架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应满足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底层柱,柱根处箍筋加密区范围为不小于柱净高的1/3”。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配置应满足要求对于规范中

4、规定的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的要求,还要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的“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分别不宜小于0.12、0.10、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0.4%。”3.框架梁的纵向配筋率应注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10)中规定:“当框架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梁箍筋最小直径的数值应比表6.3.3中规定的数值增大2mm。”4.框架梁上部纵筋端部水平锚固长度应满足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中规定:“框架端节点处,当框架梁上都纵筋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应伸至柱外边并向下弯折,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应取15倍的梁纵向钢筋。”当框架柱截面尺寸小于400×400mm时,应注意梁上部纵筋直径的选择,否则这一项要求不容易得到保证。2.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粱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的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小应小于0

6、.5,二、三级不应小于0.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12-29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2.4各层的结构布置图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

7、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

8、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